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以广西龙胜滑石矿乡镇公路改线K57+740~+830段滑坡为实例,简要说明了滑坡变形、成因的基本情况。据此,提出了滑坡的加固方案,由于治理过程中冰冻天气的影响,文中对滑坡原设计的变更进行了说明。通过对桩体位移的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并结合深孔位移监测对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由于工程实例处于狭小的场地环境以及特殊的冰冻天气下,文中对类似的工程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浅谈抗滑桩及预应力锚索在边坡治理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文较详细地论述了郴州市107国道一住宅楼旁公路边坡滑坡治理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概况。重点是抗滑桩及预应力锚索的联合应用,获得了治愈滑坡的良好效果。文中分别介绍了边坡治理工程设计的原则及其治理措施-边坡开挖、边坡加固、边坡排水及边坡环境保护;抗滑桩的施工工艺-成孔步骤、钢筋笼的制做与安装、抗滑桩桩芯砼浇注,预应力锚索的施工工艺等内容。论文不仅对治理工程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效果评述,并提示同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1,(5)
以四川眉山市某滑坡实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滑坡基本特征、滑坡勘查技术方法和成因机制的基础上,再通过参数反演和经验值计算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结合勘查及验算数据提出设计所需要的相关参数,依据设计原则,提出具体设计方案,并对最终治理工程进行效益评价。研究结果认为:滑坡在暴雨、地震等不利条件下,整体处于欠稳定状态。针对滑坡欠稳定状态进行治理工程设计,提出的具体治理方案为公路排水沟靠山侧修建抗滑桩、桩间设挡板和对公路水沟进行修复。通过实施该治理方案,可保证滑坡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研究结论以期为类似工程项目的勘查和设计实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祁杰 《贵州地质》2007,24(4):315-317
分析山区公路S324线K72+700处边坡滑坡的成因。通过工程勘察,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两方面查出该滑坡的形成过程及产生的滑动面。从排水工程和抗滑工程等方面阐述了整治方案及施工方法,通过3年半的考验,该整治方案是成功的。为山区公路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滑坡的成功实例,文中全面阐述了试刀山滑坡的成因,锚索设计,施工工艺,施工验收,工程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内容,结论是预应力锚索加固度刀山滑坡是有效的,其预应力可促使滑面的固结,增加滑体稳定性,实际上该工程也可称得上描拉板技术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的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6.
特殊环境条件下某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方案研究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桥墩镇滑坡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整体暂时稳定~变形状态,在饱水状态下处于整体变形-滑动状态。为了保证滑坡下方居民生命财产和道路安全运营,本着"安全、环保、有效、经济"的治理原则,选择两种可行方案进行方案比选和治理效果安全系数计算分析,结合滑坡环境条件,推荐采用坡脚抗滑桩支挡坡面锚索墩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7.
工程建设的扰动成为老滑坡复活的重要因素,老滑坡复活反过来影响了工程建设及其安全运营。四川美姑拉马阿觉滑坡属于前缘复活的巨型老滑坡,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手段,对滑坡复活变形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老滑坡复活的主要因素,复活滑坡位于老滑坡体前缘,滑坡蠕滑变形的体积约为255.6×104 m3;(2)滑坡体呈刚性滑动,表现出单滑面及岩质滑坡的特征,且滑动面大体位于基覆界面位置;(3)经过前后两期治理,抗滑桩阻挡滑体的效果明显,滑体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提高,目前滑体变形趋于稳定,可以满足电力设施正常工作的稳定性要求。文中的研究是基于工程实例开展的,其研究成果为滑坡的稳定性评价、防治工程设计、治理后工程效果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溪沟口滑坡工程地质概况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采用传递系数法和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该滑坡稳定性达不到安全标准,必须进行加固治理。考虑滑坡稳定状况,采用抗滑桩结合地表排水对滑坡进行治理。在传递系数法结合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的基础上,构造出一定数量的抗滑桩加固方案,分别计算其治理后的稳定性和工程造价,以此为进化神经网络的学习样本, 建立设计参数与稳定性及加固方案造价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利用遗传算法在全局范围内快速搜索出最优的设计参数,选择合理的滑坡治理方案。最后利用有限元法对滑坡体治理前后的稳定状况进行分析,对所提出的优化治理方案进行稳定性验算,结果证明优化方案能够达到滑坡治理的设计要求,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结合竖向预应力锚杆加固重力式抗滑挡土墙治理滑坡的工程实例,重点阐述了竖向预应力锚杆+抗滑挡土墙构造及其施工工艺流程,指出竖向预应力锚杆+抗滑挡土墙新型结构在基岩山区滑坡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晏鄂川  王明华  余子华 《岩土力学》2006,27(Z1):643-647
三峡库区某岩质滑坡的变形失稳涉及到地质、环境、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针对该滑坡的变形破坏规律和诱发机制,拟采用削坡、抗滑桩、排水系统等加固措施,以确保滑坡整体和局部稳定,其中加固方案的长期有效性将是整个治理工程的关键。通过对大变形数值方法以及滑坡治理工程措施特点的分析,认为在研究滑坡治理工程大变形问题时采用非线性大变形数值方法更加合理,加固方案的优化设计采用了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分析(FLAC3D)法,通过对滑坡区位移场以及破坏区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将各项加固措施及其组合工况的治理效果进行对比优选,最后确定出以抗滑桩和削坡为主、排水为辅的最优加固方案。该方案的治理效果已被实践资料所证实,其中的部分方法和结论对三峡库区滑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FLAC程序在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变形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FLAC程序对抚顺西露天矿北帮西区W200 ̄W600高陡边坡倾倒滑移变形机理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采取的抗滑桩加固工程和疏干减压工程的治理效果进行评价,为边坡整治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滑坡治理方法及工程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西平 《地下水》2010,32(6):134-135
滑坡是地表的地质灾害之一,所造成的后果严重,损失惨重。人们已积累了大量的滑坡治理方法,简要介绍了目前较常用的滑坡治理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以及滑坡治理方案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3.
四川西-攀高速路山神庙1号隧道进口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连续降雨突发滑坡灾害,滑坡掩埋了左洞口及下方道路,并对右洞造成危害。由于与隧道的干扰、密切相互作用关系,使该滑坡的治理有别于其它一般的滑坡。在整治设计思路上,综合分析得出对其治理原则,即首先采取抢险工程措施使滑坡暂时稳定,不再发展。后期治理不仅要使滑坡彻底稳固,同时要控制变形,避免对隧道的影响。在工序上应先治理滑坡,再对隧道进行整治和恢复。处治方案上,抢险工程以锚索钢管桩为主,同时采取反压护道、截排水等辅助措施,使滑坡得到了控制。再根据地勘资料和计算,设置了锚索抗滑桩,使滑坡得到稳固。最后对仰坡不稳定坡面设置了框架锚索和锚杆并植草,避免对隧道危害。设立了处治各阶段及长期的监测系统,监测处治效果和变形情况。监测结果反映综合处治效果良好。论文介绍了对该滑坡进行动态综合治理的全过程。对设计治理方案按抢险工程、滑坡稳固工程、仰坡治理工程和监测系统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大型涉水滑坡的工程治理效果,已经成为水库能否长期按要求正常运营的关键问题。在统计分析三峡库区二期、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特点的基础上,以库区巴东县15个典型已治理大型涉水滑坡为研究对象,汇总、分析了其工程防治方案,总结了大型涉水滑坡灾害防治工程措施以抗滑桩工程、护坡工程和排水工程为主的技术特点,并根据多次实际调查结果指出巴东县已治理大型涉水滑坡普遍存在的宏观变形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治理流程、现场调查结果,考虑后期运营时可能发生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个兼具时效性和预见性的多层次、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基于综合评价值设定了评价标准,对工程治理效果进行分级。最后,以巴东县XL01滑坡的工程治理效果评价为实例,检验此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并对巴东县典型已治理大型涉水滑坡的工程治理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实际调查结果,指出巴东县大型涉水滑坡工程治理效果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白衣庵滑坡防治工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白衣庵滑坡是一个以古崩滑体为主体的古、老、新滑坡组成的滑坡群。白衣阉滑坡防治工程的目标是避免暴雨或持续降雨条件下滑坡的局部复活,提高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变动条件下滑坡的整体稳定性。通过3种防治工程方案比选论证,确定白衣庵滑坡的治理工程方案为地表排水、后缘削方减载和前缘填方反压。滑坡稳定性校核计算表明,治理工程实施后在特殊荷载条件下滑坡主剖面的稳定性系数达到设计标准1.15-1.2。按审查通过的工程方案分别进行了工程设计和滑坡治理工程效果监测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丹巴县城后山为一大型古滑坡。由于县城建设对古滑坡坡脚的开挖而逐渐复活。2005年2月,滑坡出现加速变形。为了解滑坡体的深部变形状况,掌握抢险加固处理的效果,为滑坡综合治理提供设计、施工、工程处理依据,在应急治理工程的中后期对滑坡体开展了深部位移监测,现对该监测成果进行分析,对滑坡的变形机理及实施抢险加固后的滑坡体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漳龙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滑坡治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苏兴钜 《岩土力学》2002,23(3):341-346
结合漳龙高速公路K67+955-K68+005段路堑边坡滑坡治理工程实例,通过对边坡滑动发展阶段的地表位移监测和详细的地质勘探,准确地判断了路堑边坡滑坡病害性质,产生原因及滑动画位置,提出了这种破碎岩石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治理工程设计计算方法。成功的实践表明,这是一种即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的路堑边坡滑坡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虞利军 《探矿工程》2016,43(10):49-52
在浙江中东部地区,沉积岩分布较广泛,由于层面发育及存在软弱夹层,顺层滑坡时有发生。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治理顺层滑坡的设计过程及施工方法进行了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治理措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岩土力学》2017,(2):507-516
高拱坝工程基础地质及地形条件的不对称是威胁拱坝安全的重要问题。以白鹤滩高拱坝作为工程实例,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重点研究基础不对称的高拱坝应力、变形及破坏模式的特点。针对初始方案和改进后方案分别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弹塑性有限元超载计算。对比分析两方案坝体变形、坝肩应力分布、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等的不同,并结合试验现象,分析和评价针对基础不对称性的改进措施的加固效果及加固机制。结果表明:体形不对称性设计及基础加固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坝体变形对称性、坝肩应力状态和传力效果,并提高拱坝-地基系统的整体稳定性。白鹤滩拱坝不对称性问题的研究对深入高拱坝设计优化和工程加固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永平铜矿岩质边坡中的滑坡整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在露天矿山边坡中产生滑坡而影响采矿的情况下,采用监测手段探明滑体边界和滑坡影响区,对滑体及其周边不稳定边坡区进行应急加固和治理,在保证正常采矿的条件下,深入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和岩石力学试验及计算分析工作,然后再进行设计和施工补充加固工程和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并建立加固效果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