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根据岙山监测浮标周边海域2015年9-12月水质调查资料,采用水质有机污染指数(A)、富营养化指数(E)和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等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岙山监测浮标周边海域水质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油类(oils)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无机磷(DIP)和无机氮(DIN)含量均超过二类海水水质标准,DIP最高为0.048mg/L,DIN最高为0.753mg/L,总磷(TP)各月平均含量范围0.098~0.185mg/L,总氮(TN)各月平均含量范围0.650~0.818mg/L,叶绿素a(Chl a)含量基本稳定,DIN是主要的超标污染因子;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岙山监测浮标周边海域水质富营养程度严重,E值最高达9.10,NQI值最高为4.58;有机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岙山监测浮标周边海域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A值最小为10月的1.90,最大为12月的2.73;使用A值、E值和NQI值方法同时对岙山监测浮标周边海域进行评价,其结果变化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大溪水库水体营养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8年6月—2009年5月对大溪水库水体氮磷营养盐(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氨态氮(NH4-N)、磷酸根(PO4-P))和pH、透明度(SD)、温度(T)、化学需氧量(CODMn)、叶绿素a含量(Chla)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溪水库水体水质总体状况良好,水温季节变化明显,pH为中性至弱碱性,水体理化指标时空变化不明显;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大溪水库水体总体为中营养型,水体水质接近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最后对水体水质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口营养盐基准制定过程中,基准值的确定以参照状态为基础。在选择参考点时,可以采用两种途径:一是历史数据分析,二是实际调查数据分析。本文以辽河口为例,主要应用频数统计分析法建立了辽河口营养物总磷(TP)、总氮(TN)、活性磷酸盐(PO~(3-)_4)、溶解无机氮(DIN)及响应指标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的参照状态。辽河口营养物总氮、总磷、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的推荐基准值为1.11、0.037、0.77和0.004 7mg/L;响应指标叶绿素a、溶解氧的推荐基准值为0.011、5.73mg/L。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国开展系统的水质基准、标准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4.
根据东昌湖2009年4月的现场监测数据,采用灰色采类法,选用叶绿素a、总磷、总氮、透明度和COD为聚类指标,对东昌湖水体进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2009年4月,东昌湖水体CODMn平均值为4.49mg/L,属于地表水Ⅲ类水质,TP平均值为0.052mg/L,属于Ⅳ类水质;TN平均值为2.27mg/L,属于劣Ⅴ类水质...  相似文献   

5.
选取pH、DO、CODCr、TN、TP等水质指标近10a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指数及内梅罗指数法,对东昌湖六湖区水质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pH、DO单因子指数在调查年度内呈波动中下降趋势,且均满足IV类水水质标准;TN、TP、CODCr三项指标单因子指数较大,对湖区水体质量影响较大,是造成东昌湖水体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特别是TN、TP;内梅罗指数呈波动中下降趋势,表明东昌湖水质近10a内在逐步改善。最后在认真分析东昌湖水质动态变化状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因子分析对2012~2013年海河流域pH、DO、COD、BOD5、氨态氮和总石油烃等6项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并对其中四项指标进行水污染综合指数评估,旨在对海河水质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价。结果显示,BJ1和HB2两个站位水质属于Ⅳ类标准,其余各站位均为Ⅴ类;各站位综合评价结果得到海河流域指数为1.44,说明海河流域处于污染状态,其污染程度超过该流域功能区的标准。因子分析发现,COD、DO和NH3-N之间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除pH和BOD5外,其余指标都在0.70以上;COD、DO、NH3-N和TPH的贡献率较高,其中总石油烃的贡献率为100%,因此可以认为该海域的污染类型属于有机污染,且石油烃污染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湿地在干旱缺水的子牙河水系具有重要生态价值。论文研究了该流域典型湖、库、滨海湿地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做出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湿地夏秋春季TN均值分别为2.55、2.68和5.34mg·L~(-1),均超过国家地表Ⅲ类水标准限值,夏秋春季TP均值分别为0.09、0.07和0.23mg·L~(-1),达到国家地表Ⅲ类水标准,各季节大部分湿地处于磷限制状态;夏秋春季CODCr含量分别为43.52、107.71和41.6mg·L~(-1),均超过国家地表Ⅴ类水标准限值。Chl-a含量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春季秋季,滨海湿地相对其他类型湿地Chl-a含量较高;河流TN、TP、CODCr含量均远高于其它湿地,从上游山区至中游城市湖泊及下游滨海湿地,水体污染程度逐渐加剧;各季节大部分水体均处于不同程度富营养化状态,其中邯郸北湖、北大港及河流春季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3年8月份开展的水质监测,分析五龙河口海域夏季表层海水中pH值、盐度、溶解氧(DO)、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DIP)、化学需氧量(COD)等因子的含量和分布状况,评价富营养化程度和有机污染程度。结果显示各调查指标均超出了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调查海域有机污染状况严重,海水富营养化水平为高富营养,通过营养盐N/P比值判定为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水质状况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蒲城水库水质污染与富营养化评价和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对蒲城水库污染负荷量进行了动态平衡研究,开展了物理、化、学、放射性、水生生物和富营养化等多项指标的监测分析,采用多种方法对水库水质污染现状与富营养化程度作出了综合评价和中、长期预测,提出了水质保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30年后蒲城水库水质除pH、总锰等个别项目可能超标外,其它水质指标均符合地面水三类标准;总氮、总磷浓度各低于0.40mg/L和0.03mg/L,水库仍将处于中—富营养型。但10年后的夏季总氮、总磷浓度将会分别超过0.50mg/L和0.35mg/L,存在富营养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3~2015年对沿浦湾浅海养殖区的水质进行的监测与分析资料,采用富营养化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对该海域海水营养状况和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养殖区海水的溶解氧(DO)和化学需氧量(COD)含量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超过二类标准的指标为无机氮(DIN)、活性磷酸盐(PO_4~(3-)-P)和石油类.该养殖区春、冬两季水质指标超标情况较为明显,春季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石油类,冬季超标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该养殖区的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而有机污染程度总体不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开都河不同尺度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的影响,于2021年6月和10月对开都河的15个样点进行取样,测定TDS、TN、TP和COD 4个水质指标。结合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提取以水质采样点为圆心建立的100、200、500、800、1 000 m缓冲区内的土地利用,运用冗余分析(RDA)、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模型揭示不同尺度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开都河水质整体处于Ⅱ类水标准,主要潜在污染物为TN和TP,污染来自农业退水和放牧;RDA分析发现缓冲区尺度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质指标的解释度在500 m范围内最大。丰水期,TDS、TP、TN、COD与水域和耕地呈正相关,与裸地、草地呈负相关。平水期,TP、TDS、TN与草地呈正相关,与水域和裸地表现为负相关,而COD与耕地呈正相关,与裸地、水域和草地呈负相关;不同空间尺度土地利用方式与水质指标的相关关系不同,丰水期,TN在500~1 000 m缓冲区范围内与草地呈显著负相关。平水期,COD在1 000 m缓冲区内与草地呈显著负相关。丰水期和平水期,TN、COD在100~1 000 m缓冲区范围内与耕地呈显著正相关;土地利用方式对水...  相似文献   

12.
福宁湾水质状况及其水体富营养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炜  李奶姜  李婕 《海洋通报》2008,27(1):111-115
根据2002年至2004年4-10月福建福宁湾水质监测资料,对该湾几个重要化学指标的时间变化特征及N/P值进行了分析;并以 DIN、PO4-P、COD、Chl-a为富营养化评价指标,用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NQI)评价该海湾水体的营养状况,结果表明:3a来磷酸盐、无机氮等重要化学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福宁湾海域主要表现为P限制,该海域水质除2004年夏季为贫营养化以外,其他均为中营养化或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3.
厦门西港网箱养殖区底层水体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宪  邱海源  郑盛华 《台湾海峡》2003,22(3):325-328
本文根据1998年4月至1999年2月的调查资料.研究了厦门西港海域网箱养殖区底层海水的t、DO、pH、COD、Chl-a、DIN、DIP的变化规律,结合对其富营养化程度分析,探讨了发生在养殖区底层海水中的有机质积累和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网箱养殖区底层水体有机污染负荷量的增大,是造成养殖水体恶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设置生物膜净水栅搭配水生植物浮床对比实验的方法,在6 口草鱼混养池塘开展水质修复效果和养殖效益的研究.结果显示,在7个月的养殖期间,试验组pH值和DO值分别高于对照组3.89%、7.89%(P>0.05),NH3-N、NO2--N、COD、TN、TP 浓度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32.95%、29.73%、23.86%、...  相似文献   

15.
根据 1 998年 1 0月和 1 999年 1 ,4,8月在广西北海湾的调查资料 ,首次详细讨论了该湾总氮 (TN)、总溶解氮 (DTN)、颗粒有机氮 (PON)、溶解有机氮 (DON)等各种形态氮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湾各形态氮的含量变化随季节而异 ,表现为春夏季高而秋冬季低 ;区域变化以南流江口海域含量较高 ,北海、合浦沿岸海域次之 ,其它海域较低。经相关分析 ,得出影响该湾各形态氮含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盐度 (S)和化学需氧量(COD) ,其次是悬浮物 (SS)和叶绿素a (Chl-a) ,pH和溶解氧 (DO)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北海湾生态环境特征及其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1998年10月~1999年8月四个季度月对北海湾的调查资料,分析研究了该湾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营养水平。结果表明:该湾的基本环境参数(水温、盐度、pH、DO、SS)均有利于亚热带各种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长;DIP具有低磷特征,但DIN在春夏季节显得过剩,秋冬季节显得紧缺;Chl-a含量居中,但COD在春夏秋季节均出现超标现象,尤以夏季为甚。NQI和A的分析结果显示,该湾的富营养水平及污染程度均以春季较为严重,夏季次之,秋冬季水质状况较好;南流江较大的迳流量及沿岸工业排废、生活排污是导致该湾富营养化形成及污染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DIN和COD为主要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17.
北海湾各种形态氮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98年10月和1999年1,4,8月在广西北海湾的调查资料,首次详细讨论了该湾总氮(TN),总溶解氮(DTN),颗粒有机氮(PON),溶解有机氮(DON)等各种形态氮的分布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湾各形态氮的含量变化随季节而异,表现为春夏季主 秋冬季低,区域变化以南海江口海域含量较高,北海,合浦沿岸海域次之,其它海域较低,经相关分析,得出影响该湾各形态氮含量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盐度(S)和化学需氧量(COD),其次是悬乳物(SS)和叶绿素a(Chl-a),pH和溶解氧(DO)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客观评价威海南部近岸海域海水化学要素时空分布及富营养化状况,分别于2013年春季、夏季及秋季3个航次进行表层海水水质调查.样品分析表明:调查海域表层海水水质符合二类水质标准,其中DO含量为6.040~7.880 mg/dm~3,DIN含量为0.156~0.252 mg/dm~3,DIP含量为0.006~0.018 mg/dm~3,COD含量为0.670~1.730 mg/dm~3.DO呈现从海岸线向外海逐渐升高的趋势,DIN、DIP及COD均呈现从海岸线向外海逐渐降低的趋势.营养盐的时空变化趋势受外源污染物的输入、养殖生物的排泄输入、浮游植物及大型海藻生长的共同影响.N/P分析表明春季变化最大,夏季次之,秋季变化幅度最小,3个季节中均为磷限制,可以通过控制磷酸盐的输入控制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避免赤潮的发生.富营养化状态指数分析表明调查海域的富营养化状态指数从海岸向外海逐渐降低,其中2号站(靖海湾湾口)、11号站(乳山湾湾口)及12号站(乳山湾湾口)受外源污染物的影响较大,呈现富营养化.调查表明3个季节的富营养化状态指数逐渐升高,与外源污染物的输入加大及养殖活动的逐渐频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城市淡水系统的富营养化风险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问题。多种物理、生物和化学技术手段被应用到富营养化湖库的治理当中,以期抑制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和藻类生物量。经证实,在未有效降低营养盐来源的情况下,这些手段的效果有限。而在发展中国家,控制营养盐来源可能需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本研究旨在分析某一高营养盐负荷的沿海水库的富营养化和藻类水华风险,以期确认通过水利调度来抑制水库富营养化状态的可行性。该案例水库为位于长江口的青草沙水库。该水库2009至2012年期间的库内五个点位的水质数据被用于进行案例分析。水质指标包括水温、透明度、溶解氧、总氮、总磷和浮游植物叶绿素a。该水库的建设期为2009年4月至2010年10月,期间水库未曾与长江口发生水体交换。该水库的试运营期为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正式运营期为2011年1月至今。在运营期间,库内与长江口的水体交换逐步上升。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被用于评估该水库的营养状态变化情况,该指数是通过数个代表性水质指标计算得到。库区的TLI指数峰值在2009年夏季可达51,在2011年夏季可达55,超过TLI指数的富营养化阈值50。TLI的谷值32出现在2010年的夏季。水质观测期的其他时段的TLI指数均可保持在50以下。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在2009年和2011年夏季由于过量的营养盐负荷和藻类水华迅速恶化到富营养化状态。水库在2010年和2012年均未出现富营养化状态和藻类水华,这是由于2010年期间水库缺少营养盐输入,2012年期间水库调度充分地置换了库区水体。库区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均通过文中的观测资料和数据分析进行展示。经分析表明,通过潮汐涨落来充分置换库区水体的水库调度手段是一个极为经济有效的抑制高营养盐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水华的工程手段。  相似文献   

20.
于2003年8月28日对奥运帆船赛场海域海水水质要素进行了现场调查,并以无机态氮(DIN)、无机态磷(PO4-P)、化学耗氧量(COD)、溶解氧(DO)为化学指标参数,探讨了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奥运会帆船赛场海域除石油烃外,大部分海域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石油烃平均含量超过国家二类水质标准。该海域调查海区PO4-P、DIN主要受陆源排放影响,特别是浮山湾至石老人沿岸海域含量较高。部分区域已经开始呈现轻微富营养化状态,富营养化状况主要受陆源排放等因素的影响。整体上奥运会帆船赛场海域水质良好,污染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