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花岗岩成因类型的不同代表了不同的构造活动带、不同的源岩及岩石形成作用过程的最终产物。在总结概括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论述花岗岩分类方法的不足,并尝试利用花岗岩的Nb/U比值判别花岗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旨为以后判别花岗岩大地构造环境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九嶷山锡多金属矿田基本地质特征的综合研究,区内锡多金属矿体主要产于九嶷山复式花岗岩体的西段,沿接触带赋存或直接产于岩体之中。阐述了矿体分布规律,分析了赋矿花岗岩特征、断裂构造、褶皱和岩体构造对矿体形成、演化与就位的制约关系。认为成矿作用主要与中侏罗世—晚侏罗世的花岗质岩浆活动相关,并探讨了九嶷山岩体和锡多金属矿成岩成矿机制及该区锡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乌日尼图地区早二叠世灰黄色细粒正长花岗岩是该地区做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时确定的霍托勒棚序列中一种岩石类型.以同源岩浆演化和多元岩浆演化理论为基础,从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接触关系、同位素测年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讨论.对岩浆起源、温压条件、形成的构造背景等分别进行了论述;成岩时代确定为早二叠世获得1个可靠的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值为279±1Ma,时代可置于早二叠世.为区内岩浆演化、区域构造格架建立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经岩石化学研究认为,分布于地台北缘的印支期岩浆岩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源岩应为含泥质成分较高的岩石(但不完全是泥质岩或砂岩)。该岩石在压力小于1.5GPa(约50km)的条件下形成,其成因类型属于介于岩石圈拆沉和幔源岩浆底侵的一种过渡类型。本区印支期岩浆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大概类似不列颠的加里东造山带。  相似文献   

5.
刘俊杰 《西部资源》2013,(4):175-177
大兴安岭根河岩区玛尼吐组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流纹质、安山质、流纹英安质、英安质及粗面质几种类型,为高钾钙碱性系列.根据其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浆主要起源于下地壳,是部分下地壳熔融并有幔源物质参与的结果;岩石具火山弧的特点,形成于整体挤、压大陆边缘并靠近板内一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6.
以安徽黄山、九华山风景区为例,对花岗岩形成的地形陡峭,沟谷纵横,植被茂密的山区,采用水系形态分析,探讨岩石的断裂构造发育规律.指出自然景观与断裂构造的关系,并运用自然界边际效应规律,对景观资源分析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李淼  刘晓春  赵越 《极地研究》2010,22(4):348-374
东南极内部发育毛德和普里兹两条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泛非期)造山带,这两条造山带中均发育大量同-后构造花岗岩类。本文系统总结了以往东南极泛非期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区岩体的岩石类型、岩浆源区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除南龙达讷山为I型花岗岩外,大部分花岗岩类表现出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A型(或S型)花岗岩的特征。泛非期岩浆作用与区域高级变质作用的时代吻合(600-500 Ma)。两条造山带中泛非期岩浆作用与碰撞后岩石圈减薄、岩浆底侵以及上地壳的伸展垮塌相联系,均具有碰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特点。所以,冈瓦纳超大陆的形成很可能是通过西冈瓦纳、印度-南极陆块和澳大利亚-南极陆块等三个陆块沿着两条造山带(毛德造山带和普里兹造山带)近于同期发生拼合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东南极内部发育毛德和普里兹两条新元古代晚期-早古生代(泛非期)造山带,这两条造山带中均发育大量同-后构造花岗岩类。本文系统总结了以往东南极泛非期花岗岩类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区岩体的岩石类型、岩浆源区及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除南龙达讷山为I型花岗岩外,大部分花岗岩类表现出与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的A型(或S型)花岗岩的特征。泛非期岩浆作用与区域高级变质作用的时代吻合(600—500Ma)。两条造山带中泛非期岩浆作用与碰撞后岩石圈减薄、岩浆底侵以及上地壳的伸展垮塌相联系,均具有碰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特点。所以,冈瓦纳超大陆的形成很可能是通过西冈瓦纳、印度-南极陆块和澳大利亚-南极陆块等3个陆块沿着两条造山带(毛德造山带和普里兹造山带)近于同期发生拼合碰撞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花岗岩出露区面积大,不同侵蚀风化壳岩层为母质的土壤侵蚀过程和侵蚀类型区域差异明显,因此依据不同侵蚀土壤类型的特点进行治理显得十分必要.该省德庆县花岗岩风化壳土壤侵蚀非常严重.在对该地区花岗岩风化壳特性与侵蚀过程关系调查基础上,对花岗岩风化壳剖面分带特征及其物理化学垂直分异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花岗岩区侵蚀土壤的发生机理,对花岗岩区主要侵蚀土壤类型、特点及其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连州地区文珍洞二长花岗岩体位于大东山岩体北缘,有关大东山岩体形成年代仍存在不同认识。本文通过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文珍洞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165.4Ma±1.9Ma,表明大东山岩体存在中侏罗世晚期岩浆活动。文珍洞二长花岗岩Al_2O_3含量为11.48%~12.68%,(Na_2O+K_2O+CaO)含量为7.40%~8.96%,Al_2O_3(Na_2O+K_2O+CaO),SiO_2含量为73.96%~77.62%,里特曼指数(σ)为1.30~2.29,显示岩石化学类型属于硅过饱和、铝过饱和、钙碱性花岗岩类。研究表明,文珍洞二长花岗岩为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中的改造型(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印支中期是额济纳旗乔仑恩格次西钨矿区钨、铅、铜矿的重要成矿时期,成矿作用大都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特别是钨。已知的钨矿点、铅矿化点就产在此岩体北部所分异的二长花岗岩体中,同时在岩基的东北部与中奥陶统咸水湖组下段变质砂岩的接触带附近的石英脉中见铅矿化和铜矿化。根据岩体中部分岩石的人工重砂样品有较多白钨矿以及微量元素中有钨存在来判断,矿脉与乔仑恩格次花岗岩基同源,本期矿化多与花岗岩体有关,成因类型多属于中温热液石英脉型。由于乔伦恩格茨花岗岩基规模大,是一个很好的物源和热液供体,虽然在岩体内部未见明显的矿化现象,但岩体中裂隙(节理)带、岩体与围岩接触带蚀变较明显,因此应侧重于岩体内裂隙、岩体周边的接触带找矿,尤其是有构造发育或通过的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衡山花岗岩地貌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衡山花岗岩地貌类型多样,景观丰富。衡山发育着典型的群峰——条形岭脊花岗岩地貌,花岗岩山峰密集成群,条形岭脊突出。峰顶主脊线长逾2×104 m,众多列条形岭脊呈不对称肋骨状分布在主脊线东西两侧,从里到外呈阶梯状降低,共有4级阶梯,阶梯状地貌显著。此外,衡山断层构造地貌明显,水蚀地貌、崩塌堆积地貌以及石蛋地貌富有特色。研究认为,衡山花岗岩地貌代表着国内外一种典型的花岗岩景观,可称之为"衡山式"花岗岩景观,它是地壳运动、岩体性质、岩体构造、流水侵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集典型性、稀有性、完整性、自然性及优美性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并满足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多条标准。  相似文献   

13.
屏南灵峰钼矿床赋存于中生代北西向浦城—宁德构造岩浆带内钼多金属成矿带东段,主要控矿地质因素为燕山期(含斑)细粒花岗岩和近南北向断裂构造,钼矿化与硅化、绢英岩化和黄铁矿化蚀变密切相关.通过数据分析,表明灵峰钼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岩浆热液充填型,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白垩纪.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镶黄旗十间房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岩石基本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类型及构造作了简单分析,认为研究区苏长岩带与成矿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红格尔地区碱长花岗岩体分布于查干敖包庙西、巴彦哈拉特尔敖包和准和热木音苏莫等地。岩石均呈肉红色,主体岩性为中细粒-中粒-中粗粒碱长花岗岩、角闪碱长花岗岩、文象碱长花岗岩,少量二长和正长花岗岩,不含或含极少量暗色矿物,呈岩枝、岩株状产出。岩石具混源特性,形成于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北部发育有大量的新元古代花岗岩,通过开展1/25万莫尔道嘎——奇乾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将其划分为三个构造岩浆阶段,共7个填图单元。岩石组合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早期的中基性杂岩一花岗闪长岩系列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是俯冲作用和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中期似斑状钾长花岗岩一二长花岗岩系列岩浆来源于下地壳,是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晚期正长岩主要来自于下地壳,形成于造山晚期的伸展体制。整个新元古代岩浆岩的发展演化过程客观地反映了大兴安岭北部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运动学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刘红娜 《西部资源》2022,(1):150-151,154
广东翁源红岭钨矿区一突出特征是矿区的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钨矿体在空间上密切伴生,相互叠加,矿化类型基本相似,为同一岩浆源在分异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矿体分布空间呈上下之分,形态产状各异,云英岩型矿床岩体是处于相对封闭的构造条件,花岗岩自变质交代作用过程中,有明显的岩浆期后的汽化-热液成矿特征.推断该矿床的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成因上与研究区内侏罗纪中粒钾长花岗岩的侵入和北东向构造关系密切,是侵入岩同期派生的脉岩成矿。矿石以白色、纯白色脉石英为主,矿物组成简单,主要由石英组成。矿石具粒状镶嵌、碎裂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受力压碎产生裂纹及细粒化条带。  相似文献   

19.
屏南灵峰钼矿床赋存于中生代北西向浦城—宁德构造岩浆带内钼多金属成矿带东段,主要控矿地质因素为燕山期(含斑)细粒花岗岩和近南北向断裂构造,钼矿化与硅化、绢英岩化和黄铁矿化蚀变密切相关.通过数据分析,表明灵峰钼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岩浆热液充填型,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白垩纪.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鹤山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大气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地层和岩石类型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因,而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则是引发地质灾害的外因.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应以预防为主,工程治理、生物防治与搬迁避让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