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强 《今日国土》2014,(2):25-25
我觉得“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这句话,体现了新一代经历过下乡知青的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乡村和中国城镇化的一种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沙中土 《地图》2009,(4):46-49
2008年11月8日,江苏省大丰市上海知青纪念馆开馆,250多名曾在那里奉献青春岁月的上海知青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大丰也因此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自主设立的GeoScience café论坛的"第一篇SCI背后的故事"系列文章选登。回想我的第一篇SCI论文,当时作了很多努力,也总结了很多经验与教训。希望我的这些科研经历对大家有所帮助。我是2008年开始进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习的,当时我的研究方向是两  相似文献   

4.
历练与成长     
正我是上海院第四分院一名制图工程师,2010年进入单位后经历了上海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天地图·上海等重点项目。5年里,我逐渐在坚守与忙碌中获得历练与成长。这些项目经历也成为了我宝贵的人生财富。2015年底,当我获悉上海市地理国情普查成果顺利提交,成为全国首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汇交省市,标志着上海地理国情普查工作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5.
进入欧洲     
《地图》2007,(2):120-120
坐法航的班机是一次愉快的经历。此刻,我睡过一觉,到机上酒吧喝过饮料,开始准备写一点什么了。我把面前的屏幕选择到飞行数据一栏里。  相似文献   

6.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遇到陌生人,告诉他们你是一个地球科学家时,看到他们眼睛一亮?人们渴望了解所在的地球。最近,我们全家去意大利旅行,在庞培城遇到另一家人,他们问我地球科学家能不能预测火山爆发。 我解释说有些地球科学家研究火山区的地震活动,利用这些信息可以预测火山即将进入活跃期。尽管科学家正在从事预测研  相似文献   

7.
张文 《地图》2003,(5):35-36
“我收集地图已有近20年的历史,回顾这一段收藏经历正是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尝遍了。面对我现在的生存状态,那种寂寞孤独,那种酸楚,有时会一起袭来,但是我不能放弃我所追逐的梦想,地图,是我永远的朋友。”  相似文献   

8.
我与卓达一起走过了整整两年的日子。两年,在岁月的长河里不过是一滴水滴、一朵浪花。但对我来说,却是一条潺潺流过的河,亲身的经历和观念的改变一如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洒满记忆的河床。  相似文献   

9.
经过十多年的磨炼,我国卫星导航应用行业终于迎来了产业化的春天,一个春风扑面、百花盛开的季节行将来临,业内人士以手加额、欢喜雀跃,欣快之情溢于言表,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很想在这领域一展身手。在这样大好形势下,卫星导航应用产业化进程最大的风险是什么?是好大喜功,泡沫经济,过急过热,这一点务必要引起广大业者和社会各界的警惕,并应采取切  相似文献   

10.
主编寄语     
《地图》2014,(1):5-5
去年在新版中文“孤独星球”旅行指南的发布会上,我有幸与LonelyPlanet创始人托尼·惠勒进行深入的交流。当托尼告诉我他今年有走丝绸之路的计划时,我感觉有些兴奋,不仅因为期待一段与托尼携手同行的经历,更令我激动的是,这位个子不高却精力充沛的老头,对丝绸之路竟是如此向往。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与遥感三十年》是我近年悉心编写的一本对1979—2009年间自己从事遥感工作的回忆和发表文章等的汇集。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称《遥感往事》,回忆我从1979年2月参与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建设开始,先后经历的国土普查卫星论证、《国土资源遥感》期刊的创建、1992年全国GPS会战、资源一号卫星论证、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工程的国际合作、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创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创建、西部大开发遥感应用研究、海峡两岸和"两岸四地"遥感合作、中加遥感合作、中法遥感合作、302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  相似文献   

12.
正我长期从事地图的编制和编辑设计工作,有着设计各种地图的经验。但在一生的工作经历中,最使我刻骨铭心的是在1979年,我有幸被单位领导派去北京大学参加由侯仁之教授主持的《北京历史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编纂工作。这是北京市的第一部历史地图集,过去我们没有做过,也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但能参与这样一项开创性的科学研究和历史地图的编制,  相似文献   

13.
1994年至1996年我在海南挂职任三亚市副市长,分管工商、物价、金融、体改,同时也协助市长分管财政以及其他工作。那段时间,工作生活紧张繁忙,丰富充实,给我留下许多重要的难以泯灭的记忆。其间,199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派出代表团代表国家赴南沙海域巡视,慰问驻守部队官兵,我有幸作为代表团成员参加了这次巡视慰问工作。从1995年1月10日到1月19日,在舰船上生活十天,在祖国南海往还跋涉2000多海里,到达了我们魂萦梦绕的祖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在美丽的曾母暗沙,我和海口市张副市长一起,亲手将一面刻有"中国"一面刻有"海南"的祖国界碑投入曾母暗沙海底。据代表团很多同志说,我是来过祖国最南端的第一位政府女官员,是赴祖国最南端慰问部队官兵的第一位政府女官员,更是在曾母暗沙亲手投放祖国界碑的第一位政府女官员。今年1月10日,我到三亚出差,和三亚市委书记回忆起16年前这段经历,他建议我写下这段经历,甚至此文题目也听从了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周尚意  理池 《地图》2019,(1):142-142
魁北克城位于圣劳伦斯河与圣查尔斯河的汇合处,是加拿大第七大城市及魁北克省省会,曾先后经历过法国、英国的殖民统治。2018年8月,国际地理联合会在魁北克城召开,我便趁这次开会的机会。对这座美丽的城市做了一些了解。作为地理学者,我最关心的是魁北克城建立在什么区位上。  相似文献   

15.
初识大年老师是2010年底,我正在筹备学校海归代表人士建言献策座谈会,想邀请他参加.对这位很牛的海归专家我早有耳闻,拿起电话还真有些忐忑.听说我是做侨务工作的,他第一句话就说:“哎呀!太好了,您是我的领导啊,回国1年多,我终于找到组织了!”他的声音谦和热情,讲话风趣幽默,语速特别快,10多分钟的通话,他详细向我介绍了国外的工作经历,并欣然答应了我的邀请.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建校已经四十周年了,在这四十年当中,经历了初创、正规建设、巩固与发展四个阶段。从到院执教,我的大半生是在这里度过的,因而我对学院的成长壮大、不断发展倍加关切。在长期的教学、科研活动中,在同志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值此校庆之际,我想谈谈在学院从事军事制图教育工作的感受和寄予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我所经历的最险的一次探险就是在雅鲁藏布江进行科学考察时遇到了冰川泥石流。  相似文献   

18.
科技论文写作是所有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都会面对的一个课题.我已在SCI期刊发表论文28篇,SCI引用190余次,提出的像元形状指数(PSI)被国际刊物IEEE TGRS作为封面报道,2010年获得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协会(ASPRS)影像解译领域最佳论文奖,2012年获得IEEE GRSL最佳审稿人奖.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实践,谈谈科技论文写作. 我想从以下4个方面和大家探讨:第一,遥感国际期刊的介绍.这里的介绍也包括我自己对这些期刊的理解,以及它近年来的动态.第二,论文的攥写.因为我们的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差别,所以只能泛泛而谈,讲讲我自己在论文攥写和审稿当中的一些经历.第三,论文的评审.我想从审稿专家的角度去衡量一份论文发表的过程.第四,论文的灵魂.我想表达的意思是论文除了表面的琐屑的技巧以外,真正起核心作用、展示科研实力的是论文的内容以及创新,这才是论文最核心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徒步金沙     
我没有觉得野外工作有多苦、有多危险.可能跟我的性格有关吧.我这个人很大胆.身体也结实:真要说有什么难忘,危险的野外经历,这些年来比较危险、艰苦的野外科学考察主要有两次.一次是1965年的金沙江之行.这有就是1973年的青藏高原考察。  相似文献   

20.
整体与局部     
<正>我是一个工作十年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算不上老法师,但在朝气蓬勃的新进职工队伍中也很容易区分出来。既在东海大桥经历过考验,也在高架上日夜颠倒测试过毫米精度的高铁控制。随着整个测绘行业结构转型,现在我又走在地理信息服务的大道上。虽然我的专业面不算狭隘,但仍只能算是测绘行业的"冰山一角"。而从我进单位开始,老师傅们就教导我,干测量一定要记住"从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