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水深、流急的江河中,使用水文缆道测速、测深时,都会因水流将测深铅鱼冲向下游发生飘移和摆动,以致影响测深精度。为了克服这一现象,我国水文工作者于60年代初创造了在缆道主索的上游加设副索以“拉偏”,使  相似文献   

2.
由黄委水文局主持的北方水文缆道技术经验交流会于1984年12月12日至17日在洛阳召开,参加会议的除东北、西北、华北各省及黄委各总站的代表之外,还邀请了山东、河南、四川及长办的同志参加。会议针  相似文献   

3.
为了交流水文实验测试仪器和方法的经验,互通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商定进一步的协作计划,受水电部水文局的委托,由水文实验测试仪器和方法协作组牵头单位南京水文研究所于5月5日至10日在南京召开了技术交流会。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文总站及珠委水文总站共23个单位4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水电部水文局也派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径流实验研究工作,根据各有关单位开展径流实验研究项目的情况,经协商成立了测试仪器及实验方法、资料整理分析和应用、人类活动对水文要素的影响等三个专题协作组。由浙江省水文总站为牵头单位的“径流实验资料整理分析和应用”专题协作组,于1983年10月13日至16日在杭州市召开了首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浙江、安徽、吉林省水文总站,华东水利学院,武汉水电学院,南京水文研究所以及铁科院西南所等7个单位的专家、教授和来自径流实验研究第一线的科技  相似文献   

5.
水文缆道目前已成为水文站的一项重要技术装备。但是,水文缆道测深因河底信号失误机会较多(目前我省的缆道上测深普遍使用的是托板式河底信号装置,托板附着于铅鱼的下部)而影响水文缆道的发展和测验质量的提高。1984年我们开始利用BLR型拉力传感器作为主要元件进行新的河底信号装置试验,研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缆道铅鱼测深的精度进行悬索的偏角改正,我们研制成功一种晶体管偏角直读仪。该仪器可将偏角度数直接在微安表上读出,使用方便,故能适用于手动、电功等各种类型的水文缆道,同时亦可用控制仪测量频率换算偏角度数。  相似文献   

7.
全国电算整编合成流量通用程序讨论会在黑龙江省水利局和水文总站的支持下于6月25日至39日在哈尔滨市举行。会议由牵头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总站主持。参加会议的有黑龙江省水校,长办、黄委,四川、河北、陕西、北京、湖北、辽宁、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水文总站的代表。水利电力部水文局也派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合成流量程序协作组在 DJS-6机和 TQ-16机上进行工作的介绍,并讨论了合成流量的主要内容。程序的主体是以调用瞬时同步插值过程,配合数组记鼓、读数的办法来进行流量的合成和输沙率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水文缆道绞车使用的抱闸(制动电磁铁配上闸瓦),普遍有发热现象,有的还很严重,甚致导致线圈烧毁。据了解,建筑起重机械上抱闸,也有类似问题。水文缆道绞车由测速、测深、测沙的需要,抱闸时停时开,运行时间也较长,过热现象甚为严重。1978年,四川水文总站长江上游干流区分站所属有一处缆道曾两次烧毁线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曾试用过两种办法:7.强迫散热法根据试验,在每分钟启闭5次的情况下,电扇距电磁铁400毫米处鼓风,运行36分钟,线圈温度保持在17度,说明已达到热平衡,温度稳定。撤去电扇,在6分钟内,温度从17度上升到24度。这个试验说明强迫散热是限制温升的一种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李德喜 《水文》1997,(6):59-61
LS-150型皮囊积时采样器无线控制装置李德喜(湖南省邵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LS-150型皮囊积时采样器的进水开关按原设计是用三根导线将水下仪器与岸上控制盒连接来控制的,故该采样器只适用于测船或有线拉偏缆道。而湖南大部分水文测站为不拉偏、不绝缘缆道,...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水文缆道测流发展很快,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但若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则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例如:兴建了电动缆道,如果没有一套控制设备就无法准确定位;水面、河底信号不可靠,就无法测深等等。对此,我们几年来为提高无偏角电动缆道测深和定位的精度,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介绍如下。一、电机控制无偏角缆道水平来回运行与垂直升降是分别由两个电机带动的。我们采用JZ-Ⅱ型绞车和两台电动机功率各为1.5KW。控制线路如  相似文献   

11.
水文缆道建设以来,缆道的保养主要靠人工来进行。有的采用放下钢丝绳用人工刷洗加油的方法,有的将人悬挂在钢丝绳上去刷洗加油,甚至干脆不刷洗只加油。这样的保养方法不仅费工,费时,而且效果不好,人身也不安全。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缆索养护方法,浙江省水文总站在一些测站研制成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多数水文缆道是用“无线法”测流(即通过缆索—水—大地—二次仪表形成回路)。由于缆道有一定的跨度和高度,相当于一条很长的架空线,在上面势必要感应各种干扰信号,特别是在电台附近,干扰更为明显;测深时的水面、河底信号多是凭听觉,用手动控制;流速信号凭心记,伴随着一定的人为影响。根据我们几年来的实践,研制了一套水文缆道防干扰、半自动测深测速信号简易装置,经在我省通化水文站使用,效果较为理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梁国华  章树安 《水文》1997,(5):45-48
自70年代以来,水文缆道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测流设施,但大部分已年久失修,技术落后,亟待更新改造,本文回顾了我国水文缆道发展历程,总结了水文缆道技术经验,根据多年来研究成功的新技术和新仪器设备,提出了水文缆道更新改造的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4.
李里  范宏 《水文》1995,(5):41-44
S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在水文缆道上的应用李里,范宏,夏初旭(辽宁省水文总站)S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是航天部502所研制的,它具有小型化、模块化、组合化、标准化的特点。从1990年开始,我们将其用在铁岭水文站作为测流缆道运行的控制主机,实现了缆道测...  相似文献   

15.
由江西省水文总站研制的PC-1500微机水文缆道自动测流取沙控制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于1990年2月27日在上饶市召开了技术鉴定会。与会的有长委水文局、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河海大学和安徽、山东等省水文总站  相似文献   

16.
水文缆道信号仪表和积宽测流技术协作交流会由长办水文局和福建、湖南省水文总站牵头,于1982年10月15~24日在安徽省屯溪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31个省、市、自治区和流域机构的水文部门及有关科研所、大学、工厂等单位的代表和水电部水文局的代表共120余人。会议收到试验研究报告、技术总结和有关论文78篇,其中有40余篇在大会上作了介绍,并在屯溪水文站对长办、福建、安徽、湖南、浙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许多水文测站,测流时采用起重索、河水、大地、铅鱼水下极板、水面极板等构成通路的测深、测速信号回路。这样的信号通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悬索的偏角、提高测量精度。而搞清信号的传输效率问题,对于水文测验精度的提高、水文电测仪器的设计、水文缆道的综合利用等,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为此,我们曾对长江主要测站测船、缆道测流时的信号传输效率做过一次调查研究和分析,对信号传输回路的各个参数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8.
江西雨量站网实验研究座谈会于1982年10月26~30日在江西省上饶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水电部水文局、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员会、水电部南京水文研究所、华东水利学院、黄委会水文局、江西省水利厅、广东、广西、安徽省水文总站、上饶地区行署水电处以及江西省雨量站网实验研究队、上饶地区水文站等十二个单位共40余人。会议开始由江西省水文总站、上饶地区水文站及江西雨量站网实验研究队汇报了1981、82两年来雨量站网实验研究工作进展情况、1982年阶段分析报告和江西省雨量站网实验研究分析提纲,并组织到会  相似文献   

19.
水文缆道测流信号传输和接收是否稳定、可靠,直接影响到水文缆道测流资料的质量,不少水文测验工作者为此对信号传输及解决途径进行了探索研究。然而,由于江河水文情况极其复杂,测流信号稳定、可靠的接收技术,特别是不绝缘缆道、低输入阻抗条件下微弱信  相似文献   

20.
《水文》1985,(4)
水电部水文局于1985年5月5日至10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水文勘测站队结合经验交流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属流域机构水文部门的代表共74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交流文件30篇。胡宗培局长主持了会议。会议交流了站队结合试点工作的经验,讨沦和修改了《水文勘测站队结合试行办方(征求意见稿)》并交流,讨论了编制站队结合规划工作的作法和经验。站队结合专题协作组对1981年成立以来的工作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