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疆省级气象数据库建设及其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气象数据库不仅是新疆气候业务的基础,而且是新疆新一代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建设的支撑和基础。新疆自90年代起,随着地面、高空资料信息业务化,已有106个站的地面资料、18个站的高空资料完成了信息化。这些信息化资料已在预报、科研、气候服务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信息化资料以文件形式存储,很多的用户查询还需临时编程,给预报、气候决策业务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已经影响到气象现代化业务的发展。另外随着气象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数值预报技术、卫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9210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海量的…  相似文献   

2.
杨青,正研级高级工程师,1956年11月生于新疆五家渠,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候学专业,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在新疆气象局气候资料室工作,历任气候分析科科长、气象业务中心副总工;局中、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20年来,新疆气象事业以社会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为牵引力,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推动力,始终不渝地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使新疆的气象业务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从构成气象业务4大功能块的角度回顾近20年来新疆气象业务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一展望。叉污回气象业务的构成、作用和地位新疆气象业务按功能划分由4大系统构成,即:大气探测系统、气象通信系统、天气预报和气候业务系统、气象产品形成及对外服务系统。它们在整个气象业务这个信息系统中分别承担着气象信息采集。气象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4.
新疆气象测报业务质量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气象测报业务质量直接影响到预报、服务和科研质量,基层气象台站的第一要务就是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监测数据。近10 a,由于全疆测报业务质量提高幅度不大,测报业务质量整体水平已处于全国下游状态。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新疆测报业务的真实状态,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新疆台站实际的改进对策,是当前全疆各级业务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近3 a全疆测报业务质量的实际出发,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归纳总结当前全疆测报业务质量状况,并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新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65年生,河南淮阳县人。1982年考入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系,1987年毕业到新疆工作。1987年7月至1988年11月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锻炼实习,1988年12月开始在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新疆农牧业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新疆棉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新疆气象局决策服务领导小组秘书,  相似文献   

6.
何清,男,1965年生,四川成都人,研究员,理学博士,中共党员。1986年7月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候学专业,同年分配到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工作,2009年6月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专业。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各级气象台站预报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对而言 ,县级预报业务发展明显滞后。无论是专职从事预报工作的 ,还是兼职的 ,刻苦钻研预报业务的人少了。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向县局的延伸 ,无疑给县局创造了获取更多气象资料的机会 ,也为县局制作准确的天气预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 ,有的县局 ,迫于上级任务的压力 ,虽也搞了一些现代化建设项目 ,但利用率不高 ,没有很好地发挥效益。原有的一些预报经验及预报方法又没有及时移植到新的业务工作平台上。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只是一条电话线和上级台…  相似文献   

8.
1建设项目概述《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地面和高空气象资料实时查询系统;历史资料及天气图查询系统;Micaps二次开发业务系统;城市概率预报系统;地县预报服务网络系统;重大气象灾害预报决策服务系统;重大气象灾害情报收集服务系统。2系统总体功能《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和完善了现有预报、服务手段,将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体系包含的各分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伊犁重大气象灾害预报服务业务平台,提高现有预报、服务业务系统的总体功能,进一步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在预报服务领域的综合效益。3各分…  相似文献   

9.
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气象业务技术是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研发一直是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核心工作。近年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已逐步迈向精细化、定量化,涵盖了农业气象监测评价、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与影响预报、农用天气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等级预报等诸多领域。随着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的发展,支撑农业气象服务的客观产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既有站点产品,又有格点产品,涵盖了日、周、月、季、年等不同时间尺度。以农业气象指标、数理统计模型、作物生长模拟、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的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平台(CAgMSS)已成为全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的重要品牌。面向现代农业发展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精细化、精准化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作物长势评估与产量预报综合集成技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以及农业气象大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未来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初,在当时局领导和所领导的支持下,新疆气象科研所在原农业气象研究室中成立了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开始了较为常规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经过了9年的努力,农气中。心由一个研究室的非业务服务实体,发展成为区气象局的一个正规业务单位,而且变成了新疆气象部门为自治区农牧业生产提供公益性、决策性服务的一个重要业务依托单位,并多次得到了中国气象局、自治区和兵团党政领导及自治区有关生产单位高度赞扬,4次荣获区局“气象服务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在1995年自治区气象局决策服务(即重要气象情报预报编号服务)的11期服务材…  相似文献   

11.
近期,新疆气象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召开2009年度新疆气象科技工作奖评审会议。会议按照《新疆气象科学技术工作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和要求,对申报新疆气象科技工作奖的14个项目和个人进行了评审。经过申报者的现场答辩、专家质疑和讨论,评选结果是:何清研究员荣获新疆气象局科学技术贡献奖,《新疆公路交通气象灾害预报服务技术研究》、《多模式多物理过程集合预报方法在新疆大降水中的试验研究》、《新疆棉田干旱监测预警及优化配水服务系统》、《基于WeBGIS的新疆春季融雪性洪水预警系统》、《新疆棉区棉花冷害的预测预报研究》等5个项目荣获2009年度新疆气象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二等奖。  相似文献   

12.
气候平均倾向边界的RegCM2区域气候模式应用与评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气象模式与农业气象模式的集成系统用于我国冬小麦区域土壤水分预报和灌溉管理预报。集成系统的气候模式采用NCAR的区域气候模式(RegCM2),为农业气象模式提供实时的降水、气温、比湿、风速等气象要素场预报。RegCM2模式的预报能力关系到农业气象模式预报的效果,文中针对该系统在2000年3-5月冬小麦主要生长期的预报结果,按照国内现行的短期气候预测的评估方法,对系统的动力模式部分进行检验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降水距平预报评分接近和略超过发布的国内业务预报评分,其中以淮河、新疆、内蒙古预报得分最高。月平均气温距平预报评分超过业务预报得分,3月的月降水和4月、5月的月均气温距平相关系数均超过业务预报,3月和4月的月降水异常级TS评分略高于业务预报评分。月尺度的初步评估结果显示RegCM2模式有一定的月预报能力,可以用作跨月的温度降水预报。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献和世界气象组织(WMO)世界气象中心以及部分国家气象中心网站的信息,梳理了世界主要气象业务中心的全球天气预报模式预报指标,分析了当前领先气象业务中心的预报水平,并对反映其核心预报能力的天气和气候预报技巧指标进行了比较。在对过去10多年来预报技巧进步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领先气象业务中心在2025和2035年可能达到的预报指标进行了推测。尽管未来各主要气象业务中心预报系统的提升速率将明显放缓,但是可预报时效将会大大提高:到2025和2035年,500 hPa位势高度的预报时效将分别提高至8.5和10.5 d,高分辨率模式的预报时效将分别提升至7.6和8.4 d,而多种模式要素预报的有效性将全面接近并可能进入10 d。天气型转变预测和MJO预测是反映气候预测的两个核心指标。针对Ni?o 3.4海温距平的未来3和6个月预测,相关性未来分别可能达到93%和86%(2025年)以及96%和90%(2035年),而气候模式对MJO的预报时效在2025年将可能达到49 d。新预报量的设计和业务化、下一代数值预报模式以及资料同化技术的研发等,将成为数值天气预报领域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形势需要,促进区域多轨道业务发展,加强气象科研和攻关,2007年新疆气象局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在原有科研基金的基础上,新增了新疆气象业务新技术科研专项,进一步鼓励科研、业务人员积极从事气象科学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5.
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技术综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毛留喜  吕厚荃 《气象》2010,36(7):75-80
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经过近50年的发展,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已形成包括农业气象情报、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农用天气预报等系列服务,其业务技术以指标为基础,以遥感和GIS等技术为支撑,发展了指标评判、统计分析预报、模型模拟、综合集成等技术,满足了不同服务对象对业务的需求。未来农业气象业务将更加规范、精细、定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CAgMSS)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CAgMSS)是基于C/S架构,研发的面向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气象服务的业务工作平台,主要包括农业气象监测评价、作物产量预报、灾害监测评估、农用天气预报等子系统,是农业气象业务的基础性软件。系统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气象业务技术,实现了全部子系统数据管理、模型运算、产品制作等业务流程的一体化。系统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规范了农业气象各类业务数据,基于插件技术集成各项业务功能,实现多元数据、多指标、多模型在农业气象监测、评价、预报等领域的综合应用,提高了农业气象产品的定量化、精细化、客观化水平。系统于2012年投入业务应用,基于该系统制作的农业气象情报、作物产量气象预报、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关键农时农事气象保障等服务产品,在指导全国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显提高了农业气象业务能力和业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韶关市气象台业务自动化建设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在气象部门的及时应用,韶关市气象台的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根据预报业务的实际和需要,建立了多个业务自动化系统,使日常预报业务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应用各种气象信息,为提高预报水平,更加及时有效的开展气象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气象学会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与新疆气象学会联合举办的2006年学术研讨会,于8月21~22日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疆内的7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主任、中国气象学会气象通信与信息技术委员会主任施培量主持开幕式,新疆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史玉光致词。史局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新疆的自然特点、风土人情和天气气候特点,介绍了新疆气象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前景。他说,新疆气象信息网络业务的快速发展,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他热切希望参会的专家关注新疆和气象信息科技问题,传经送宝,使这次…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辽宁城市气象环境预报业务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工作流程和设计思路,介绍了系统的主要预报业务内容。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值预报技术开发了包括背景资料自动采集传输、航空气象业务产品预报模块、产品后处理、产品的采集传输和内蒙古航空气象服务网站五个部分的内蒙古自治区航空气象预报服务业务系统。通过业务系统的开发达到给内蒙古气象部门内部承担航空气象服务的民航气象台提供技术指导和预报指导产品,提升为航空气象预报服务的能力和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