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Che5.0测图系统与MapInfo数据接口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介绍了Che数据文本格式及MapInfo的交换文件格式Mif/Mid,详细地阐述了Che测图系统与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方法及实现途径,对实现数字测图系统与GIS的数据接口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S)制作山东省1:1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过程,并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证实了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能有效地节约成本,提高成图质量。  相似文献   

3.
范志坚  付蓉 《海洋测绘》2011,31(2):72-75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对现势性较差的1:1万数字线划图(DLG)数据进行更新.常用数据更新方法比较繁琐,成本比较高,制作的周期也较长.因此,对基于Quickbird影像对1:1万DLG数据更新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报春  王君  唐俊  郭晖  陈刚 《海洋测绘》2011,31(5):72-74
针对当前海图符号数据转换中出现的新问题,在ArcInfo和MicroStation的海图符号制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ArcInfo到MicroStation的海图符号数据转换方法.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解决了新增海图符号的转换问题,实现了从ArcInfo到MicroStation数据的平稳转换,为完善海图符号和提高工作效率提...  相似文献   

5.
数字测图中的坐标变换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数字地图的特点,探讨数字测图中的坐标变换方法,总结了一套作业思路和方法,使外业测图不需提前单独进行控制测量,且设站灵活,内业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满足精度要求的测量数据和数字图进行数字化成图。配以少量控制点,该模式也可在大面积数字测图中使用。从而可减少外业工作量,显著提高工效。  相似文献   

6.
主要阐述可量测立体像对的3D立体坐标量测系统设计与实现。现存的全数字摄影测量产品要么是价格昂贵的高端专业设备(一般为具有高端图像卡的工作站),要么是功能受约束的简单设备。将说明如何在非高端图形PC设备上,运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penGL、软件模块化和硬件无关性等技术实现所要求的立体量测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基于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DPS)制作山东省1∶10 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的过程,并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证实了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能有效地节约成本,提高成图质量.  相似文献   

8.
侧扫声纳和多波束测深系统在海洋调查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罗深荣 《海洋测绘》2003,23(1):22-24
介绍了利用多波束进行全覆盖水深测量和利用侧扫声纳进行海底、水体目标的探测技术。综合利用多波束水深数据和侧扫声纳声图,可有效增强不同观测数据的互补性和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马兰 《海洋测绘》2004,24(2):46-46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 (IHO)数据防护模式 (IHODataProtectionScheme ,S - 6 3)用于规范数字海图信息的分发与服务 ,包括防盗版、防伪造和选择性存取 ,数据制作者一致性和原型设备制造商 (OEM )一致性条款 ,是安全结构与操作规程的推荐性标准 ,使用对象涉及数据生产者、买主和最终用户。由IHO数据防护模式咨询组 (DPSAG)编制 ,并经各成员国同意 ,2 0 0 3年 10月公布第 1 0版。IH0数据防护模式是在挪威Primar安全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从 2 0 0 0年起 ,IHO就基于Primar制订统一的安全防护模式问题 ,向成员国征求意见。 2 0 0 3年 1月 …  相似文献   

10.
SOA理念在“数字海洋”数据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908-03 "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项目中节点数据现状的描述,结合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指出使用 SOA (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 的理念来整合数字海洋中分布、异构、海量海洋数据的技术路线是数据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对 SOA理念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给出了可应用于"数字海洋"数据体系构建的面向服务的数据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1.
多源温盐资料存在大量重复现象,大大影响了这些资料的融合应用价值。本文根据多源温盐资料的重复现象,结合实际业务工作经验,提出了重复条件组合排重法这一模型(缩写RRM-CRC),并介绍了温盐资料排重业务化流程。利用该模型和业务流程,可以有效提高温盐资料的排重效率,在其他资料的排重处理中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新新  王祥  赵建华  范剑超  王进  韩震 《海洋学报》2017,39(11):141-147
SMOS卫星数据发布以来,相关学者针对海表盐度数据开展了大量的真实性检验工作,但是在受无线射频干扰(RFI)影响海域开展的相关工作很少。本文以西太平洋海域为研究区域,选择合理的时空匹配窗口,将WOD13实测海表盐度数据与SMOS卫星单轨海表盐度数据进行数据匹配,采用统计学方法开展SMOS卫星数据真实性检验,并分析RFI对SMOS卫星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SMOS卫星受分布在西太平洋沿岸射频干扰源的影响,RFI污染高风险区单轨L2数据准确度相对较低,最优仅为3.45,RFI污染低风险区的卫星数据准确度最优为1.07,可见,RFI对单轨卫星数据准确度的影响很大,最终导致西太平洋海域西部大面积海域数据缺失,尤其是中国近海海域,如何检测和减缓RFI对卫星数据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取准确的海冰信息,利用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来测算海冰面积,在假设TM海冰面积是比较准确的前提下,用TM海冰面积来订正MODIS和NOAA/AVHRR海冰面积,以提高这两种高时间分辨率遥感资料对海冰面积的判别精度。选取2003年2月5日的TM、MODIS和NOAA/AVHRR数据,在这3个图像上分别选择20个样本,然后进行了海冰面积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的海冰面积提取订正模型。并分别以此两种模型为基础,对2002年12月8日至2003年2月26日和2005年2月1日至2月11日冬季渤海海冰面积进行修正,并将由MODIS和NOAA/AVHRR提取的海冰面积、用模型订正后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给出的海冰面积做了详细的比较。结果表明:线性回归可以提高海冰信息的提取精度。此研究为海冰防灾减灾和海冰资源量估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状态空间模型是研究海洋波能转换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有效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的关键之一是如何根据实验或计算的脉冲响应函数来高效地确定状态空间模型中的矩阵参数.结合最优化理论中的单纯形法、最小二乘法以及矩阵指数的简化算法,提出了一种确定状态空间模型矩阵参数的有效数值方法.数值试验表明,由于该方法克服了高斯-牛顿方法的局部收敛性及其需求解矩阵指数关于参数的导数的缺点,因此大大扩展了初值的可选范围,有效地提高了数值模拟效率,并且使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海岛建筑物高度测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快速建立海岛建筑物的三维立体模型对于海岛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海岛建设项目监督和管理、海岛权益维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建筑物高度数据是三维模型建立的重要基础数据。如何快速、准确获取成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现行的高度数据提取方法,选择利用高分遥感影像进行建筑物阴影测高法,以河北省月岛为实验区,进行了建筑物高度提取,并和实际高度进行对比,对阴影测高法测量高度进行精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空间数据查询效率的优劣决定着三层体系结构空间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空间数据缓存技术是提高空间数据查询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数据缓存技术逐渐成熟的今天,如何利用数据缓存技术来构建空间数据缓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Microsoft新的数据缓存技术,借助常用的格网索引,在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器端开辟空间数据缓存区,以降低数据的传输量,减少用户的请求响应时间,从而提高空间数据查询效率。在利用版本控制技术实现空间数据缓存的同时,解决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一致性问题,确保空间数据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珠江口现阶段陆海高程基准不统一的事实以及由此产生的海岸带陆海数字成果无法拼接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基于国家高程基准建立珠江口深度基准面格网模型的技术流程及构建方法。通过项目实施获取的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精度检验与方法比较,确立采用克里金内插法建立珠江口深度基准面格网模型。最后对模型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The sea-surface height (SSH) signatures of internal tides extracted from the TOPEX/Poseidon (T/P) altimeter data along satellite tracks are fitted with superposition of several plane waves which have different wavenumber vectors. The key problem of plane wave fitting with iterative method is how to determine the initial value of wavenumber of each plane wave. The previous solving method is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tidal SSH signatures along each track with wavenumber spectrum. But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blem cannot be solved completely with the wavenumber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 only. The metho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wavenumber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exhaustive method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initial values of wavenumbers for iteration.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not only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but also better than the previous metho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n improvement of the previous on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of plane wave fitting of the T/P internal tidal SSH signatures and deepen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tides in ocean.  相似文献   

19.
Bayesian statistics offer a novel means of estimating return values of wave heights and hence of establishing design criteria for offshore structures. The Bayesian method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ver the classical method since it enables all types of uncertainty (physical, parameter, distribu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design wave prediction to be handled in a consistent manner in the same analysis.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Bayesian method for drawing inferences are outlined step-by-step. It is shown how Bayesian estimators of return values for wave heights are established by taking an expectation over all parameters and contending distributions. When the Bayesian procedure is applied to large data sets, such as wave data sets, computational difficulties could be encountered, making a “remedial” procedure necessary. However, the Bayesian procedure has been used successfully with wave data sets from the northern North Sea. Furthermore, the associated remedial procedure is such that the program can be made suitable for many existing computers, e.g. desk computers.  相似文献   

20.
变分资料同化中不同的变分求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应用变分资料同化方法时面临着两方面的难题:一是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矩阵的求逆问题;二是与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矩阵相关的计算与存储问题。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不同的求解方法便被提出来了。对主要的变分求解方法,包括增量法、运用空间滤波算子的变分分析法、预处理化法、物理空间统计分析法、谱统计插值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指出了变分资料同化中各种求解方法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