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在三维地形表面无缝叠加矢量要素是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三维制图等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矢量要素与三维地形无缝叠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矢量数据基于三维地形的实时显示上面,面向三维制图的研究相对较少,导致矢量要素的显示过于简单,地图要素信息传输受限。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几何法的线状矢量数据与规则格网DEM无缝叠加算法,并通过纹理映射的方式实现矢量数据符号化,最后以道路数据为例进行实验,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三维数据通过立体建模,能逼真再现三维地形效果。根据生产实践的经验和学习体会,介绍了在具体项目生产过程中对三维数据编辑的基本要求和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海洋地理环境矢量数据融合涉及对象繁杂,实现存在较大的困难。本文从二维矢量数据融合和三维地形数据融合出发,研究了海洋地理环境矢量数据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探讨难及区域的地形数据采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西藏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地形测量项目为例,介绍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的前期规划设计、外业数据测量、内业数据处理等流程,检查了测量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地形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南京市规划局矢量地形图数据建库为例,详细地描述了矢量数据入库的处理过程.首先对入库的矢量图形数据要求做了概述,如要素的分层设色标准、地形图要素属性项定义等;然后讲述了矢量数据入库的流程和步骤;最后介绍了基础地理信息库的符号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借助GIS强大的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功能,以湖北省崇阳地区1:50 000区域地质成果为例,基于地理矢量数据、地质矢量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地形数据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将DEM与遥感图像叠合生成三维影像图,建立集地形、地质、遥感等数据为一体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解决传统二维地质图件用于表示三维地质不直观等问题,提...  相似文献   

7.
对线性要素通过合理可行的编码,在同一层中建立线性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矢量数据的一次采集、一次编辑、一次交断,为数据的导出、检查、出图及地形图的一体化打下了基础;并通过软件一次分层提取、一次分层拓扑,将数据导入到用户所需要的数据库中。实现公共边、面要素构面的自动化处理,有效降低人工采编工作量,提高数据生产效率和数据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的矢量地形数据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AD的矢量地形数据是一类基本的重要的基础地理数据,其应用十分广泛,同时也是各类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数据源,其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是其重要质量元素,本文论述了基于AuotoCAD二次开发实现矢量地形数据计算机自动化高效检查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格林纳达自然与环境资源为研究对象,搜集大量相关原始资料,并利用GIS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编辑。建立有效的分类编码规则,将所有空间要素按照矢量和栅格形式编辑入库,最终建立一个信息完整的格林纳达专属自然资源与环境数据库,方便了信息查询和统计。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可视化软件ArcScene对格林纳达的降雨、地形等基础数据展开可视化分析,所得结果可以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模板阴影体算法的矢量数据绘制方法,实现矢量数据在三维场景中的高质量实时叠加显示。南于该方法基于屏幕空间,所以具有像素级的精度,不会出现传统的基于纹理方法所产生的绘制走样现象;而且不受地形几何数据的约束,其执行效率与地形数据的复杂度无关,仅取决于矢量数据本身的复杂度。详细论述基于模板阴影体算法矢量数据绘制的关键技术,并通过试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