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槐树坪金矿床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境内,是豫西熊耳山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金矿床。本次研究对槐树坪金矿区地表及井下不同类型的较新鲜围岩、蚀变岩和矿石以及地表1∶20000面积性土壤采样,分析29项微量元素,从岩石和土壤两种采样介质来确定槐树坪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指示元素。一方面基于较新鲜围岩的元素含量特征确定每个微量元素在该区岩石中的异常下限,进而分别计算了蚀变岩和矿石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与异常下限的比值,即异常衬度。按照异常衬度大于1.4的标尺确定了蚀变岩与矿石中明显富集的微量元素组合。另一方面,基于Au与28项微量元素在较新鲜围岩、蚀变岩、矿石三种介质中含量关系散点图直观确定了指示金成矿的微量元素组合。综合二者确定出槐树坪金矿区岩石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As、Sb、Hg、Sn、Mo、Bi、Cu、Pb、Zn、Cd、Nb计13项。针对地表1∶20000面积性土壤调查,采用上述岩石中异常衬度为1.4作为土壤异常下限绘制了槐树坪金矿区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剖析图,以槐树坪金矿区已探明鸡公山一带的主成矿段为模型确定了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的指示元素组合为Au、Ag、As、Sb、Hg、Bi、Cu、Pb、Zn、Cd、B计11项。综合上述结果认为在找矿指示元素组合方面土壤对岩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基于岩石与土壤介质中共同的10项找矿指示元素,构建了归一化的综合异常指标,以鸡公山矿段为标准对整个槐树坪矿区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槐树坪矿区内马蹄沟、秦佛爷沟、姜疙瘩和天坪西4处具有类似鸡公山矿段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在广西姑婆山地区完成的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在地层、岩浆岩、区域构造、物化探、矿产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对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非正式地层单位——开山砂岩;新发现三门.鹰阳关晋宁一加里东期NE向韧性剪切带,建立了区域构造格架,阐明了构造形成演化历史。通过对调查区地、物、化、遥等调查研究,发现一批矿产异常,提交新...  相似文献   

3.
前人在研究区开展过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及重砂测量,但受比例尺限制,异常面积过大,查证目标不够明确,找矿效果不佳。本次通过对前红泉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初步总结了该区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元素组合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等圈定出综合异常10处;在分析综合异常特征、异常检查情况及成矿潜力的基础上划分了成矿远景区4个,分别为受断裂和韧性剪切带控制的万岁山金成矿远景区、黑山头金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与基性岩有关的帐房山铜钴镍成矿远景区及受酸性岩体内构造裂隙控制的红柳疙瘩钨成矿远景区;在成矿远景区内优选出找矿靶区4处,并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 provides data on variations in the contents of As, Sb, Ni, V, Pb, Cu, Cr, Au, Zn, Sc, and Al, measured in the thalli of a saxicolous lichen species,Xanthoria calcicola Ochsner s.l., collected in northeastern Sicily, near an industrial zone and along a belt crossing areas of known ores containing sulfides of heavy metals. A total of 91 liche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roof tiles (39) and on rocks (52). In the industrial zone, analysis of lichen thalli revealed high contents of nickel and vanadium, decreasing at increasing distances from the source of contamination. The results have also revealed the versatility ofXanthoria calcicola in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for heavy metals such as Pb, Zn, As, Au, Sb, Ni, V, and Cu. The contents of these elements in the analyzed lichens highlight the same geochemical associations observed in prospecting surveys on samples of river sediments and identify similar anomalies. Interpretation of data in terms of enrichment factors (EFs) turned out to be particularly useful.  相似文献   

5.
赵洪涛  张庆华 《地质找矿论丛》2010,25(3):196-200,211
文章简述了深穿透化探方法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地气测量方法、活动态金属离子法、金属元素活动态提取法和电地球化学法4种深穿透化探方法,并对深穿透化探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其地质效能进行了评析,指出在应用综合勘查技术和化探异常信息时需要注意与工作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通过中国地调局在新疆东天山浅覆盖区开展1∶5万化探示范项目,圈定了一批具找矿价值的铅锌银铜为主成矿元素的化探异常,通过异常查证和矿产评价工作,采用化探、物探、探槽工程揭露、钻探验证等综合技术方法,在阿奇山一带浅覆盖地区相继发现了一批以铅锌银铜为主的矿产地,发现了阿奇山火山沉积-叠加热液交代改造型铅锌矿床、屹立火山热液型富银铅矿(黑矿型)、1288高点铜矿点等十余处。通过矿产资源评价工作,目前确定阿奇山铅锌矿资源量达大型矿床规模。屹立富银铅矿以其品位高、埋藏浅、开采经济价值高为特点。阿奇山地区铅锌矿找矿成果揭示了阿奇山一带浅覆盖区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张家口崇礼区北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指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球化学测量成果被广泛而成熟地运用在矿产勘查工作中,为明确张家口崇礼区北部成矿、找矿的地球化学指示信息,对该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及异常查证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计算元素富集系数和变异系数、开展R型聚类分析、统计化探异常区岩石的地质年代、对比该区化探异常及已知矿床与典型矿床的成矿要素,从而推断了该区找矿主攻元素为Ag、Pb、Zn、Mo、Cd,且Ag、Pb、Zn和Mo、W 2组元素分别具有共伴生关系,指出该区化探异常主要受燕山期岩浆热液控制。综合分析认为,本区找矿模型为蔡家营式次火山-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具有寻找次火山-热液型Ag、Pb、Zn、Mo多金属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深部隐伏多金属矿碘的地球化学原生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碘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本文研究了碘晕在深部隐伏多金属矿床上的发育特征.通过勘查实例,重点阐明了几种不同赋矿地质条件下碘的地球化学原生异常分布模式;统计不同矿区岩石和垂直矿体部位岩、矿石中碘元素的平均含量的变化规律,确定了碘异常的分散距离,指出它在垂宜分带序列中一直处于序列之首,是地球化学找矿中典型的远程指示元素.确认碘异常在深部隐伏矿找矿中,可以发挥独特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北一、南六矿体是海南石碌铁矿床最主要的2个铁矿体,赋矿围岩同为二透岩,铁矿石主要为赤铁矿加少量磁铁矿.研究两矿体赋矿围岩和富铁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比较其物质组成差异性,可以为本矿床深部和外围找矿提供有用信息.研究表明,北一、南六2个矿体二透岩、富铁矿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差异明显;北一矿体二透岩除CaO和Co含量低于南六矿体样品外,其余氧化物及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南六矿体样品;北一矿体二透岩及富铁矿有Eu弱负异常,南六矿体二透岩及富铁矿Eu正异常;所有样品均表现Ce的弱负异常和轻稀土相对亏损、重稀土相对富集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两矿体成矿环境或受后期热液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0.
冀西北与偏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王郁  蒋心明 《地质论评》1994,40(4):368-376
与偏碱性岩有关的金矿是我国金矿床的一种新类型,本文从区域地质,矿床地质、稳定同位素,矿物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角度出发,研究了河北省西北部的该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探讨了这一新类型金矿床的控矿因素及形成机制,并把研究区内与偏碱性岩有关的金矿床分为“工坪式”及“后沟式”两种,研究结果证实,该类型金矿属于与偏碱性岩有成因联系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岩(矿)石磁参数与原生晕关系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家喆  李燕 《物探与化探》1990,14(2):135-143
本文阐述了岩浆热液矿床中含磁性的岩(矿)石磁参数和其些元素原生晕的数据处理。发现岩(矿)石磁性和某些元素热液渗滤晕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通过获取某特征值,可以发掘元素组合、成矿阶段、矿体赋存规律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具有很重要的地质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tructure of eolian kimberlite indicator minerals (KIMs) haloes present within Quaternary Kalahari Group sediments (up to 20 m thick) overlying the Late Cretaceous kimberlites in the Orapa field in North-East Botswana. A database of more than 8000 samples shows that kimberlites create a general mineralogical blanket of KIMs of various distances of transportation from primary sources in the Orapa area. Models of the reflection and dispersion patterns of KIMs derived from kimberlite pipes including AK10/ AK22/AK23 have been revealed based on 200 selected heavy mineral samples collected during diamond prospecting activities in Botswana from 2014 to 2017. Short distance eolian haloes situated close to kimberlite bodies cover gentle slopes within plains up to 500 × 1000 m in size. They have regularly have oval or conical shapes and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mainly of unabraded or only slightly abraded KIMs. A sharp reduction of their concentration from hundreds and thousands of grains / 20 l immediately above kimberlites toto 10 grains/20 l at a distance of only 100–200 m from the pipes is a standard feature of these haloes. The variation of concentration, morphology and abrasion of specific KIMs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primary sourc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and presented herein. Sample volumes recommended for pipes present within a similar setting as those studied, with different depth of sedimentary cover are as follows: up to 10–20 m cover at 20–50 l, 20–30 m cover at 50–100 l and 30–80 m cover at 250 l. It is important to appreciate that the discovery of even single grains of unabraded or slightly abraded KIMs in eolian haloes are of high prospecting significance in this area.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can be applied to in diamond prospecting programs in various regions with similar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3.
新疆东昆仑白干湖钨地球化学块体的确立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东昆仑是我国西部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地区之一,白干湖钨地球化学块体的确定及白干湖钨锡矿床的发现成为该区矿产勘查中突破性的进展.文章概述了白干湖钨地球化学块体的地质、矿产及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块体与成矿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钨地球化学块体为白干湖钨锡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钨的成矿与岩浆的演化有着密切的成因关系.指出白干湖钨锡矿床有望成为超大型矿床,新疆东昆仑地区有望成为我国一个新的钨矿远景区和新的钨矿产区.  相似文献   

14.
史长义  王惠艳 《地质学报》2022,96(11):3705-3721
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查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的一个重要方面。找矿实践证明,化探方法技术在矿产勘查乃至深部找矿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促使化探方法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在传统方法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了许多新的方法技术。本文从方法论和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找寻深部隐伏矿盲矿的有效化探方法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提出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的概念,将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划分为地面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和地下地球化学测量方法技术,建立了深部矿产资源立体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体系。不同的方法技术有不同的优势和不同的适用条件,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勘查阶段,不同的勘查目的和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选择不同的立体方法技术组合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取得最大效果。  相似文献   

15.
据矿床分布特点,将武平地区与晚侏罗世侵入岩有关的的钼矿(化)分为石英脉型钼多金属矿和云英岩型钼钨矿2种类型,并据成矿地质特征,结合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其控矿因素,提出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内蒙古1∶5万保胜屯等四幅矿产调查项目的工作,在西南沟地区圈定了以Ag,Cu,Pb,Zn为主要元素的HS1化探综合异常,异常区浓集中心明显,规模较大,各元素套合较好,物探异常特征亦明显,通过开展异常查证工作,发现银铅锌多金属矿体4处,矿体与物化探异常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继续推进区域化探与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计划。在区域化探方面,完成调查面积82.93万km2(累计完成756.62万km2),发现异常4 708处,经验证发现各类矿产411处,其中有色金属矿产273处,占66.4%,取得重大找矿突破。开展矿产资源地球化学评价,通过建立典型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来圈定找矿靶区和进行资源潜力定量预测。在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面,完成调查面积26.56万km2(累积完成165.66万km2),建立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体系,主要针对重金属元素成因来源、迁移转化、生态效应与变化趋势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表明,中国土地达到优质级占53%,优良级占33%,较差等级主要分布在中东部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土壤有机碳研究表明,全国表层土壤(0~0.2m)平均碳密度仅为3 186t/km2,且各地区碳密度变化幅度较大,说明中国土壤有机碳处于低水平和不稳定状态。"十一五"期间勘查地球化学针对重大资源与环境问题,深化和延拓地质工作内涵,逐步形成矿产资源评价、生态地质科学研究、土地质量与生态评价、全球变化科学研究及基础地学研究等现代地质工作若干重要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8.
云南铂族元素找矿基础问题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云南省铂族元素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较好,已有不少已知矿床、矿点、找矿信息及地球化学异常。找矿重点以基性超基性岩型为主,也应考虑其它类型,如热液型、黑色页岩型、煤岩型等。找矿重点地区除在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及其周边外,应注意康滇地轴中部及边缘中新生代断裂带通过的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外围的卡林型金矿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分布区亦值得重视,如滇东南地区。此外,寒武系黑色岩系及含磷层位的含铂性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值得加强研究。云南铂族元素矿床的成矿时代,可能从元古代到新生代均有,对云南找铂来说非常有利,其它省区无法与之相比。新生代构造可能将深埋的矿体错动到浅部,找矿中需要特别注意。不妨“沿河找矿”。第四纪的风化壳中是否有铂族元素的富集也可探索。  相似文献   

19.
依据化探成果对东昆仑地质背景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东昆仑地区 6 0 0 0 0多km2 的地域内 ,按照 4km2 的采样单元 ,共采集了 15 0 0 0多件水系沉积物样品。按照 16km2 的网格加工成 4 0 0 0多件组合样后 ,定量分析了 4 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在对这些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基础上 ,利用斜交因子的分析结果 ,讨论了东昆仑地区的区域地层、断裂构造和中酸性岩浆岩的特征。根据区域地球化学成果 ,进一步明确了昆中、昆南断裂对本区地层和侵入岩分布的控制作用。基于元素区域地球化学背景的对比 ,提出了昆中断裂应向东延伸的证据 ,并指出了东大滩、布青山两个地区经历了相似的地质 地球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甘肃白银矿田找矿新突破,在矿田东侧铜厂沟地区开展了找矿预测工作。区内已发现铜厂沟和小铁山等矿床,在收集总结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地质概况、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控矿因素的研究,获得区域找矿标志,在区内发现多处异常,且多数异常的产出位置在已知矿床附近,表明构造原生晕地球化学找矿在铜厂沟地区具有较好的效果。以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为主,结合地质找矿标志对研究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和评价了小铁山—铜厂沟靶区及铜沟脑靶区,可望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