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多维动态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维与动态可视化技术是地学可视化新的发展趋势,地学信息图谱是在计算机技术、GIS技术、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经过深加工的更高层次的地学信息产品。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是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作者的具体实践深入探讨了利用多维与动态可视化技术来表达和描述地学信息图谱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2.
地学信息图谱图形与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与检索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地学信息图谱图形与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与检索的实现方法,同时以福建某区域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为例,在VB、MS Access的环境中,利用GIS组件Mapobjects开发系统,实现了信息图谱图形与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与检索的新方法。该工作对福建省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其他地学图谱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地学信息图谱具有图形与谱系的双重特性,是由大量地学数字信息经过图形思维与抽象概括,并以计算机多维与动态可视化技术,显示和揭示地球系统及各要素和现象空间形态结构与时空变化规律的一种手段与方法。本文分别论述了:①图谱的基本概念;②地学信息图谱产生和发展背景;③地学信息图谱的分类;④地学信息图谱建立基本过程与步骤;⑤地学信息图谱应用实例———区域可持续发展虚拟系统;⑥地学信息图谱的意义与展望。  相似文献   

4.
陈媛媛  翟亮 《测绘科学》2007,32(2):78-80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制图学的迅速发展,地学信息图谱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文通过研究三维动态地学信息图谱系统,探索如何把三维动态可视化技术应用到地学信息图谱中,并且从理论、系统框架和实现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廖克  陈文惠 《测绘科学》2004,29(6):11-14
本文系统论述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与具体内容,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以及系统建成后的意义与作用。"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由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生态环境数据库和生态环境决策支持与管理信息系统3部分组成,包括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系统、地面动态监测系统、应急响应监测系统,生态环境综合系列地图、多媒体动态演示系统与电子地图集、综合信息图谱,生态环境数据库、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系统8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陈菁  林忠弼  陈云良  江越 《测绘科学》2010,35(6):70-72,19
以Visual Studio 2008 C#和ArcGIS Engine为开发环境,将海峡西岸城市群作为案例,利用ArcEngine的嵌入式GIS组件,建立海峡西岸生态信息图谱的工具集应用系统,从而实现对海西生态环境系统特征的提取、分类、处理、分析和辅助决策等功能。通过建立图谱化工具集对生态信息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更加突出、简要和直观地反映出生态环境影响要素的变化情况,并能够很好的展示区域动态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预测区域未来的发展状况,为建设决策者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面向生态环境领域,提出了一种利用文献文本的领域知识图谱自动构建方法。首先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抽取生态环境领域的关键词和关键关系;再结合统一建模语言系统构建生态环境领域知识图谱模式层,并以该模式层为指导建立生态环境领域语料库;然后采用深度学习方法从文本文献中自动抽取关键信息,通过来源指数和校验次数保证抽取知识的置信度;最终实现知识图谱的自动化构建与可视化展示。结果表明,利用2 000万字规模的文献文本可得到含29 490条知识三元组的知识图谱,利用Transformer模型抽取的总体精度为96.27%。  相似文献   

8.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有关研究Cyberspace的大量文献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Ⅱ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1993 ~2013年检索数据,通过可视化图谱的方法挖掘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学科分布;从地理学角度,揭示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时空数据库的动态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平  唐新明  翟亮  李霖 《测绘科学》2006,31(3):111-113
本文针对当前时空数据库的时空表达,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时空数据库动态可视化的概念,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计算机动画、动态符号和动态地图等技术,对时空数据进行了动态地表达。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知网(CNKI)1999—2016年851篇学术论文为数据源,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法进行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定量分析并绘制了科学知识图谱,系统地分析梳理和挖掘总结了国内地理元胞自动机(GeoCA)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11.
GIS三维可视化在数字文化遗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对数字文化遗产的分析,本文运用三维可视化技术,提出基于微机平台建立文化遗产GIS三维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并通过一个典型仿唐木构建筑群的虚拟展示为例,介绍了实用的多种类型数据库管理及基于数据库的实时应用方法,包括若干关键技术:LOD数据集成、多模态可视化、室内外三维一体化显示与漫游和多媒体属性查询。通过此应用实例,证明该方案投资少,开发方便,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动态数据库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田娇娇  唐新明  杨平  汪汇兵  翟亮 《测绘科学》2006,31(1):123-124,136
现有的时空数据库模型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数据库的要求。本文分析总结了常用的空间数据库模型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动态“版本-差量”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数据库进行了建库试验。试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和管理复杂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方便的查询任意时刻的空间信息及其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基础地理数据库的维护和更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叶云 《测绘科学》2005,30(6):105-106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1:500基础地理数据库的建设背景,讨论了数据库建设中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以及数据库的主要技术框架,同时详细论述了上海市建立的面向空间数据库的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与更新机制,并简要介绍在基础地理数据库环境下的用图冲突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结合空间数据库、GIS、计算机图形学、RS等技术构建了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研究地形数据的生成及空间数据库的存储管理,实现了遥感影像的自动配准及无缝拼接;基于四叉树的LOD算法、地形节点评价系统、动态调度及大规模纹理映射等技术的研究,实现了地形数据的3维可视化;提出了自适应特征数据覆盖渲染算法,将2维GIS特征数据覆盖叠加到所创建的3维模型上,构建了虚拟现实环境。该系统成功应用于胜利油田,实现了地下油田的虚拟现实3维可视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套结构状态智能模拟技术,融结构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主要将信息处理智能方法应用到结构状态的模拟及可视化中,并结合了混合编程技术、可视化技术、基于XML的接口技术、软构件技术及工程数据库技术等,提出了智能可视化的概念。研究了两种基于灰色系统的改进的小样本数据可视化预测模型,并以基于XML可视化接口为基础,应用智能模拟技术,建立结构状态智能模拟环境的基本骨架。  相似文献   

16.
数字地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文探讨数字地图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既介绍研究心得,更意在诚邀专家学者的合作。在理论体系方面,本文章阐述了数字地图的概念、体系结构、理论基础,以及数字地图带来的地图学新观念。在方法体系方面,文章阐述了数字地图能够解决的地学问题、数字地图的分析方法、数字地图的数据模型;在技术体系方面,文章阐述了数字地图制图系统、移动数字地图技术等内容。文章给出了数字地图的应用实例,包括国家自然地图集数据库、电子版、网络版,以及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电子地图集等两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