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已經发現了金刚石砂矿床,因此一定也存在有原生矿床。下面談一下西伯利亚雅庫特地区的金刚石矿床,供同志們参考,希望能对中国同志在寻找原生金刚石矿床的工作中有所帮助。一、金伯利岩岩简分布的地质位置(见图1) 雅庫特的金伯利岩岩筒是分布在两个不同构造单元的邻接地区,即通古斯台向斜和安那巴德台背斜之間。在台背斜的隆起部分,出露的地层是古老的結晶片岩。褶皺和錯动在这里都較剧烈,其中并有閃长岩的侵入。在它的周围分布着震旦紀、寒武紀和奧陶紀的地层,褶皺较平緩。下古生代的地层,包括碳酸盐类岩在內,厚达2000米,其中有金伯利岩岩筒出現。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來,苏联地質学家在雅库特东部和西部地区發現了許多大型的金剛石原生礦床,并在西伯利亞境內發现了許多金剛石砂礦。單是雅庫特东部的金刚石儲量估计就有好几億克拉(一克拉等于200毫克),这些金剛石礦床的规模并不次于到目前为上一直是世界金刚石生产中心的非洲和巴西  相似文献   

3.
賀灌之 《地质科学》1965,6(1):69-76
金刚石除具有独特的結晶形态外,它的表面显微結构也是异常特殊的。詳細研究金刚石表面显微結构,可以了解它在生长过程中的某些物理化学条件。 A.E.費尔斯曼、V.M.戈尔德斯密特研究了金刚石結晶形态和晶体表面显微結构后认为金刚石是岩浆早期产物,存在于深成超基性岩中;同时认为金刚石在形成过程中,在低压下常遭受溶蝕。 S.托蓝斯凱(Tolansky)系統地研究了某些金刚石表面显微結构,并且作了描述和解释。随后,苏联金刚石研究者对雅庫特金刚石矿床的金刚石表面显微結构特征亦作了系統和詳細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世界各地的人造金刚石产量增加很快。1960年人造金刚石的世界总产量为200万克拉,到1969年达到4,000万克拉,十年中增产了20倍。国外已将人造金刚石用于地质钻探,而且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广泛采用热压法制造金刚石钻头,这种方法的优点是:1.钻头质量好,胎体能按设计要求保证几何形状,在烧结过程中不会产生膨胀、收缩、变形等现象,包裹金刚石牢固;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1976,(4):50-51
截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 主要采用天然金刚石制造地质钻探用钻头。在世界天然金刚石产量中,近七分之一用于钻探。由于天然金刚石资源有限,开采困难,许多国家大力发展人造金刚石工业。1970年世界人造金刚石产量达4700万克拉。  相似文献   

6.
据《工业矿物导报》引自《矿产品概要》报道,1994年世界部分非金属矿产量为: 石棉:270万吨,比1993年下降10万吨,其中俄罗斯最多,达100万吨; 重晶石:490万吨,与1993年产量相当、其中中国最高,达190万吨; 金刚石(工业级):50百万克拉,与1993年相同,最大产国为澳大利亚,为23百万克拉,中国为0.8百万克拉;  相似文献   

7.
新南威尔士东部已出产了500000多克拉金刚石,大部分产于北部的科普顿-富加拉地区。这些金刚石具明显的种族特征,晶面少有损伤,且其碳同位素值和矿物包体绵组成不同于那些传统金刚石产区出产的金刚石,如雅为特,卡普瓦尔或者阿盖尔,指示了其地方起源。新南威尔士东部的构造环境也不象“传统”金刚石的构造环境,包含一套显生宙增长俯冲地体及相对薄的热地壳。  相似文献   

8.
古代最早使用的克拉单位,缘于刺槐树豆籽。当时,克拉的变化在188.60—215.99毫克之间。这种用法大约溯及18世纪到19世纪末叶。现在,所有宝石与工业金刚石贸易均按国际承认标准—每克拉为200毫克或0.20克。目前,全世界买卖金刚石凿岩工具、板牙、磨具及金刚砂等所沿用下来的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自中共中央提出1956年至1967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以后,在整風运动的躍進形势下,全國人民均以激动的心情和積極的劳动,为实現此一綱要向大自然進行着英勇的斗爭。目前各地農村已达到了兴修水利的高潮,中小型水庫的兴建,像雨后春筍一样遍布在祖國各地。在我國半干旱及溫湿气候地帶,利用中小型水庫控制地表逕流,起防洪、灌溉及發电的效用,是兴  相似文献   

10.
金刚石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价值昂贵,大约是等量黄金的7.8—1000多倍。其应用广泛,在国防、宇航及新兴的尖端技术上也有重要用途,历来为各国重视及努力寻找和勘查,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世界上金刚石的产量有很大进展,自八十年代初以来,每年都以100万克拉的速度在增长(表1)。而且由于近宝石级金刚石利用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以来在澳大利亚西部金伯利地区发现了上百个火山岩管,其中部分含有具工业价值的金刚石,其规模和经济价值十分可观,仅阿盖尔AK-I岩管一处,估算金刚石储量为4.15亿克拉,1986年即可投产,预计年产金刚石2500万克拉,约相当于目前世界产量的一半。类似的情况还有美国阿肯色州的“大草源溪”侵入岩体。经最新研究认为,这些含金刚石的岩体,与金伯利岩有明显的差别,而被称作金云火山岩(或钾镁煌斑岩)。于是金伯利岩被视为金刚石唯一原生来源的传统认识,重新引起了广泛的讨论,金云火山岩这一含金刚石的岩石新类型,受到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巨大关注。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世界上先进的岩芯钻探,主要是使用金刚石钻头伴同硬质合金钻头钻进各种岩石,间或配用冲击回转钻具,加快钻进速度,统称金刚石岩芯钻探.所用金刚石钻头,有天然金刚石钻头和人造金刚石钻头.后者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据有关资料记载,天然金刚石钻头应用于钻探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62年瑞典制造出第一个天然金刚石钻头,这是用手工铆镶的大颗粒天然金刚石钻头,金刚石粒度为1~2颗/克拉.这样的钻头一直延用了七十多年.由于大颗粒天然金刚石产量有限,价值昂贵,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于1936至1937年,开始采用粉末冶金法制造表镶天然金刚石钻头,金刚石粒度小到135~47颗/克拉.1940至1945年间,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始研究采用小于46目的细粒廉价天然金刚石制造孕镶金刚石钻头.随着工业的发展,天然金刚石越来越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了解决金刚石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1977,(6):53-55
目前全国地质系统开动小口径金刚石钻机270台左右,消耗金刚石钻头约有一万多个,消耗人造金刚石15万克拉,扩孔器5千多个。通过回收97个钻头,发现其收获率还是相当大的,单晶能回收15%,聚晶回收54%,按照这种比例,全国的废旧人造金刚石钻头及扩孔器可回收2万~3万克拉的单晶,和10万~13万粒聚晶,此数相当可观。为了保证生产第一  相似文献   

14.
据《工业矿物导报》报道,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俄亥俄州生产出一种合成特殊金刚石。这种金刚石具有极高的导热性和稳定性,其导热性比普通金刚石高1倍,抗激光性能高10倍以上。据悉,合成1克拉金刚石条件是1400℃和7万个大气压。这种金刚石在电子工业和航天工业  相似文献   

15.
金刚石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稀少,找到具有经济价值的矿床极为困难。世界上已发现金刚石的国家约30个,找到有经济价值的金刚石矿床的国家有26个。据统计,截止1984年底,世界金刚石保有储量约25亿克拉。其中澳大利亚6.5亿克拉,扎伊尔5亿克拉,博茨瓦纳3.5亿克拉,苏联2.5亿克拉,南非2亿克拉,金刚石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地区发现了一座大型金刚石矿,预计蕴藏有21万克拉宝石级钻石,其纯度超过世界上最著名的南非金刚石矿。辽宁省政协委员、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局长于文礼于2010年1月21日在辽宁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向记者透露,该大型金刚石矿是中国近30年内找到的唯一大型金刚石矿藏。2009年,辽宁地矿勘探部门在瓦房店地区进行矿藏勘测时发现了这座金刚石矿。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1975年开始全面推广小口径金刚石钻进技术以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从金刚石开采的历史来看,全世界金刚石的开采量或是目前已发现的储量都是很有限的,而且生产一克拉金刚石需要处理大量砂、砾石和岩石.针对金刚石资源的这一特点,必须大力发展人造金刚石. 我国在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方面也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进一步扩大金刚石钻进的使用范围,除了研制不同胎体和不同结构型式的孕镶金刚石钻头外,还必须对目前国外已得到大力发展的复合体钻头和金刚石压块钻头给予极大的注意. 复合体上的金刚石层是金刚石微粒非定向排列压成的共晶体,基本上具有各向同性的特征,韧性很大,硬度接近单晶金刚石而比立方氮化硼高3倍,热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宿州栏杆地区金刚石勘查历时40多年,首次于2010年5月在辉绿岩、橄榄玄武岩和玄武质角砾熔岩等偏碱性基性岩中发现3粒原生金刚石晶体,目前提交工业级资源储量约25万克拉。这是继山东蒙阴、辽宁瓦房店地区发现原生金刚石矿之后,安徽省在华北地台的新发现。通过对宿州栏杆地区赋矿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为扩大金刚石找矿视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南非除了世界杯,还有金刚石,后者更是成名已久。在世界杯鏖战的今天,来看看这耀眼夺目的金刚石,也许可以让你收获不同的心情,眼前更是一亮。金刚石俗称钻石。1866年,南非发现首颗金刚石,重21.25克拉,现在南非是世界著名的钻石大国,其粗钻石的产量占据世界60%以上。90年后的常德沅水流域,才开始大规模寻矿,并设立了413地质勘察队,专门勘查金刚石矿床。现在,桃源县何中秋和南非迈克尔一起讲述这两个地方的金刚石故事以及两者之间的渊源。  相似文献   

20.
张从周 《地质科学》1959,2(3):65-67
1958年是全國工农業全面大跃进的一年,也是科学技术大丰收的一年。在這种有利的形势推动下,我們中國科学院地質研究所,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变化。自去年5月以来,我所共掀起了四次献礼跃进高潮,而每次献礼均超额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