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煤矿坑道钻探装备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不利条件的限制,导致新技术发展滞后,随着我国煤矿大力推进智能化建设,给煤矿坑道钻探装备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机遇。通过分析了国外坑道钻探装备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状况,以及国内坑道钻探装备技术的三个阶段发展,包括初级阶段的分体式钻机与稳定组合钻具轨迹控制方法,蓬勃发展阶段的履带式钻机、定向钻进装备技术及松软煤层钻进技术,新发展阶段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装备技术,提出了今后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阶段钻探装备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推进钻探装备技术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王怀国 《地下水》2011,33(3):93-94
位山灌区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通过发展井渠相结合灌溉技术,推广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控技术,应用渠道衬砌等高效输配水技术,鼓励发展微灌、喷灌等田间灌水技术,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为农业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土钉挡墙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常用深基坑土钉挡墙的计算方法和使用条件,提出了当前土钉技术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了土钉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王鹏  张伟 《地质与勘探》1998,34(2):61-64
分析了中国地下管线现状,非开挖技术发展过程,以及非开挖技术和市场发展前景,提出了加速我国非开挖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中国煤矿地震勘探技术近50 a的发展,历经3次重大的技术飞跃,现已成为煤矿高效安全开采前构造勘探的首选技术.应该清醒地看到在目前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高速发展的新阶段,还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在回顾了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后,简要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技术设想和思路,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中国地下管线现状、非开挖技术发展过程,以及非开挖技术和市场发展前景,提出了加速我国非开挖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物膜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生物膜技术的发展概况及其传质理论,并且对各种类型生物膜反应器的应用和发展作了简要论述,最后提出了生物膜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新世纪我国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论述了综合钻探技术是我国未来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发展综合钻探技术的必要性及有利条件,并提出了前期应做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地质勘探技术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为勘探技术的一个分支,钻孔弯曲测量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生产实践上的需要,对测量钻孔弯曲度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GIS领域中一个最新的发展方向,涌现了许多全新的概念和技术,为在互联网上发展三维的地理应用创造了大量的机会。本文介绍了目前这一领域技术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并对这一领域的主要技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而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海洋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洋地球物理的海底探测技术在20世纪里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地球科学的进展。高精度的导航定位技术是实现海底高精度探测的基础。高精度的导航定位包括水面船只和水下探测系统的精确定位。现代水面船只定位依赖以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为主的导航定位系统;水下定位系统主要发展有超短基线定位系统(USBL)、短基线定位系统(SBL)和长基线定位系统(LBL)等。海洋重力测量系统的主体技术得到改进,陀螺稳定平台广泛采用光纤陀螺技术,开发出改正交又耦合效应的新技术,系统实现数字化控制,卫星测高技术引入海洋重力测量领域。海洋地磁测量发展出光泵式测量技术、多分量测量技术和梯度测量技术,近数十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海底声学探测技术有多波束测深技术、声纳侧扫技术和浅层剖面测量技术等,这些技术已经在当代海底科学研究、海底资源勘查、海洋工程和海洋开发等方面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的世纪里,海洋地球物理仍然保持着前沿科学的地住。  相似文献   

12.
随着GPS观测及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GPS定位技术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越来广泛,本文介绍国内外利用GPS定位技术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GPS精密定位技术在福建地壳形变监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取得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3.
岩石显微构造分析现代技术——EBSD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淑云  刘俊来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0):1091-1096
EBSD技术的发展,为岩石显微构造分析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它与现代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等设备配合,可以同时对块状样品进行晶体结构与成分分析,从而使显微构造、微区成分与结晶学数据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EBSD技术可以精确、快速定量标定包括各种晶系晶体颗粒的晶格方位和描述晶体颗粒的边界、形态等特征,对于具有低角度边界的晶体颗粒提供精确数据,为阐述岩石变形机制提供重要约束,并为高级晶族和不透明矿物结晶学组构与变形机制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EBSD尤其使获取微米级甚至纳米级尺度上颗粒(亚颗粒)或相之间的定向差别(达到20 nm的空间分辨率和0.3度角度分辨率)成为可能。EBSD技术在矿物相鉴定、亚微域内的应变分析、矿物出溶作用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新技术在显微构造分析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前景。其广泛应用必将带来岩石显微构造研究的新突破,也将成为未来岩石变形机制与岩石圈流变学研究取得飞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菲律宾迪纳加特岛汇洋镍矿区第二期勘查中,采用以洛阳铲钻探为主、浅井为辅的勘探方式,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洛阳铲钻探和浅井勘探的镍品位曲线具有相似的特征,可以互相印证;铁品位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与浅钻勘探资料对比,洛阳铲的镍品位变化趋势与浅钻的结果非常相似。因此认为,用洛阳铲勘探品位变化小的风化壳型矿床的浅部是适宜的,如果将其与浅井、浅钻结合使用,将在风险勘查中独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地面核磁共振感应系统(NUMIS)及其在找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技术是一种新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具有直接找水的特点.本文简述了该方法的原理、仪器及工作过程,并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PS技术及其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为地表形变监测提供了极具应用潜力的手段,具有大面积、高空间分辨率、全天候及成本低的优点。但由于大气条件变化、地表覆被等时间空间去相干的影响,其精度和普适性受到极大限制。 近几年发展的永久散射体(PS)技术在传统差分干涉测量(DInSAR)中引入时间维,分析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像元集相位变化,获得毫米级的地表形变测量精度,同时有效地解决了时间空间去相关和大气非均质性影响的问题,目前在滑坡、地面沉降和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S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率、能极大提高影像利用率的优点;但只适用较小区域、需要大量影像、且不适于分析快速突变的地表形变。为克服PS应用中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三角反射体技术、多平台PS技术及相关性像元分析(CPT)技术,使PS技术应用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碳氧比能谱测井的特点及实际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碳氧比能谱测井的原理及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碳氧比能谱测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结合工作实际,重点介绍了碳氧比能谱测井资料在油田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核磁共振找水方法在河南某地区的试验结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直接找水是一种新方法。本文论述该方法的原理、仪器装备,并以NUMIS系统在河南某地试验结果为例,说明本方法找水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Axis Translation and Negative Water Column Techniques for Suction Contro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egative water column and axis translation techniques are conventionally use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for obtaining data to interpret the engineering behavior of unsaturated soils. The negative or the hanging water column technique is used as a suction control method in the low suction range (i.e., 0–30 kPa). The axis translation technique is used in the suction range 0 to 500 kPa or higher. This technique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testing specimens with suction values greater than 100 kPa avoiding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cavitation. While the axis-translation technique has been commonly used, the limitations associated with this technique related to air diffusion, water volume change and evaporation are not discussed in greater detail in the literature. This paper highlights some of the key aspects related to the negative water column and axis translation technique that are of interest both to the researchers and practicing engineers.  相似文献   

20.
杨生彬 《探矿工程》2006,33(8):8-10,16
北京市深基坑工程中土钉墙支护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对于边坡变形要求严格的基坑,采用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联合支护技术可有效控制变形,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技术的设计思路及应用过程,说明了该技术的适用性,并就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