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利用Java语言和Mysql数据库设计天津市地震局数据监控与展示系统。该系统具有测震数据、前兆数据、环境数据、地震事件、台站信息的查询与展示功能,实现规范各类数据格式,改变数据存储方法,查询台站基本信息。便于科研人员通过浏览器方式对数据进行检索和可视化展示,进一步提高数据可视化展示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2.
吴哲 《高原地震》2008,20(3):17-22
青海省前兆台网承担本省前兆观测数据的汇集、处理、存储与报送任务。通过35年来的不断建设与完善,使得前兆项目密度增加,观测综合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效地提高了本省整体地震监测能力,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工作应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基于中国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探索创建由数据分析模型、软件硬件设备、数据库、网络通讯等构成的挖掘处理系统。对海量前兆观测数据进行挖掘处理,获得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信息,并行于前兆台网观测数据产出流程,形成常态化地震前兆观测事件记录产出流程,为推进智能化地震前兆监测、提升数字化地震台网信息处理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前言     
地震科学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 ,地震预报的根本突破取决于地震观测技术、观测方法及科学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因而 ,要想提高地震预报的水平和能力 ,首先要提高观测技术系统的现代化水平。地震前兆是与地震的孕育和发生有着密切联系的科学事实的总称 ,对这些科学事实及其与地震联系的研究是前兆研究的基本内容。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系统就是用以获取地震孕育、发展、发生全过程中前兆异常信息的技术系统 ,它对地震前兆信息的观测是地震预报和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辽宁省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系统是七十年代建立起来的 ,基本都是观测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5.
陈晓琳  李盛乐  刘坚  刘珠妹 《地震研究》2020,(2):412-416,418
随着地震前兆观测台网的加密、采样率的提高,地震前兆观测数据量也在快速增加。在进行地震数据共享服务时,需要快速获得大量数据集,无疑对前兆共享数据库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基于Greenplum数据库的地震前兆数据存储设计方案。通过搭建Greenplum分布式数据库环境,实现了海量前兆数据的快速处理,并与传统Oracle数据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reenplum数据库读取前兆数据耗时更低,对于大批量数据的读取操作,Greenplum数据库的优势更加明显;Greenplum数据库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对应用编程接口(JDBC、ODBC)的支持,使得其在前兆数据分析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台台站地震前兆数字化系统通信故障的检查与处理。从地震前兆数字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及接口界面,阐述了地震前兆数字化公用设备的一些常见故障的检查及处理。地震前兆仪器通过现场总线与DSC-2型数据采集器连接,通过有线,无线调制解调器入网后实现地震前兆台网对数据的收集。  相似文献   

7.
Oracle复制技术在地震前兆元数据交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十五"中国地震前兆信息网络建设的需要,在全国地震系统中实现地震前兆数据的自动化交换管理.我们分析提取出地震前兆元数据的管理模型并基于Oracle快照复制技术设计和实现了地震前兆元数据的交换管理.本文对Oraele快照复制技术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分析指出了Oracle快照复制技术应用于地震前兆元数据交换的关键点,结合数据管理系统在地震前兆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做了简要讨论.实践证明,基于Oracle快照复制技术实现的地震前兆台网数据管理系统软件完全满足了地震前兆网络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应用了小波变换理论,对2005年林甸地震的前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在不同尺度下前兆数据的细节变化。结果表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将前兆数据分解成若干频段,容易识别和提取原始测值中不易分辨的震前异常,提高了识别前兆数据异常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震前兆技术系统长期稳定和可靠运行对管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以山西前兆台网为例,基于VMware虚拟机搭建了地震前兆技术系统,并利用其快闪及克隆功能实现了地震前兆技术系统的快速备份及恢复,提升了地震前兆技术系统故障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张家口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中心技术系统的构成、连接、数据的流程等。台网中心的投入运行,使前兆信息监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高采样率带来的地球物理、化学场的高频变化信息,为地震短临跟踪预报和开发新的地学科研思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现有前兆数据观测采集传输、存储的基础上,开发研制了前兆数据差错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Windows平台上采用Access数据库,用ADO作为连接数据对象,使用Visual Basic6.0开发工具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数据文件检查、观测日志检查、差错情况管理等多种功能。保证了数据文件的连续、完整和准确,科学有效地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针对砂层应力仪未正式接入地震前兆台网观测系统的现状,基于 Oracle 数据库的设计,使砂层应力数据能够存入地震前兆 Oracle 数据库,填补砂层应力观测数据在地震前兆台网 Oracle 数据库系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在Windows环境下开发了应用软件“网上前兆数据动态时间变化无人值守警视系统”。该软件基于安徽省前兆数据传输网上的14个台站、各学科(117个测项)前兆数据格式等特点,随时间的递增自动循环完成检索、汇集、处理、初级分析、绘制和显示时间变化曲线、报告缺测缺记时效等任务。能快捷、可视化地监知各台站、各学科前兆数据的时间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地震前兆数据异常自动检测报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地震前兆数据的分析与研究,研制了一套地震前兆数据异常自动检测与报警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测项分量与检测方法的自由定制,通过利用相关分析、差分检测、固体潮相关检测、方差检测、台阶检测与金日光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理论等多种检测方法,实现了对数据的自动异常检测与报警.试验证明,该系统有效可行,可为地震数据监测人员与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5.
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器常见故障分析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地震前兆台站广泛使用的DSC-2和DSC-2A两种型号的数据采集器,对其常见的故障现象及分析处理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就如何在复杂技术系统中确认故障点、数据采集器典型故障进行处理分析,相信对地震前兆台站维护管理人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新疆前兆台网中心日常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负担,充分考虑到目前新疆数字前兆台站的数据接收方式,依据前兆数据管理细则,结合FTP技术,利用Delphi软件开发环境研制了一套基于FTP协议的地震前兆数据收取软件,可以满足新疆前兆地震台网中心的日常工作需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GPRS技术在地震前兆台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刚  何案华 《地震研究》2004,27(3):265-270
介绍了GPRS技术在地震前兆台网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前兆组网方案,利用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地震前兆台站数据的无线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18.
震后第一时间获取震中的人口情况对于开展应急处置决策非常关键。获取海量移动互联网人口分布数据,采用分布式集群进行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网格化,为确保震后系统能够达到秒级产出的效率,设计了多级的多策略抽稀计算并基于HeatMap实现可视化展示,震后实现秒级震中周边指定范围的热力人口数据计算和分布图的自动绘制。以泸定 MS6.8 地震为例进行应用,体现出基于海量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据获取震中人口分布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地震前兆数据库服务系统故障率升高,硬盘存储空间不足,特别是地震台站节点无备份数据库,服务器一旦崩溃必然造成地震台站节点数据库中数据丢失。本文通过Oracle数据库EXP与IMP工具提供的导出/导入功能,完成由省地震局数据库到地震台站节点(崩溃)数据库的数据恢复,形成一套定期备份并恢复数据的方案,用于河北省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备份与恢复。  相似文献   

20.
各类应用服务的不断深化,对地震数据服务的可视化和便捷性需求提出更高要求,而当前数据服务多依赖于电脑环境,直观性与通用性有所欠缺。利用天地图、Highcharts等先进技术,构建基于Android的地震科学数据可视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丰富、直观的表现形式,向公众展示河南省区域内地震监测台站分布与概况、地震目录及测震波形等信息,提供观测数据查询下载、可视化动态浏览,同时具备震情速递、地震科普宣传功能。利用该平台将建立触手可及、高效便捷的地震科学数据传输渠道,大幅度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地震科学数据的可读性与普及性,实现数据服务与防震减灾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