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張忠胤 《地质论评》1957,17(2):268-269
接到自地質学報編委会轉來的刘慈羣同志關于作者在地質學報第36卷第2期中刊登的題目為“傾斜的隔水層上潛水運動的計算的新方法”一文的意見書後,作者請求編委会能在發表刘同志的意見書同時,發表作者的答覆。使我們能展開討論,打破我國水文地質界目前寂靜的空氣。 現在按刘同志意見書中所提各點的次序,分別作答: 1.刘同志認為作者批評了巴甫洛夫斯基關  相似文献   

2.
《地质论评》1957,17(2):193-252
第20屆國際地質会議已經于1956年9月在墨西哥舉行。在1955年,我國部分地質学者即接到邀請參加的通知。1956年初由中國地質学会与本屆國際地質会議秘書处正式取得联系,并開始徵集論文,准備派代表团前往出席。在我國与本屆國際地質会議联系的过程中,了解到会議秘書处會向我國在台灣的地質  相似文献   

3.
区域地質測量的整套方法与技术在苏联地質部編的“地質測量規范”(此例尺1:200000与1:100000)、“地質测量与普查方法指南”、阿普若道夫著的“地質制圖学”三書中已有詳細的論述,基本上概括了这方面的最新科学成就。这篇文章想談談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在苏联專家指导下,与队上同志一起学習上述書籍有关野外填圖方面的一些体会。因限于篇幅,沒有涉及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黎盛斯 《地质论评》1957,17(4):453-458
全書ⅵ+266頁,有插圖31,表Ⅰ—XLIII,書末附1/3,500,000日本地圖一幅,另附1/3,000,000日本全國地質圖一幅。1956年3月在神奈川縣川崎市用英文出版,日本科學技術院地質調查所編印。本書內容爲日本全國地質與礦產的簡述,出版用意在於紀念1952年日本地質調查所的70周年。原稿在1953年編成並付印其大部份,因而最新的地質和岩石資料未能充分予以編入。所附全國地質圖在1953年即已印成。 這個地質調查所在1926年出版過同樣性質的一本書,題目是“日本帝國之地質與礦產”;顧名思義,其所包含的內容和範圍與本書是有出入的。  相似文献   

5.
“偉大的苏联地質学家费尔斯曼院士”一書,即將由地質出版社出版了。在青少年讀物非常缺乏的今天,在党号召科学界十二年迁上世界先進水平的今天,石岩山同志根据苏联出版物中有关費尔斯曼事蹟的材料,以故事的体裁,  相似文献   

6.
一、問題的提出 1956年我和常隆慶先生編寫的中等地質学校試用教材:“中國地質学”一書出版后,曾接到很多学校和野外工作同志的來信,提出了許多宝貴意見和問題。其中涉及大地構造術語的問題較多,綜合起來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几类:(一)为什么各个書上使用的大地構造術語不一致?譬如陸台,地台,古陸,地盾等  相似文献   

7.
地質报告書是整个地質勘探工作的最終成果,它必須正确而詳尽地反映出整个矿区的全部地質情况,闡述有用矿物的組份和相互关系,从而做为生产和工業建设的根据。因此,我們在編写耐火粘土矿床的地質报告过程中,分別对矿体产狀,矿石化学性質,勘探工程的佈置,及总儲量計算等問题,进行了必要的綜合研究。这样不仅可以运用各种綜合圖紙詳細的闡述了矿区的具体情况,而且出可避免过多的文字叙述,保証了地質报告書的質量。茲將我們在編写耐火粘土矿床报告書中所进行的一些綜合研究工作,簡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懿 《地质论评》1940,5(5):441-448
林格崙(Waldemar Lindgren)爲鑛床學(Mineral Deposits)一書之作者,此書於我國各大學中之習地質或鑛冶者,莫不熟讀,而奉為圭臬者也。林氏之名,早已稔悉於世界地質界及鑛冶界。1933年秋華盛頓第十六屆國際地質學會,先生任大會主席  相似文献   

9.
翁文灏 《地质学报》1925,4(2):197-204
科學的地質学输入到中國,已有五十餘年了。中文第一本礦物學的書是前清同治十一年(即西歷一八七二年)華蘅芳譯的金石識別;中文第一本講地質学的書是同治十二年也是華蘅芳所譯的地學淺識。金石識别的原本就是美國Dana氏的Text book of  相似文献   

10.
一、著作目的由于地質勘探工作的發展,培養幹部的要求,以及提高地質科學的研究,除翻譯蘇聯地質書籍外,應則開始组织力量,開展中國地質著作的編寫工作,以期交流經驗,提高業務水平,滿足教學需要,普及地質知識,以適應國家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1.
書報述评     
一地質地文及構造地質學名詞(一)外動力地質,地形,天文地質等學名詞。國立編譯館編訂: 國立編譯館所譯之地质學名詞共分七部;此乃爲其中之一,全書共二百四十九頁。其編譯凡例有七,颇為詳盡,參閱原  相似文献   

12.
普通地质学     
孫鼐  李強 《地质论评》1957,17(1):117-124
孫鼐著的“普通地質學”解放前已出版,解放後著者3次修訂,繼續出版迄今。在目前正當我國有關地質學的參考書籍非常缺乏的時候,著者修訂他過去的著作出版以供讀者需要,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同時該書內容廣泛,而行文用字又很  相似文献   

13.
地質观测點,槽探、淺井探、採样是野外地質的一些基本工作項目。它的工作具體內容和操作方法在礦产普查勘探方法(阿日吉烈等著)地質製图学(阿普塔道夫著)和地质部出版的一些書籍中均有详细的叙述,我這裏不作介紹,今天所談的是在一年多來各野外队在學習和执行蘇聯先進地質勘採工作中的一些  相似文献   

14.
因考慮到目前我國地質工作同志对普查和勘探金礦的經驗很少,特綜合有关書籍和苏联專家建議,就普查勘探金礦应該注意的一些問題、評价标准和勘探程度等問題提出初步意見,以供有关的工作同志参考。对勘探方法和礦床研究的要求,应按中華人民共和国地質部全國礦產儲量委員会参考文件“礦產儲量分类規范”执行,本文僅僅是对执行規范的一些意見。所提出的問題,特别是評价标准和勘探程度兩部分并不是已經完全行之有效的,僅供参考,希望从事金礦工作的同志們指正。  相似文献   

15.
鄧玉書同志逝世的噩耗,是雀子明同志轉告我的。我和他初次相識是在西南地質局。最后一次見面是在今年开局長会議結束后他去听克列托尔教授的学術报告。他是唯一从省局來听报告的人。听完报告,他笑嘻嘻的找到我,要求我將从前七次报告印出后一定給他看,我还沒來及把报告寄給他,他  相似文献   

16.
一、緒言 箇旧錫矿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开采历史的矿区,据汉書記載,汉代已知有錫。据文史舘考据,箇旧各矿田之开采当早于1465年(明成化元年)。解放以前曾有多数地質人員进行地質調查工作,由于当时缺乏計划性和目的性,調查方法亦无系统,質量又低劣,更无所謂地質勘探,故所获成績显然不多。  相似文献   

17.
四月間,我参加了浙江省地質工作会議。这个会議开得很好,省委很重視,指派省委委員刘劍同志主持。到会的,除全省地質隊隊長、党委書記、技術負責人和机班長代表外,还有有关的地委、縣委工交部長、工会代表等百余人,歷时十四天。会議在講清形势、整好思想的基礎上,不但鼓起了干勁,拟定了躍進指标和保証指标实現的具体措施(会議确定1958年儲量任务,一般都比地質部局長会議确定的計划增加了  相似文献   

18.
自1958年12月中旬以来,不少省(市)自治区地質局相繼召开了計划会議或書記、队長会議。会議都以党的八屆六中全会精神总結了1958年大跃进中所取得的丰富經驗,提出了实現今年更大跃進的地質工作方針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書報述評     
本書为福建建設廰着手調查全省地質礦產后之首次重要報告。卷首有廰長徐學禹氏短序二頁,正文共百十五頁,附永泰莆田二縣總地質图一幅,矿區地質及探矿工程图十幅,前者縮尺為二十萬分之一,後者則由一萬分之一至二百分之一不等,  相似文献   

20.
作者曾到怒江河谷进行普查,对該区地层稍有認識,現在把所見地質情况简单介绍并对前人著作中的看法有某些不同的意見写出来,供参考及討論。在黄汲清著“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書中,把怒江以四包括高黎貢山在內归入于后寒武紀的地块——“滇緬結晶杂岩带”;其岩石成分为片麻岩、千枚岩、板岩等变質岩,在这結晶地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