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随着地矿工作的不断深化,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勘单位已经或者正在逐步走向市场。尽管其有自觉与不够自觉之别,有程度较深或较浅之异,但是,这些地勘单位毕竟已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选择。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尔今地勘单位进入市场大致有如下8种途径和形式。  相似文献   

2.
宏观地勘经济管理学包括六方面的主要内容:一、地勘工作的发展战略与布局 这是宏观地勘经济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4.
5.
概述了15年来我国地勘业改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地勘业政府投资,企业投资、个人和团体投资、股份投资以及外商投资的特点、可能性和运行机制。提出了冶金地勘工作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西煤田地质单位在转轨建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加大了多种经营项目的投资比重,扩大了经营规模,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改变了煤田地质勘探单一格局,增强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但仍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相对落后。部分干部、群众仍是计划经济下的陈旧观念,面对新情况,缺乏信心和勇气,对市场经济形势认识不足。二是队伍庞大,设备老化,专业人员整体技术水平因受经济制约提高不够;三是多种经营管理薄弱,规模小,结构欠合理,缺少拳头产品,内部依附性强,经济脆弱效…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尹国栋 《矿产与地质》1993,7(5):369-372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加强它们的活动,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地勘单位是国有企业.如何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市场经济增强其活力?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关系到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很有必要加以研究,地勘单位当前的形势是:找矿业不景气,僧多粥少,需要找出路求生存.怎么办?我想谈几点想法,其目的是抛砖引玉.和大家一块来探讨地勘单位如何尽快地走出困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