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城市范围内形成了以热岛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气候。辽宁中部的五大城市即沈阳、抚顺、本溪、辽阳、鞍山均为重工业城市,市内烟囱林立,人口密集,厂矿企业众多,城市之间的小型厂矿和乡镇企业星罗棋布,构成了特有的下垫面温度场,形成了辽宁中部的热岛  相似文献   

2.
城市区域内不同下垫面的有效辐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一平 《气象科学》1997,17(2):168-175
本文以低高原城市昆明市为厂家对象,利用城市区域内上气候观测资料,定量地分析了城市区域内不同下垫面的有效辐射特征、变化规律,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中可为探讨城市区域辐射状况,城市气候形成机制及城市气候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并可为其它地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内外屋顶面附近风.温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内外屋顶面附近的风·温实测资料,分析了研究较少的,做为城市第二热力面的城市内外屋顶附近的风·温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差异,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可为探讨城市区域内屋顶面对城市气候形成的作用和机制、城市气候的深入研究,以及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和社会发展的产物,虽占据整个地球表面积很小,但高度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积聚、传播和扩散的中心。城市气候环境既受到所属区域气候背景的影响,又反映了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口高度密集和特殊的下垫面所形成的一种与城市周围乡村不同的局地气候状况,这些状况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城市气候特征:城市热岛、城市干岛、城市湿岛、城市混浊岛、城市雨岛等,其中以城市热岛特征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低纬高原城市昆明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内的实测资料与城郊昆明气象站的资料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城市内外的气候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差异,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可为探讨低纬高原城市气候特征和形成机制、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及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 由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人口逐渐集中于城镇。城市大量的建筑物、水泥或沥青路面等代替了植被覆盖着的自然表面,城市工业、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向城市大气释放了大量的热量和大气污染物。由于上述种种原因,在城市这一特殊的下垫面上形成一种有别于郊区的特殊气候,气候工作者称之为城市气候。城市气候的基本特征一般可概括为气温高、湿度低、风速小、能见度差、雾多、降水多和太阳辐射量减少等。当今世界大城市正在增多,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7.
吴忠义 《贵州气象》1994,18(2):32-33
由于城市数目日益增多。城市中的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以及生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液、废渣和燃烧时放出的人为热,从而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城市化引起的气候变化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全世界已有1/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到本世纪末将有可能上升到2/3.自从1968年世界气候组织(WMO)气候学委员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16城市气候和建筑气候学讨论会以来,世界城市气候研究的进展速度更快了,涉及的地区更为广阔.因此,开展城市气候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理论意义.1城市气候研究的史要活动…  相似文献   

8.
以低纬高原城市昆明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区域内4月、8月、12月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对城市区域内不同下垫面性质和位置差异的辐射平衡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地区4月的太阳辐射各分量均较高,而多云天气的8月太阳辐射分量较小;屋顶的总辐射量和净辐射量均维持较高的数值,而受周围环境、建筑物遮蔽等影响的草地和球场则数值变化较大;随时间和下垫面的不同,反射辐射呈现较大差异;有效辐射则在多云天的8月呈现较小值(分配率趋于0)。所得结果可为探讨城市气候形成机制及城市气候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并为其它地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魏磊  孙镆涵  刘春生 《黑龙江气象》2019,36(1):32-32,44
1引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由其引起的城市热岛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由于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大气污染以及人工废热的排放等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形成的类似高温孤岛现象。  相似文献   

10.
近40年兰州城市气候季节性变化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卓仑  王乃昂  轧靖  刘陶  智萌 《高原气象》2007,26(3):586-592
利用城郊对比法研究了近40年来兰州城市发展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着重探讨了最近40年不同季节的城市气候环境变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本文将兰州城市人口数量与兰州城市气候的变化程度作为独立变量,借助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人口数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程度。最近40年间,兰州冬季城市热岛主要是受城市人为热的影响,其它季节的热岛效应受人为热影响也较大,但下垫面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在城市干岛效应影响中,人为热量排放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城市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气候效应凸显,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等造成影响.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城市气候效应,包括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混浊岛效应、于岛效应和雷暴岛效应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其与城市化、天气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方向及技术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2018年8月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十届城市气候国际会议主要研究成果,分类汇总了城市气象研究的最新国际进展与发展趋势,包括城市气候过程、城市环境下气候变化适应与应对、气候条件下城市规划和管理、最新城市气象探测技术、城市环境数值模拟、大城市气候、城市遥感、城市地区极端天气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城市化发展特性,探讨了我国城市气象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众多建筑物和混凝土铺装使城市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高密度的人口活动和高强度的经济活动使城市形成与城市周围不同的局部气候环境。热岛效应、低湿、多雾霾成为目前城市气候的主要问题,对居民的健康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城市绿化是缓解城市问题的重要手段,以西安市为例,从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降温增湿以及通风引风和降低雾霾几个方面,介绍分析城市绿地对于城市气候环境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0—2017年百色市气象资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以气候天然容量、极端气候事件压力、城市气候压力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四个评价指数组成的城市气候承载力综合函数,客观定量评价广西西部山地城市百色2000—2017年的气候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百色市的气候承载力整体呈现一种波动上升的状态,反映百色的城市建设与气候之间的协调力增强,城市建设发展仍有较大的气候承载空间。百色城市气候承载力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特别是干旱事件较为敏感;人为影响因子对气候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提升气候承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应从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降低城市气候压力着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气候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由于城市建筑及人们活动导致的热量在城区空间范围内聚集的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热岛影响因素以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为了精确细致地描述其时空分布,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研究城市热岛现象,主要归纳为:气象站法、定点观测法、运动样带法、遥感测定法以及模拟预测等.最后,认为各种测定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多种测定方法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南宁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宁市风速、风向、温度、日照、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并就如何将城市气候特点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问题进行探讨,从气候学角度提出了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气候资源的规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柳州城市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柳州市和其周边4个郊县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柳州城市气候的变化趋势,发现在气温、降水方面的显著变化。针对这种城市气候变化带来的的负面效应,提出了改善城市气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结合城市(武汉市)气候变化,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并重点探讨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对雾、霾的影响及城市环境的改善与保护,这对防止城市气候恶化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南宁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气象资料,分析了南宁市风速、风向、温度、日照、降水等气候要素的特征及其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并就如何将城市气候特点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营造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问题进行探讨,从气候学角度提出了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合理开发和利用城市气候资源的规划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上海为例,围绕如何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问题,从百年监测诊断和统计动力降尺度预估等气候监测预估技术,针对防汛、农业和能源消耗的城市气候变化重点领域影响评估技术,面向基础设施、城市弹性及适应性措施评价的城市气候风险评估决策支持技术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上海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的创新成效,并提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中国其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和行动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