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在现场工程地质勘察、试验基础上,对我国西南某大型水电枢纽坝基所遇特殊的复杂埋藏型岩溶、承压水问题进行了研究,弄清了坝基岩溶、承压水形成条件及发育特性,对坝址选择及工程处理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河大坝建在白云岩上,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发育.坝基深层岩溶承压水是其首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当坝区发生特大降雨时,坝基承压水对大坝的安全已构成了威胁.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保坝工程措施.并建立了长期观测网.本文根据长观资料就坝基深层岩溶承压水水位动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由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各种动态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了6个典型观测孔的承压水位资料进行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与AR(n)模型和承压水位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在我国广大岩溶地区兴建了许多大、中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取得很大的成绩。本文拟概略总结各地经验,进而作些探讨,以供参考。 一、岩溶地区主要水利工程地质问题 岩溶地区兴建水利水电工程,需调查研究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岩溶库区及坝基渗漏;岩溶塌陷(包括库区、坝基、坝下游及邻谷);岩溶坝基稳定性;隧洞  相似文献   

4.
莲花台水电站岩溶发育特征及工程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地质调查和勘探资料,阐明莲花台水电站坝址区岩溶发育形态、规模及空间展布特征,归纳岩溶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坝址区岩溶发育主要受岩性和地质构造控制,岩溶现象分布范围广,岩溶发育较为密集,具有垂向分带性及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特征;岩溶发育对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岩溶渗漏和岩溶塌陷稳定问题两个方面,岩溶渗漏可能造成电站无法达到设计正常蓄水水位,岩溶空间的存在可能引起坝基抗滑稳定问题。因此,建议设置防渗帷幕,并对坝基开挖揭露的溶洞进行换填加固及固结灌浆等工程处理措施,通过处理,可有效避免岩溶发育对工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兴华  白朝伟  乔白 《地下水》2022,(1):291-292
莲花台水电站坝址河床中部断层F31顺河展布,透水中等,坝基两侧岩溶较发育.坝基下相对隔水层埋藏较深、分布无规律.本文介绍了大坝基础帷幕灌浆与岩溶处理设计、质量控制及灌浆后的效果评价,说明了帷幕灌浆措施可大大减小岩溶渗漏几率,节省施工成本,是针对弱岩溶地层防渗处理的有效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6.
天桥水电站坝基承压水处理及实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桥水电站蓄水后,由于承压水排泄受阻,坝基承压水位抬高,增大坝基扬压力,从而影响大坝的稳定。本文主要对坝基承压水的处理设计和实测资料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提要 天桥水电站蓄水后,由于承压水排泄受阻、坝基承压水位抬高,增大坝基扬压力,从而影响大坝的稳定。本文主要对坝基承压水的处理设计和实测资料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工程水文地质学及其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产生于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中岩土体和地下水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过程中,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目前对这类问题的研究尚处于相对分散的单一研究状态,缺乏系统的从地质机制分析到地质模型抽象,进而由模拟再现到发展趋势预测以及治理措施论证的全过程研究。本文在系统分析、总结水电工程中水 -岩和水 -工程建筑的作用类型及特征基础上,认为可能出现的工程水文地质问题主要是;水库诱发地震、岩溶渗漏、库岸及高边坡的稳定、坝基、坝肩抗滑稳定、枢纽区深层承压水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示踪技术在水库渗漏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岩溶库区渗漏及坝基渗漏勘察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技术。给出了岩溶库区与坝基地下水渗漏勘察的3个实例,对典型岩溶库区渗漏进行的示踪试验表明,渗漏主要受库岸岩溶发育程度控制,水库蓄水水位剧烈变动成为诱发渗漏的主导因素,随着库区水位平稳及河流泥沙对库岸溶洞的淤填,渗漏会随之减弱。典型水库砂砾石坝基渗漏示踪试验显示,渗漏具有主渗通道。示踪成果为水库防渗加固治理提供重要依据。大型示踪试验是一项复杂的勘察工程,把握示踪试验过程与质量监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  相似文献   

10.
北盘江流域沿线山高谷深,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局部区域水资源短缺,岩溶渗漏问题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瓶颈。文章综合地质调查测绘、钻探及物探、水文地质试验、岩溶水系统分析、地下水均衡分析等方法,论证了PCH水库不会发生邻谷渗漏及绕坝基深部的岩溶管道型渗漏,但发生溶隙型渗漏的可能性较大。采用有限元法模拟溶隙渗漏显示:随着T1yn1-1灰岩溶蚀率的增大,坝基抗滑稳定系数稍有降低,潜在失稳模式为后缘剪断T1yn1-2岩体,前缘沿T1yn1-2层内岩屑夹泥型软弱结构面剪出;坝基渗漏量呈线性增加,T1yn1-1灰岩溶隙密集带为坝基主要渗漏区。当溶隙密集带沿T1yn1-1灰岩与T1yn1-2泥灰岩接触带水平发育且集中分布时,坝基抗滑稳定系数将明显减小,坝基渗漏量将明显增大;当溶隙密集带垂直发育、分散发育或主要分布于坝后区域时,其对坝基抗滑稳定及坝基渗漏量影响微弱。岩溶水文地质分析及数值模拟均显示,复杂岩溶水系统势汇区下游区域多以溶隙渗漏为主,其工程影响有限,具备建坝成库条件。   相似文献   

11.
吴晟堂  蒋小珍  马骁  汤振 《中国岩溶》2022,41(5):825-837
在大量建设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及城市更新工程的背景之下,我国城市岩溶地质灾害日趋严重。文章以深圳市3个岩溶地面塌陷事件为例,开展岩溶地下工程地质环境影响区的划定研究。首先运用高频岩溶地下水气压力监测技术对工程影响实际范围进行监测分析,然后结合工程施工参数、岩溶塌陷主要影响因素与水文地质试验参数,采用定性分析和量化计算的综合研究方法,推导出岩溶地下工程地质环境影响范围理论计算经验公式。结果表明:岩溶地下工程影响范围主要与渗透系数、工程深度成正比,与土层厚度成反比,推导的半定量理论公式适用于岩溶承压水条件下,可快速为缺乏地下水监测资料的岩溶地区地下工程安全建设及城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4)
承压水是在水电开发过程中常见问题,在承压水高渗透压力作用下,坝基可能产生化学溶滤和机械管涌,造成库水渗漏。重点对缅甸某水电站低温、高矿化度的基岩裂隙承压水分布、水文地球化学等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坝址承压水对工程建设影响主要是大坝建成后,水库水位抬高,应力增加,最大承压水头高出河水位23 m,在渗透压力不断作用下,导致化学溶滤和机械管涌,造成水库渗漏,发生基地付托,导致坝基不均匀沉降,应采取适当排水方法对承压水进行处理,通过灌浆对承压水进行封堵等处理措施,防止水库大面积渗漏,为水电站顺利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吴堡矿区首采地段水文地质特征及矿床充水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下水类型、含水岩组等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对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吴堡矿区首期开采地段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区内第四系松散层含水层在首采区虽然分别较广,但水量相对较小,正常情况下与其下含水层贯通的可能性较小,对于煤矿开采影响较小;基岩风化裂隙潜水、太原组灰岩溶隙裂隙及砂岩裂隙承压水及奥陶系灰岩岩溶承压水是煤矿开采中最为主要的突水类型。从矿坑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和充水强度角度对首期开采地段进行了矿床充水因素的研究。研究认为,矿井充水水源为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灰岩裂隙溶隙承压水及奥陶系岩溶承压水;充水通道主要是煤层开采后顶板形成的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以及底板受其承压水的影响而产生的破坏带。建议在矿井设计前对首采地段进行三维地震勘探,进一步查明区内断层性质、规模和易发生矿井涌水的部位,为建井设计、矿坑底板的突水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岩溶地下水是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对象。针对圆梁山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岩溶地下水问题,我们采集了区域岩溶水和岩溶承压水的样品,对水样做了δD、δ^18O和T值测定,并计算出d值。根据环境同位素示踪、大气降水氘过量参数和地下水氘过量参数演化理论,对该地区域岩溶水和毛坝向斜段核部深层岩溶承压水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证实了隧道选址位于南北两侧水地质单元的分水岭之上的结论。为进一步深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三江口坝基(覆盖型)岩溶工程地质勘察研究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家骏 《中国岩溶》1989,8(4):300-310
本文以三江口坝基为例,介绍了运用常规地质勘察手段分析研究覆盖型岩溶地区坝基工程地质条件的一些方法,通过施工已证明,勘察的主要结论和工程地质预测评价比较符合实际,研究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屈昌华 《探矿工程》2007,34(10):60-61
对已建中小型水库坝坝基岩溶管道漏水,一般放空水库查找漏水通道后处理,但存在损失大等问题。通过贵州某中型水库坝基岩溶管道的勘察与堵漏处理,总结了一种在已建中小型水库低水头岩溶管道堵漏处理方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损失小、费用低、工期短。  相似文献   

17.
清江隔河岩坝基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采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岩石坚硬程度和岩石完整程度决定岩体的基本质量,然后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应力状态、工程轴线方位与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的组合关系等修正因素,确定坝基工程岩体的级别。针对隔河岩工程考虑岩溶、层间剪切带、应力水平、岩体所处工程部位等因素,给出隔河岩工程坝基工程岩体分级。  相似文献   

18.
沁水盆地长平矿位于沁水煤盆地东缘,主要开采山西组3煤及太原组8煤、15煤,矿井采掘生产中主要受到石炭系太原组、奥陶系峰峰组、马家沟组的岩溶承压水威胁。通过分析地质、物探资料,主要研究了各煤层底板岩溶裂隙形成条件及发育规律,岩溶承压水赋存特征及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岩溶形态主要以小溶孔及溶蚀裂隙为主,且随着地层倾向(北西向)呈逐步减弱趋势;石炭系与奥陶系灰岩各含水层均表现为弱富水性,平面上以小型分散状静态水体为主,且随地层倾向逐渐减弱,垂向上各含水层间无水力联系。  相似文献   

19.
王家骏 《中国岩溶》1987,6(4):335-343
三江口电站位于隆起带与沉降带之间的丘陵过渡地带,河床坝基岩溶洞隙强烈发育。大量资料证明,河床下岩溶洞隙的形成分布和本区古地理气候环境及阶地、新构造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和对应关系。主要是: 1.河床下岩溶洞隙分布强弱交替的垂直分带性,明显受第四纪以来新构造上升速度和当时气候环境控制; 2.河床下不同高程岩溶洞隙充填物的一些标志性特征和地表同期形成的阶地堆积乃至红层相似,可以互相对应; 3.和本区新构造上升节奏相对应,河床下洞隙充填物颗粒级配有粗细交替分布的韵律。 在本工程实践中通过对岩溶与阶地、新构造运动关系的研究,对深入认识坝基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和岩溶水运动条件的演化过程,正确评价坝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岩溶地区坝基岩体质量工程地质分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家骏 《中国岩溶》1992,11(2):105-117
本文概要介绍了根据岩溶形态及岩溶形态组合特征,将各种岩溶坝基划分为晶孔溶孔型、溶隙宽缝型、溶沟溶槽型、溶管溶洞型、网状洞穴型、溶带块屑型、间互层洞隙型等七种基本岩溶组合结构工程地质类型及相应的岩体质量分类方法。该方法以定性分类为主,尽可能利用各项地质表征和物性参数进行定量判断评价。实践证明,该方法简便、实用、预见性好,在大中小型工程各勘察阶段均可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