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巴丹吉林沙漠横向沙山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处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荒漠地带的世界最高大的沙丘系统——巴丹吉林沙漠横向沙山系统,具有重要的风沙地貌与沙漠第四纪地质及水文学研究价值。以往的研究主要取得了对该沙漠及其沙山的近130 ka来环境变化历史的框架性认识。沙漠的形成时代、沙源、沙山及其间湖泊的成因与演化过程等及其与区域及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需要重视沉积学方法的应用。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不仅对认识其自身奥秘,促进风沙地貌学与沙漠第四纪地质学的进展,而且对认识区域气候、环流、水循环、大地构造等重大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的湖泊水位能反映有效降水及气候变化,已成为重建第四纪降水和水量平衡最重要的指标。亚洲分布着几乎全球各种成因类型的湖泊,第四纪湖泊演化在全球第四纪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通过对地貌学、沉积学、生物地球化学和考古学的研究重建了各个区域的湖泊水位变化,并据此建立了湖泊演变数据库,作为研究第四纪亚洲区域气候变化的重要基础。本文介绍湖泊水位气候理论的发展历程,回顾晚第四纪亚洲湖泊水位研究的历史;分析晚第四纪亚洲从西到东不同区域湖泊水位变化历史和地域特征,并根据晚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两个特征期湖泊空间变化特征,从古气候模拟的角度探讨了气候驱动机制下湖泊水位变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萨拉乌苏河地区粘土矿物组合分析与古气候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卢小霞 《中国沙漠》1985,5(2):27-35
萨拉乌苏河嘀哨沟湾剖面中晚更新统下部萨拉乌苏组,晚更新统上部的城川组中部,全新统中下部河湖沉积或黑垆土中的粘土矿物组合以伊利石为主,但伴有少量的高岭石类矿物;而晚更新统上部的城川组上下部,全新统上部嘀哨沟湾组以风成沙为主的粘土矿物组合均以伊利石-绿泥石为主,并有少量的蒙脱石。萨拉乌苏河雷家咀子、马达渠以北西北部梁地的第四纪地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与萨拉乌苏河嘀哨沟湾剖面的结果基本吻合。这表明本区第四纪风成沙与黄土是在相对干冷气候下沉积的,而河湖相、湖沼相及古土壤是在相对暖湿的气候下形成的。由本区第四纪地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反映自晚更新世以来,本区气候曾经历暖湿→干冷→温湿→干冷→暖湿→干冷的多次更替,大体与北半球的玉木——里斯间冰期、前玉木冰期、玉木间冰阶、玉木主冰期、冰后转暖期和新冰期气候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4.
李开封  朱诚 《地理学报》2013,68(1):137-139
为推动海峡两岸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 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上海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2012 年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教育研讨会”于2012 年11 月22 日至24 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议题是:海峡两岸高校及科研院所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的教育与普及、全新世环境演变与中华文明探源、地貌与地表过程、资源环境保育与治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北京大学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创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新建的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开始了地貌与第四纪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标志着北大地貌第四纪学科的建立。65年来,在新构造活动与构造地貌、气候地貌与沉积、流水地貌与沉积、沉积相与比较沉积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纪地层与年代学、第四纪气候与环境变迁、海洋地球化学过程与环境演变、环境考古与古代人地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一些领域发挥了创新与引领作用,解决了一系列国家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为中国地貌第四纪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地理学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北大地貌第四纪学科发展与科学研究将以地球系统科学的视角,加强地貌学与自然地理学各分支以及地球科学其他领域的交叉与融合,深化不同宏观时空尺度演化与现代过程关联的研究、以及影响地貌演化的地球系统各要素及相互作用研究,系统展开气候变化、环境演变与地貌过程的模拟研究,加强地貌第四纪理论研究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推动中国地貌第四纪科学向更高水平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报》 《地理学报》2013,68(11):1587-1588
2013年10月12-19日,"海峡两岸2013年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教育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教育与普及专业委员会、台湾高雄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地理系联合主办,云南师范大学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承办,昆明理工大学协办。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海峡两岸高校及科研院所地貌与第四纪环境科研与教学进展、海峡两岸地貌与第四纪环境科研教学领域进一步合作的探讨、中国海疆权益维护与地缘政治问题探讨、海峡两岸风景旅游地貌资源与自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第四纪冰川地貌及古气候的研究,获得较大的进展。根据海洋第四纪的研究,如太平洋与大西洋海底钻孔的对比,所得出第四纪海水温度变化典线,与大陆冰期研究相符合。说明第四纪显著的气候波动,影响比较普遍。至于冰后期以来冰川进退规程及其所反映气候变化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如近300年间的新  相似文献   

8.
李平日 《热带地理》2006,26(4):F0003-F0003
庆祝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50周年暨第九届全国第四纪学术大会于2006年10月9~11日在南京隆重举行。适逢中国第四纪界的领军人物———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名誉主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90华诞,到会者特别踊跃,有近20位院士和超过400位第四纪界学者参加这次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河上游第四纪冰川与冰后期气候波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20年来,第四纪冰川地貌及古气候的研究,获得较大的进展。根据海洋第四纪的研究,如太平洋与大西洋海底钻孔的对比,所得出第四纪海水温度变化典线,与大陆冰期研究相符合。说明第四纪显著的气候波动,影响比较普遍。至于冰后期以来冰川进退规程及其所反映气候变化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如近300年间的新  相似文献   

10.
前言第四纪是地球地质历史发展时期中最年青的时代。第四纪地层的正确划分,对研究第四纪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古地貌,新地质构造活动的变化……,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南天山阿克苏地区工农业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评价,地下水资源的开发;第四纪沉积矿藏的勘查……等各项建设事业,都需要有关第四纪地层方面的资料佐证。  相似文献   

11.
DEM数据辅助遥感信息进行第四纪沉积物自动识别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讨论了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中,运用遥感定量分析方法,充分提取第四纪地层的遥感信息,结合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在对南阳-襄樊盆地南缘的第四纪地层典型剖面的勘查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数字地面模型DEM辅助光谱信息进行第四纪地层及沉积物类型识别和分类的方法,并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国已有约11所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先后开设了第四纪地质学课程。为了交流教学经验及科研成果,受有关兄弟院校的委托,经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积极筹备,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第四纪地质学教学大纲讨论会,于1982年9月18日至24日在石家庄市召开。来自全国18所高等师范院校及有关科研和生产单位的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审阅了河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学院所提供的四份教学大纲;听取了各院校授课经验的介绍;对高师地理系第四纪地质学的教学性质、任务、内容等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见。会议认为,第四纪地质学是高师地理系的一门综合性基础课,也是提高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学完  相似文献   

13.
裘善文 《地理科学》2007,27(5):736-736
施雅风院士主编,崔之久、苏珍副主编的《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学术专著,全书共19章、91万字,另附有李炳元等编制的《中国第四纪冰川图》,已在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6年3月出版。这部杰出的综合性专著,无疑是继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院士的“冰期之庐山”、世界级的第四纪大师刘东生院士的《黄土与环境》的专著之后,中国第四纪研究的又一项新的重大成果,无疑是对中国第四纪研究的一大重要贡献,它将推动中国新的高水平的第四纪冰川和环境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热带地理》1999,19(4)
由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热带亚热带环境专业委员会发起,协同广东省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广东省地理学会地貌第四纪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地质矿产局地质环境处联合主办,“华南环境变迁记录的遗迹与旅游资源科学化”现场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10月29日~11月1日在广东省揭西县召开。与会者包括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交流部、广东省地质学会、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山大学、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矿局、广东省地震局、华南师范大学的地质地貌、古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学及旅游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揭阳…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湖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在青海湖区进行过多次地质地理调查,但对本区第四纪地层迄今研究甚少,也未从其中发现过生物遗体。本文试图根据孢粉组合对本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古气候变化及青海湖形成时间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在青海湖区进行过多次地质地理调查,但对本区第四纪地层迄今研究甚少,也未从其中发现过生物遗体。本文试图根据孢粉组合对本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古气候变化及青海湖形成时间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的形成发育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的考察,以及沙丘形态和风况、沙山TL测年、古沙丘层理产状等的研究表明,高大沙山的形成发育受沙源、风系、底基地形和灌草植被等因素的影响。第四纪以来弱水古水系的变迁为沙漠及沙山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沙物质来源。沙山发育的受西风和西北风两大盛行风系的控制,末次冰期以前为西风环流主导时期,地表盛行风向为西风,次为西北风;末次冰期以来为季风环流主导时期,地表盛 行风为西北风,次为西风。沙山底基地形的起伏不仅诱发近地表气流产生波伏运动,同时也是风沙流运行的障碍。气候湿润期发育的沙丘灌草植被通过抑制风蚀、扑捉风沙等作用加速沙山的发育。高大沙山是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复合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演进而形成的大型稳定风积床面形态。  相似文献   

18.
实际上,地球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现第四纪堆积物。在山区,往往覆盖着第四纪残积物,而在斜坡、阶地和谷底,多为崩坍物、滑坍物以及山麓堆积物、冲积砾石层或冰碛物所覆盖。在平原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常常覆盖了所有地面,而且为海底输送了大量物质。就地质史而论,在短暂的第四纪期间,海陆轮廓变化不大。因此,在现代大陆上,第四纪堆积物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面积约530,000平方公里。西起孟津东到连云宽约700公里,北接燕山南界桐柏、大别长约1,000公里,平均拔海在100米以下,为亚洲东部最广大最肥沃的泛滥冲积平原。开封区位于平原的中部黄河大冲积扇的南翼,平均拔海73—74米,地势从西北略向东南倾斜。平均此降1/6,000。当第三纪时这里是地壳沉降区,第四纪时黄河三角洲成长,逐渐成为现代所见的冲积平原。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面积约530,000平方公里。西起孟津东到连云宽约700公里,北接燕山南界桐柏、大别长约1,000公里,平均拔海在100米以下,为亚洲东部最广大最肥沃的泛滥冲积平原。开封区位于平原的中部黄河大冲积扇的南翼,平均拔海73—74米,地势从西北略向东南倾斜。平均此降1/6,000。当第三纪时这里是地壳沉降区,第四纪时黄河三角洲成长,逐渐成为现代所见的冲积平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