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加胜  刘永学  李满春 《地理研究》2013,32(11):2143-2152
海洋钻井平台的位置信息对溢油监测和航道安全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海洋钻井平台遥感信息提取难、验证难的现状,根据海洋钻井平台位置基本保持不变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恒虚警率算法的海洋钻井平台提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主要步骤:首先利用GDEM数据制作陆地掩膜,然后基于双参数恒虚警率算法对两景成像时间靠近的ENVISAT ASAR影像进行海上目标提取,最后对两时期提取结果进行对比,去除舰船虚警目标,完成海洋钻井平台提取。研究以越南东南海域为实验区,对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为有效的确定钻井平台目标。在实验区内,共提取钻井平台30 个,主要分布在越南石油招标区块09-1的白虎油田和龙油田。  相似文献   

2.
开展杭州湾及其周边区域滨海养殖用地遥感监测工作,对该区域滨海用地的规划、管理以及滨海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6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Landsat TM/ETM+/OLI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方法以及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质心迁移模型,提取出杭州...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提取海岸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岸带是比较活跃和脆弱的地段,快速而准确地监测海岸线的动态变化对于海域的使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快速、综合、高频、动态和低成本等突出优势.重点介绍了利用阈值分割、边缘检测、色差算子提取、区域生长提取及神经网络分类等方法自动提取瞬时水边线,通过潮位校正进而提取海岸线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并就其存在的不足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前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主要使用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存在对土壤盐渍化细节信息监测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使用国产"高分一号"卫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GF-1 PMS),基于先进的面向对象方法和最大似然法进行了盐渍化信息提取,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此外,又同Landsat8 OLI的提取结果进行了比较。通过对两种分类方法、两种最新传感器提取结果的比较,可以得出:国产高分一号影像在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就提取方法而言,同最大似然法相比,面向对象方法精度更高,更适用于GF-1 PMS影像的盐渍化信息提取,面向对象法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为92.94%和0.91,而最大似然法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为87.78%和0.77,面向对象方法的精度高出了约5个百分点;就分辨率而言,同Landsat8 OLI影像相比,Landsat8 OLI影像分类精度只有63.47%,而GF-1 PMS高分辨影像分类精度要高很多,盐渍化信息细节描述更充分,可提取出受到盐渍化影响的植被信息,对农田尺度盐渍化遥感监测研究有重要意义,也对拓展国产高分一号影像GF-1 PMS的应用范围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6年4月7日的Landsat5 TM影像、2013年4月2日Landsat7 ETM+影像和2014年4月5日Landsat7 ETM+影像,采用植被供水指数法对河南省上蔡县进行农业春旱监测,并将归一化植被指数(单一植被指数)法的结果与植被供水指数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上蔡县历年春季普遍发生农业干旱,程度有所不同。研究区2006年至2014年干旱程度逐年减轻,干旱发生区域逐年减少,干旱治理成效较为明显。(2)植被供水指数法与单一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法的监测结果一致,且数据易于获得,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提高监测精度和效率,可用于该研究区以及与其地形和覆被等情况一致区域的农业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6.
黄河口海岸线演变时空特征及其与黄河来水来沙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常军  刘高焕  刘庆生 《地理研究》2004,23(3):339-346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每年向河口三角洲及附近海域输送数亿吨泥沙 ,使得黄河口地区成为世界上海岸线变迁最快的地区。本文以 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以来 2 0景多时相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 ,经过几何精校正与配准 ,形成相对完整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集。在此基础上 ,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处理后自动提取海岸线 ,通过GIS叠加分析 ,剖析了现行黄河河口地区海岸线演变的时空动态特征。最后 ,结合利津水文站水文统计资料 ,探讨了黄河口海岸线演变与黄河来水来沙条件之间的关系 ,并就黄河口未来水沙条件初步预测了其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Landsat系列影像提取水体的方法有很多种,细小的水体漏提或误提现象严重,依靠单一的方法难以取得突破。本研究结合现有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思路:1)基于DEM数据提取河网数据;2)辅以河网缓冲区数据将Landsat 8影像的1-7波段和全色波段用于多尺度分割,根据形状特征提取线状的细小水体;3)假设2.5 m分辨率影像提取的结果为实际水体,与基于像元的MNDWI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水体的总体提取精度提高11.7%,细小水体提取比例从13.3%上升到59.6%,因此本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线状的细小水体提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山区细小水体的漏提,提高水体提取整体精度。  相似文献   

8.
基于矩匹配算法的山区影像地形辐射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山区遥感影像地形辐射校正问题,应用现有模型(如C校正)进行地形辐射校正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引入矩匹配算法,利用DEM数据计算坡度、坡向等地形信息,以特定坡度和坡向数据为参考依据,对影像进行地形辐射校正。通过北京房山区SPOT5影像进行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地形阴影,更好地反映阴影区域的细节信息,同时光谱特性保真程度较好,原模糊的影像区域通过处理基本上达到有效识别地物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安徽省主要矿集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高分辨率Ikonos、Quickbird、Geoeye-1、Worldview-2、高分一号、高分二号、无人机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图像的几何纠正、正射校正、增强和融合处理,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初步判读,对开发状况和勘探状况等信息建立解译标志,通过采矿权、探矿权数据与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实现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环境调查与监测工作。结论:(1)在数据处理上,Pansharping融合方法在矿山开发地物的识别上较好,能够很好的保持图像的光谱、空间和纹理特征;(2)建立露天开采、地下开采与勘探的解译标志;(3)能够及时的识别越界开采、无证开采、以采代探、井工变露采和违法勘查等多种违规类型矿山;(4)能够满足1:1万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的要求。因此,采用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监测到矿山的开发状况,为政府整顿矿山开发秩序、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MODIS高分辨率气溶胶反演的ETM+影像大气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陆地遥感影像,提出一种利用MODIS遥感数据反演高分辨率气溶胶光学厚度(AOD)进行大气效应校正的方法.采用地基和MODIS卫星遥感结合的方法确定气溶胶模型,通过暗目标法确定地表反射率,反演得到1 km高分辨率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将反演的气溶胶与地面太阳光度计观测值进行对比验证发现,其相对误差小于10%,反演精度很高.将得到的气溶胶参数带入辐射传输模型中,对当天同地区的Landsat ETM+数据进行大气校正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参数可以对遥感图像进行有效的大气效应校正.与试验区同步观测地表反射率对比发现,经过大气校正后的ETM+光谱明显比校正前更接近真实地表光谱,从而更有助于地物真实光谱信息的提取及其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遥感数据快速提取居民地信息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的谱间关系,利用居民地与背景地物光谱值在波段3、波段4、波段5的差异,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筑指数(New Built-up Index,NBI),并利用该指数提取居民地信息.选用常州市为研究区,以2007年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居民地提取精度达90%;进一步在多丘陵地区桐庐县进行验证,融入植被指数,居民地提取精度达91%.  相似文献   

12.
基于Landsat8影像时间序列NDVI的作物种植结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内蒙古平原灌区作物种植结构遥感监测精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时序NDVI曲线的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以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平原区为研究区域,以2015年覆盖作物生育期的多时相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根据不同地物其NDVI值范围不同,将研究区地表分为植被覆盖地表,无植被覆盖地表和水体3类。在植被覆盖区域内,根据林地和荒草地时序NDVI曲线特征,提取林地和荒草地,其余区域即为农田。根据小麦、玉米、葵花和西葫芦的时间序列NDVI曲线特征差异构建分类决策树模型,在农田区域内提取上述作物的空间种植分布信息。研究区各类地物及作物遥感提取面积与实际统计面积接近,土地利用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5.71%,作物分类总体精度达到82.69%。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作物种植信息的精度较高,能够实现区域作物种植信息的高效准确监测。  相似文献   

13.
时序差分干涉技术是近年来地面沉降监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时间序列SAR影像的稳定点目标识别和检测是进行时序差分干涉技术的关键和基础.本文针对短时间序列SAR影像的特点和普遍使用的点目标识别方法的局限性,借鉴散射体识别方法,综合考虑振幅和相位在时序SAR影像上的变化特征,采用多时相子孔径共轭内积和子孔径信息熵来获取时间序列过程中能够保持相位稳定的点目标,并用平均相干系数对选取的相干点目标进行修正.选取包含广州城区、东莞部分区域的2007年3月至2009年1月的17景Envisat ASAR数据进行实验,分别计算了方位向、距离向以及交叉向共轭内积和信息熵,并用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对提取的相干点目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多时相的子孔径影像共轭内积和信息熵可以得到比较可靠的相干点目标,交叉共轭内积在试验区域能获取精度高达92%的相干点目标.  相似文献   

14.
研究针对Worldview-2影像的地物特征,采用一种多层次规则的面向对象地物提取方法,通过建立和执行各类地物的提取规则,从多尺度分割产生的影像对象中提取不同地物。实地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地物的总精度为84.2%,Kappa系数为0.791。建筑物、道路、耕地和裸地相混合误提现象较多,主要是由于这4种地物的光谱特征相似导致,应选用更敏感的识别参量或建立更高效的识别规则以提高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5.
运用监督分类和决策树两种方法,以2014-8-25的Landsat8-OLI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提取新巴尔虎右旗的沼泽和草甸信息。方法一:在ENVI中进行监督分类,将研究区分为沼泽和草甸、草地、森林、农用地、水体、居民地、沙地和其他等八类,采用最大似然法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沼泽和草甸信息的提取工作。方法二:求取研究区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将NDVI值和坡度值作为限制条件,进行求取研究区域的沼泽和草甸信息。将两种方法获得的沼泽和草甸分类图与验证样本进行混合矩阵分析,分别对两种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比较监督分类和决策树分类在沼泽和草甸信息提取的精度。结果表明:Landsat8-OLI影像采用监督分类的精度为89.40%,利用决策树分类的精度达到了91.05%,精度较高。这两种方法均能够很好地进行沼泽和草甸信息提取,同时验证了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在湿地覆被分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湖泊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湖泊数量多,面积大,占内蒙古湖泊总面积的58%.近年来该地区湖泊趋于萎缩,但是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大型湖泊,缺乏对该地区湖泊整体,尤其是小型湖泊(<1 km2)的研究.通过利用Landsat系列(TM、ETM+、OLI)卫星数据,参照该地区湖泊图集、湖泊名录以及Google Earth高清影像,分析了19...  相似文献   

17.
准确获取城市不透水面信息对洪涝治理、生态保护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以Landsat TM/ETM+/OLI影像为数据源,重构目标年份的最佳影像数据集;在此基础上构建光谱和纹理的分类特征集,采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提取不透水面信息,并分析湖南省1987-2017年每3年的不透水面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该文方法能够有效提取不透水面信息,分类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7.19%和0.92。2)湖南省不透水面扩张显著,面积从1987年的1 107.48 km~2增至2017年的3 929.26 km~2,平均扩展速率为94.06 km~2/a,动态度为8.49%。增长较快区域集中在长沙(19.14 km~2/a)、常德(8.46 km~2/a)、衡阳(8.03 km~2/a)、岳阳(7.10 km~2/a)、株洲(6.50 km~2/a)等地;长株潭城市群的不透水面扩张显著,扩展速率和动态度分别为30.28 km~2/a和14.27%。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重点区域矿产资源监测的局限性,以遥感技术为基础,根据遥感影像几何纠正、融合、镶嵌、信息提取等方法原理,选取2011-2014年SPOT、IKONOS影像为数据源,对安徽省重点矿山进行动态监测,建立重点矿山开发遥感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及技术方法。结果表明:(1)安徽省2011年到2014年重点矿山合法开采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重点区域内主要违法开采矿种为非金属矿山,其中,开采建筑石料用灰岩的矿山最多。这些结论为制定重点区矿产资源规划、整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矿山地质环境、建立长效矿山监测监督管理机制等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P373 .12,P332.5 2004042700黄河口海岸线演变时空特征及其与黄河来水来沙关系=Analysis on SPatio-t即环〕ralfeatU丁eof~tline eb出瑶ein theYellow River Estuary and让s闲ation诚thru几班f and sand-transportatio丫常军,刘高焕…//地理研究一2004,23(3)一339一346 以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以来20景多时相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经过几何精校正与配准,形成相对完整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集.在此基础上,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处理后自动提取海岸线,通过GIS叠加分析,剖析了现行黄河河口地区海岸线演变的时空动态特征.结合利津水文站水文…  相似文献   

20.
以广东沿海红树林为研究对象,结合谷歌地球引擎(GEE)云计算平台,以1986—2018年32期3 359景Landsat系列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随机森林(RF)方法提取1986—2018年广东省红树林面积,比较全省沿海城市红树林年际时空变化特征,并从景观斑块角度分析广东省红树林斑块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86—2018年红树林遥感分类总体精度均高于90%,广东省沿岸红树林面积总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且其在2014年后变化幅度逐渐减小。2)从各沿海城市来看,红树林共分布在14个市内,其中湛江和阳江是红树林面积分布最大的2个城市;各市红树林面积变化可分为先减后增、波动增加和无明显变化3类。3)1986—2018年广东省红树林斑块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但斑块平均面积(MPS)呈上升趋势,红树林破碎化程度减轻。获取年际红树林面积分布信息和空间结构变化趋势,可为红树林合理开发与保护提供数据和参考,服务于红树林生态恢复和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