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其赖以支撑的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的东北黑土地,有从黄河盐碱地转变而来的良田,有以淤泥为基础的洞庭湖区农田,也有紫色土丰富的四川盆地……近年来,我国采取有效的土地保护政策,大力推进土地改良工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现有耕地。  相似文献   

2.
浅谈阻碍"数字土壤"技术普及的主要因素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角度和市场经济角度的分析出发,总结出阻碍“数字土壤”普及的几个主要因素,即标准化问题、自我封闭、缺乏市场意识等,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剖析。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不同含水量土壤偏振光谱特征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阳  赵云升  王野乔 《遥感学报》2013,17(5):1077-1086
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偏振光谱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研究土壤不同水分含量的偏振光谱特征在土壤偏振遥感波段的选择和图像解释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应用偏振遥感信息进行土壤调查及理化性质的分析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在350-2500 nm波段范围内对不同水分含量的土壤进行偏振光谱测试与分析,研究土壤偏振光谱数据与水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建模并检验其精度,对影响土壤偏振光谱特征的各个因素设计科学的正交实验,研究含水量、偏振角度、探测角和方位角等各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偏振光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量与偏振角度的交互作用和含水量本身对土壤偏振光谱的影响最大,显著性最强,其次是探测角与含水量的交互作用的影响,而偏振角对土壤偏振光谱有一定的影响,其他因素对土壤光谱偏振反射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北大仓”莫返“北大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一片面积约70多平方公里的黑土地。这么一片沃土,每年要向国家提供商品粮约200亿公斤,成为了国人引以骄傲的“北大仓”。今天这片黑土地却已班驳陆离、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惊人。有专家说,按日前的流失速变,再过50年,东北的黑土地将丧失殆尽。专家们惊呼:  相似文献   

5.
以黎明镇境内34 km2的范围为研究区,以1 161个表层土壤样本K,N,P元素含量为研究对象,以1∶2 000航摄影像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地统计方法分析研究区内表层土壤养分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针对分析结果为研究区制作变量处方图。在"天地图·黑土地"平台实现空间插值图、变量处方图的在线展示,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6.
浅议当前耕地保护的制约因素及破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耕地资源呈现“一多三少”的特点,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我国耕地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我国目前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在保护耕地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人口增长快、建设占用耕地需求大、耕地收益不稳定、耕地保护未形成社会共担机制等原因,我国耕地保护的效果有些弱化,应当寻求破解途径来解决这些困局.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耕地资源数量和质量情况,梳理我国耕地保护的效果及制约因素,并提出破解这些制约因素的途径.本文研究认为注重内部挖潜、强化耕地数量和质量占补平衡、大力开展土地整治以及探索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等可以对我国耕地保护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春秋两季土壤盐分遥感反演及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黄河三角洲春秋两季土壤盐分变化,以垦利县为研究区,利用2013年春秋两季Landsat影像,结合野外实测土壤样点与实验室测得土壤含盐量数据,通过遥感技术和统计反演模型,构建土壤盐分定量遥感反演模型,进行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变异及春秋两季土壤盐分的对比分析。通过对原始反射率、反射率线性变换与土壤含盐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土壤盐分敏感波,基于敏感波段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土壤盐分含量较高的季节集中在春季,而秋季相对低。垦利县土壤盐分含量在靠近海滨地区较为严重,内陆地区的盐碱程度较低,主要影响因素有气候、地表径流等。此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盐碱土改良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也对黄河三角洲生态区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规模的煤炭开采活动将对生态环境产生扰动,而土壤含水量是受扰动的生态参数之一,且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土壤含水量产品分辨率较低,不适用于区域尺度的研究,而高精度的微波反演由于数据的局限性无法进行长时间序列的研究。本文以我国的重要产煤基地锡林浩特市为研究区,以2004—2020年的AMSR-E与AMSR-2土壤含水量产品及同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AMSR-E/2土壤含水量产品进行降尺度处理,通过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被动微波土壤含水量降尺度方法可实现对资源型城市的土壤含水量进行长时间序列、高空间分辨率的监测;②无论在矿区还是非矿区,降水均是影响土壤含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③研究区土壤含水量的整体分布在空间上由西北向东南呈现逐渐升高的变化特征,且此分布格局在长时间尺度上保持稳定;④煤炭开采活动对土壤含水量产生扰动,且不同开采阶段的影响具有不同特征。研究结果可为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价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遥感资料在SCS模型产流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CS模型在降雨径流关系上,考虑了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前期土壤含水量状况,使产流计算建立在较合理的基础上。但由于反映上述因素的综合指标CN的地区性、前期土壤含水量分级太粗、土壤分类的不通用性等,在我国直接应用误差太大。本文分析了误差太大的原因,提出了对SCS模型产流计算的改进方法;并采用土壤质地分类,提出用混合聚类法进行土壤分类。改进后的SCS模型产流计算不仅提高了精度,还可用来进行降雨径流预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调研资料,从资源与粮食安全的角度提出了黑土保护的意义,从不可逆退化和生态风险的角度指出了黑土利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用养平衡和强化治理的角度提出了开展黑土保护与治理的措施建议.论文的主要观点是,黑土是一种珍贵的稀有资源,承载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也是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当前黑土利用主要存在土壤侵蚀严重、高强度利用下用养失调、存在着重要的生态风险等三大问题.针对黑土的防治,在既有国情条件下,应从被动保护转变为保护与治理相结合,强化治理,从战略定位、制度设计、区域协调和支撑措施上给予系统考虑.  相似文献   

11.
信息浪淘黑土地,老局焕然振雄风。面对信息化测绘的呼唤,黑龙江测绘局一方面使基础测绘队伍走上“精兵加现代化”的道路:一方面大胆创新,积极开拓,主动服务,为推动数字龙江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由该局牵头建设的我国首家地理信息产业园正呼之欲出。黑龙江测绘局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结合实际,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在全局形成了良性循环,使各项工作取得了跨越式的进展。事业的快速发展直接给职工带来了实惠,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一支现代化的测绘队伍扎根黑土地,雄姿英发地活跃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前沿。一个刚满四十五周岁的老局在风起云涌的信息浪潮中创新不已,奋斗不止,以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大众为已任,谱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RS的黄土高原USLE模型改进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探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在我国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产沙模型应用中的改进方法。USLE属于因子分析模型,由于USLE考虑因素全面,因子具有物理意义,形式简单,所用资料广泛,统一了土壤侵蚀模型形式,故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流失严重,影响流失的因素极其多样,使得USLE模型不能很好的应用于该地特殊的地理条件。基于此,采用GIS方法探讨USLE模型在黄土高原改进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室内光谱反射率的土壤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估算植被指数,必须计算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线;但由于土壤线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土壤线参数获取困难.本文以室内土壤高光谱反射率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并确定影响土壤线的主要因素;利用室内土壤光谱反射率计算土壤线,将所得土壤线参数用于与土壤线有关的植被指数的计算,比较这些植被指数与大豆生理参数(叶绿素a与叶面积)的相关关系是否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析该土壤线参数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土壤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土壤类型、有机质、矿物组成、秸秆覆盖等;而土壤水分、粗糙度等尽管对土壤光谱反射率大小也有很大影响,但由于对光谱曲线形状影响较小,因此对土壤线的影响也较小;与土壤线有关的植被指数部分消除了土壤背景的影响,其与大豆生理参数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NDVI,说明利用室内土壤光谱反射率计算土壤线的方法可行,所得参数适于计算基于土壤线的植被指数.  相似文献   

14.
<正>这是第一次对黑土地的把脉。仿佛是一次黑土地发展历程的整理,也是对未来前景的梳理。这一次测绘人将站在黑龙江边看大江奔流,也将深入大兴安岭深处探访棵棵红松,他们会出没在绿油油的稻田间,也会在车来车往的城市里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辛苦将告诉世人,我们拥有怎样的一个黑龙江。——题记  相似文献   

15.
在简单阐述无人机倾斜航空摄影技术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采用无人机倾斜航空摄影技术援助柬埔寨进行吴哥古迹保护与修复的情况,从方案设计、影像获取和数据整理等角度阐述了高精度文物实景三维模型重建工艺流程,对无人机倾斜航空摄影实景三维建模方法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付萍杰 《测绘学报》2022,51(2):312-312
土壤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载体,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可见光-短波红外(VNIR-SWIR)高光谱和X-射线荧光(XRF)技术的发展,因其具有光谱信息量大、高效便利、可无损监测等的优势,在土壤重金属浓度监测中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总结其应用成果来看,只能借助光谱域变换反演土壤Cu、Pb浓度,鲜有对Cu、Pb污染土壤光谱从频率域角度进行局部细节信息的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7.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和极重要的农区,人口、耕地均占全国六分之一强。有史记载以来,旱涝、盐碱、风沙等灾害频繁,产量低而不稳。这些低产因素集中而突出地反映在盐碱土、沙土和砂姜黑土等分布面积甚广的三类低产土壤上。因此,查清这些土壤的数量、分布及其动态变化,是确定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目标及制订进一步开发治理方案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水土流失威胁人类社会发展1.水土流失状况令人堪忧地球表面的表层土壤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当新土壤的形成速度超过侵蚀速度,并经历漫长地质年代后,就形成了土地。土壤经过漫长的积累,形成了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反过来,植物又保护土壤免受侵蚀。但人类活动将这种关联打破。  相似文献   

19.
中国陆地背景和土壤光谱反射特性的地理分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土壤光谱反射特性与土壤理化性状关系的研究,并根据我国土壤的分布规律,提出了以植被覆盖度和土壤光谱反射特性为基础的我国陆地背景地理分区的初步方案。该方案把我国划分为6个区和23个亚区。  相似文献   

20.
我国历来都十分重视对测量标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测量标志的法律地位;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通过细化立法的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对测量标志的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单位和公民对保护测量标志的权利和义务,从法律上明确了测量标志的维护经费投入渠道和实行义务保管的法律制度,从而使得我国的测量标志保护管理工作逐步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