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δScuti型变星是赫罗图上A3~F5区间的主序及其以上的一种周期短于0.3 d的单周期或多周期小变幅脉动变星.与它们相关的变星有矮造父变星、γ Dol变星、蓝离散星、金属线星、A型特殊星、λBoo变星和δDel变星.有些赫比格Ae/Be星也存在类似的脉动.对自1964年起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给出了1995年后新发现的相关变星数和最可靠的周期变化表,提出应当用双星轨道光时效应来解释实测得到的变星周期变化中的幅度很大的成分.统计表明自转越快变幅越小,因此年轻星团中不可能存在大变幅变星.变幅随周期的分布有3个极大值,最大变幅是周期0.17d处的1.0 mag.恒星系统内变星的平均周期越短系统的年龄越大,金属丰度也越低.  相似文献   

2.
蒋世仰 《天文学进展》2002,20(3):245-255
δScuti型变星是赫罗图上A3-F5区间的主序及其以上的一种周期短于0.3d的单周期或多周期小变幅脉动变星,与它们相关的变星有矮造父变星,γDol变星,蓝离散星,金属线星,A型特殊星,λBoo变星的δDel变星,有些赫比格Ae/Be星也存在类似的脉动,对自1964年起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给出了1995年后新发现的相关变星数和最可靠的周期变化表,提出应当用双星轨道光时效应来解释实测得到的变星周期变化中的幅度很大的成分,统计表明自转越快变幅越小,因此年轻星团中不可能存在大变幅变星,变幅随周期的分布有3个极大值,最大变由是周期0.17d处的1.0mag,恒星系统内变星的平均周期越短系统的年龄越大,金属丰度也越低。  相似文献   

3.
利用一种非局部和非定常的恒星对流理论,计算了0.6~3.0 M☉恒星演化模型的线性非绝热脉动.结果表明,赫罗图上脉动不稳定带右方的脉动不稳定的低温恒星可以分成2大类(群).一类由主序矮星、亚巨星和中低光度红巨星组成的类太阳振荡恒星,它们的中高阶(径向阶nr≥12)p模是脉动不稳定的,而低阶(nr≤ 5)模是脉动稳定的;另一类是由亮的红巨星和渐近巨星支星(AGB)组成的类长周期变星,它们的低阶模(nr≤5)是脉动不稳定的,而高阶模(nr≥12)却是脉动稳定的.能利用对流与脉动的耦合统一解释造父变星脉动不稳定带红边界、类太阳和类长周期变星脉动.对赫罗图右方的低温恒星的中低阶p模振荡,对流与脉动的耦合是主要的脉动激发和阻尼机制,而湍流的随机激发机制仅对类太阳振荡高阶p模重要.  相似文献   

4.
TESS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空间卫星提供的短曝光、高精度光度测量为寻找并区分变星与搜寻行星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利用变星源的光变曲线,使用周期频谱分析与光变折叠等一系列方法分析了TESS空间卫星21扇区19995颗拥有高质量光变数据的目标源,并对这些源进行了分类,共获得4624颗变星,其中食双星322颗、脉动变星470颗、行星凌星37颗.所得变星结果与VSX (The International Variable Star Index)变星表进行了交叉比较,共交叉匹配了625颗变星源,这些交叉源中共有131颗为食双星系统、31颗为脉动变星,并通过周期频谱分析获取了双星绕转以及脉动周期.另外在59颗变星中发现明显耀发现象,交叉源中有8颗变星为行星凌星并同样通过周期频谱分析获取了行星绕转周期,从而验证了TESS空间卫星数据对变星分析的可行性.通过利用TESS空间卫星21扇区获得的变星周期结果与VSX变星表中提供的变星周期对比,发现与VSX变星表中绝大部分变星的周期一致,有一部分结果与VSX变星表中的结果差别较大,对这些变星周期结果做了进一步修正,并给出了变星表未列出的变星周期结果.  相似文献   

5.
熊大闰  邓李才 《天文学报》2006,47(3):256-267
利用一种非定常的恒星非局部对流理论,对球状星团中低光度的红巨星进行了线性非绝热脉动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对所有温度高于约5400 K模型的基音到4阶泛音都是脉动稳定的.随着恒星光度的增大,低阶泛音也变得脉动不稳定.对中低光度的红巨星,脉动稳定性非常低,接近中性稳定.因此他们将是不变星或非常小振幅的短周期变星(P<2天).  相似文献   

6.
ZB44=G512是位于球状星团M4的C-M图上红巨星支顶部的星。在1975年紫台拍的双筒底片上,姚保安发现它有可疑快速变光,后经多次照相观测,不能排除变光的可能性。1980年我们用北台60公分反光望远镜进行光电观测,看来变光确实是存在的。最引人注目的是在λ_e≈6250波长上,它有变幅约0~m.15,准周期约68.5分钟的快速变光。就我们所知,发现红巨星有这样的光变还第一次,如果为进一步的观测所证实,显然对变星理论和天体演化理论都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对已发表的反常变星ZB38=G30和ZB39=G327也进行了光电观测,看来照相发现的光变属实。 由于光电观测是在大天顶距时进行,从现有径向变星脉动理论看,C-M图上性质很不同的红蓝星却有相似的变光形式是难以理解的,而按现有的文献上的知识,又找不到哪种误差可以完全解释观测到的准周期光变。所以我们重复文献[7]说过的话,除非发现了新的误差来源,否则我们不得不得出结论:M4方向存在着一群反常变星。 迫切需要进一步的观测来证实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
对低温变星的脉动激发机制中的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了评述:(1)大多数人相信γDoradus型变星是由所谓的阻塞对流机制所激发.研究表明,γDoradus和δScuti变星的激发机制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差别,他们是更大一类δScuti-γDoradus变星的2个次群:δScuti变星是p模脉动子群;而γDoradus是g模脉动子群.(2)大多数人相信太阳5分钟振荡和恒星的类太阳振荡被对流所阻尼,他们是由所谓湍流随机激发机制驱动的.研究表明,对流并非单纯只是脉动的阻尼机制,否则无法解释Mira变星和类Mira变星.利用非局部和非定常的恒星对流理论,不仅可以重现δScuti和γDoradus脉动不稳定区,也可重现低光度红巨星的类太阳振荡和高光度红巨星的类Mira振荡特性.  相似文献   

8.
钡星系统轨道根数分布及丰度的Monte-Carlo模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星风质量吸积的角动量守恒模型,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普通红巨星双星系统和钡星的轨道根数的变化规律,由于钡星系统是由普通红巨星双星系统演化而来,因此钡星系统的轨道偏心率及周期的分布显示了经过质量吸积后双星系统的最终轨道特征。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星风吸积过程的进行,在星风质量损失阶段系统轨道半长轴将增大,导致轨道周期增大,而偏心率变化不大,由此可以解释普通红巨星双星系统和钡星系统的轨道根数的分布规律和变化情况以及钡星重元素丰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贫金属富碳恒星(Carbon-Enhanced Metal-Poor, CEMP)是研究宇宙早期恒星性质和化学演化的极佳样本,通常认为来自双星.目前发现的贫金属富碳星中有9颗天琴RR变星(RR Lyrae star, RRL),其中至少7颗未表现出任何双星特征.传统双星物质转移模型不足以充分解释贫金属富碳天琴RR变星(CEMP-RR Lyrae)单星的形成.之前研究表明氦白矮星和赫氏空隙星(HG)的并合模型可以解释部分富碳红巨星单星的碳增丰现象,因此贫金属富碳星单星也可能来自氦白矮星和赫氏空隙星的并合模型渠道.通过详细计算的氦白矮星和赫氏空隙星并合模型来检验这一演化渠道,结果表明:该并合模型在后续的演化过程中,其重力加速度、温度、表面碳丰度均能与观测符合较好.由此,氦白矮星和赫氏空隙星并合模型极有可能是贫金属富碳天琴RR变星的形成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0.
A66是位于球状星团M4红巨星支最底部(近亚巨星支顶部)的一颗红星.按其在C-M图上的位置,A66可能是星团成员.目前尚无自行或视线速度的测定.发现A66为一小变幅的新变星,周期约一天, v波段的总变幅约0.05等.但是,如果自行或视线速度测定证实为其成员星,那么变光的原因也许不是脉动.因为按照熊氏理论,这样低光度的红星其脉动周期不可能长于0.1天.对于A66这样的周期和变幅,又很难想像变光原因是黑子星的自转或EW型双星的交食.或者,A66不是星团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