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工作流技术是目前流行的信息系统的构建方法,基于工作流技术构建管理系统,更侧重于对企业的管理流程的了解和企业业务流程的分析,形成的管理系统有更好的柔韧性和可维护性。介绍了工作流系统的概念、组成,实现方法,并以设计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和实施说明了系统的分析和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作流的水文数据自动化服务机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楷  陈雅莉  张文  孟令奎  陈春华 《水文》2015,35(5):46-53
根据水文数据服务的发展现状,研究了工作流原理及其参考模型,结合工作流技术分析了水文数据服务的工作流程,提出了一种高效率的水文数据索引模型,建立了水文数据服务工作流模型。利用双缓存技术、水文数据动态加载技术和AJAX技术等技术方法,实现了高效性、可靠性的水文数据自动化服务系统。系统在实际的水文数据服务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传统人工处理方式面临的问题,为水文数据服务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徐世武  刘秀珍 《地球科学》2010,35(3):338-344
为了突破面向业务系统及面向问题的建模技术,提高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应用系统适应需求不断变化及复用的能力,采用工作流技术结合形式语言实现应用模型精确定量数学化的有效转换,利用重载方式对空间算子的抽象与扩展来简化异构大型分析建模与应用系统构建中逻辑模型过于繁琐复杂的技术,实现空间分析建模的可视化、精确化和简单化.在此基础上,结合可视化界面搭建、功能仓库和空间资源管理,实现支持跨GIS平台的应用系统快速构建集成环境,为多领域应用系统的集成及功能复用提供手段,降低GIS应用系统的开发难度,为GIS应用不断深入和全面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防汛业务集成管理的需求,借鉴工作流模型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提出了一种防汛业务集成管理模型,以实现防汛大系统内部动态的防汛业务集成和门户集成。通过设计集成管理数据库,应用数据驱动技术,使防汛业务集成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柔性、集成性、重用性和可扩展性。应用该模型与技术,设计开发了黑龙江省基于工作流的防汛业务集成管理系统,并已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万林  谢忠  吴信才 《地球科学》2013,(Z1):174-182
现有的空间信息网格应用系统缺乏对计算资源的有效组织及管理方法,无法满足复杂空间业务流程化建模及计算任务协同化处理的需求.从数据与功能相互分离的GIS软件架构角度出发,采用活动网络图的方法提出了一种以服务功能建模为基础的新型空间信息服务工作流模型,该模型通过服务功能的组装拆卸及动态聚合能够实现空间信息服务资源的灵活构建及动态迁移,较好地解决了网格环境下空间计算资源的统一组织与按需分配、计算任务的并行化处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信息网格工作流集群的总体框架并讨论了系统的自动负载均衡及流程资源的动态调度机制.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地质调查信息网格环境下的矿产资源储量测算系统,实现了网格环境下复杂空间应用的工作流处理模式,并有效地提高了业务系统的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6.
王新春  张怀东 《中国地质》2011,38(3):793-798
本文基于工作流技术设计实现了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覆盖了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工作各阶段的流程模板,使各阶段的流程实例在拥有不同角色权限的用户间流转,并实现各种信息的传递。该系统全面提升了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和工作效率,促使办公程序的规范化、公开化、系统化,对未来项目管理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与工作流技术的图文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的发展,传统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土地管理部门的需要。通过对GIS技术和工作流技术的分析,确定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通过GIS与工作流的集成,达到地籍图、文、表信息的统一管理,建成图文一体化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8.
冯峰 《西北地质》1998,19(4):45-47
在分居图形设计地理信息系统中,采用了面向对象技术关联图层间相关信息,采用工作流的方式对各类信息进行动态组织的管理.优化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质大数据理念的模型驱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于萍萍  陈建平  柴福山  郑啸  于淼  徐彬 《地质通报》2015,34(7):1333-1343
在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学范式的背景下,基于地质大数据理念,提出了模型驱动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的新方法,以及模型流程建模技术贯穿整个矿产资源预测评价过程的新思路,以地质理论指导地质大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地质大数据挖掘2条主线展开研究,实现了面向地质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矿产资源的定量预测评价。结合青海祁漫塔格铁铜多金属矿床、山东焦家金矿床、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等不同地区、不同成矿类型和矿种开展了应用研究,完成了找矿模型工作流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有利成矿信息的挖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大数据时代数字地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矿山地理信息元数据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在矿山地理信息系统中引入元数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然后采用建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矿山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原型,并给出了矿山地理信息元数据系统的基本架构。  相似文献   

11.
基于SOA的GIS应用框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现有的框架及开发模式较难灵活地完成地理信息服务和应用系统多层次的融合,也难以快速地构建Web下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平台的应用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面向服务架构思想(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GIS应用框架,通过将工作流引入到空间信息处理中,并结合面向服务的业务端构造模式来简化用户GIS应用系统开发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由系统框架、工作流引擎和表单3部分组成的面向SOA的GIS应用框架.实际应用表明,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GIS工作流能灵活的为不同的应用提供不同粒度和不同功能组合的地理信息服务,而基于SOA的表单能快速地构建业务系统,它们为GIS软件的集成和应用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河南郁山铝土矿三维地质建模软件 工作流程与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晋祥 《地质与勘探》2012,48(3):502-507
[摘 要]野外勘察和测量获得的地质信息是一些离散的数据,面对这些地质信息,传统的方法只能用平面和剖面、静态三维等方法进行展示。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以直观性、立体化、动态化,使地质成果表达通俗化,因此,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地质类各专业勘察评价的新趋势。河南省地质调查院以河南郁山铝土矿等项目为试点,开展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推广应用的探索研究。本文以美国CTech 公司的MVS 8. 2、澳大利亚Micromine 集团的Micromine 2010、中地数码公司(武汉)的MAP鄄GIS-G3dProject 软件为例,论述了三维地质建模的工作流程及这三种软件的优势对比。  相似文献   

13.
国土资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支撑,如何科学合理的管理、利用资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未来。通过建立垦利县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集体会审系统,对土地出让的前期工作做了数字化、信息化,提出一个基于工作流技术和GIS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利用现有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会审系统为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的集体会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并对出让地块加以管理。  相似文献   

14.
数据中心:GIS功能仓库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波  杨林 《地球科学》2010,35(3):357-361
许多组织和部门需要地理信息功能的协同与合作来完成一项工作.其关键问题在于解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领域的构件复用和协同.采用支持黑盒复用的基于构件软件框架,探讨了支持多粒度、异构GIS构件的功能仓库的关键技术.提出原子粒度、功能组件、功能插件、功能流程等多粒度构件组织;定义了统一的功能协议对异构功能资源统一管理和发布,以统一的方式进行配置和系统搭建,使运行时服务能够通过功能协议动态的发现和调用功能资源,并实现功能资源的定位与参数传递.功能仓库能够集成各种类型异构、来源异构的功能资源,实现这些功能资源在数据中心的统一管理和调用,最终基于工作流引擎与可视化建模工具实现地理信息功能的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15.
SOA架构在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地理信息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建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共享,为各层次用户提供地理信息服务。本文简要介绍了SOA架构,探讨了基于SOA架构,采用OGC制定的地理信息服务标准构建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思路,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