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可  王振亚 《地震》1998,18(2):177-183
综合分析了1995年7月22日甘肃泳登5.8级地夺前兆地震时空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异常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震后响应性异常显,且时空分布具有成组性、空间分布具有相对稳定性。这可能与该区中强城成丛活动方式有关。此研究结果在1996年6月1日甘肃天祝-古浪5.4级地震中短期预报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云南丽江7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对 1 996年 2月 3日云南丽江 7级地震的中短期监视及跟踪预报过程 .根据川滇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可公度性计算结果 ,在该次地震前对地震大形势进行了预测 .1 995年 1 0月以后 ,滇西北地区出现了大面积、大幅度、多手段的同步异常 ,其中以水氡、水位和CO2 异常为主 ,沿中甸─南涧地震区分布较为集中 .根据上述异常特征及异常分布情况 ,作者在该次地震前 2个月向大理州政府提出了书面预报意见 ,认为 1 996年 2月底以前在中甸─丽江─剑川─华坪一带有可能发生 5~ 6级地震 .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1992年元月12日嘉峪关5.4级地震的前兆异常,介绍了该次地震的短临预报及震后趋势判断情况。该次地震的前兆异常空间分布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具有中强震前兆异常时空分布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1992年元月12日嘉峪关5.4级地震的前兆异常,介绍了该次地震的短临预报及震后趋势判断情况。该次地震的前兆异常空间分布范围小,持续时间短,具有中强震前兆异常时空分布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5.
毛可  郭建康 《地震研究》1994,17(2):109-119
本文论述了1990年10月20日甘肃天祝-景泰6.2级地震前兆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用几种综合预报方法对该地震进行追溯性预报,获得了较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1990年10月20日甘肃天祝─景泰6.2级地震前兆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用几种综合预报方法对该地震进行追溯性预报,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1999年 1 1月 2 5日澄江发生 5.2级地震 ,2个月后的 2 0 0 0年 1月 2 7日在相邻的丘北 -弥勒地区发生了 5.5级地震 .分析了丘北—弥勒 5.5级地震的区域地震活动背景、地震孕育过程和地震活动性异常特征 ,为探讨在一次中强地震后如何预报后续地震提供了一个震例 .  相似文献   

8.
张敏 《高原地震》2002,14(4):23-28
运用“全时空和有限时空扫描”方法^①,对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5.9级地震前青海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和前兆观测资料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处理。研究了该次地震前的中短期震兆特征。这些震兆包括:1年尺度的中短期空区、半年尺度的短期空区;西宁水氡、湟源水氡、乐都气氡震前l~5个月的短期异常;长宁水氡点的流量减少异常;二十里铺土地电EW向和NS项的反向异常;平安电磁波EW向的高值突跳。这些异常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空间上表现逐渐向震中迁移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2004年阳江5.2级地震前地震视应变场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锦 《华南地震》2009,29(3):104-110
利用阳江周边地区的地震资料研究了1999年至2004年该区地震视应变的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震视应变的时空变化与阳江地震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001年在阳江5.2级地震前出现视应变异常区,并且地震视应变总体上逐年增加,逐渐靠近震中,地震就发生在地震视应变异常区附近。  相似文献   

10.
总结分析了2003年10月25日发生在甘肃山丹-民乐6 1级、5 8级地震的异常特征,总体表现为:(1)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丛集和地震活动水平的明显增强现象,以及一些显著地震事件的发生和有序迁移;(2)震源区外前兆异常出现大幅度同步变化的短期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1.
小震频度异常新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小震增强现象在多数中强地震前存在,但是这种周期性的小震活动强弱交替轮回过程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利用小震活动的增强对未来中强地震的预测比较困难。本文尝试根据小震活动空间格局是否改变来统计小震频度,并通过此方法研究了2003年内蒙巴林左旗MS5.9级地震和2004年内蒙东乌珠MS5.9级地震。结果表明:利用新方法统计小震的频度更能突出中强地震前的小震频度异常,能够有效的提取中强地震前的中短期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2.
王卫东  杜长娥 《内陆地震》2001,15(3):240-246
1998年1月5日发生的泾阳Ms4.8级地震是陕西省近40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对这次地震的构造背景和震前的各种异常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震前该区地壳形变、地下流体和地震活动表现出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不同特征。对此次地震的构造背景作了分析,并根据岩石破裂实验和地震前兆理论对这次地震的孕育过程作了阶段性划分。  相似文献   

13.
青海祁连克克里5.1级地震的主应变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步云  杜学彬 《地震》1996,16(4):409-416
利用祁连县地应变观测资料,对1992年6月青海祁连克克里5.1级地震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主应变比异常理论,在该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该次地震的发震机制,同时分析了祁连建站以来的地应变观测资料,认为肃南~祁连断裂段上及附近发生的地震具有相似性,是在变化的附加引张应力场作用下,载荷弱化,促使正断层或正走滑断层易于活动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苍山5.2级地震的磁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地磁Z21差值法,日变空间相关系数法及幅相法,对1995年9月20日山东苍Ms5.2级地震江苏地磁台网记录的综合磁异常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其结果对利用江苏地磁台网预测5.0级以上地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国华  罗增雄 《地震》1998,18(2):146-154
1995年7月12日,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孟连县以西中缅边境发生了一次Ms7.3强烈地震。震前,距震中280km以远的滇西实验场重力网红河断裂以西出现了重力异常,平均变化幅值达70×10^-8ms^-1,最大变化幅值达114×10^-8ms^-2,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所测量队重力组根据上述重力异常变化,对此次地震作了较好的中短期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6.
天祝—景泰6.2级地震的地形变异常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笃信 《地震》1994,(4):59-64
本文总结了1990年天祝-景泰6.2级地震前地壳形变异常特征,发现这次地震并未发生在地壳垂直运动最强烈的地方,而是在其边缘。至于断层形变,则随测点与震中关系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the process of medium- and short-term prediction (submitted in special cards) of the Artux earthquake (MS=6.9) and the Usurian earthquake (MS=5.8) in Xinjiang area, is introduced. The imminent seismic risk regions are judged based on long- and medium-term seismic risk regions and annual seismic risk regions determined by national seismologic analysis, combined with large seismic situation analysis. We trace and analyze the seismic situation in large areas, and judge principal risk regions or belts of seismic activity in a year, by integrating the large area's seismicity with geodetic deformation evol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much as possible using information, we study synthetically observational information for long-medium- and short-term (time domain) and large-medium -small dimensions (space domain), and approach the forecast region of forthcoming earthquakes from the large to small magnitude. A better effect has been obtained. Some questions about earthquake predic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在连续3年没有发生6级以上地震的背景下,2008年分别发生3月21日于田7.3级、10月5日乌恰6.9级以及2次5级地震.为了正确把握未来几年新疆地震活动状态和震情发展趋势,针对新疆境内6.7级以上强震活动的非均一性和新疆地震成组性活动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结合乌恰6.9级地震较深入分析了乌恰及周围地区地震活动的层次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乌恰6.9级地震发生后的未来几年新疆大区域范围处于7级左右地震的相对平静时段,未来2年或3年新疆仍处在6级地震成组活跃时段中,乌恰6.9级地震的发生预示着乌恰及周围地区将进入新一轮的中强震活跃时段.  相似文献   

19.
汶川M_S8.0地震发震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现象初析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29  
在历史记录中,成都和龙门山地区没有发生过类似汶川MS8.0地震强度的地震。那么,在地质记录中是否会存在类似震级的古地震遗迹?作者分别在中央和前山断裂中段的地表破裂带上4个地点开挖了探槽4个和剖面1个,并进行了断错地貌面的实测。文中从几个地点新老地貌面累计变形量、探槽揭露的古地震遗迹等方面讨论汶川地震发震断裂大地震原地重复现象存在的基本事实。结果表明:无论在中央断裂的小鱼洞、擂鼓镇还是前山断裂的白鹿镇、汉旺等地,汶川5.12地震之后Ⅱ级阶地断层陡坎与Ⅰ级阶地陡坎高度基本呈倍数关系,探槽揭露Ⅱ级阶地标志地层(黄砂土层)在断裂两盘的位差也是5.12地震的约2倍,显示在龙门山地区区域Ⅱ级阶地形成之后,汶川5.12地震发生之前,存在一次与汶川MS8.0地震地表变形规模相当的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20.
汶川8.0级地震陡坎(北川以北段)探槽的记录特征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汶川8.0级地震在龙门山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上形成了长度约240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同时在前山断裂(灌县-江油断裂)上形成了长约72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我们在中央断裂北段(北川以北)的地震陡坎上开挖探槽,揭露了本次地震的构造变形特征,同时通过对探槽内所揭露地层的相互关系的讨论,以及邻近区域内地貌面的对比,认为该段断裂在本次汶川8.0级地震之前可能还存在一次震级相当的地震事件,其发生时间至少早于该区域内T1阶地形成的最新年龄3000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