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西藏地矿局区调大队二分队,在1979—1983年进行1:100万改则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西藏北部迎春口(东经89°30′~90°00′,北纬34°50′~35°20′);果干加年山至西亚尔岗(东经86°00′~88°40′,北纬33°15′~33°35′)地区,首次发现含兰闪石类岩石,现就其产出地质背景及特点,作一概略介绍。 (一) 迎春口地区的含兰闪石类岩石特征: 该区广泛分布着三叠系若拉岗日群,它是一套厚约8000~10000m的浅变质岩系,主  相似文献   

2.
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成矿带在地质上位于凉山一昆明轴缘拗陷区内,地理范围北起康定—宝兴,中经荥经、汉源及凉山地区各县,南止会理—会东,位于东经102°10′-103°30′与北纬26°00′-30°30′之间的狭长地带。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西部野马地区二迭系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马地区位于吉林省洮安县西北部。1981—1984年,吉林省地质矿产局第三地质矿产调查所对该地区进行了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所涉及的范围为:东经121°45′00″—122°07′30″;北纬45°30′00″—45°50′00″。根据1:50000区调工作成果,并充分研究前人工作有关资料,对区内古生代地层层序作了重新划分,由下而上为吴家屯组和索伦组。本文试图用生物地层学和岩石地层学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本区古生代地层的层序及时代隶属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滇东南,发现第四纪冰川的具体地点是薄竹山,主峰海拔2991.2米,为云贵高原南缘的最高点。该区位于文山县的西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03°32′—104°00′,北纬23°16′—23°30′山顶年平均气温7.3℃,最低点马过河谷地,海拔1320米。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阿尔泰山的冻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组织的冰川冻土考察队于1980年首次对我国阿尔泰山地区冻土及冰川进行了考察。考察区位于阿尔泰山中部的南坡,北起49°8′N,向东南延伸450km到46°N附近。山体西北部宽约150km,东南部约80km,海拔高度从北向南和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山区西部的友谊峰是阿尔泰山最高峰,海拔4374m,其周围是该区冰川最为发育的地区。山区东南部山峰高度在3200—3500m,无现代冰川发育。  相似文献   

6.
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构造地貌景观构造变形期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顺  阚瑷珂  肖进  胡瑾  向芳  张腾  李文韬 《地球学报》2014,35(4):510-518
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典型地区填图,地质、地形图判读发现,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构造地貌景观横向分布呈现由NE至SW即从造山带向前陆盆地方向逐渐减弱特征;纵向上明显受早期构造格局和岩石类型约束,在区域上呈现NW—SE向延展的平行岭谷地貌,山峰和谷地的走向与地质构造线基本一致。通过对主要构造地貌景观构造应力和变形期次判别探讨,确定构造地貌景观形成的构造期次大致为三期,应力主要来自于NE—SW、SE—NW向,反映该区不仅受到NE—SW向的冲断挤压变形作用,还受到SE—NW向的右旋剪切挤压变形作用,推测是由多期受力叠加改造而成。通过ESR及14C定年确定距今12 Ma以来,该区在500 kaBP、278 kaBP、29 kaBP分别出现三次规模较大的快速抬升运动,提供了与其构造景观形成密切相关的新构造运动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7.
一、绪论本文所指的江西西部,其地理范围是从东到西包括丰城、上高、高安、新喻、宜春到萍乡的地区。其地理方位约居东经113°40′—115°50′,北纬27°30′—28°20′(图1)。在这一带地区中生代含煤地层分布较广,煤田较多。因此先后到此作地质调查的人为数颇多,较  相似文献   

8.
河北蓟县迁西间山字型构造的商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理位置本文叙述的构造型式所占据的地位,在河北省东部东至迁西以东,西到蓟县以西,南至玉田县,北达兴隆、遵化两县交界地区三十二盘山一带。其地理位置约居东经117°20′—118°25′,北纬39°50′—40°20′。  相似文献   

9.
1985年10月上旬,我们对兰州马衔山再次进行野外考察,结果在海拔3630m高度的阴坡首次发现多年冻土。这一发现不仅使该区有无多年冻土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并且对黄土高原环境变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马衔山是兰州市区以南40km的最高山地,地处北纬35°45′,东经103°45′—104°00′,走向西北,长约30km,峰顶海拔3670.3m,是黄土高原唯一超过3600m的高山。山体由坚硬的震旦系片麻岩和大理岩构成,基岩裸露,块石遍布,局部地段第四系松散层厚达3—4m,但山顶平缓而浑圆,为一高山夷平面。山顶年平均气温为-3.2℃,全年有7个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气温年较差22.3℃,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5.8℃。年降水量为494.1mm,气温比较寒冷而湿润。山顶夷平面上石海、冻胀拔  相似文献   

10.
新疆准噶尔东部地质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这篇报告只限于笔者早年在准噶尔盆地东部的一段地质工作,叙述沿奇台县子午线由天山到北塔山的地质与地貌,涉及的范围是东经89°—91°北纬43°21′—45°20′,南北长约为320公里的地带。笔者除了沿着一条路线穿行以外,为了多了解一些地质情  相似文献   

11.
四川盆地西部是指东经103°—106°31′和北纬28°40′—32°40′之间,包括北自广元、旺苍,南至犍为、自贡,西起雅安、灌县,东抵南充一带的广大地区,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 该区是四川盆地早期雏型所在地域,是整个四川盆地生成和发展的基础。它处于上扬子地台边缘邻近巴颜喀拉地槽的膝状转折处。 中三叠世末印支早幕运动的发生,使具有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特点的上扬子地台开始了解体转化,为四川盆地的形成铸造了基础格局。在以往平缓开阔的地台上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有封闭边框的一面邻水、三面封闭的箕状海湾盆地,这就是四川盆地的雏型。  相似文献   

12.
西藏伦坡拉地区系指东经88°30′—91°00′,北纬31°20′—32°20′之间,面积约两万四千平方公里的地区。著名的班公湖—怒江深大断裂从本区北部通过,区内段叫崩则错(错意湖)—兹各圹错深大断裂。它宽4—20公里,长约200公里,由数条或数十条断层所组成。断裂带西宽东窄,任姜索日处妆敛,东段走向北西西向,西段走向南西西向。它可能形成于印支期(甚致早于印支期),在燕山期和喜山期均有活动。沿断裂带具有一系列东西拉长的重、磁异常和大量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侵入岩与喷发岩,以及由二叠系等外来岩块组成的构造混杂岩等。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中南部第四纪火山及其喷出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所论述的火山分布于大兴安岭中南部哈拉哈河、伊敏河上游、绰尔河中游及其右侧诸支流——莫克河、鄂聂尔河、查伊河、洪湖尔河、合宁果河等河流域。地理座标北纬47°10′—48°,东经120°—121°30′。最早记述这个地区火山现象的是新带国太郎等日本地质人员。在他们1937年主编  相似文献   

14.
寿王坟铜矿床位於河北北部兴隆县境内,地理坐标为北纬40°—40°20′,东经117°25′—118°。交通方便,有锦承線通往承德,矿区与北京、承德、兴隆等地均有公路相通。 附近地形割切很利害,地形起伏较大,比高一般为200—500公尺。坡度30—50°,属大陆性气候,居民以汉族为主,大部从事农业及畜牧业。  相似文献   

15.
刘庆民 《地质论评》1965,23(2):122-125
一、引言本文所指的江西中部,其地理范围从东到西包括丰城、高安、上高、新余、分宜、万载等地区,约居东经114°20′—116°,北纬27°30′—29°(图1)。这一带晚二迭世地层分布广泛,但以丰城一带发育最为完整,一般正常剖面包括乐平组含煤地层  相似文献   

16.
我国黄土高原区域地质地貌特征及现代侵蚀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部,在北纬34°—38.5°与东经102°—112°之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及山西西部。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内,黄土分布连续,地层发育完整,厚度大,具有特殊的地貌形态。高原区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形  相似文献   

17.
吴晓东 《地质论评》2016,62(S1):61-62
思贺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地理座标:111°30′00″~111°45′00″、北纬22°20′00″~22°30′00″,面积475km2。行政隶属阳春市、信宜市管辖。近年主要在本区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5万地质修测等工作,圈定异常和成矿远景区,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质、物探、化探和工程等手段,开展系统矿产检查和异常查证工作,为进一步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依据,对全区矿产远景作出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藏北长江源地区河谷地貌和新构造变形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式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形态不同的窄谷和宽谷为特点,新近纪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早期挤压和晚期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正断层和地堑构造3种构造变形样式。长江源区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明显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新构造运动不仅控制了河谷地貌形态与水系格局,而且影响了河流阶地分布以及洪(冲)积扇的形态、结构。长江源地区主要水系至少自全新世以来是沿新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发育而成。  相似文献   

19.
丽江—大理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江—大理地区新构造运动异常活跃,新构造保存较全。新构造运动造成了晚新生代及第四纪的地层普遍褶皱和断裂,表现出强烈性、差异性、振荡性、继承性和新生性等特征。同时,它又是十分重要的造貌运动,导致了高原面的形成与解体,奠定了该区现今地貌格局,对滇西北地区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现今的主要水系定型;使处于鼎盛时期(N-Q1)的古湖泊加速收缩;生态环境退化;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本区地质环境的演化和地质灾害的发育,促使山地地质灾害进一步恶化,区域稳定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巴颜喀拉山南麓玉树—甘孜构造带是我国西南地区新发现的一个重要的构造结合带,这里以往地质研究程度较差,有关地质矿产问题急待进一步研究。1965~1970年青海地质局区调队在进行1:100万区调工作过程中曾发现:“三岔河、觉悟寺等地二叠纪地层中有三叠纪化石混生。”近年来,这一问题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和注意,笔者根据近两年在该区从事1:20万区调时,所搜集的部分资料执成此文,不当之处望指正。本文地理界标在东经98°~99°30′,北纬32°~32°40′之间,行政属四川省德格、石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