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热风天气的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干热风天气是我区小麦生长后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上旬我区小麦灌浆乳熟期间,如果遇到干热风天气,常使小麦青干逼熟,造成减产。一般可使小麦减产5—10%,严重的年份可减产20%以上。因此做好干热风天气的预报和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是十分重要的。 干热风天气,从气象上考虑是着眼于“干”和“热”两个因子。我们以小麦灌浆乳熟阶段的每日14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热风是危害我省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轻干热风年份可使小麦千粒重减少1—3克,减产5%左右;重干热风年份千粒重可减少3—5克,减产达10%以上,因此,给我省小麦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本文依据干热风危害程度、天气特征和生理机制而确定的干热风气象指标,统计分析了35个台站廿年的资料,研究其发生规律;根据研究结果确定气候区划指标,作出我省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 一、干热风的天气类型 及其指标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地区干热风天气及其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地区干热风是夏初灾害性天气之一,对本地冬、春小麦影响尤为严重.1977年6-7月共出现干热风25天,其中属重型5天.在西郊地区调查,干热风发生在小麦开花、乳熟阶段,造成小麦不孕,籽粒干秕,千粒重下降,小麦减产20%.因此,  相似文献   

4.
1981年5月6日一8日,大荔地区出现了一次罕见的强干热风天气过程。8日极端最高气温达38.1℃,14时空气相刘湿度>8%。这次过程具有出现早、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在干热风影响时,正值本地小麦杨花——乳熟阶段,造成部分小麦小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减产10%左右。本文就干热风天气过程的原因作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后期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小麦受干热风危害为扬花至灌浆期。扬花期可造成小花不孕,灌浆期影响千粒重。其中受干热风危害最敏感的时期是小麦进入乳熟中期后的十天内,此期若出现干热风。轻则可使小麦减产5%左右。重则可使小麦减产10—20%。我县历史上的严重干热风年。曾经造成小麦大量减产。因此,在小麦生长后期管理中,积极做好小麦干热风的预防,是夺取小麦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5,(5):32-32
干热风(有些地区也叫做“干旱风”、“热风”、“火风”等)是发生在我国华北、西北等广大麦作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我区从1950—1972年的23年中,有7年发生了严重的干热风危害,使小麦减产20%以上。因此,如何防御干热风的危害,就成为我区小麦生产中的重大课题。“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区广大贫下中农、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识分子,在三  相似文献   

7.
刘瑞生 《气象》1977,3(10):15-16
在小麦接近成熟时,一场干热风往往会使小麦造成严重减产。为了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从1972年开始,我们开展了群众性的防御干热风试验。实践证明,用1斤氯化钙加水100斤,拌麦种1,000斤,闷5—6小时后播种,对防御小麦干热风有一定的效果,一般增产幅度在12—20%左右。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方小麦干热风区划的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它发生在津、冀、鲁、豫、苏、皖、晋、陕、甘、宁、内蒙、新疆十三个省(市),可使丰收在望的小麦减产5-20%。北方十三省(市)干热风研究组经过多年的协作,在摸清小麦干热风发生的天气、  相似文献   

9.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在我国北方麦区,春末夏初正当小麦灌浆乳熟阶段,常常会连续几天刮起又干又热的西南风或偏东风,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干热风”。在不同地区也有称“火风”、“旱风”、“热南风”、“热干风”、“热东风”等。小麦受干热风危害,可影响正常的增粒、增重、灌浆成熟以致青枯秕粒减产。各地群众将小麦遭干热风危害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陈昌毓 《气象》1982,8(2):23-24
干热风是影响河西走廊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发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小麦开花一乳熟期的干热风天气,可使西起敦煌东至景泰的15个县的400万亩春小麦中大约2/3以上的面积遭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据小麦干热风灾情调查和试验资料,干热风严重的年份可使小麦千粒重下降6克以上,减产可达10—20%。因此,农业生产部门多次提出要求解决这种农业气象灾害问题。 本文根据几年来观测试验资料和有关调查报告,分析研究了河西走廊干热风危害的农业气候特征和区划,并提出防御措施。 一、干热风农业气象指标 河西走廊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程度,主要是由干热风出现的时段和强度及其前期的气象条件、小麦本  相似文献   

11.
关中地区是我省小麦主产区,每年五月中旬——六月中旬,小麦自东而西陆续进入灌浆中后期,这一时期正是陕西省干旱少雨温度急剧升高的时段,也正是小麦受干热风危害的时期。几天的干热风天气常可使即将丰收的小麦大面积减产,少者百分之十,多达百分之二十或以上,因此  相似文献   

12.
干热风是我省小麦生育后期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常年十有八、九到小麦生育后期要发生“西南火风”的逼热情况,一般年份减产5—10%,严重年份达20%以上。为避免或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1974—1977年我省着重就石油助长剂预防小麦干热风的作用和效应进行调查,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石油助长剂增产效果一般为10%左右,起到了“有灾抗灾,无灾增产”的作用,目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干热风是影响小麦稳产、高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干热风存我县出现的时间以六月上旬最多,五月下旬次之。这一时期正值我县小麦乳熟到腊熟阶段,干热风天气往往使即将成热的小麦青干,导致减产。我县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气候一般处初复少雨时期,干热风发生的频率高,对小麦产最威胁很大。所以做好干热风天气预报,采取有效措施防御干热风的危  相似文献   

14.
西安冬小麦干热风及其对策张京红(西安市气象局西安·710016)小麦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温并伴有一定风速的农业气象灾害,出现严重的于热风过程可使丰收在望的小麦大幅度减产。西安市干热风主要出现在5月至6月上旬,干热风,一旦出现,就能...  相似文献   

15.
翼城县位于临汾地区东南部。小麦种植面积2.3万hm2,其中旱地1.5万hm2。1999~2000年度受拉尼娜等气候因素影响,小麦生育期间降水少,分布不均;气温高,冷热交替明显;风日多,浮尘、沙尘暴天气频繁;湿度低,干热风危害严重,致使全县小麦大幅度减产,其中2千hm2晚播麦田基本绝收,预计总产62500吨,较上年的81860吨减产23.7%,较历史最高年(1990年)的100157吨减产38.0%,是近年来产量最低、减产幅度最大的一年。1气候概况及特点  小麦生育期间,降水、温度、日照等气候因素变化异常,降水量150.7mm,比历年偏少2~3成。有效积温达21…  相似文献   

16.
春末夏初,是泰安地区数百万亩小麦灌浆高峰时期,这时,往往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干热风危害。轻干热风年减产5%左右,重干热风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的生长后期,常受到干热风的危害,造成减产。为了找出多种措施预防干热风,本文试图通过草木灰水浸种小麦的方法,探讨这种措施预防小麦干热风的生理机制和增产效益,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麦干热风是我县小麦生育后期常遇到的一种自然灾害,由于高温、低湿(常伴有一定风力),使蒸腾作用加强,造成小麦炸芒、青枯、正常灌浆受阻,千粒重下降而减产。资料证明:在重干热风年可使千粒重下降5克以上。据本站59年以来的气象资料分析统计:出现干热风的有17年,其中重型的7年,中型的10年。干热风过程平均每年一点三次,而干热风日则每年平均4天左右。因此,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积极采取多途径的御防措施防御小麦干热风,力争夺取今年夏粮大丰收。  相似文献   

19.
干热风对小麦灌浆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干热风对小麦危害,主要是使小麦千粒重下降,而造成减产。为了进一步研究干热风使千粒重下降的原因,本协作组分别在黄淮海、宁夏河套、河西走廊和新疆主要冬春麦区,布设泰安、荷泽、徐州等14个站,按照统一试验方案,从小麦开始灌浆起,逐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干热风灾害是危害我国北方麦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灾情,从干热风的概念、分类及研究方法出发,对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危害机理、气象环境成因、致灾指标、时空分布、监测预报及防御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阐述,并对未来小麦干热风灾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我国小麦干热风灾害主要分为高温低湿型、雨后青枯型及旱风型3种,形成的气象环境成因主要受干热风天气系统、气候变暖、土壤墒情的影响,致灾指标主要分为形态学、气象学、综合指数指标。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危害总体呈东西两边重、中间轻的分布格局,主要发生在黄淮海平原、河西走廊和新疆3个地区。气候变暖背景下,大部分地区的干热风年日数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突变,近30年呈明显加重扩大趋势。基于土壤墒情影响的小麦干热风灾害等级指标构建、小麦干热风过程的灾害监测预警方法、气候变化背景下小麦干热风灾害时空分布新变化及其气象环境成因等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