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大老远的去一个地方,不是看名胜古迹,不是看名山大川,而是去看一块地,一块山地,你也许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去广西旅游,真的有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那就是龙胜的龙脊梯田。不仅国内,很多的外国游客也是不远千里,慕名而来。我是07年5月去的龙胜,那天早晨从南宁乘车出发,走了好几个小时,快进入龙胜时,赶上一阵大雨,车便在加油站停了一会,结果时间耽搁了,看看天晴了,导游催促司机上路,为了赶时间,司机把车开的飞快,很长时间汽车都是在半山腰上行驶,天空晴朗,雨后浓浓的云海徘徊在路两边的山腰上,轻轻抚摸着片片苍翠的竹林和一处处灰褐色的草顶木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中学课本上出现的所有地方,去长江边看折戟沉沙,去长城旁狼烟北望,去内蒙古草原纵马奔驰,去新疆领略大漠孤烟直的意境…… 一直以来,我都为这个梦想储存着我的所有力量。直到1999年的镇江,我出现在西津渡街的台阶上时,突然发觉梦想是如此的近。从那一刻起,测量是桥,它连接了我的梦想,我放弃了先前对工作的所有想象,开始了我的测量之旅。  相似文献   

3.
正这几年有幸两次来贵阳出差,对贵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感触良多,特别是贵阳的美食,依我看来,绝不逊于国内任何一家美食名城。尤其是每到炎热的夏季,贵阳更是享誉中外、名副其实的夏都!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而地处大西南的贵阳却喜滋滋地笑迎八方来客。虽然对贵阳的风土民情也不十分陌生,但也说不上多么熟悉。十多年来也就到过两次,这还是因为陪着专家去看举世闻名的黄果树瀑布。也许在众多的旅游者心目当中,贵阳并不是一个必到的地方,即使来了,也是顶多待  相似文献   

4.
澳门风景线     
陈渡 《地图》1999,(4):55-56
第一次去一个地方旅游观光,那些导游带去的热门旅游点往往都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不去吧,少了几张立此存照,心有不甘,倒行公事地到此一游,还要被挤成沙丁鱼,真是犯傻!想心甘又不犯傻,其实不是太难,多收集那些地方发生的奇闻轶事,而后现场逐一印证,游起来就会有滋有味。第一次到澳门旅游的人,有四个地方是一定会被旅行社安排去的:妈祖阁、大三巴、观音堂和葡京娱乐场。进葡京,一定要留意墙上的字句,葡京老板有言在先,“轻注好怕情”,就好像香港政府会在烟盒上忠告市民“香烟危害健康”一样,唉,都是摆出一副姿态,各…  相似文献   

5.
梦回巴里坤     
顾炳枢 《地图》2005,(6):60-64
在我们的旅行生活里常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地方你去过了便永不再想,而有些地方却不,去过了,仔细寻访过了,依然会魂牵梦绕。在我的经验里,这样的地方往往在人迹罕至处,在苍凉而荒寒的西部,在一种有特殊魅力的地方。巴里坤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去过一次,又想去.想时会止不住一阵阵心跳……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 ,以百业龙头之尊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犹如雨后春笋 ,蓬勃兴起。大小城市 ,甚至一些乡镇也不惜成本 ,竞相投身旅游业的大海。但是旅游业与其它事业一样 ,总是栖身于一定的地理环境 ,需要一定条件 ,不是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都可以兴办得好的。至于某一地方能否兴办旅游业 ,关键要看那里有没有旅游业的生长点和适宜的生存环境。一、旅游的实质与生长点旅游 ,是一种清闲的活动 ,是离开定居点去较远的地方逗留 ,其目的在于逍遥、休息或是为了丰富其经历和文化教养。也有说旅游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的生活方式 ,并具有异地性、业余…  相似文献   

7.
梦里雪乡     
也许是被电视画面中的林海雪原所吸引,也许是被茫茫纯净无暇的白雪所感动。对于居住在几乎不下雪地方的我来说,对冰雪的渴望就像大家对江南水乡惦念那样,一直深藏在梦里。我终于忍不住了,顶着零下40多度的寒冷,来到了慕名已久的雪乡,去看雪,看纯白色的雪。  相似文献   

8.
镜里镜外     
一个天气晴朗的周六傍晚,我去了中央电视塔。在那里的一个楼层,用单筒望远镜观察了北京城。我想观察自己居住的地方,可惜被一些塔楼遮挡住了。熟悉的标志性建筑,在镜头中依次出现;最清晰的湖泊是玉渊潭,翠绿的湖水在阳光下,柔光浮动。鸟瞰京城,这不是第一次,可是视野这么开阔、这么从容地观察,还是第一次。用望远镜扫描那些高层建筑时,感觉比较特别。和在平地上仰  相似文献   

9.
地国是什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多数人了解一个陌 生的地方,总是先从查阅地图开始。很多人从小时候,就养成了看地图的习惯,在地图上指点东西,找到所在的地方。我们还可以  相似文献   

10.
互动     
《地图》2007,(4):6-7
我是一个方向盲,别说是在陌生的地方,就连在平日比较熟悉的方圆几里内走动都会时不时地犯晕。不久前看《鲁豫有约》  相似文献   

11.
早就听说云南有一个风情万钟的地方——丽江,心驰神往已久,只是苦于机缘、囊中羞涩,因而久久未能成行. 或许是偶然,糊里糊涂走进了丽江.旅途的辛苦自不必说,情绪上已是大打折扣.我始终认为,旅游这点事终究是无聊与无奈并存的.曾经有人精辟戏谑过旅游的滋味,所谓旅游就是从一个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千辛万苦赶到另一个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瞎折腾,所以,情绪的好坏无需太过在意,否则,你将永远待在自己那个活腻了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在内蒙古,有两个地方是必须去的,一个是天遥地阔、广袤无垠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另一个就是神圣、神奇、神秘的苍天般的阿拉善。  相似文献   

13.
王俊鹤 《地图》2014,(5):143-143
每当七八月间,祁连山南麓的广袤平原就被黄灿灿的油菜花海所覆盖,吸引着各地游客。听一位去过多次的摄影师朋友介绍,有一个小村落的景观尤为可亲,而且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我们立马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14.
王静爱  干萍 《地图》2004,(5):35-39
人类由于自身的局限不可能重新经历地球的每段历史,也不可能亲至地球的每个角落去认识世界但所幸我们有地图.可以通过地图来看世界.通过地图来认识地球的过去与现在。地图像人类历史一样古老.而且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演变。地图告诉我们的远比指导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内容多得多。地图展现  相似文献   

15.
欧游散记     
《地图》2006,(1):110-112
对地图收藏爱好者来说,欧洲发达国家真是个好地方! 纪尧姆和他的GPS 纪尧姆(GEYUEHE)是给我们开车的法国 小伙,瘦瘦高高的,驾驶起这辆将近 20米长的奔驰大客如烹小鲜。法国城 市的道路都不宽,这辆庞然大物挤进去如同胡同 里的大象,看似绝望的地方,他却总能轻巧地掉 过身去。每次履险如夷之后,大家就像看了一场 杂技表演,长出一口气地同时回报以由衷的掌声。 我们问导游,“他多大了?”他会回过头用  相似文献   

16.
淘书记     
正自从来德清后,永安街边的新华书店成了时常去的地方,百无聊赖时想去,吃过晚饭后也总想着去转转,有时带着孩子很自然地走到那里。在里面随便翻翻书,看看有没有中意的,每次半小时或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在武康,这是一个值得让人惦念的安静角落。  相似文献   

17.
刘伉 《地图》2009,(4):148-149
世界上有些地名,原来的结构和含义比较复杂,不是一个词而是一句话。在中亚地名中就有这么一个例子。中亚的著名太湖——成海里,除了几百个零星小岛不计外,共有三座大岛。位置稍微偏北的一座叫巴尔萨克尔梅斯岛,岛名的罗马字母转写词形为Barsa Kelmes。这虽然是根据俄语名音译或者转写的,但它不是俄语词。懂俄语的人看见它同样“莫知所云”。这也是难怪,因为就俄语而言,它又是从当地的语言——哈萨克语音译过去的,而在哈萨克语中,它不是一个单纯的词,而是完完整整的一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去了回不来。”  相似文献   

18.
无声的爱     
1964年,我出生在湖北应城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1982年高中毕业后,我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在大学的4年里,我心中充满了对地质事业的无比热爱。1984年,在学校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的那年,老师找到我说,希望有人到鄂西北地质大队去工作,但没有人愿意去,那里已经有5年时间没分到大学生了。当时我二话没说,毅然决定去了鄂西北。因为在党旗下我宣过誓。鄂西北地质大队队部地处湖北与陕西交界处,那是大山深处的一个荒僻的角落,地质队员们住在山坡上一排排牛毛毡盖顶的平房里。与我一年去的其他学校两个学生一看这情形很快调走了。但我留…  相似文献   

19.
推介     
《地图》2012,(3):22
走路去西藏西藏,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我想站在亘古的高原上迎着风伸出双手,触碰蓝天。于是,出发,走路去西藏。  相似文献   

20.
巴黎凯旋门像太阳放射光芒一样,向四面八方放射着街道.我注意到,在它的"光芒"挨近圆心的地方,有一个报亭.不过,这个报亭并不因为它靠近"太阳"就显得格外辉煌,而整个巴黎街头的报亭大抵也是如此. 要是站在空中看,这个报亭一定像一个四棱豆.亭子是豆儿,向四面伸展开的展板是"棱".而站在地上看,这报亭则是一个有感召力的公共建筑,它的四面体式的格局与凯旋门相互呼应,有序摆放的报刊犹如巴黎人一般优雅,伸开的展板又给人一种拥抱式的幻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