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其适度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河流域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区,地下水是维持自然植被生存的主要水源,在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地下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本文从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开采条件、开发利用潜力、开采后对自然生态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可行性,从开发利用地下水在盐碱地改良、发展高新节水灌溉农业和提高农业供水保证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阐述了适度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必要性,提出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芳 《地下水》2005,27(5):375-377
依据大量的调查、统计资料及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西安市地下水资源的开采格局及其形成过程,并从地下水的开采量、开采程度、供水比例及用水结构几方面,详细阐述了西安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并对今后地下水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又是环境构成的基本要素,与人类活动和生存息息相关。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一方面满足了人们自身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在改变和破坏着自然环境的平衡。山东省高青县水资源较为丰富,区内主要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长期以来,不当的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诱发了诸如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土壤盐碱化、深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在分析山东省高青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水文地质和自然环境等情况,提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为指导高青县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及有效防范环境地质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兆茂  宋学印 《山东地质》1999,15(4):35-38,55
介绍了山东省冠县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由于过量开采浅层地下水而引发的水位下降及水质恶化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21,(1)
地下水是山东省重要的供水水源,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较高,但开发利用程度不够均匀。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策略。分析结果显示:从近10年地下水位监测数据成果来看,山东省不同区域地下水水位升降不一,总体保持稳定,地下水超采诱发的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有所缓解,但开发利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区域开发不合理不均衡、水资源配置不合理、监测手段和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应在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加强地下水保护措施,提升监测精度,建立多部门统筹联动机制,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为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若盲目开采势必造成地下水资源匮乏、水源污染和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给社会发展带来损失,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保护。分析乌苏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现状,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地下水超采、水质、河道淤积等问题,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建议,以达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7.
王新平  张娜 《地下水》2010,32(2):37-39
通过分析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及特性,提出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见解:一是地下水只能作为干旱区农业灌溉的辅助水源;二是农业灌溉应主要开采灌区内的浅层地下水;三是绿洲与沙漠过渡带的地下水不宜开采;四是随着高效节水的发展地下水补给量将逐步减少,开采规模要适应补给条件的变化。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要与盐碱地治理、节水灌溉、提高农业供水保证率相结合,提出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地下水资源及其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东省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开采现状及其动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计算评价了全省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可开采资源量、开采程度和剩余可开采资源量。论述了地下水开采资源潜力的计算评价原则和判别标志,确定了全省主要的地下水资源潜力分布区。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主要平原地下水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德华  陈浩  张薇 《地下水》2009,31(2):1-4
通常用地下水开采系数反映地下水资源潜力,只考虑了地下水的持续开采,使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相互脱节,不便于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地下水潜力系数是综合了地下水可开采盈余量、咸水、微咸水可利用量以及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节水量等,对各平原(盆地)地下水潜力进行了评价。指出了不同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方向:西北内陆盆地突出要解决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涵养保护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应充分利用水资源相互转化和重复循环的规律,扩大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华北及东北地区应从水资源现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特点出发,综合治理,开源节流,保护环境.合理调整开采方案,应加强浅层微咸水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阳谷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坤  高新普  孙长忠 《地下水》2005,27(6):460-463
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属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是该区域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资源.本文对阳谷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地下水资源开采管理、利用水利工程协调开采平衡、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吉孟瑞  康凤新 《山东地质》2010,(3):12-17,21
胶东半岛是山东省的缺水地区,建设地下水库是提高该区水资源供应能力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该文系统分析了在胶东半岛建设地下水库的可行性及其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意义,认为该区建设地下水库可大幅度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解除海水入侵之患,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改善,其水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2.
广西岩溶区地下河分布特征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西岩溶地区已查明地下河445条,其分布受地质、地貌条件控制。地下河出口主要分布于灰岩地层,在白云岩地区分布最低。以峰丛洼地区地下河分布数量最多、规模大,其次为峰林谷地和平原区,岩溶丘陵区地下河数量少、规模小。不同岩溶地貌区的地下河及开发利用带来不同的环境问题,峰丛洼地区以内涝最严重,峰林谷地和平原区的地下河水开发常造成塌陷,岩溶丘陵地区的地下河水污染严重。开发利用方式主要为出口建坝蓄水,天窗提水,地下河堵洞成库,堵截地下河引水发电,建地表、地下联合水库。  相似文献   

13.
山东半岛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半岛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 ,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比较严重的地区。分析山东半岛的水资源的现状 ,研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效应 ,并提出山东半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7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日照市东港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日照市东港区17个具代表性的地下水监测点实测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区内水文地质特征,选取15项评价因子,依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和饮用水标准,采用灰色关联评估理论对该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只有2个测点的水质量级别超过了三类水。地下水环境质量分布特征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污染源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海(咸)水入侵主要有面状、带状、脉状或树枝状和越流等4种入侵方式。气候、地形地貌、地质与水文地质、风暴潮是发生海(咸)水入侵的自然因素;地下水超采、上游修建蓄水工程、发展海水养殖、扩建盐田、河道采砂和海岸带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是诱发海(咸)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种防治海(成)水入侵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云南广南岩溶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开展云南广南1∶5万旧莫幅、董堡幅、马街幅、那洒街幅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查明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地下水系统划分与水资源评价,根据水资源分布及构造条件,查明了工作区主要富水区,并以流域为单元,进行了地下水分区区划;实施了"探采结合井"及地下河开发,服务于地方抗旱成效显著,并总结了应急抗旱找水打井模式;查明了干旱与石漠化是工作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工作的开展为西南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是一个矿业大省、经济大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黄金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水质型缺水省份之一。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井下矿坑水向外部环境排放,不但造成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而且还引发了岩溶塌陷、海水入侵等次生地质灾害。本文重点对山东省煤矿、铁矿、金矿等主要的矿产资源开发引发的地下水系统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主要开采矿山导致产生地下水疏干漏斗、引起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低了地下水的调蓄能力,改变含水层的地球化学环境,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致使地下水可利用资源量逐渐减少,该研究为有关政府部门督促矿山企业对矿坑水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水资源保护、减少矿山开采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南岩溶石山区地下水开发在石漠化防治中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06,23(4):261-265
石漠化的形成和发展与缺水密切相关,水资源开发利用是石漠化防治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石漠化形成和发展实质、岩溶石山区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从理论上论述了岩溶地下水开发与石漠化治理的关系,并以实例论证了岩溶地下水开发对石漠化防治的效果。指出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在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西南大旱百年不遇,山东找水专家组紧急驰援云南抗旱。通过对云南抗旱找水成功定井实例的分析,总结了高原岩溶水和"红层"基岩裂隙水的找水勘察工作,并联系云南、四川、山东等贫水区找水定井实践,阐述了贫水区找水定井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昆明市地热田的开发利用已有20多年历史,部分地段长期过量开采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日趋突出。本文用TOPSIS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昆明市南市区近l0年来地下热水水质演变过程及现状作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地下热水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有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