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同志们:全省首次气象测报技术比赛大会今天正式开幕了。首先,我代表省气象局和比赛大会领导小组,向参加比赛的各地区气象测报代表队的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崇高敬礼。对汉中地区行政公署和气象局对我  相似文献   

2.
山西举办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温克刚局长颁奖并作重要讲话山西举办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温克刚局长颁奖并作重要讲话1997年11月11日至13日,山西举办全省第四次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13日,中国气象局局长温克刚为获奖者颁奖并作重要讲话。温局长提出四点要...  相似文献   

3.
全区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于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南宁举行,来自各地区气象局和区局直属气象台共九个代表队的27位选手参加了比赛。这次比赛既是全区测报技术状况的大检阅,又是产生1992年参加第二届全国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初选代表的选拔赛。比赛分笔试、电码、报表抄录和统计、查算和预审、云五个单项,设团体奖三名,个人全能奖三名,单项奖各项二名。 经过激烈竞争,百色地区代表队获得了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气象》2008,25(4):F0003-F0003
为了推进黑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实施科技兴气象,引导气象行业广大地面、高空气象测报技术人员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展示气象人的精神风貌,2008年12月5日,由黑龙江省气象局、省总工会联合举办,省森工总局和省农垦总局参与的黑龙江省首届气象行业测报技能竞赛在哈尔滨拉开帷幕,来自全省气象、农垦、森工等部门近70名气象技术人员参加了为期3天的技能比赛。  相似文献   

5.
为了检阅我区地面气象测报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交流岗位练兵经验,进一步在地面气象测报人员中,掀起一个学业务、钻技术、大练基本功的热潮,努力提高地面测报质量,为天气预报、情报、资料服务,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区气象局于四月六日至十一日在金城江举行全区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参加此次比赛的代表共三十一人,评判员十三人。区局副局长赵福英同志任比赛领导小组组长亲临指挥,业务处副处长张云恒同志,河池地区台台长那洪璞同志任副组长。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各气象台站广泛开展技术练兵活动,为迎接全省气象测报技术比赛。本期刊登武威地区局编写的复习提纲,供大家在学习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1998年9月18日至22日,第四次全疆气象测报技术比赛在乌鲁木齐市举行,15个州、市、地气象局的51名选手参加了地面、高空的10个项目的角逐。经过几天紧张、激烈的比赛,哈密、昌吉、博州局分别获得地面测报技术比赛团体前三名。博州的杨军民获地面测报比赛个人全能第一名,获地面测报比赛个人全能2至5名的选手是巩庆(巴州)、侯向阳(昌吉)、苗运玲(哈密)、刘伟(喀什);获高空测报比赛个人全能前3名的选手是李瑛(巴州)、刘正新(乌鲁木齐)、于晓(塔城);喀什的牙生江同志获比赛特设的“锐意进取奖”,其他25个奖项也各有其主。比…  相似文献   

8.
全省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管理会议于四月七日到十二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局业务科长或测报管理人员,西安、长安站测报组长,省气校测报教研组组长,省局器材物资供应站计划调拔人员,省局业务处测报管理人员共二十一人。这次会议首先由省局业务处处长杨武圣同志作了一九八○年全省地面测报工作总结和一九八一年全省地面测报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为推进我区气象测报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广大气象测报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区局于11月20—22日,在呼和浩特举办了全区第六届地面气象测报业务技术比赛和第三届高空气象探测业务技术比赛。各级领导对这次赛事十分重视,区局成立以乌兰局长为首的领导小组,地面、高空比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9月19~21日,全省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全省气象测报工作会议和省气象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总结了全省前8个月的主要工作,部署了今后几个月的重点工作;传达了全国气象测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近十年来全省测报工作基本情况,讨论了关于加强全省气象测报工作的意见和措施;选举产生了省气象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并审议通过了有关学会章程和工作规划。全省14个市局局长、省局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及各市的业务科(处)长等分别参加了会议。在全省气象局长工作研讨会上,各市汇报交流了前8个月的工作进展情况及…  相似文献   

11.
省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王观涛在3月24日全省地面气象测报技术选拔赛开幕式上代表省局党组宣布:辽宁选手如果在全国测报大赛中获得名次,将会得到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 这次全省地面气象测报技术选拔赛是由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全国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于1992年5月23日在成都市拉开帷幕,经三天激烈拼搏,于27日胜利结束。本次比赛设五个项目,即:测报业务和基础理论知识、云的理论知识和目测、天气报和航空报电码编报、记录报表抄录统计、记录查算和预审。五个比赛项目包含了气象基础理论知识、气象仪器学知识、测报技术规定,测报规章制度、测报操作技能以及计算机知识等内容,能较全面地反映选手的基础理论水平和业务技术能力。这次比赛是在县站、地级局、省局三个层次精心选拔之后  相似文献   

13.
1参赛代表简况参加第三次(1996年)高空测报技术竞赛的代表共9人,占全省探空业务人员的21%,全部为高空气象专业中专学历。其中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6人,技术员2人。代表平均年龄33岁(最大47岁,最小22岁)。这些代表均是各地(市)气象局通过严格的考核而产生的,是各台站的业务技术骨干。2比赛试题及比赛成绩高空测报比赛试题内容包括技术规定和操作方法(占60%)、基础理论(占27%)、计算机知识(占8%)和业务规章制度(占5%)。试题涉及面广,包括高空探测专业的各个方面,这次竞赛是对陕西省探空业务人员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气象学、气候学、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指南、自动气象站原理、气象电码手册、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OSSMO 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自动气象站业务规章制度、以及地面气象业务相关的技术解答和问题补充等地面测报相关知识,进而形成系统、全面、难易结合的气象观测理论、气象报告编发、计算机综合处理、装备技术保障系列题库,对促进全省地面气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引导广大地面气象观测人员钻研业务、爱岗敬业、不断提升业务技术技能以及为气象测报业务人员提供较为系统完整的学习资料和提高我省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竞赛水平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怎样才能组织好测报技术比赛杨书信牛晋源(晋城市气象局048000)1997年11月份,我省气象局组织了全省地面气象观测技术比赛。我局参加了这一比赛,并取得了团体第一名,个人单项两个第二名,一个第三名和个人全能第二、第三名各一个的优秀成绩,总结这次和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的贯彻全国填图比赛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我省填图工作质量,培养典型,树立标兵。省局于80年6月4—6日在西安召开了全省气象填图比赛会议。参加这次比赛的都是来自各地气象台经过认真考核择优选拔出来的十名填图员。阎良六三○所气象台也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不仅进行了技术比赛,而且还分析了当前填图工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适应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作为气象基础的测报工作,必须广泛地开展练兵活动,不断提高全体观测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特别是近十年来,新同志大量增加,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多,对测报质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技术比赛是加强业务学习和基本功训练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一年我从湖北省气象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利川市气象局工作,一九八五年组织上调我到鄂西自治州气象局.十多年来,我一直工作在地面气象观测岗位上,由于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培养,艰苦环境的磨练,使我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一些成绩.曾三次达到连续二百五十班无错情,被国家气象局授予"质量优秀测报员"称号,连续两次获得全省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的个人全能第一名,在今年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中获得个人全能第四名,并获得记录查算、预审第一名和报表抄录、统计第三名,被国家气象局授予"全国优秀气象测报技术能手"的称号.回顾走过的历程,自己所取得的成绩,无不凝聚着领导的关怀,集体的智慧.利川在湖北的最西端,被人称为"湖北的西藏".不知是年幼无知,还是工作心情的迫切,我没有象其他分配来鄂西的同志那样,背上思想包袱,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和工作.跟了一个星期的班,我  相似文献   

19.
四月的金城江,春回大地。全区地面气象测报技术比赛在地区第一招待所举行。建国以来,各级气象部门都十分重视地面测报技术的提高,各项制度逐步完善,措施不断落实,确保测报质量,搞好服务工作的概念渐渐在人们头脑里扎根。然而十年浩劫,象一场洪水,淹没了一切。“反动学术权威”、“白专道路”、“只拉车不看路”……一顶顶帽子压得人们不敢学业务、钻技术。观测员的心头宛如荒废了的观测场,长满了杂乱的茅草。如今各地代表云集山城,进行技术比赛,不但是全区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一次检阅和交流,更重要的是拨乱反正,此后将掀起学业务、钻技术,大练基本功的热潮,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地面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20.
考考自己     
现选登全区地面气象测报比赛的部份笔试试题,供台站地面测报人员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