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英杰 《地球学报》1988,10(1):79-91
该区具有重要工业意义的砂金矿床,几乎皆是流水成因的。研究其矿质来源、含金地质体的风化剥蚀作用、砂金矿在河谷中的搬运方式和距离、砂金矿的成矿作用及矿床特征,不但可以扩大砂金矿的找矿前景,还能为在砂金矿分布区寻找岩金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蒋艳明 《地质找矿论丛》2014,29(3):463-466,470
热液矿床原生晕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其中含矿溶液在运动方向上显示出的轴向分带尤其重要,分带序列的建立对于评价隐伏矿体的规模、埋藏深度以及剥蚀水平有指导性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找矿深度。针对黑龙江省三道湾子金矿,计算总结出轴向分带序列特征,确定矿体的前缘和尾晕指示元素以及分带性指数,结合矿区已知矿体对所研究矿脉剥蚀程度和深部成矿潜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苏联砂金矿床的主要地质-工业类型可分为:化学风化壳砂矿、弱分异堆积层的洪-冲积砂矿和洪-坡积砂矿、冲积砂矿、大陆古海岸线的滨海砂矿、工艺成因砂矿、其中冲积砂矿的工业价值最大,关于砂金矿的原生补给源、主要的有金-石英建造、金-硫化物-石英建造、金-硫化物建造、金-冰长石-石英建造,与它们有关的矿砂规模各不相同,其中金-石英建造的意义最大。砂金矿发育区的分类在砂矿的预测找矿中占有主导地位,在苏联可分为:老地盾和原地台砂金矿区,前中生代褶皱带砂金矿区、中生代褶皱区的砂金矿区、构造岩浆活化区的砂金矿区。对于砂金矿的地貌构造位置,可分为隆起区、稳定地貌区和坳陷区。坳陷区中的成矿后坳陷对成矿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4.
苏联砂金矿床的主要地质-工业类型可分为:化学风化壳砂矿、弱分异堆积层的洪-冲积砂矿和洪-坡积砂矿、冲积砂矿、大陆古海岸线的滨海砂矿、工艺成因砂矿,其中冲积砂矿的工业价值最大。关于砂金矿的原生补给源,主要的有金-石英建造、金-硫化物-石英建造、金-硫化物建造,金-冰长石-石英建造。与它们有关的砂矿规模各不相同,其中金-石英建造的意义最大,砂金矿发育区的分类在砂矿的预测找矿中占有主导地位,在苏联可分为:老地盾和原地台砂金矿区、前中生代褶皱带砂金矿区、中生代褶皱区的砂金矿区、构造岩浆活化区的砂金矿区,对于砂金矿的地貌构造位置,可分为隆起区、稳定地貌区和坳陷区,坳陷区中的成矿后坳陷对成矿意义最大。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盟北部地区由于新构造运动含金地质体长期风化剥蚀,促使金的活化。河流及其2-3级支流发育,流域广,水流充足,有利于砂金矿的迁移、富集。现代的乐山丘陵、宽阔沟谷有利于砂金的保存。该区已发现数十个砂金矿,多为河谷型,主要含金层为含粘土砂层或砂砾层。砂金富集与河谷地貌关系密切,河床弯曲的凸岸、变异部位、关门咀、迎门山等地貌是砂金富集有利部位。该区金直接来源于加里东和华力西花岗岩。结合金的来源、矿床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指出了该区今后砂金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辽南碧流河中上游砂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新  林世敏 《地球科学》1992,17(6):668-676
辽南碧流河中上游砂金矿位于营口—宽甸台拱与复州台陷的交接部位。砂金主要赋存于碧流河及其支谷水系第四系全新统砂砾石层的底部,砂金矿体平行河谷呈层状分布;矿体埋藏浅,砂金粒度中粗,易采选;属冲洪积型谷底砂金矿。本区砂金主要来源于岩金矿和含金地层,成矿物质丰沛,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辽南砂金成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秦巴陕、甘、川、豫、鄂五省已知砂金矿床资料的整理和综合,简要的总结了区内砂金矿床的成因,形态类型,不同类型砂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砂金矿的富集规律。对砂金矿的普查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砂金矿由分布在松散碎屑沉积物中的颗粒自然金所形成的矿床。成矿条件可分为两大类:首先要有丰富的砂金物质来源,其次应具备有利于含金松散碎屑物并能长期进行分选堆积的环境。因此,砂金矿找矿分析内容主要为决定砂金物质存在的地质环境和控制砂金的成生,并使其集中富集的各种内外营力条件,包括新构造运动、古气候和地貌环境等。这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本区地质矿产特征及综合研究显示,金矿成矿受矿源地层和断裂构造双重因素控制,金矿成因为"沉积—改造型",志留系"黑色岩系"同沉积形成金矿源层或金矿体,印支期韧性剪切构造热液富集成矿改造,燕山期韧性剪切构造叠加成矿改造;区内找矿重点地段是"黑色岩系"矿源层分布区的断裂构造带:西段剥蚀深度大致到断裂构造的韧性层次,深部找矿潜力不大,主要开展浅表部找矿;中段大致剥蚀到脆韧性层次,浅表—中深部找矿潜力大;东段剥蚀深度大致到脆韧性—脆性层次,中—深部找矿潜力较大,应加大中—深部找矿力度。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发现的砂金矿有百余处,已知较大型的只有金盆和哈泥河金矿.本文根据几年来的地质勘探成果和有关金矿点的资料,对内蒙中北部砂金矿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一砂金矿的类型及其地质特征内蒙中北部的砂金矿按成矿时代可划分为二个大类和八个亚类;按其沉积物特点又划分了七个成因类型(表1).  相似文献   

11.
西秦岭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矿床类型多样,品位普遍较高,迄今为止已发现金矿床(点)两百多个,已探明黄金储量高达千余吨。故西秦岭地区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找矿经济效益丰厚。本文以西秦岭的隆升历史和剥蚀深度作为研究的突破口,以其对金矿保存和探究意义的角度为切入点,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的低温年代学方法定量地限定西秦岭的隆升剥蚀。为金矿成因、区域成矿规律总结和远景成矿预测提供重要理论依据,进而指导金矿的勘探和开采。  相似文献   

12.
藏北地区砂金矿成因类型及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北地区的水系绝大多数为内流水系,地形坡度变化大、冰川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导致该区砂金矿的成因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多数为复成因类型的砂金矿,即冲-洪积矿金矿,冰川、冰水沉积砂金矿、湖滨砂金矿、坡残积砂金矿。砂金虽沿现代河谷展布,但与现代河床无关。许多砂金矿偏离现代河床数米,有些砂金矿富集在现代河床两则的高帮上。本文所总结的砂金成因类型和富集特征,对指导藏北地区的砂金找矿勘查工作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东南部属中低山丘陵区,北起西丰南到大连,西自下辽河平原东至鸭绿江边,是长白山脉西南的延续部分。 区内金矿资源丰富,岩金、砂金矿床(点)密布。其中岩金矿床(点)有59处,砂金矿床(点)21处,是我国主要金矿产地之一。其探采历史悠久,远在唐朝时期,海城河一带就已有人淘采砂金,清朝咸丰年间扩大到其他河系,断续至今,但正规普查、勘探砂金矿尚属空白。我部于1985年来该区进行砂金矿的普查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并对砂金矿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如下规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忠虎  李楠  张良  张志超 《地学前缘》2019,26(5):174-188
阳山金矿带因其独特的构造位置、超大型金资源量以及成矿后区域发生大规模隆升剥蚀事件,成为矿床学领域研究热年代学的理想选区。本文针对金矿带成矿后热历史演化开展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获得如下成果:(1)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值分布范围为(287.0±21)~(101±3) Ma(1σ),且不同岩性的年龄值各有特征,砂板岩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值跨度最大(287~107 Ma),千枚岩锆石裂变径迹值分布范围为177~101 Ma,斜长花岗斑岩中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值为193~185 Ma;(2)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值分布范围为(69±7)~(46±14) Ma(1σ),径迹长度及其分布特征显示金矿带在晚白垩世—古新世的地层冷却表现为单调且缓慢地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封闭温度。根据金矿带热历史演化分析,结合研究区古地温梯度、成矿深度数据,得出泥山矿段先于葛条湾矿段剥蚀,阳山金矿带自白垩纪以来地层总剥蚀厚度约为12.24 km,矿体剥蚀厚度上限约为880 m,推测阳山金矿带北部地层剥蚀少的矿段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吉家洼金矿是熊耳山金矿田内的一中小型金矿,经建矿开采和探采结合,已持续生产十多年,累计查明金5 379 kg。笔者在系统总结研究以往金矿床的浅表部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认为吉家洼金矿外围F1含矿带的中深部成矿具有半隐伏-隐伏成矿特征。通过少量验证工程的实施和中深部成矿潜力及隐伏矿资源量预测,可获金9 874 kg,表明F1中深部具备找矿潜力,应继续开展中深部找矿的验证工作。这将对该区域深部找矿及寻找隐伏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漠河砂金富集区岩金找矿思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大兴安岭漠河地区砂金极为丰富,充分研究区内的地质构造特征、砂金分布和富集规律、区域剥蚀深度等,利用砂金信息寻找岩金是区内岩金找矿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砂金矿只能寻找剥蚀残留的那一部分岩金矿.对物源区剥蚀程度和探矿构造分析研究,是在砂金富集区内圈定岩金找矿靶区的关键.溶蚀系数可指示砂金是近或远原生源金矿.Pb同位素可指示成矿母岩,利用矿石、岩浆岩、地层和基底铅同位素全方位对比来判别铅同位素的来源是一种近年来国际上认同的办法,砂矿评价中利用铅同位素寻找母岩已获得成功.本区砂金Pb同位素特征值与源区极为相似,可做为砂金富集区寻找岩金的指示元素.本文旨在论述砂金富集区内砂金与岩金空间位置关系、成因上的联系及岩金成矿特点,为下一步岩金找矿工作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安化县天明金矿地处江南造山带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在综合研究区域资料和勘查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地质资料,对比分析了天明金矿与邻区典型金矿的成矿地质环境、矿体展布、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特征,探讨了天明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并初步建立了天明地区金矿的成矿模式和综合找矿模型。天明金矿目前已揭露3条近EW向的破碎蚀变带,其成因类型为造山与重熔岩浆热液混合型金矿,且在垂向分带上显示出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的分带特征。研究成果可以为天明金矿及同类型金矿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海涛 《云南地质》2003,22(1):72-79
在前人地质、矿产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与野外工程验收发现大坎子金矿。过去地小水井金矿田的成矿规律存在的认识上的差距,故在已知矿床外围找矿末获得突破;因此,有必要系统介绍大坎子金矿已被后来在矿山开发中证实的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目的是借鉴已知矿床(点)成矿规律,开展成矿预测,选准靶区,为取得找矿上的重大突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杨复顶  李任时  张红红 《地质通报》2014,33(12):1992-1998
通过对吉林夹皮沟金矿带自然重砂矿物的系统研究,揭示了成矿带内自然重砂异常的分布特征,优选出具有重要找矿指示作用的重砂矿物,并确定标型矿物组合,结合地质特征建立夹皮沟成矿带的自然重砂找矿模式,为找矿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吉林省中生代火山岩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对中生代火山活动与金矿成矿规律有了粗浅认识。本文为探讨金矿的找矿问题,结合我省中生代火山活动特征,对金矿的成矿规律提出几点看法。本文属近年来集体研究成果,参加此项工作的还有赵源诚、崔文新以及孙淑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