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引言目前,在勘探和开发放射性矿床、石油和其它有用矿藏的工作中,已广泛地应用自然伽(亻馬)測井。一般地說,在这些工作中,不仅需要根据自然伽(亻馬)測井曲线确定目的层的厚度及深度,而且在确定矿层的放射性元素合量、貯油层的合泥量与渗透率等工作中,还必須根据自然伽(亻馬)測井曲綫确定代表地层放射性的真正曲线幅度值。但是,由于測量速度v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大量实际资料,肯定了声波测井、伽(亻马)-伽(亻马)测井在检查固井质量方面的应用效果,并对有关问题作了讨论. 应用声波测井和伽(亻马)-伽(亻马)测井的方法来检查固井质量,已得到普遍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普通电极系因受井眼中泥浆的分流作用及邻层的屏蔽影响很大,借以查明某些地貭剖面,特別是由电阻率不同的交互薄层組成的地貭剖面就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各石油工业先进国家,都广泛使用一种微电极系測井,这种电极系具有很多普通电极系所不及的优越性,除了可以精确地划分地貭剖面外,还可以确定岩石孔隙度,定性地估計渗透性。 1958年大跃进以来,随着技术革新运动的蓬勃开展,我国各石油勘探区都相继展开了微电极系測井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为青藏科考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研制的三分量磁饱和式磁力仪的原理、性能、用途和野外使用情况。 仪器的技术指标为:分辨率0.2伽(亻马);灵敏度100毫伏/伽(亻马);温度系数l伽(亻马)/℃;记录频带0-1.0赫兹;耗电量18瓦。 在青藏高原的地球物理考察中,用本仪器先后在藏南、藏北五个点进行了连续数月的野外地磁测量。从工作情况看,仪器工作正常,记录了一次完整的磁暴,为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与上地幔的电性结构提供了一批有意义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一、 4Be9是鈹元素唯一的稳定同位素,可以利用鈹核的光致核反应:4Be9(γ,n)4Be8来測定岩石样品中鈹的合量;此反应要求γ射綫的能量大于中子在鈹核中的結合能。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超声测井是一种新的地震測井法,它是利用超声波来研究小間隔內(1-2米)鈷井剖面岩层的物理机械性貭。近年来,由于石油探測事业发展的需要,这种方法在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物理测井中受到了广泛的注意。根据超声測井的試驗和应用的結果看来,这种方法可以簡捷、經济、精确、詳細地測定出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貭(纵波和横波的波速,波的吸收系数等等)及其随深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储层多数具可观的油气资源潜力。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因其具有与泥质地层相类似的放射性测井响应特征而常被误判进而会导致有效储层遗漏。本文在分析常规砂、泥岩地层中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响应特征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定量识别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常规砂、泥岩地层中的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响应具有同步性且呈正相关,然而在相对高放射性砂岩中两者并不同步。基于这一关系,实现了相对高放射性砂岩定量化识别,并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了放射性"虚拟补偿",同时就其测井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效,可以减少对储层的误判和遗漏。  相似文献   

8.
赵敏 《地球物理学报》1956,5(2):189-204
(一) 在電測井的時候,工業交流電常常由於線路中存在漏電現象或感應现象而進入测量線路,有時还經過線间電容或由MN電極而進入測量線路。工業交流電的頻率一般是50週或60週,頻率已經相當高了,對電測電流計來說已超過其頻率響應範圍,不會影響测量結果。但是在作電阻法測井(KC)時,由於線  相似文献   

9.
地面放射性勘探油、气田方法,是一种年輕的直接勘探油、气田的方法。1927年苏联波果雅夫連斯基最初开始了这种方法的試驗研究,在已知油田进行了地面放射性測量工作。此后,主要的資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对这种方法进行試驗研究。从1953年起,苏联科学院石油研究所也正式开始研究这种方法。到目前为止,已做了大量的野外放射性測量和室內試驗研究工作。这些国家都获得了不少的結果和經驗,同时制造了适合于油气田放射性勘探的稳定性能良好和灵敏度相当高的放射性測量仪器。  相似文献   

10.
用宏观方法测定震源深度的量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常用公式 h=Δi/10(I0-Ii)/s-11/2, 式中h为震源深度,Δi为烈度为Ii的等震綫半径,I0为震中烈度,S为一系数;取(1)式的对数得 logh=logΔi-1/2log[10(I0-Ii)/s-1], 按(2)式可以作成一量版,以同时測定h和s。利用这个量版測定了19个中国地震的s和h,結合文献[4]的資料,指出中国东部的s系数比西部的偏低;且当深度加大时,s系数加大。采用文献[1,5]的資料測定了61个地震的s系数,結果表明s的数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加大,占与低速层的关系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一阶反转曲线(FORC)图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样品中的磁性矿物携带着丰富的环境演化信息.然而在一般情况下,自然样品的磁性是其含有的诸多磁性矿物的综合反映.为了分离这些磁信息,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岩石磁学方法:一阶反转曲线(FORC)图.该方法不但可以确定磁性矿物矫顽力的分布以及磁性矿物颗粒之间磁相互作用的强弱,而且还可以帮助区分磁性矿物的种类和磁畴状态.本文首先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其物理意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应用FORC图确定含铝的钛磁铁矿玄武岩样品中磁性矿物在加热过程发生转变的研究实例.在两个温度下的FORC图密度分布差的结果表明,这种新方法可以灵敏地检测样品中微弱的磁性矿物改变,因此在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整理大地电流观測資料的总和法,是匈牙利的康达士教授提出来的。这种方法的理論前提是正确的,但是,它的具体步驟却存在着缺陷。原总和法在理論上的缺陷表現在:求新的全变化分量的坐标变換公式,在当前場合下,是不成立的;其整理步驟也太繁杂。本文对总和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其要点是:求出椭圓与外切长方形各边相切的切点坐标,井通过切点坐标用图解法画出椭圓,或用計算方法求出椭圓面积。在改进方案中,原有的理論上的缺陷沒有了,整理的步驟簡化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Chisnell- no方法,求解了在理想介貭中,垂直磁流体冲激波在非均勻磁場中的传播問題。这种方法,把非均勻介貭分解成无限小的弱間断面,根据气体动力学中波与間断面相互作用的原理,算出激波通过弱間断面时的强度变化,然后用积分求得激波通过整个非均勻区时的强度变化。作者引入了激波的特征速度(它是激波在波前后介貭中传播速度的几何平均值)作为輔助参量,得到形式上比較簡单的激波传播方程。然后考虑了磁压力远大于气体压力的强磁介貭中的激波传播問題,并进行了数值积分。采用的介貭密度模型有三种:(1)阿尔芬波速为常数;(2)密度不变;(3)密度与磁場强度成正比。計算結果表明:当激波由弱磁場向强磁場传播时,激波的强度逐漸变弱。其中,在阿尔芬波速为常数的介貭中,激波强度的衰减最为緩慢;在密度不变的介貭中,激波强度的衰減最为迅速;而在密度与磁場成正比的介貭中,激波强度的衰減則介乎上述两种密度分布之間。作者联系磁流体冲激波在地球外层空間的传播問題进行了討論,密度的模型采取大气啃昔的观測結果(卽上述第三种密度分布),并进行了适当的外推,估計了在十个地球半径处的磁流体冲激波传到地面时的强度,求出了激波在地面引起的磁場变化与激波初始速度之間的关系。根据上述簡化模型,計算結果表明,在十个地球半径处初始速度为108厘米/秒的激波,传到地面引起的磁場变化大約为60伽(亻馬),这个数值的量級恰好与中低緯度强磁暴的急始变幅相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我国1900年以来M_s≥7.0级地震前与断层面总面积有关的参量ΣE ̄(2/3)随时间的变化,探讨了运用ΣE ̄(2/3)-t曲线进行中期地震预报的可能性。通过分析某一地区历史地震的E ̄(2/3)(t)曲线,可以认识这一地区在过去若干年内地震的活动情况,并由此判断该区未来几年到几十年内地震活动的总状态;还可以根据E ̄(2/3)(t)曲线外推估计一个地区目前地震活动的可能强度。本文对E ̄(2/3)(t)曲线的基本形态作了粗略的分类,并试图对一个地区历史地震系列的E ̄(2/3)(t)曲线,用灾变论的观点确定该曲线的灾变条件和时间,以建立一种可应用的地震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声波测井中的纵波和横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流体井中声传播理论是声波测井的理论基础。Blot(1952)绘出了充流体井中简正模式和斯通利波的频散曲线,White等(1968)首先计算了合成全波列波形,Peterson(1974)和余寿绵(1984)导出了简正模式和斯通利波的振幅表达式。余寿绵还预言纵波和横波是一种共振现象,为沿轴向传播存在特征频率的不衰减波。但是,现行理论认为纵  相似文献   

16.
作者叙述了一种旋轉光柵的单色器,用以观測夜天光近紅外区的光譜(0.7至1.1μ)。我们所用的光电接收器是一种拉耳茫(Lallemand)的Cs-Ag-O式、19級放大的光电倍加管。記录的时間是10或45分鐘。在描迹記录上,我們观測到OH的振动-轉动光带,它們的位置一般是和由理論所推得的波长相重合的,此外还有强度很有变化的大气里的氧的光带(0-1)。因为仪器的分辨率相当高,可以部分地观測到OH光带的結构。这些光带的相对强度,經我們加以測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959年7月及1960年11月有关太阳貭子爆发的各种地球物理效应,作了較全面和系統的論述。文中在§2-4分別敘述了这期間地磁場扰动、极盖区电波吸收观測与电离层变动情况、以及太阳耀斑与太阳射电爆发.根据以上情况,作者特別着重在§5中論述宇宙綫强度扰乱分析(包括各国进行研究的基本情况、若干特殊分析方法与結果簡介、关于綜合观测和高空探測),并在§6中提出了今后开展工作的几点初步意見。本文引用了北京台的磁暴与宇宙线强度变化記录,并附有較完全的文献目录。  相似文献   

18.
单界面反射的反射波法频率域解释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纵波在细杆中传播的理论,在单界面反射的条件下,本文推导了时域曲线的振幅谱,分解为振源振幅谱和|L(ω)|函数的过程,井推导了与|L(ω)|函数的极值相关的L(a)函数.利用L(ω)模函数的特性,就能较为准确的确定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和反射波往返时两个参数,为反射波法桩基质量检测的频率城解释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1938-1958年间,太阳γ及βγ黑子磁場区的3級与3~+級大耀斑的地磁效应。用相关及迴归分析法,計算了太阳赤緯、日軸方位角及耀斑的日面經緯度等因素对于磁扰的彭响。根据分析結果,繪出了日面地磁扰动等值图。利用水手2号飞船上量譜仪測出的太阳风速度和相应的地磁A_p指数,算出了相关关系,并用此和上述日面地磁扰动等值图配合,推算了在耀斑发生以后,太阳风的径向分量沿地球軌道的分布。参考文內各相应的曲线,可以約略估計出耀斑发生后地磁A_p指数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1958年6月开始,在柴达木盆地进行低頻折射地震的試驗工作,目的在于探測埋藏很深的基岩,以及基岩以上的主要沉积岩界面。根据地貭資料的推測,盆地中部基岩埋藏的深度可达10公里以上,利用其他的地震勘探方法是不容易得到效果的.所用检波器的固有頻率为13周/秒,最远两个相遇炮点相距約90公里,接收距离达100公里.关于仪器的性能与工作方法,已在前文叙述,对于低頻地震波性貭的研究,仅有簡短的报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