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发起组成的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SEG)决定于1989年5月23日—2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学术讨论会”。 会议旨在为世界各国的勘探地球物理学家们提供讨论问题、交流经验的论坛,增进国际同行们的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与美国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协会于1981年9月7日至11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联合学术讨论会。双方与会者各为40人。中方代表是正在从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总地球物理师、地球物理师、总工程师、工程师、科研人员和教员;美方代表有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方面的专家、教授和工程师。双方代表在会上提出的论文共68篇,美方38篇,中方30篇;其内容绝大部分是属于地震勘探的方法、原理、数据的取得和处理方面的成果,也有些是就一个地震勘探问题的综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协会(SEG)联合举办的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于1989年8月22—26日在北京图书馆举行。这次国际讨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共同发起组成的“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SEG联合举办的。会议筹备期间,得到了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国际会议中心的赞助与协助。无论会议规模、参加人数、论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煤田物探专业技术讨论会于1990年9月11日—14日在山东泰安召开. 这次专业技术讨论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中国煤田地质局,山东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联合举办的,并得到了有关领导和老一辈物探专家们的热情支持,顾功叙先生、翁文波理事长、夏国治常务副理事长为大会发来了贺信,赵文津、刘光鼎先生以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质学会联合发起组成的“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UCE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决定于1989年5月23日—27日在北京联合召开“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会议将交流近几年勘探地球物理学在理论和应用方面的进展。重点是:①寻找隐蔽油气藏及深部隐伏矿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②直接寻找油气和间接寻找各种矿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③寻找复杂地质条件下各种矿藏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89年综合学术讨论会于10月10—14日在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召开,历时四天,与会者325人。这次讨论会是地球物理学会近年来组织的一次较大型的综合学术讨论会,许多地球科学家云集一起,对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及展望,会议始终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大会最突出的特点是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强调了基础,对有关国民经济的重大课题工作做了很好地反映。这次讨论会还首次设立了海洋地球物理和地球物理学进展专题,会议专题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地震工程学报》1988,10(4):109-10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8年11月20日—24日在湖南召开了“地球物理灾害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兰州地震研究所所长郭增建研究员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地震、水利、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固体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2日至24日在石家庄举行,全国有关45个单位15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代主任陈运泰主持,常务理事熊光楚到会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9.
1990年9月11日至14日在泰安市召开了煤田物探专业的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勘探地球物理委员会主任赵文津主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顾功叙、傅承义与理事长翁文波、副理事长夏国治、蒋宏耀分别向大会作书面发言或送来贺信。理事刘光鼎和孙文涛在会上发言并作大会的总结报告。中国煤田地质局副局长曲宝林也在会上讲了话。 来自全国7个部门的12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宣读了97篇,其中重磁8  相似文献   

10.
由会长巴曼先生率领的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SEG)代表团一行十二人及四位夫人于1982年9月18日到达北京,受到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及其所属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学会的热烈欢迎。 在访问期间,代表团分别与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学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有关负责人就发展今后学会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进行了会谈。双方对1978年以来互相学术交流和友好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1年12月2日至8日在福州市召开了地热地球物理勘探学术讨论会。全国从事地热工作的163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或报告75篇。论文宣读分大会或小会交叉进行。在分组讨论中,代表们就地热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论、方法和勘探实例进行了学术交流,对国外这  相似文献   

12.
计算地球物理进展学术讨论会于1984.11.5—11.9在福州举行,这次学术讨论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福建省地震学会联合举办的,有31个单位72人参加,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傅承义教授和常务理事曾融生教授参加了会议并作了报告,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王宠教授也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大会收到论文53篇,其中33篇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地质学会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勘探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4日—19日在西安举行。到会中国代表282人,分布在18个部、委的168个单位;国外代表35人,来自四大洲的7个国家。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顾功叙教授任大会主席,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地矿部副部长夏国治出席了大会。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小型的、有国内外20多家厂商参加的勘探地球物理仪器展览会。  相似文献   

14.
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BISEG’89)于1989年8月22日—26日在北京图书馆新馆召开。设有47个展台的地球物理勘探仪器设备展览会(其中国外的展台36个)与会议同期展出。这次会议内容广泛,包括学术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展览会等。这样的技术交流会对于地球物理学家及其组织来说是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5.
第3届国际地学层析成像学术会议第3届地学层析成像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11月8-1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由日本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J)和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会(SEG)主办.来自日本、美国、中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芬兰、法国、印度尼西亚...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地球物理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于1989年10月9日到10月14日在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了1989年综合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曾融生教授主持,来自全国104个单位的32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是我国地球物理界近年来一次较大型的综合性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7.
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1994年9月13─15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水文、工程、环境物探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光鼎院士,铁道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会议组织委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年七月三日至九日在苏州召开。到会的有中国科学院各有关的研究机构的代表、各部和高等院校有关地球物理学的科学工作者共约三百人。上届理事会向第三次代表大会作了从1963年以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工作报告。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会修订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章程。改选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新的理事会由69名理事组成,由不等额提名各部门86名候选人,经过二百五十九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90年综合学术讨论会将于10月15—19日在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召开。这次讨论会共有16个专题:①计算地球物理(徐果明、李幼铭);②深部构造(袁学诚、冯锐);③地球动力学(石耀霖);④地形变及地应力(邵占英);⑤地球电磁场(徐文耀、周烑秀);⑥地球重力场及地球潮汐(许厚泽、王谦身、陈益惠);⑦中国地热场(汪集旸);⑧震源物理学(陈运泰、牛志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委托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筹备召开的第一次地震成因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8月20日至24日在兰州举行。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和大专院校等38个单位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王仁主持了会议,大会宣读了学部委员、学会理事长顾功叙的书面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