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利用FeO-Fe_2O_3-SiO_2系中包含莱河矿的Schreinemakers线锥,讨论了莱河矿生成自由能所应该满足的限制。结果表明,王声远计算的莱河矿标准生成自由能数据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自从莱河矿作为一个富含Fe~(3+)的正硅酸盐新矿物被研究以来,已有可能将铁橄榄石-莱河矿,看成一个新的矿物系列。在这个系列中已报道的有铁橄榄石、变铁铁橄榄石,高铁铁橄榄石和莱河矿。 此组矿物除铁橄榄石外,热力学性质目前还没有实验资料。为此本文运用了一些近似计算的方法对该组矿物(重点是莱河矿)的热力学参数作了估算,对莱河矿的可能成因和生成条件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3.
莱河矿的超结构和低温穆斯堡尔谱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步明 《地质科学》1995,30(4):374-383
本文进行了莱河矿3C超结构和4.2K穆斯堡尔谱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莱河矿的非等效位置M2A+M2C,M2B,M1B,M1A和VB能够分别与Kan等(1985)测定的莱河矿穆斯堡尔谱的吸收双峰A,B,C,D和E对应,不仅解决了超结构位置和吸收双峰之间的对应,而且圆满解释了吸收双峰A:B和C:D的强度比为2:1的关系。另外,还利用莱河矿超结构的资料讨论了莱河矿的反铁磁性内部作用。  相似文献   

4.
《地球化学》1976,(2):95-103,160
莱河矿是一个铁硅酸盐新矿物,它产于我国东北莱河村的一个变质铁矿中。  相似文献   

5.
莱河矿中阳离子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0—688K之间测量了河北莱河矿的穆斯堡尔谱。高温穆斯堡尔谱表明,莱河矿只显示一个Fe~(2+)双峰。没有测出铁榄橄石的存在。如果将莱河矿冷却到室温以下,则在240K首先出现磁分裂的谱线。从莱河矿的Fe~(2+)和Fe~(3+)双峰的面积比和化学成分能估算Fe~(2+)和Fe~(3+)的占位以及空位在M_1和M_2上的分布:对M_1来说为0.65Fe~(2+)+0.35□;对M_2来说为0.90Fe~(3+)+0.1□。Fe~(2+)和Fe~(3+)的同质异能位移随温度的变化率分别为-9.8×10~(-4)mm/s·K和-5.7×10~(-4)mm/s·K,计算了四极分裂与温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研究了莱河矿的晶体结构,并讨论了显微片层结构特征和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7.
招-莱地区金矿的主要控矿条件可以用“一个背景双重控矿”来概括。“一个背景”指新太古界胶东群变质岩系构成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黑云变粒岩、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的古变质岩系为该区的主要矿源层,并为金的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双重控矿”指花岗岩形成作用和断裂作用对该区金成矿的严格控制。从工业成矿的角度看,为该区金成矿更为直接和重要的控制因素。招-莱地区金矿也是中生代地洼构造-岩浆作用成矿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8.
山东胶莱盆地位于胶东地区的胶北隆起区和胶南造山带之间,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叠置在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拼合带部位,它的周边被深断裂所围限和控制,因此属于一个断陷盆地。自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胶莱盆地经历了初始拉张、强烈拉张、稳定扩张和萎缩消亡的几个构造演化阶段。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生代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以及郯—庐断裂带的强烈活动的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胶莱盆地在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对胶北隆起区的大规模金成矿作用中的控矿构造的时空演化、矿液上侵驱动转移、成矿热动力、成矿流体和金属来源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胶莱盆地含矿系与金矿关系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世桢  张竹如 《地质科学》1997,32(2):193-200
在胶莱盆地内,由富Au和富C有机的岩石组成的含矿系中发现金矿床。含矿系属下白垩统莱阳群底部,与胶莱盆地第1生油层同层位。金矿呈层状、似层状产于含矿系层间破碎带中。金属矿物组合:金银矿物一闪锌矿一方铅矿一赤铁矿一黄铁矿一磁铁矿一黄铜矿;成矿元素为Au一Ag-Zn-Pb-Cu-Fe。矿石中流体包裹体成分主要是H2O、CO2、CH4、C2H6、CH8、CH2=CH2:S及N.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矿源层形成一成岩改造一油油气运移富集一油田卤水改造的低温改造过程。胶莱盆地特殊的形成和演化条件使该类型层控金矿床具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山东平度大庄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庄子金矿床是产出于胶莱盆地北缘的一个新类型金矿床,金矿受盆地边缘具有顺层产出特征的平缓断裂的严格控制。金矿化主要发育在断裂内的硅化大理岩质碎裂岩和角砾岩等张性构造岩石内,以其胶结物发育黄铁矿化、硅化为特点。控矿断裂具有与胶莱盆地“同生”的性质,其成生和金矿床的形成与郯庐断裂带在中生代燕山期间构造岩浆活动及胶莱盆地的发育演化密切相关,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具有明显的深源性。  相似文献   

11.
油菜冲汞矿床位于万山汞矿区北部。处于万山半背斜近轴部位,冷风洞—茶店矿带东端。从东向西冷风洞—油莱冲—红山—山羊洞—田坝—茶店矿床(点)构成一个北西西向汞矿带,全长约十公里。经探采证实,为一窄而长的中型规模汞矿床。  相似文献   

12.
山东胶莱盆地——一个地洼盆地结构与金矿形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胶莱盆地结构由前地槽及地槽、地台及地洼构造层组成 ,实为一地洼盆地。盆地所有金矿均为地洼活动的产物。在地洼活动初期 ,形成胶莱盆地并沉积下白垩统莱阳群一段含碳岩系矿源层 ;中期 ,地洼活动加强 ,盆地沉积大量粗碎屑岩 ,有机质成矿作用形成顺层展布的金矿体 ;晚期 ,地洼活动进一步发展 ,叠置在先期金矿带上的新聚矿体系形成 ,成矿热液除改造原有金矿床外还形成新的金矿床。最终定位形成胶莱盆地金矿全貌  相似文献   

13.
新疆莱历斯高尔铜钼矿找矿方法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莱历斯高尔铜钼矿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伊犁-伊塞克湖微板块内的博罗科努古生代复合岛弧带西段南侧,是新疆地矿局近年在西天山新发现的一处斑岩型铜钼矿床.矿区属高寒山区,地形切割剧烈,常规的电法难以发挥应有的找矿作用,应用轻便双频激电法取代常规的大功率激电法配合地质和化探开展综合找矿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综合分析莱历斯高尔铜钼矿成矿地质条件、铜钼组合地球化学异常、双频激电异常特征基础上,初步分析总结了莱历斯高尔铜钼矿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和高寒山区的勘查方法技术组合,为区域上寻找与莱历斯高尔铜钼矿类似的斑岩型矿床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胶莱盆地层控型金矿含矿岩系的成岩及成矿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胶莱盆地蓬家夼与宋家沟两金矿的矿区地质特征,含矿岩系的岩石学,成矿元素,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碳、氧,硫稳定同位素等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矿床中金矿体的形成和分布受莱阳群及其中的断裂控制,莱阳群既是含矿层,又是矿源层,含矿岩系主要为陆源碎屑岩类,其沉积环境为河、湖相,讨论了含矿岩系的成岩及成矿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薛春纪  陈波  贾志业  张兵  万阈 《地学前缘》2011,18(1):149-165
新疆西天山斑岩型矿床面临找矿攻坚,重要铜钼矿化研究十分必要.近年在毗邻莱历斯高尔钼矿新发现3571铜矿,构成重要铜钼矿田.研究认为,莱历斯高尔-3571铜钼矿田形成于准噶尔洋壳向南俯冲在哈萨克斯坦-伊犁板块东北缘形成的早石炭世陆缘弧环境中.矿田内强烈角岩化的志留系粉砂泥岩中侵入了花岗闪长斑岩小岩体群,伴随陆缘弧构造-岩...  相似文献   

16.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和光学衍射技术研究了莱河矿的三种超结构类型——3C_1,2C,3C_2。超结构的存在是由于Fe~(2+)空位的不同有序分布产生的。通过观察象与模拟象的比较,建立了相应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7.
运用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胶东众多金矿床的成矿背景、控矿因素、矿质来源、成矿作用过程和矿化产出特征等多方面的比较分析,认为胶北隆起带与胶莱盆地都属于同一胶东金成矿体系。  相似文献   

18.
莱历斯高尔钼铜多金属矿田位于博罗科努古生代复合岛弧带,形成以早石炭世中酸性浅成小岩体为成矿母岩的莱历斯高尔斑岩型钼矿和外围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3571中低温热液型铜矿床、七兴岩浆热液型多金属矿床.通过对矿田3个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物化探特征、矿化特点和矿床成因的研究和分析,认为矿田含矿斑岩体形成于相对高温、高fO2、无水、压力相对较高的封闭环境.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受来自地幔物质混染.矿床硫源主要来自深部地壳原生岩浆或上地幔,铅源主要来自深部地壳,成矿热液为原始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成矿温度为中低-中高温.应在矿田深部和外围加强早石炭世和燕山期斑岩-矽卡岩-岩浆热液型铜钼多金属矿的"缺位"寻找.  相似文献   

19.
山东胶莱盆地及周边的金矿床主要有4个矿床模式:蓬家夼式、发云夼式、七宝山式和土堆式。这些矿床多产于山东省金异常密集区,是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及遥感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新发现的矿床。本文总结了这4个矿床模式产出的区域构造部位、岩浆岩、控矿构造、遥感影像以及区域和矿区勘查地球物理和勘查地球化学特征,为建立胶莱盆地及周边金矿的区域勘查模型和该地区的找矿部署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应用化探分散流找金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效果,提供了大量的找矿信息。我队自1982年以来在川西北地区共完成1/20万-1/5万分散流扫面1万多平方公里,找到桥桥上、东谷、莱子沟等大中型金矿床和一些有望矿点。其中前一个矿是用1/5万分散流(4-6点/km2)找到的,后二个矿是用1/2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