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谭兆波  吴东兴 《云南地质》2013,32(1):18-22,17
成矿燕山中晚期花岗岩受构造、岩性联合控制,沿断裂“扎根”部位显岩舌、岩枝状产出,形成多层次凹陷,其中的锡铜多金属矿床是个旧矿区最低赋矿标高(900m),也是深部找矿的突破,从而建立深部有利部位四类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地质概况矿区位于洞庭凹陷与湘中凹陷南东缘,连云山复背斜南东翼.区内出露前震旦系冷家溪群,为一套硅铝质碎屑岩层.构造以北东向褶皱为主,断裂为辅.岩浆岩沿断裂带成群产出,以酸性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多呈岩枝产出,出露面积最大者为1.5平方公里,属燕山中晚期侵入体.蚀变具环状分带特征,由岩体向外为强蚀变(角岩)带→中等蚀变(斑点板岩)带→未蚀变板岩;向  相似文献   

3.
<正>1矿床地质概况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南郊,矿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中、上统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以及少量震旦系变质石英砂岩。花岗岩质岩浆活动大体分为3大类,千里山碱长花岗岩岩体、岩枝和岩脉以及成矿后的花岗斑岩等。岩枝和岩脉与岩体相连,是岩浆自岩体中分离沿NE向断裂充填的结果,其中富含石榴子石、萤石、黑钨矿等副矿物。岩体顶部接触带发育似伟晶岩壳和块状云英岩(矿体)。主要矿化类型为矽卡岩型,少量块状云英岩型,在矿床外围泥盆系灰岩中发育大规模的脉状铅锌矿。矽卡  相似文献   

4.
阳冲铁锌矿床矿体赋存于船山组灰岩与岩枝或岩脉状闪长斑(玢)岩的接触部位。岩体富Na。燕山期区域应力场作用产生的北北西向断裂,既是导浆构造,又是导矿和贮矿构造。中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灰岩是主要赋矿地层。伴随铁锌矿化的主要蚀变是夕卡岩化和碳酸盐化。  相似文献   

5.
Грачев铀矿床分布在Кокчетав复背斜中部在深大断裂交叉部位,矿床产在浅色花岗岩的外接解带,与文德期砂泥质沉积层的接解地段,辉长岩岩株及斑状花岗岩和花岗细晶岩的小岩体侵入其中。矿石为钠长石-磷灰石成分的交代岩,铀石为主要铀矿物。碎裂岩带为主要容矿构造,碎裂岩带中的矿物被密集的微裂隙网破碎。在下部含矿交代岩主要沿斑状花岗岩和花岗细晶岩发育;在上部主要沿砂岩和粉砂岩发育,交代岩的主要新生太物是  相似文献   

6.
<正>1地质背景研究区处于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和扬子克拉通两大构造单元接合地带,属三江复合造山带。中甸甭哥碱性杂岩体位于三江地区蜂腰地带,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缘义敦岛弧带的南延部分。甭哥岩体呈岩株、岩枝集群式出露,最大的不足1 km2;主体近南北向展布于碧塔海-甭哥与纳帕海-土官村两组深大断裂,岩石以正  相似文献   

7.
变质核杂岩中伸展剪切带的特征是外来未变质盖层系或上部岩板叠覆在高级变质的中部地壳岩石或下部岩板之上。这与碰撞带的典型构造型式,即上老下新的外来体堆叠构造明显不同。伸展剪切带(沿着这些带中地壳岩石受到拉伸并同时抬升),其标志为由韧性晶质塑性经韧性流动与颗粒破裂作用至纯碎裂变形,这反映了抬升过程中流动机制对温度与围压的依赖关系。在科迪勒拉变质核杂岩中,上部岩板与下部岩板的不同流动体制中有一条系统的分界沿伸展韧性剪切带或拆离断层出现。下部岩板角闪岩相韧性糜棱岩约550℃,由顺应(Compliance)全岩δ~(18)O值及糜棱岩与其母岩间矿物对δ~(18)O分馏显示出它是一个封闭体系。糜棱岩与其母岩的主元素与痕量元素丰度值也是等化学的。  相似文献   

8.
浙江开化桐村花岗斑岩深部钻探的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张家口探矿机械厂与我队协作,在浙江开化桐村斑岩体中打了一口1803米的深孔,为了解岩体深部的岩石、矿化和蚀变变化情况,提供了一些新资料,现简要介绍如下. 桐村岩体呈岩株、岩枝状侵入于奥陶系长坞组的一套具复理式韵律层泥岩、粉砂岩中.华夏系及其配套构造是本区的主要控岩、控矿构造.北东向压性断裂构造控制着岩体.  相似文献   

9.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屯组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且已成熟,为本区的主要生油岩。大磨拐河组一段为次要生油岩。贝尔凹陷烃源岩灶主要分布在贝西洼陷和贝中的敖脑海洼陷中。油油对比显示出各构造带上的原油具有相似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表明来源于相同源岩。油岩对比指示原油主要来自于南屯组生油岩。苏德尔特构造带原油沿断裂带由西向东运移,呼和诺仁构造带原油由贝西洼陷北部源岩灶运移而来,纵向上原油显示出从下向上的运移特点。贝尔凹陷油气运移通道主要是断裂或不整合面,通源断裂两侧为油气勘探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0.
九嶷山-姑婆山地区铅锌矿成矿环境分析及找矿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九嶷山-姑婆山地区铅锌矿床成矿环境分析,认为加里东运动形成的EW向构造及NE,NW向基底断裂控制着该区的沉积相变化。地层中铅锌物质主要来源于古隆起的蚀源区,中泥盆统棋子桥组为该区铅锌矿最重要的矿源层,加里东期岩体呈面状侵入,印支期岩体呈岩株状侵入,而燕山期岩体一般呈岩株或岩脉状沿NNE向断裂带或构造交汇部位产出,在岩体接触带或距岩体1-2km处形成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在远离岩体的有利地层(岩性)部位形成沉积改造型铅锌矿。总结了两类铅锌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三带一点”的找矿远景区,强调运用综合方法找矿。  相似文献   

11.
乌里雅斯太凹陷南洼槽斜坡带发育一套厚度大、粒级粗和相变快的砾岩体,根据岩心观察、岩电组合特征和地震相分析等手段,结合岩矿等分析化验资料,认为该套砾岩体属具补给水道的湖底扇相沉积。砾岩体夹于较深湖亚相的深灰色泥岩中,发育沉积物重力流成因的沉积构造,内扇、中扇和外扇等相带发育齐全,并具有多期发育的特点。物源区具有的线物源或多物源特征,以及极粗的粒级造成补给水道的稳定性较差、规模较小、迁移性较强,沿斜坡带形成了纵向上由南向北依次叠置、横向上叠加连片的多个湖底扇相砾岩体。坡度很陡的斜坡,特别是构造坡折带的存在控制了湖底扇的形成和发育,使湖底扇相砾岩体主要沿构造坡折带下部分布,具有很好的隐蔽油藏成藏条件,以中扇辫状沟道微相区最为有利,已有多口井发现厚油层并获工业油流,实现了隐蔽油藏勘探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藏东芒康-巴塘一线广泛发育中酸性侵入岩体, 空间上沿金沙江西岸呈带状分布, 以复式岩基、岩枝产出, 并侵入于二叠系下统冰峰组灰岩系及金沙江带二叠系上统上段变质岩系, 该区侵入岩岩性以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为主。 目前对该地区花岗岩成因、形成时代、 构造意义研究程度较低。 本文以巴塘县曲那西地区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 对该岩体 LA-ICP-MS 锆石 U-Pb 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岩体与金沙江缝合带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 LA-ICP-MS 锆石 U-Pb 年龄结果表明该岩体形成时代主要集中于晚三叠世, 3 个花岗岩样品形成时代分别为 235.2±1.4 Ma、229.6±1.4 Ma、229.1±1.6 Ma。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区内岩体属钾玄岩、高钾钙碱性系列, 富集 Rb、Th、K 等大离子亲石元素, 明显亏损 Nb、Ta、P、 Zr、Ti 等高场强元素。 Sr-Nd 同位素组成表明, 巴塘岩体很可能来自于康定杂岩并且混入了少量的富集型沉积物。 结合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 该岩体形成于金沙江构造 带造山后碰撞环境, 进而推测金沙江洋壳的闭合至少在晚三叠世之前。  相似文献   

13.
吐尔库班套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位处准噶尔板块西北缘,北邻额尔齐斯缝合带南缘,大地构造上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汇聚带,属于科克森套基性-超基岩带的一部分,位于喀拉通克镁铁质岩体北西方向,沿额尔齐斯深大断裂分布.该地区主要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蕴都喀腊组的粉砂岩、石英粉砂岩,伴有的少量的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和中基性的熔岩.华力西期是该区强烈的岩浆活动期,侵入岩体规模大小不一,多呈岩株、岩枝、岩脉状产出,长轴与区域构造线近于一致.该地区主要受北西西向和近南北向二组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14.
陕西凤县金矿类型与金的预富集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怀奎 《黄金地质》2001,7(1):73-78
陕西凤县地区金矿主要有蚀变岩与石英脉型。地层预富集是金矿形成的物质基础;岩体为金矿形成提供了Au源,而且沿构造蚀变带提供了热源,是Au活化成矿的一个重要条件;多期次热液沿构造破碎带进行交代改造形成蚀变预富集,是金矿成矿的关键。庞家河成矿模式为层预富集+蚀变预富集+后期多次热液交代富集成矿;佐家庄成矿模式为岩体(脉)预富集+构造蚀变预富集+多种热液叠加成矿。NNW向断裂带是寻找蚀变岩型金矿的主要标志;印支期与华力西期花岗岩-闪长岩带的内外接触带是寻找石英脉型及蚀变岩型金矿的主要构造带;金的预富集带是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紧靠商丹大断裂南侧续分布的残余存小岩块旁侧都发现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花岗岩类地质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长江中下游安徽境内几个分区的花岗岩类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江南隆起区花岗岩类的岩浆来源于中地壳下部和下地壳上部,沿江(铜陵、安庆)隆起-凹陷过渡区和庐枞火山盆地凹陷区中性岩类的岩浆来源于下地壳中、下部,部分具壳-幔混合特征。本区岩浆活动时代均为中生代,岩体的形成与印支期陆-陆碰撞无直接联系,是印支期褶皱之后沿断裂侵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深县凹陷位于冀中坳陷中部,其构造复杂,沉积类型多样,而多年来人们对凹陷内的油气圈闭(尤其是岩性地层圈闭)类型与分布规律缺乏统一认识,不利于在这类复杂断陷盆地内开展精细油气勘探。深县凹陷可划分为5个构造区带,各构造区带具有不同的沉积格局,这是各区带内油气圈闭类型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总结出该凹陷主要发育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地层圈闭及潜山圈闭等4大类8亚类圈闭类型,这些圈闭类型与本区的构造沉积格局存在响应关系。其中,构造圈闭发育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二级构造凸起带上,以深南背斜和榆科背斜为主,断块和断鼻圈闭构成了主要的圈闭类型;潜山圈闭主要发育在北部缓坡带中的深泽—刘村低凸起与何庄—深西潜山带;而岩性圈闭与地层圈闭主要发育在两个潜山带的侧翼以及南部的白宋庄洼槽带和深南背斜的两翼,这与砂砾岩透镜体、上倾尖灭砂体的分布及构造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7.
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的鲁西地区,太古宙结晶基底主要分两个单元:西部的TTG(tonalitic英云闪长质-trondhjemitic奥长花岗质-granodioritic花岗闪长质)岩石单元和东部的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单元。鲁西的两个岩石单元沿北北西向古构造带拼贴,沿古构造带侵位一些深成闪长岩体。在该古构造带的南部发育的深成闪长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给出了上交点年龄2534±77Ma,近谐和点年龄为2536±26Ma,代表在晚太古代末(~2.5Ga)沿古构造带拼贴过程中的深成岩浆活动,是鲁西地区前寒武纪完成克拉通化的陆壳固结作用。从地质年代学和区域地质上,本文确定了沿北西走向的泰山-蒙山古构造带分布的南部蒙山闪长岩体与北部的泰山闪长岩体处于同一条深成岩浆活动带,这表明鲁西地区新太古代末TTG岩区与二长花岗岩区两个单元沿古构造带拼贴是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在新太古代末发生的重要大地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18.
白马含矿层状镁铁—超镁铁质侵入体的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富文 《岩石学报》1990,6(4):12-26
白马岩体是层状构造发育、分异作用明显的单斜层状侵入体,产于攀西裂谷带中段,侵位于前震旦系会理群变质岩系中,K-Ar年龄为342~363Ma。层状岩系可划分下部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上部镁铁质岩及浅色镁铁质岩等四个岩相带。固溶体矿物的成分、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的特点及其演化,表明岩体是在熔离和液态重力分异的基础上经过自下而上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新街层状超镁铁岩体中的铁钛氧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温度进行了较详细研究。新街岩体位于川滇南北构造带中段,处于大型钒钛磁铁矿矿床层状辉长岩等杂岩的东南缘,呈北西-东南向分布,为一单斜层状构造。岩体分为二个大的堆积旋回,九个小的韵律层。每个旋回下部均为超镁铁岩组成,由下而上为单辉橄榄岩、单辉辉石岩、橄榄辉长岩、浅色辉长岩等。  相似文献   

20.
池沟地区小斑岩体广泛发育,岩体多呈北东向展布的申珠状小岩株或岩枝产出,属燕山期高钾钙碱性系列Ⅰ型花岗岩,具(似)斑状特征.区内出现有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斑岩型铜矿、斑岩型钼矿、矽卡岩型铜矿、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等4种类型金属矿化.蚀变、化探异常及矿化均围绕斑岩体呈(环)带状分布,由岩体往外依次出现钼、铜、金矿化的分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