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预报震级和实际震级两个值都用相同尺度时,预报震级和实际震级的直接比较地是允许的。由事实来看,雅典国家观测台地震研究所公开发布MEQ=ML+0.5,VAN很早地清楚地表示,预报值Mpred是指ML+0.5,因此,VAN预报的本身一致性评估值应当包括Mperd和实际的ML+0.5直接比较。  相似文献   

2.
简单查看一下MG针对1987-1989年这一时间段的图表可以发现以下两个事实;(1)回想一下预报只有在所报地震震级Mpred≥5.0时才发布,真实的VAN预报的成功率为79%,在只将的地震当做预报成功时,成功率为45%。(2)VAN的预警率对于震级大时明显上升,如对于MEG≥5.0,5.3,5.5,5.8,预警率分别为22%,36%,5.0%,60%。这些事实与MG所谓的“VAG”预报结果可归因于  相似文献   

3.
VAN所宣称的成功预报的地震是以Ms的大小为基础的。然而,它们比MS的权威出处震中原始测定公布的震级平均大1.0级。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因为VAN计算的MS是以ML换算而来,用了不正确的换算公式MS=ML+0.5。根据希腊PED的数据,用最小平方回归得出MS=1.5ML=2.62,或MS=1.82mb-4.16。  相似文献   

4.
陈大业  智晋 《山西地震》1995,(3):130-133
本文选取判别每年可能发生地震的最大震级范围的4个地震活动指标,对临汾盆地315年至1995年2月Ms≥4.75的地震(余震除外)序列,应用模糊数学进行了处理,给出了判别3个震级范围,即5.5≤Ms〈6.0,6.0〈Ms≤6.5,Ms〉7.0的模糊关系方程。对此方程通过对3个典型类地震样本,以及未参加建模的2个地震样本进行了检验与预测。结果均与实际符合较好。本文还对1995年2月之后1年内临汾盆地可  相似文献   

5.
采用Ms和ML震级表对Varotsos和Lazaridou(1991)宣称成功的22个希腊地震预报作了评估。如果我们假定预报的震级为Ms(预报的震级表在电报中未指明),用震中初步测定目录(PDE)估算地震活动性,我们发现有74%是虚报的(它们并不和某一指定的地震相关),9%偶然相关(任何一个或更多地震的随机概率p〉50%),以及17%是不确定的(0.15〈p〈0.40),没有什么成功预报其置信水平  相似文献   

6.
Aceves等(1996)首创的计算使关于VAN方法预报是否可看成纯属偶然的争论中的主要疑问更清晰化,他们的结论是“VAN方法已经产生了一个比对25年历史地震做出的概率密度函数的随机取样更显著高的预报成功率”。在全面地考察了VAN在1987 ̄1989年间所发出的预报,Aceves等发现“在5天到22天所有时延情况下VAN方法的预报率明显地超出随机模型的预报率。以5天时延为例,VAN的成功率为37”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疆地区本世纪的地震记载,分别取5.5、6.0、6.5、63/4、7.0、7.2为震级下限,视各组资料为更新过程的样本、分析地震发生的统计特征。经统计检验,不同震级下限的地震发生皆可认为是泊松过程;本世纪初中强地震在记载中可能有遗漏,为避免由此引出的干扰,使用Ms≥6.5的资料不应早于1914年,使用Ms≥5.5与Ms≥6.0的资料均应从1931年开始;在地震发生大体上为泊松过程的情况下,地震  相似文献   

8.
1996年7~8月首都圈地区M_L≥2.0地震动态根据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在首都因范围内(38.0~41.0°N,113.0~120.0°E)范围内,1996年7月份共发生ML≥2.0地震4次,其中震级最大的为7月17日河北沙河驿ML3?..  相似文献   

9.
磁暴与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了白家疃地磁台地磁月报和7日报中的K指数资料,将大于5的K指数全都折合成5的K指数。对磁暴扰动数N(K=5的个数)和华北地区1973~1992年的ML≥5.0地震之间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磁暴具有大约10年左右的活跃-平静-活跃的周期变化。在半周期中,从上升年到高值年或从下降年到低值年中最大震级有同量级成对出现的特征;取月磁暴扰动数N≥40时为异常,异常后4个月内发生的地震占总地震数的68%,有震异常占总异常的61%;震级越大,异常越明显。分别对ML≥5.0,ML≥5.5,ML≥6.0和ML≥6.3(MS6.0)的地震进行统计,有异常的地震占相应震级地震数各为61%、75%、89%和100%。  相似文献   

10.
更新过程在许多领域已有应用。本文检验确认四川省、云南省M_s≥5.5,6.0,6.5;川滇M_s≥6.0、6.5,7.0;西藏M_s≥6.0,6.5,6级地震(主震)间隔时间分别都可认为服从指数分布;同时其中大多又可认为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分别对未来1年、3年、5年给出地震发生的概率,并对以上时段内可能发震的次数作出估计,对西南地区未来几年内的地震活动强度给出简明的统计描述,应注意:年内四川省应有M_s≥5.5级地震发生,且震级可能大于或等于6.0级。  相似文献   

11.
在Kagan的计算中,删去了许多成功的VAN预报。而且,Kagan假定了一个任意的地震截止震级。我们认为,对SI-NOA目录,VAN的高成功率既不是由顺去调整预报规则造成的,也不是地震活动性的非随机性引起的。当考虑自1986年以来由VAN提出的预报规则时,如何我们从目录中去掉相关事件预报效果在统计上仍然是显著的,并且与主震有关的许多成功预报是不允许的。  相似文献   

12.
把Stavrakakis和Drakopoulos中关于VAN表述与VAN真实内容作一简单比较,即可证明对方的批评是错误的。典型例子有:(1)与Dakopoulos选择并加以讨论的一样,SD所讨论的VAN预报也是VAN预报中的一小部分。Varotsos等当时已给予详细回答,并指出Dakopoulos等的7个例子中有4年没有考虑VAN电报提出的的两个可供选择的振中位置,令人吃惊的是没有考虑被强调为最可  相似文献   

13.
杜兴信 《中国地震》1997,13(1):74-81
统计分析了1954年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2.0≤Ms≤5.5近200次中小地震的烈度关系律,并与Ms≥5.0的中强地震统计规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小地震和中强地震的烈主分布都有相似的区域特征,如东部烈度的衰减慢于西部,等震线长短轴比小于西部等,结果还表明,对于一个固定震级,由中小地震统计的烈度衰减律在烈度高于V的快于地震的统计值,而当烈度低于V时又慢于中强地震的统计结果;此外,在烈度-震级等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一种新的统计检验方法对VAN方法在1987 ̄1989年间预报成功率和随机采样地震目录获得的成功率之间进行了对比(成功率是把成功预报的次数与所发出的预报总次数的比值)。与以往的检验不同,这次检验所采样的分布是从1960 ̄1985年间的历史地震空间和震级的分布所得出的。VAN方法预报成功率以延时22天为计达67.9%,而在NEIC人武部目录上随机极样中仅为37.2%,可达到上述指标(67.9%),  相似文献   

15.
根据对1987=1989年间VAN或SES的预报进行了统计检验。检验是用Varotsos等提出的至今还在采用的规则进行的。对希腊的SI-NOA地震目录,虽然VAN方式在形式上是成功的,但高成功率应归因于返回去调整预报规则,或者是地震活动性的非随机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震基本台网测定面波震级的偏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认为面波震级的基准应该是全球台网各台站测定面波震级值的平均值。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测报的面波震级MSZ可作为这个基准。在此基准的基础上,作者较全面地比较了中国地震基本台网测定的面波震级MSP和MS7与MSZ的偏差。由于MS7的观测仪器和测定方法都与NEIC的一致,故MS7与MSZ比较一致,对全球地震两者无系统误差。对中国及邻区地震,MS7比MSZ系统高0.08~0.1级。中国的面波震级测定倾向于采用MS7标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建模法,以南北地震带不同内地域不同震级层次地震的发生时间为样本,建立了13个预测模型,用于对未来地震的发生时间进行预报。利用其中关于5.0≤M≤5.9地震的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报了1989年11月宁夏固原5.0级地震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月6日法国报纸“Le Monde”和1991年1月8日-10日希脂报纸及电台,都发布了VAN地震预报。根据Varotsos教授寄给希腊公共工作部部长的一封信,并考虑了VAN以前的出版物以及预报地区最近的地震数据,我们评价了此次预报。  相似文献   

19.
1996年7月全球M≥5.0地震动态根据地震学合作研究会(IRIS)地震数据管理中心提供的资料,1996年7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5.0地震81次(见附表),其中M≥6.0地震10次。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米纳哈萨半岛,震级为6.9。本月未发生7.0级...  相似文献   

20.
许俊奇 《内陆地震》1994,8(4):339-343
应用极值理论、马尔科夫过程、震级-频度关系等6种方法,分别对汾渭地震带地震发生的规律性进行了讨论,各种方法取得了比较一致的预测效果。经计算得到:汾渭地震带今后5年内,有可能发生Ms=5.0级左右的地震,发生Ms>5.5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Ms=5.0、5.5级地震的复发周期分别为6年和25年左右;自1300年以来.其5.0级以上的地震活动存在着230±10年的卓越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