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熊耳山—外方山爆破角砾岩型祁雨沟金矿床和店访全矿床产于熊耳裂陷。由于控矿构造部位、地质营力作用和成矿流体的性质不同,分属祁雨沟式、店坊式,两者具不同的找矿标志。其中,祁雨为式具有较为重要的经济意义。在寻找分布在太华群一能耳群不整合面拆离断层带的祁雨沟式全矿床的同时,要注意寻找其它类型金矿,尤其要注意开发砂金矿,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
豫西熊耳山金矿床和银(铅)矿床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旺 《地质与资源》1995,4(3):168-176
本文通过上宫、祁雨沟、瑶沟金矿和铁炉坪、蒿坪沟银(铅)矿及太华群、熊耳群、花山花岗岩、蒿坪沟花岗岩铅同位素研究,揭示了熊耳山金、银矿床成矿物质来自于太华群,具壳幔混合源特征。成矿物质由太华群运移到花山花岗岩和蒿坪沟花岗岩,最终形成矿田。  相似文献   

3.
熊耳群火山岩系金矿床中的碲(硒)地球化学信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熊耳群火山岩系中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北岭金矿、庙岭金矿)和爆破角砾型金矿(店坊金矿)中的元素Au与Te、Se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且金品位在地表高于深部,官矿石是火山浅成热液成矿的标志。熊耳群火山岩无(弱)矿化构造蚀变带中Au与Te、Se的相关性较差,进而出现负相关性。Au与Te、Se的正相关性信息是探寻火山岩系中金矿床的重要标志,尤其是浅部产出的富碲化物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4.
河南祁雨沟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是典型的爆破角砾岩型金矿。本文全面总结并深入分析了祁雨沟金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料,以氢-氧-碳同位素体系确定成矿流体由岩浆热液向大气降水热液演化,以碳-硫-铅同位素体系厘定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流体系统,以铅、碳同位素确定熊耳地体南侧的中-新元古代地层是不可缺少的成岩成矿物质来源之一。因此认为:在中生代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造山过程中,熊耳地体南侧的陆壳板片沿马超营断裂俯冲到熊耳地体之下,通过变质脱水-熔融作用派生了祁雨沟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其成因可由碰撞造山成岩成矿与流体作用模式(即CMF模式)解释。  相似文献   

5.
河南祁雨沟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谢奕汉  范宏瑞 《矿物学报》1991,11(4):370-376
本文通过包裹体研究了祁雨沟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成矿流体来源、性质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为该类型金矿找矿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豫西熊西山金矿床和银(铅)矿床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旺 《贵金属地质》1995,4(3):168-176
本文通过上宫、祁雨沟、瑶沟铁炉坪、蒿坪沟银(铅)矿及太华群、熊耳群、花山花岗岩、蒿坪沟花岗岩铅同位素研究,揭示了熊耳山金、银矿床成矿物质来自于太华群,具壳幔混合源特征。成矿物质布太华群运移到花岗花岩和蒿坪沟花岗岩,最终形成矿田。  相似文献   

7.
从豫西熊耳群金矿地质特征看陕西熊耳群找矿方向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豫、陕熊耳群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形成的构造环境等方面详细对比,总结了豫西熊耳群中金矿的矿床类型、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及控矿构造等地质特征,并将其与陕西熊耳群相比较,认为缺失下熊耳群许山组陆相大山岩这一重要含金层位和成矿层位是陕西熊耳群中缺乏大型金矿床的主要原因,同时,从成矿物质来源的多源性、控矿构造的相似性对陕西熊耳群的找矿方向和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槐树坪金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以缓倾斜构造控矿为主的大型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该矿床主要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的缓倾斜层间滑脱断裂构造(带)中。笔者通过系统研究槐树坪金矿床成矿地质信息、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综合找矿信息,归纳总结了槐树坪金矿床控矿地质因素及各类找矿标志,初步建立了槐树坪金矿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找矿模型;建立槐树坪缓倾斜金矿床综合找矿模型,对寻找该类型金矿床具有重要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9.
河南祁雨沟金矿流体包裹体及矿床成因类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河南祁雨沟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熊耳地体.产于燕山期火山隐爆角砾岩筒内。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祁雨沟金矿不同成矿阶段的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有3种类型:水溶液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和含CO2包裹体。成矿早期流体为高温(〉350℃)、高盐度(〉30wt%NaCl.eqv)、高氧逸度、富CO2的岩浆流体,经流体减压沸腾、挥发分逸失、氧逸度降低、温度降低演化为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及金沉淀的还原性流体.再经大气降水的混入和降温等过程.演化为晚阶段低温、低盐度的大气降水热液。祁雨沟金矿的地质和成矿流体特征指示其应为爆破角砾岩型.而非浅成低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10.
1.熊耳山地区找矿的新突破:小秦岭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早已被开采利用。熊耳山地区找金工作则始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继熊耳群中发现了上宫大型金矿床之后,又发现了许多中、小型金矿床(点),因而该区的普查找矿工作,多在熊耳群中。近年来在陶湾群和上栾川群中又找到了多处金矿床(点)。小河口金矿和三合金矿具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讨论了胶东半岛招-掖金矿带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机理基础上,提出了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的概念。在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成矿热液沿剪切带流动并与之反应,从深部到浅部在韧性、韧+脆性、脆性三种不同性质的构造变形带中分别形成了焦家式金矿(蚀变岩型)、灵山沟式金矿(过渡型)、玲珑式金矿(石英脉型),从而构成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本文认为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不仅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而且可以作为在剪切带中寻找金矿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熊耳群目前已成为一重要的含金地层,金矿床类型多样,包括构造蚀变岩型、煤破角砾岩型、石英脉型和铅-金矿型,各种类型金矿床均与构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豫西黄沟金矿为熊耳山银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一部分。在该成矿带上相继发现了以上宫、祁雨沟、青岗坪等为代表的大中型金矿床。文章阐述了黄沟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指出了在本区找矿的标志。  相似文献   

14.
元古宙爆破角砾岩型店坊金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店坊金矿产在中元古代熊耳群爆破角砾岩体的南部,与马超营断裂带东延部分有关。其以金伴生铝矿化为特征,表现为矿化角砾岩、矿化复成分角砾岩。矿石组分主要是黄铁矿,方铅矿、自然金、银金矿,Ag/Au较高。特征的蚀变矿物为锰铝榴石、阳起石、方解石。成矿条件为中~高温(220℃~438℃)、高硫逸度(lgfs2=-39.85~-19.37)、低氧逸度(lgfo2<-37)、偏碱性(PH>7)环境。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与围岩相似,标志来源相同。该矿是元古宙熊耳期中心式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残余液体发生矿化作用形成的爆破角砾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二道沟金矿床不同矿脉黄铁矿形态、成分、热电性及石英成分、晶胞参数、热发光等方面的找矿标型特征.并且可作为评价地质体含矿性。判断矿体剥蚀程度以及预测金矿床深部找矿远景的指示标志.为寻找和评价二遭沟式金矿提供找矿矿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洛宁县是河南省重要黄金生产地之一。研究该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认为,该地区燕山期强烈的岩浆活动,为熊耳群地层中金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动力,在其适当的氧化还原条件下和有利的储矿空间内富积成矿;另外,区内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为金矿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空间,是重要的控矿因素。总结东王沟金矿床的富集规律,可作为今后该地区金矿找矿与勘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04-207
洛宁县是河南省重要黄金生产地之一。研究该金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认为,该地区燕山期强烈的岩浆活动,为熊耳群地层中金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热动力,在其适当的氧化还原条件下和有利的储矿空间内富积成矿;另外,区内北东向断裂破碎带为金矿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成矿空间,是重要的控矿因素。总结东王沟金矿床的富集规律,可作为今后该地区金矿找矿与勘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隐爆角砾岩型为主的金矿床系列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介质条件和成矿机制等5个方面,论述了河南嵩县祁雨沟及其外围地区斑岩角砾岩型、隐爆角砾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该系列金矿是在燕山中晚期钙碱性花岗质岩浆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具有同源、同期、同成因、不同空间成矿的特征,称之为以隐爆角砾岩型为主的金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19.
河南嵩县庙岭金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外方山地区。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近南北向断裂带内,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具浸染状、细网脉状构造和微细粒它形粒状晶粒结构、交代结构,围岩热液蚀变有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矿化具有多阶段的特点,属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热液蚀变矿物钾长石Ar-Ar法测年的结果:坪年龄为121.6Ma±1.2Ma,等时线年龄为117.0Ma±1.6Ma,表明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与熊耳山地区祁雨沟、瑶沟等金矿床形成于同一时期,属与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流体活动有关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翟雷  叶会寿  周珂  孟芳  高亚龙 《地质通报》2012,31(4):569-576
河南嵩县庙岭金矿位于华北陆块南缘熊耳山—外方山地区。矿床赋存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近南北向断裂带内,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具浸染状、细网脉状构造和微细粒它形粒状晶粒结构、交代结构,围岩热液蚀变有硅化、钾长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矿化具有多阶段的特点,属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成矿热液蚀变矿物钾长石Ar-Ar法测年的结果:坪年龄为121.6Ma±1.2Ma,等时线年龄为117.0Ma±1.6Ma,表明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与熊耳山地区祁雨沟、瑶沟等金矿床形成于同一时期,属与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流体活动有关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