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荣山 《地图》2007,(4):12-16
南京是一座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的文化古城,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自229年东吴孙权迁都南京以来,历史上先后有10  相似文献   

2.
南京以六朝古都闻名全国。她雄居长江南岸 ,地形险要 ,风景优美。城东南有紫金山 ,高峻雄伟 ,林深景幽 ,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现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归葬之处。城南有雨花台 ,因出产雨花石及葬有辛亥革命七十二烈士而多一分壮美。城西有清凉山、莫愁湖。西北有狮子山 ,城北又有福州山、玄武湖等交相拱卫 ,城中有山 ,山里有城 ,山水相映 ,使南京古城得虎踞龙盘的美称 ,自古以来受到人们广泛的赞誉。南京古来为帝王之所 ,有六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 ,因此城墙显得十分重要 ,直到解放前 ,古城墙基本得以保存。但与其他城市规范整齐的城墙相…  相似文献   

3.
正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六朝的繁华早已逝去,"六朝古都"这一雅称始终镌刻在南京历史文化的深处,成为中国文明史上的不朽。千百年来的岁月磨洗,南京能有多少当年留下来的六朝实物?除了博物馆的各种考古成果,也许仅剩散布于南京郊外的南朝石刻。我曾十几次探访这些南朝石刻,阅读过很多关于它们的文字材料和老照片,深深知道南朝石刻在南京城市文化中的地位。二十几年前,南京曾采用的市徽、市旗就是以辟邪石刻为中心、周边辅以龙蟠虎踞和明城墙的象形图案。后来中  相似文献   

4.
金陵城里     
白水 《地图》2000,(4):56-57
南京以六朝古都闻名全国.她雄居长江南岸,地形险要,风景优美.城东南有紫金山, 高峻雄伟,林深景幽,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现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归葬之处.城南有雨花台,因出产雨花石及葬有辛亥革命七十二烈士而多一分壮美.城西有清凉山、莫愁湖.西北有狮子山,城北又有福州山、玄武湖等交相拱卫,城中有山,山里有城,山水相映 ,使南京古城得虎踞龙盘的美称,自古以来受到人们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5.
李晨 《地图》2014,(1):86-91
南京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十个朝代曾相继建都于此。然而伴随着朝代兴亡,南京城也历经战火蹂躏。如今,除去那些断壁残垣、古丘荒冢,真正能体现古都风貌的就要数那些遗留的民国建筑了。南京现存的民国遗迹有1000多处,无论是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宁静清幽的公馆区,还是秀丽苍翠的林荫道,都似在诉说百年的盛衰。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在这里“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相似文献   

6.
刘家信 《地图》1992,(4):34-35
中国古长安城有无精细的平面图传世,一直是国际地图会议所关注的课题。半个世纪前在西安出土的宋碑《长安图》,至今秘藏碑林而未被世人所了解。近期笔者经考证认为,它是中国现存碑刻最早、幅面最大、范围最广、注记最多的古都平面图;同时,它又是汉、隋、唐三代都市融于一幅的巨型石刻图。堪为古都图中一绝。  相似文献   

7.
《今日国土》2011,(1):20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古都,这里是杜甫、白居易的故乡,这里有令人叹为观止的兵马俑。而今,这里是有着800多万人口的奢华之都、旅游之都。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使得西  相似文献   

8.
1950年2月梁思成、陈占祥联合上书《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他们把积蓄于生命中的智慧、激情和能量,都绽放于这份《梁陈方案》里。这是两位受过完整系统西方教育的中国建筑师的呕心沥血之作,也是他们奉献给古都北京的一份未来发展的蓝图。《梁陈方案》的诞生1949年12月,当时的聂荣臻市长在西长安街六部口北京市政府办公大楼主持召开了城市规划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北京市各部门领导,在京的苏联专家,  相似文献   

9.
宜兴是一座山清水秀的生态宜居城市,境内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生态禀赋得天独厚,山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特色非常鲜明,自古就有“阳羡山水甲江南”的美誉,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之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市。宜兴又是一座文脉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7000多年的制陶史、22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宜兴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是全国著名的“教授之乡”、“书画之乡”,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0.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传奇的故事,说的是诸葛亮为了说服周瑜联刘抗曹,特意给周瑜背诵了曹操之子曹植所写的《铜雀台赋》,其中的"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一句气得周瑜拍案而起,当场拍板要与曹操决一死战.如今,世人皆知铜雀台,却很少有人知道铜雀台所在的那座千年古都——邺城.即便《西门豹治邺》很早就入选了小学教材,人们的眼光也几乎全部聚焦在西门豹身上,无人留意"邺"这个地方.如今,邺城这个名字早已与繁华古都一道化作尘土,世间仅存的一个邺镇村,与古邺城也并非一地.  相似文献   

11.
今年12月16日恰逢王师之卓教授90华诞,国内外测绘界专家学者同声庆贺。王师誉满海内外,为文祝贺者有之,亲身参与庆寿盛会者大有其人。我忝为门墙,理应为文恭贺,奈因其中有40余年未能朝夕相处,兹择其所知略述一二,以为之贺。王师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毕业后,...  相似文献   

12.
诸玉山 《地图》2000,(3):33-34
杭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宋室南渡 ,在杭州建都 ,杭州遂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当时杭州城区南北长约 1 4里 ,东西宽约 5里 ,其面积约为6 0平方里。城之四周 ,主要开有凤山、清波等十个城门 ,方便市民进出。市民为记住这十个城门的名称 ,有一首民谣流传 :“北关 (武林 )、坝子 (艮山 )、正阳 (凤山 )门 ,螺蛳 (清泰 )延过草桥 (望江 )门 ,候潮听得清波响 ,涌金、钱塘拱太平 (庆春门 )。”由于十个主要城门所处的地域不同 ,进出各城门的市民阶层各异 ,因而各城门所起作用亦不同。当时以杭州特有的“儿”字结尾的七…  相似文献   

13.
钱铮 《中国测绘》2008,(4):14-14
日本国立信息学研究所日前开始在网上免费展示中国老北京的数字地图。被展示的中国“古都北京数字地图”原图是财团法人东洋文库珍藏的中国“乾隆京城全图”.这幅绘制于约250年前的地图由203块小图拼接而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文化地图集>的第一笔--图集的由来和样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敬仙 《地图》1999,(4):21-24
乍一见题目,内行的读者一定会想到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所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谭图).谭图以考证见长,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在表现中国疆域变迁、区域历史地理等方面,以中国全部民族的历史及聚居疆域为对象,考证严密,定位准确,在中国历史地理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但谭图在表现手法上却是普通地图的单一形式,即在棕色的现代地域要素上叠加古文化遗址、古都、古城邑、古河道、古王朝疆域,按时序从古到今陈列,也对重要的聚居地域予以详细化,这些艰深复杂的内容、内涵和相对单一的手法使其读者群仅限于较为专业的人士,难以扩展到普通群众,其"方块字"的障碍更阻碍了向国外传播.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文物古迹众多,亦是古树名木云集之地,有四万余株,仅天坛一个地方就有古树三千多株。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对天坛情有独钟,从1971年至20世纪末,基辛格每次访华必来天坛,前后一共来了10次之多。1971年10月25日,基辛格博第一次来参观天坛,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里真美啊!以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6.
《坤輿万国全图》与《利玛窦中国札记》中外译本考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尼阁编译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多种欧洲文字版本之间存在翻译差异,而300年后出版的英译本和中译本与原文存在严重错漏。600页的札记,利玛窦只用不到两页的篇幅叙述测绘《坤輿万国全图》一事,连实际比例尺的描述也不清楚。利玛窦承认没有见过其他的版本,"六幅版"地图出现在南京或北京,个别欧洲文字翻译版本不一,《坤輿万国全图》究竟是在南京还是北京完成的也有疑问。《利玛窦中国札记》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测绘术语,指出地图的错误是针对西方地图而不是中国地图。《坤輿万国全图》中一半的中文地名,当时欧洲地图没有对应。1593年,利玛窦尚未制作《坤輿万国全图》,"六幅版"中文世界地图已出现在南京。因此,《坤輿万国全图》原本早已存在,《坤輿万国全图》应是郑和时代(1405—1433)大航海的成果,中国的地图学,不是西学东渐,甚至有可能是中国的世界地理与地图学流传到西方。世界地图史应该还原中国对地理大发现与地图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走遍南京TM系列地图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金奖后,其编图理念和手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编者在市场和市民的要求下,编制了走遍南京TM系列地图的又一作品——《南京详图》。本文对该图的设计、编制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对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人对版图的理解是“国家有疆宇,谓之版图,版言乎其有民, 图言乎其有地”。中国今天的版图奠定于清代,这是中国学术界长期以来基本一致的看法。因此,清代疆域形成之研究一直  相似文献   

19.
在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50年建都史的煌煌古都。走过了55年不平坦征程终于铸就无比辉煌的新北京,在举世瞩目的2008年的奥运城市,有多少人知道,总有一群富有拓荒精神、甘当无名英雄的测绘人在首都的各项建设中冲在最前,他们不计名利,激情昂扬,默默地支撑着北京的建设大业。  相似文献   

20.
主席先生,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在金秋的九月,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古都西安。西安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及多达12个王朝的首都,是历史上中华民族鼎盛时期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从恢宏的兵马俑阵到青铜战车和兵器,折射着近1800年前中国古文化和中国古矿业的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发达的古矿业,就没有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