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陕晋蒙交界地区存在大量煤火高温烘烤形成的烧变岩。与原岩相比,烧变后的岩体结构破碎孔隙发育,在长期水–岩作用下,形成了大量危岩体。以陕北神木大柳塔地区的烧变岩为对象,开展了50次干湿循环试验,测试不同循环次数后烧变岩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及其变化,探讨不同烧变程度烧变岩劣化特性。结果表明:烧变岩质量、硬度、力学性质下降,表面亮度降低,粗糙度与红黄色度增强;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NMR)测试,烧变岩孔隙体积比例曲线右移,最大孔径扩张;微孔向大孔转化,大孔含量与总孔隙率升高;烧变作用使岩体孔隙发育,且提高了烧变岩的抗侵蚀能力,降低了色度、质量、粗糙度、硬度、力学性质的变化程度。长期水–岩作用可对烧变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孔隙结构造成明显改变,烧变程度与初始孔隙结构能够影响劣化效果。根据研究不同烧变岩的劣化过程,得出加固低烧变程度岩体表面、加固沉积层理与原有裂隙、堵塞高烧变程度岩体孔隙,可降低水-岩作用的侵蚀破坏强度。  相似文献   

2.
生态脆弱区烧变岩研究现状及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立民 《西北地质》2010,43(3):57-65
烧变岩是地质历史时期煤层自燃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岩体。烧变岩的研究有益于对煤层形成以来所经历的构造运动、古气候和古地理的研究。同时,它也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勘查对象。50年来,烧变岩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勘查方法,尤其是较多的论述了其磁性特征与物探确定烧变岩体边界问题。近年来,研究了其水文地质特征。笔者论述了烧变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烧变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岩体,空隙、裂隙发育,具有形成富水区的有利条件,是陕北煤炭开发区良好的供水水源。提出了应加强烧变岩内部结构、非均质性特征和空间分布形态的研究,系统开展烧变岩水文地质勘查,评价烧变岩地下水资源,为合理开发利用烧变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烧变岩体特性及其注浆扩散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烧变岩是煤层自燃引起周围围岩变质而形成的特殊类岩石。通过现场取样,在实验室对烧变岩试样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烧变岩的含水率略有降低,而力学强度普遍增强,泊松比略变小,烧变岩体裂隙发育。注浆压力作用下,分析了裂隙尖端的劈裂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宾汉浆液扩散模型编制了浆液在裂隙网络中的流动扩散程序,可以模拟浆液在非贯通裂隙网络内的流动扩散范围。最后对柠条塔井田烧变岩体进行注浆试验,利用浆液流动模拟程序进行了注浆压力的优化选择,并将实际浆液扩散范围与程序模拟浆液扩散范围进行对比,二者结果较吻合,该程序可以用来指导现场注浆工程参数设计和施工,同时烧变岩体注浆试验也为类似工程注浆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火烧区变岩ΔT磁异常特征,选择均匀磁化多边形反演模型,采用最优化反演方法圈 定火烧区边界;通过阻尼最小二乘法自动迭代反演,减少迭代次数和多解性,提高了解释精度。经理论模型与实例试算,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多边形体△T最优化反演圈定火烧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火烧区炮变岩△T磁异常特征,选择均匀磁化多边形体反演模型,采用最优化反演方法圈定火烧区边界;通过阻尼最小二乘法自动迭代反演,减少了这代次数和多解性,提高了解释精度。经理论模型与实例试算,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海山磁化强度在海相的古地磁学中是相当重要的,并且可以通过反演海山磁异常来确定。反演方法可以分为两种类型:a)均匀磁化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在PC机上实现;b)非均匀磁化模型,这种方法模型只能在高能计算机上实现,这些限制了非均匀模型的广泛应用。在某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用均匀磁化模型来反演海山的磁化强度。通过模型实验,我们已经研究了采用均匀磁化强度模型影响反演精度的三种因素:1) 海山磁化强度的不均一性;2) 海山形态的误差;3) 实测磁异常数据的随机误差。  相似文献   

7.
根据火烧区烧变岩△T磁异常特征,选择均匀滋化多边形体反演模型,采用最优化反演方法圈定火烧区边界通过阻尼最小二乘法自动迭代反演,减少了迭代次数和多解性,提高了解释精度。经理论模型与实例试算,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井中三分量磁测解释通常要考虑磁性体的磁化方向,但是在剩磁或退磁影响过大的情况下,磁化方向难以确定。由于磁异常模量具有不依赖或弱依赖磁性体磁化方向的特点,而且利用井中三分量数据可以直接计算模量值,因此,笔者尝试利用井中三分量磁测的模量进行磁性体反演。首先利用井中三分量磁测数据计算模量值,然后利用模量反演二度板状体和直立长方体模型的磁性参数和几何参数,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某铁矿区井中磁测资料的反演解释中。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或弱受磁法方向影响,在无法准确确定磁化方向的情况下能较准确地判断异常体的位置;优于传统的单分量Za反演方法;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花岗岩型铀矿床一般产在岩体内部或岩体周边,因此岩体发育情况的探测对铀矿勘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Occam反演方法处理花岗岩型铀矿勘查CSAMT数据时的应用效果,这里设计了隐伏岩体的理论模型,正演理论数据采用Occam反演方法进行反演。实验表明,Occam反演对隐伏岩体的CSAMT理论数据具有稳定收敛性,反演结果和理论模型能够很好的吻合。结合卫境地区的勘查实例验证了Occam反演方法的有效性,为以后CSAMT方法间接寻找花岗岩型铀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论述了利用病态方程组奇异值分解法来改善求解等效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试算了过去难以实现的变磁化方向及小磁化倾角时的化磁极,进一步探索用等效源法解决重磁反演问题的可能性。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计算表明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磁法探测煤火区的外推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广庆 《中国煤田地质》2001,13(2):76-76,106
本文阐述了磁法探测煤层火区、在没有磁性的烧变岩烧烤部分,利用该地区的地质规律及煤层烧变的规律进行外推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为精确查明矿区火烧岩体的分布范围及其富水程度,综合考虑地质体电?磁性特征,组合一套新型火烧区边界及富水性预测勘探手段。采用高精度磁测、瞬变电磁法、高密度电法3种物探方法联合勘探,将其应用于新疆沙吉海一号井田火烧区勘探,并与之前物探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火烧区南部边界较原勘探边界发生较小移动;研究区总体富水性较弱,富水区主要集中在火烧区南部边界及以南,在B10煤层附近圈定了9个火烧富水区,编号为Y1—Y9;拟设计钻孔位置均较合理,为下一步钻探施工提供可靠的物探资料依据。多种物探方法相互结合验证性较好,为今后火烧岩地区火烧范围及富水性探查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3.
鞍山齐大山矿集区存在2条明显的磁异常带:一条为齐大山露天开采铁矿引起的异常带,另一条为齐大山铁矿西侧的陈台沟深部隐伏铁矿体引起的磁异常带,结合铁矿区地质特征和岩(矿)石物性特征,对矿区地面高精度磁测数据开展综合研究。8个不同高度上延断面磁异常等值线图显示,磁异常形态具上窄下宽特征,总体形态未发生大的改变,上延3 000m的异常强度仍然超过5 000nT;磁法数据的小波分析表明,在四阶细节等值线图中的2条磁异常带合二为一,而五阶逼近值线图反映的磁源体深度为2 647m,推测其下为区域背景场特征;对3760剖面线开展的2D/2.5D人机对话式的拟合反演和3D正演研究的结果均表明,西侧的陈台沟隐伏铁矿与东侧的齐大山铁矿在-3 000m以上呈向形形态连接,推测2个铁矿体的深部连接部分存在厚大的磁铁贫矿体或富铁矿体,预测矿区深部仍然存在铁矿资源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4.
Coal fires in China consume vast amounts of fuel and caus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ost of these coal fires are related to mining activity. However, naturally produced palaeo coal fires in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 have been recognized via burnt rocks. The burnt rocks in the study area are found at different river terraces underlying unburnt alluvial and river terrace deposits. Several age groups of coal fires have been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positions of burnt rocks at river terrac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rnt rocks and the terrace deposits. These palaeo coal fires are: (1) Pliocene – Early Quaternary in age at 200 m above present river terrace deposits; (2) Middle Pleistocene in age, at > 90 m; (3) Late Pleistocene, at 90–70 m; (4) Holocene; (5) burnt rocks relating to active coal fires. Palaeomagnetic data of the burnt rocks from different terraces give norm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and help further to constrain the ages of the coal fires.  相似文献   

15.
陈炳锦 《地质与勘探》2021,57(1):146-155
以龙王沟磁铁矿高精度磁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小波多尺度分解方法,对化极后的磁法数据进行多尺度分解,通过功率谱法计算小波多尺度分解后的各阶细节异常的场源深度。结合地形、地质及钻孔资料,采用2.5D人机交互反演对磁测剖面上的磁铁矿体进行拟合,利用Golden Software公司开发的Voxler软件,在虚拟三维环境下实现二维小波多尺度分解数据的可视化,建立三维地质体模型,直观的预测磁铁矿体的空间范围和分布形态,实现地质、物探和地上、地下信息一体化集成展示,进行专业分析评价和辅助决策,可以有效的提高地质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煤层隐伏火烧区上覆基岩复合含水层(包括风化基岩和烧变岩含水层)是煤层开采的主要威胁之一, 明确隐伏火烧区的富水性对矿井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 以发生过较大突水事故的柠条塔煤矿为研究对象, 利用地面核磁共振(SNMR)技术开展隐伏火烧区含水层富水性探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 隐伏火烧区共有2个含水层位, 分别为第四系松散砂层含水层和1-2 上煤上覆基岩含水层; 第四系砂层含水层富水性受地表地形及其下隔水层顶部起伏形态影响水平变化较大; 1-2 上煤上覆基岩含水层富水性总体西南较低、北东较高, 该含水层厚度9~30 m, 局部相对较厚, 推测为1-2 上煤火烧区风化基岩和烧变岩含水层的叠加反映; 研究区内1-2 上煤上覆基岩含水层总体呈现出西部及中部偏东南区域富水性相对较大, 其余区域富水性相对较小。利用SNMR得到的含水层富水程度与探放水孔及水文孔的涌水量结果大致相同, 表明该方法的勘探结果相对可靠, 可用于隐伏火烧区富水性的探测。   相似文献   

17.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钻井和地震资料,研究了呼和湖凹陷煤层的发育与分布情况,确定了煤层的热演化程度和气测异常等;结合煤层含气量参数,预测了凹陷内的煤层气资源前景。结果表明,呼和湖凹陷煤层气资源量约为7.43×1011 m3,远远超过了前人对整个东北区煤层气资源的评价。呼和湖凹陷大二段煤层埋深适中,是煤层气勘探开发有利层段;南二段煤层埋深多在2 000 m左右,但煤层气资源量最大,在以后的开发中应加强研究。通过与美国成功开发的含气盆地对比表明,呼和湖凹陷的煤层气潜力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在四川省盐源县金河—树河地区开展了1︰5万高精度磁测,对磁测数据采用向上延拓、化极、小波断裂分析、2.5D人机交互反演等方法,进而分析不同磁场区的磁性特征,对区内的铁矿体、断裂构造和岩浆岩的磁性特征进行阐述和解释,提出了4个成矿远景区,认为区内依然存在不同类型铁矿资源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宁东煤田枣泉矿井首采区煤层自然范围及充水性,根据采区内地球物理物征,采用高精度磁法,直流电测深法和激发极化法进行综合勘探。在磁法勘探中结合测区曲线特征,建立数据体模型,正演计算烧变岩边界;电法勘探利用烧变岩含水后电阻率降低的特征确定其含水范围及富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