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黑龙江省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这些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可分为资源毁损、地质灾害、环境污染3大类。又可细分为土地资源压占、植被资源破坏、地下水位下降、风景景观和地质遗迹破坏、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煤层自燃、煤矸石自燃、水土侵蚀、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原退化、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种类。这些矿山环境问题给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论文阐述了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提出了有关防治对策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矿业活动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地面塌陷、地下水资源污染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压占、毁损土地资源.根据吉林省不同类型矿山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的特点,探讨各类矿山宜采取的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对策,为今后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程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是国家绿水青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查明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采用资料收集、遥感解译、地面调查、岩土样采集测试等方法,调查了全省所有在建、生产、废弃、政策性关闭的矿山,分析了土地资源压占与损毁、地形地貌景观改变、含水层结构破坏、地质灾害、水土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建立了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数据库,进而基于模糊数学方法,对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建议,为全省有计划地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中的景观再造模式,本文以玉田县某采石废弃矿山为例,通过现场调查和勘探,分析了废弃采石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压占损毁、地质灾害隐患以及植被破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景观再造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废弃矿山的景观再造能够重塑地形地貌景观,恢复损毁土地,消除地质灾害隐患,重构环境生态系统,达到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目的。研究成果为开展类似废弃矿山生态环境系统修复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和实践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合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从矿山地质灾害、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地形地貌景观与破坏植被资源、矿山废水、废渣对水土环境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评价了合肥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并预测了矿山地质环境变化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6.
魏旭  夏琼  高东升  李磊  颜伟华  江冬明 《安徽地质》2021,31(1):76-80,85
本文通过对含山县清溪镇应村建筑石料用白云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治理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议.得出结果:矿山已损毁土地面积9.06hm2,最终损毁土地面积11.35hm2.划分出:露天采场挖损损毁土地破坏地形地貌景观重点防治区(Ⅰ)、工业场地压占损毁土地破坏地形地貌次重点防治区(Ⅱ)和矿山外围地质环境影响一般防治区(Ⅲ).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掌握甘肃肃北某铁矿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并对矿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从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4个方面,对铁矿山可能发生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恢复治理分区,总结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治理措施。通过本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使日益加剧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减少或消除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全面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疆哈巴河县某一金矿为多年开采的老矿山,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针对该金矿前期开采现状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和后期开采预测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问题,选取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含水层破坏程度、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破坏四个指标进行分析,分析各矿建设施、破坏土地单元和采矿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提出了相应的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黄永高 《地质与资源》2011,20(5):391-395
以广西某石灰岩矿山为例,着重介绍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基本思路、分析方法及防治对策.在了解矿山基本情况和查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采矿工程场地地形及工程活动特点,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4个方面,对矿山配套工程逐项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评估区划分为重点、次重点和一般3个防治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磷矿为中国战略性矿产之一,研究磷矿开发中和闭坑后地质环境问题,为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对合理利用磷矿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中国磷矿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梳理并归纳了现有磷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及特点,从磷矿区水土污染、资源占用与损毁、矿山地质灾害三方面阐述了磷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现状,提出了磷矿矿山环境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社会民众的关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已成为河南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一个重大课题。豫南某市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低山丘陵区,经多年开采,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和土地资源破坏问题较突出。本文在开展该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基础上,对市域西部露天矿山集中开采区就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评价,可作为今后政府科学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数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某废弃建筑石料矿山为案例,研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压占、挖损大量土地资源,严重破坏了矿区地形地貌景观等.通过实施"露天采坑回填、设置警示标志、覆土种植经济林"等治理措施,可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本文探讨研究了一种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模式,可解决当地部分建筑废弃物的回填场所问题,又能满足矿山最大的...  相似文献   

13.
以韶关市某地下开采的萤石矿山为例,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构造等地质背景入手,分析矿山开采对该矿区的土地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地貌景观的破坏和影响,进而可能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保护及恢复措施,以指导同类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14.
以荥阳市某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山为例,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4个方面对露天开采矿山可能发生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预防及恢复措施,以指导同类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化工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有序进行,为全面掌握磷矿、硫铁矿矿产资源集中开采区水土环境质量现状,保障资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基础资料,通过开展我国主要磷矿、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对采集调查区的水土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综合评价磷硫矿山集中开采区水土环境质量,针对存在的水土污染问题提出治理对策及建议,促进化工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质》2003,36(C00):120-120
建国以来,我国矿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矿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较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总体上看,我国矿山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继续发展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包括:采矿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尾矿坝溃决、地下含水层疏干、水土污染、水土流失、耕地占压和土地毁损等。  相似文献   

17.
大峪口磷矿的不断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矿山环境问题,环境治理不容忽视。本文在分析研究区环境地质背景的基础上,评价了研究区的矿山环境现状,研究了土地、植被资源占用和破坏、水环境变化、矿山地质灾害以及水土污染等矿山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变化特征等,为矿山环境治理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云南省澄江县尖锋山石灰岩矿为例,从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4个方面对露天开采矿山可能发生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预防及恢复措施,对同类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有部分借鉴意义[1]。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临桂重晶石矿山的开采,对地下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等地质环境影响较大,针对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相应提出了开展排水工程、充填挡护工程、绿化工程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措施,以达到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矿山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势必形成一定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恢复生态、兼顾景观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扎实开展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的相关规范与要求,以汶川某废弃露天矿山为例,从矿山环境角度介绍了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因素,开展矿山斜坡整体稳定性、采场边坡稳定性、弃渣堆稳定性及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划分治理重点、次重点和一般3个基本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防治区。结果表明: 矿山斜坡及弃渣堆现状基本稳定、采场边坡稳定性较差、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中等; 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可划分为一般防治区和较严重防治区,其中一般防治区面积约554 m2(矿区无因采矿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影响区内无居民居住,无威胁对象,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未漏失,矿业活动对水土环境影响程度为影响程度小,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活供水)、较严重防治区面积186 m2(矿区与影响区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小,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针对评价结果提出的“坡面浮石清理+清除建筑垃圾、块石+植被重建”等修复建议,为同类型矿山绿色开采及地质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了的重要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