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解决,就如何选择测量方法,提出了可行的测量技术比选法。重点讨论了用效益/成本为模型比较不同的测量技术,从而选出量经济的测量方法,并给出实例。本文建议选用局部成本-效益估值因素,而不必研究全球的成本-效益估值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农用地定级估价成果属性数据以及图形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农用地定级估价成果网上发布系统方案,并对该系统的体系、数据库设计等关键步骤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许尤楠 《测绘学报》1996,25(2):133-139
本文提出用间隔三差相位模型处理GPS观测数据,整体平差GPS网。阐述了基本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用以此模型和方法为基础编写的软件SOSDS处理了1991年5月至1992年4月观测的分布在全国范围的53个点的GPS网数据。结果显示出,基线精度为2×10-8;基线向量的单弧解算精度为40cm(N)、93cm(E)和106cm(U);点位坐标的相对精度为3×10〔-8〕。  相似文献   

4.
一种三步抗差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欧吉坤 《测绘学报》1996,25(3):173-179
抗差估计的关键是选择恰当的极值函数ρ(.)或ψ(.)函数。本文针对抗差估计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抗差方案的构想。新的抗差方案试图实现如下三阶段目标;1)选取抗差性能很强的初值,包括定位参数和单位权中误差的初值。2)综合抗差,即要求能实现系数阵空间和观测空间同时抗差,能解决相关观测抗差估计问题,实现定位参数与单位权中误差的联合抗差。3)剔除粗差,给出有关估值的准确统计特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实体-联系模型(ERM)的数据库逻辑设计方法,即由EERM到SERM,SERM到CERM的转换方法,简称H-S-C方法。首先介绍了一个扩充实体-联系模型(EERM),定义了简单实体-联系模型(SERM)及规范实体-联系模型(CERM),然后给出了EERM到SERM,SERM到CERM的等价转换规则。  相似文献   

6.
GPS陆岛联测技术与渤海海峡GPS网的构建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实践提出了两种有效、可靠的陆岛联测方法,并给出了用GPS技术建立渤海海峡(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老铁山岬-庙岛群岛-山东省蓬莱市)测量控制的可行方案,从而为国家渤海海峡大通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长江三峡地区资源遥感图像处理中的三个技术难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解决办法:(1)跨两高斯投影带的卫星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采用分两个子区校正的办法,提出一个简便而有效的确定子区范围的方法;(2)同类异谱问题采用类型细分的方法来解决,类型细分时考虑阴阳坡、作物季相及植被覆盖度等影响因素;(3)同谱异类带来的错分类,可引进地理控制系统对其校正,从而提高了成图精度。  相似文献   

8.
膨胀土的物理性质表现为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当我们在这样土质地基上进行基本建设时,往往造成建筑物的开裂、破坏以致影响对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使建筑物变形的有三个因素:(1)由于膨胀土的特性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方向的运动;(2)膨胀土使建筑物在水平方向移动;(3)建筑物基础扭转。但使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垂直运动(一般简称建筑物的沉降运动)。本文仅就膨胀土地区建筑物沉降观测以及作为沉降观测的高程控制的精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有关GPS方面的许多文章都以极大的热情报道GPS是如何给定位技术带来了一场革命,毫无凝问,总的说这是没有错。但是无论如何,在应用GPS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进行讨论。为了使用户便于理解,这里将这些问题分为两类。一类可看成是人为造成的,如选择可用笥(SA),抗窃密(A-S)等,其中大部分均可通过过政策的调整加以消除;另一类则是GPS系统本身所固有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避免的问题,其中之一就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了常规大地测量(CG)的弱点,根据大地测量的目的和GPS今后的发展状况,说明了用GPS直接代替CG仍然不能满足现代高度技术发展的需要;基于航空解析摄影测量(AAP)的特点,提出将GPS与AAP相结合是大地测量发展的一种可能趋势,并用计算机模拟数据试验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CG和GPS比较,说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并预测了该方法实现后整个测量工程的前景;最后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根据城镇土地定级估价的工作特点,研究基于GIS技术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方法。在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现行城镇土地定级估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GIS支持下进行城镇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以ArcCAD为支撑软件,进行了城镇土地定级估价软件的设计研制。用于自动完成定级估价因素/子分值计算。土地级别确定、基准地价测算及成果输入等,并以浙江城镇为例进行了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12.
星载SAR复数图像的配准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星载干涉雷达测量已经被证实用于生成大范围(乃至全球)的DEM或监测地表位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SAR复数图像序列的精确配准是保证生成有效干涉相位图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分析了卫星InSAR系统中所涉及的几种坐标系统变换问题,并提出了基于此的几何配准方案,即基于卫星轨道状态矢量、SAR成像几何进行配准的算法;同时,还设计了基于几何配准结果和能量影像相关技术的配准算法,最后使用ERS-1/2、JERS-1和RADARSAT卫星获取的3种SAR复数图像对分别做几何配准和相关配准试验和比较,并对卫星SAR图像质量和轨道数据质量作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为了井口位置和工业广场建筑物的标定;井上、下联系测量;井口之间贯通测量等,首先需在井口附近地面上建立近井点(网)。高质量的近井点(网),应是既满足工程施工标定对近井点点位精度的要求而又能是使观测工作量(例如野外观测时所花时间和费用)最小,即成本最低的近井点(网),这种近井点(网),称为最优点(网)。建立最优近井点(网),可通过优化设计来实现。它包括最佳点位(图形)设计和最佳观测权设计。本文只阐述矿区近井点(网)图形最佳设计,并就矿区常用的几种近井点(网)推证了最佳图形、最佳点位精度、非最佳点位精度以及它们之间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我国多普勒网与天文大地网联合平差提出了下列几点建议:(一)在两个网各自单独平差的基础上,分别求定两个网公共点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二)两个网的公共点上,将多普勒定位求得的坐标值看作为对天文大地网中相应点坐标值的虚拟的相关观测值;(三)用分阶段平差方法(Phased adjustment)进行两个网的严格平差;(四)用带有先验权的参数平差方法,使在联合平差中同时兼顾两个网的定向和尺度因子的信息;(五)对两个网的三维和二维的联合平差步骤和有关公式作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5.
遥感图像最大似然分类方法的EM改进算法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基于参数化密度分布模型的最大似然方法(MLC)是遥感影像分类最常用手段之一,与其他非参数方法(如神经网络)相比较,它具有清晰的参数解释能力、易于与先验知识融合和算法简单而易于实施等优点。但是由于遥感信息的统计分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当特征空间中类别的分布比较离散而导致不能服从预先假设的分布,或者样本的选取不具有代表性,往往得到的分类结果会偏离实际情况。首先介绍了用基于有限混合密度理论的期望最大(EM)算法来作为最大似然函数(MLC)参数估计的方法-EM-MLC。该模型首先假设总体混合密度分布可被分解为有限个参数化的高斯密度分布,然后把具有先验知识的样本与随机选取的未知样本混合在一起,通过EM迭代计算来估计出各密度分布的最大似然函数的参数集,从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参数估计可能出现的偏离。最后,本文提出了基于EM-MLC遥感影像分类的具体实施流程和应用示范,并与一般最大似然方法(MLC)得到的分类结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综合比较,认为EM-MLC在精度上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交变换的信息特征分析与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测绘模式识别理论进行研究,特别是对信息特征选择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在最小均方误差(MSE)准则下,建立了信息特征选择的优化理论模型,并给出解算结果,从而指出了卡南-洛伊夫变换(KLT)是信息特征选择的最优正交变换。根据信息论中熵函数的思想,建立一种新的熵函数-第二表示熵,用它分析KLT下的信息特征及KLT后特征值的信息载荷,从而当给出误差限后,提出信息特征优化选择的一种算法。最后给出在测绘模式识别中的应用模型及算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其它部门的信息系统对数字地籍图的需求猛增。为此,联邦德国各州的测量管理部门通过建立自动化房地产图(ALK)来满足上述需求。但在方法组合及转换战略方面各州都有其特点。本文介绍莱茵兰-法尔茨州的方法。我们从ALK的基本思想开始,叙述莱茵兰-法尔茨州的现况和目标。着重论述适用的规章(法律根据和规范)、使用的方法,采用的仪器以及转换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郭金运 《测绘技术》1995,(2):11-15,23
本文对在陀螺力矩,常阻尼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单自由度陀螺寻北仪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双尺度分析,推导了转子轴运动周期公式,并与线性解进行了比较,认为双尺度解在O(θ^-4m)基础上趋近实际摆动轨迹。  相似文献   

19.
GIS技术在房地产估价中的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延辉  姜亚莉 《北京测绘》2011,(2):46-47,23
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估价业务量日趋增多,估价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估价的难度、复杂度也越来越大,文章从房地产估价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探讨将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于房地产估价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GIS房地产估价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该系统对房地产估价业乃至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必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加权灰色预测模型及其计算实现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鉴于GM(1,1)灰色预测模型中背景值取值方法的不足,引入背景值最佳生成系数,得到新的背景值计算式,从而将GM(1,1)预测模型扩展为加权灰色预测模型--PGM(1,1)预测模型;并对PGM(1,1)预测模型中的最佳生成系数p及灰参数的估计计算进行了详细论述,应用迭代法来确定要应的数值。实例表明,此方法的拟合精度和预测效果均优于GM(1,1)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