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西红土型金矿是9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新型金矿.文章通过对广西红色风化壳及红土型金矿分布的研究,依据含金红土类型及金矿源体矿化特征将全区红土型金矿划分为7 种基本类型;并结合其成矿环境和控矿条件的剖析,认为广西红土型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提出碳酸盐岩类、火山岩类及蚀变构造岩类红土型金矿是广西红土型金矿的主攻类型,主攻地区为桂西百色-平果、桂中横县-贵港、桂西南凭祥-崇左等地.  相似文献   

2.
“地、物、化、遥”等地质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建立了海量的矿产调查数据,蕴含丰富的成矿构造背景、产出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模式等与成矿和分布相关的知识。海量矿产资源相关数据向有效成矿规律知识的转换,已逐渐成为提升地质找矿精度的突破口。本文引入知识工程中本体知识表示技术,开展金矿知识图谱构建方法研究。首先,梳理了金矿成矿模式,确定了金矿概念、金矿实体以及地质特征、成矿特征等属性,运用自顶向下的领域本体知识表示方法构建金矿知识图谱的模式层;其次,基于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多源异构地质数据源,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实现金矿信息提取和语义解析,丰富金矿知识图谱的数据层,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构建金矿知识图谱;最后,基于图数据库开发了金矿知识管理系统,实现金矿数据管理、知识获取、金矿知识可视化表达、知识库管理、金矿找矿知识查询等功能。本文研究成果可形成“数据-知识”联合驱动的金矿找矿方法,为地质勘查工作中识别、控制和管理矿产资源、提升找矿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省金矿资源较丰富,金矿地质工作的突破给黄金生产带来巨大发展。但黄金生产过热状况,给地勘单位造成压力,迫使地勘单位采取“竭泽而渔”的办法,进行金矿勘探工作,其结果削弱了基础地质和前期普查工作,影响金矿地质工作的发展后劲。金矿地质是黄金生产发展的基础,为使我省黄金生产发展有足够的资源保证,笔者建议要进一步贯彻“矿产资源法”,依法勘察。完善金矿储量承包制,提高承包价格。引进新理论,新方法,在突破金矿新类型上下功夫。要充分利用金矿资源,合理采、选、冶。改善金矿地质工作的外界环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走“探建结合”道路,以推动我省金矿地质工作的发展,使我省金矿资源,得以更有效地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平度旧店金矿床中金矿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矿物的形态、物性、主成分及微量元素等特征的研究,认为旧店金矿中主要金矿物为银金矿、自然金,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主要以银金矿形式产出,金银矿少量,自然金很少。金矿物赋存状态主要为裂隙金、包体金、晶隙金等,呈粒状、板状、针状产出,银金矿与石英、黄铁矿依存关系最为密切。旧店金矿金的成色集中在600~800之间,平均744.13,说明旧店金矿经历了中温成矿环境,且成矿时间较短,是以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   

5.
辽西地区位于冀北—辽西金矿床成矿带的北东部,具有优越的金成矿地质条件。该地区先后有9个专业地勘单位从事金矿地质找矿,见证了凌源柏杖子金矿、毛家店金矿、北票二道沟金矿、建平烧锅营子金矿、喀左长皋金矿等大中型金矿床的发现过程。特别是凌源柏杖子和北票二道沟的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玉门市车路沟北金矿地处北祁连造山带西端和阿尔金韧性剪切带东段交汇部位,是区域上著名的西北"金三角"。该矿的形成与阿尔金左行韧性剪切带关系密切并且产出受其次级分支断裂带的控制;古生界在区域上普遍含金较高,是该矿主要的矿源层;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与金矿(化)体紧密伴生,车路沟花岗闪长杂岩体为该矿形成提供热源和部分矿源。结合区域成矿背景,采用区域矿床综合类比的方法,详细对比了车路沟北金矿区和寒山金矿、鹰嘴山金矿、滴水山金矿、牛毛泉东金矿、胡湾子金矿、南湖西金矿、红口子金矿、车路沟金矿以及昌马金矿等"金三角"金矿在地层-构造-岩浆岩-物化遥异常特征等控矿因素以及矿体、矿石、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等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车路沟北金矿和上述诸金矿控矿因素基本类同,矿床地质特征极其相似,作为"金三角"金矿带在北东方向上的延伸,具备深部隐伏较大规模矿床的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总结了"金三角"金矿的找矿模型,探讨了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研究成果能对本矿区以及北祁连地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7.
桂西辉绿岩型金矿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辉绿岩型金矿是桂西微细粒型金矿的重要矿床类型之一,但桂西辉绿岩(玄武岩)区域金丰度仅为2.45×10-9,不具备形成金矿的物质基础。为此,文章对此类金矿的形成机制、物质来源(金源)以及矿床类型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此类金矿属于改造型金矿,金主要来源于基性岩浆对地层含金地质体的混熔改造,并指出那坡等地是广西寻找该类金矿最具潜力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焦家断裂带是我国著名的金矿聚集带,分布有新城金矿、焦家金矿、朱郭李家金矿、寺庄金矿等多个深部大型矿山,多年来围绕该带提交的详查报告很多,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程度较高。为了能更加确切、清晰地反映焦家断裂带下盘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围绕抽水试验技术方法稍作改进,应用过程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湖州三天门地区四种类型金矿地质特征分析 ,认为本区金矿类型总体上属于风化淋积型金矿 ,并就其成矿条件作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次生富集作用是本区金矿成矿四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嵩县柿树底金矿(以下简称嵩县柿树底金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大章镇,矿区面积19.88平方千米,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97.8万吨,金矿储量2.6吨,是集探矿、采矿、选矿于一体的综合型矿山企业。近年来,嵩县柿树底金矿紧紧围绕建设一流金矿的战略目标,开拓创新、顽强拼搏,构建了具有嵩县柿树底金矿特色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在安全管理、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土地复垦等方面创造了骄人的业绩,全面实现了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胶东乳山金矿区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格庄金矿以相对富As、Co、Ni而三甲和铜锡山金矿则以相对富Cu、Pb、Zn、Ag为特征.聚类分析显示,英格庄金矿具Bi+Hg、As+Sb+Co与Pb+Zn组合,三甲金矿具Bi+Hg+As+Sb+Co、Pb+Zn与Ag+Cu+Au组合,而铜锡山金矿则显示Bi+Hg+Sb+Pb+Ag、Cu+Au+Zn+As及Mo+Ni组合.结合Ni、Co、Mo与Ag、Hg、As、Sb等的相关特征,认为上述三个金矿均有成矿头尾晕叠加现象.Au、Ag、Cu、Pb、Zn、As、Sb、Bi、Hg、Mo等元素垂向变化规律显示,英格庄金矿在-200m标高以下、三甲金矿在-500m标高以下尚有成矿富集段存在.其中,所确定的英格庄金矿的靶位在16勘探线附近,三甲金矿的靶位则在16~20勘探线间.  相似文献   

12.
桂东大瑶山金矿成矿区是广西主要金矿成矿区之一,龙水、桃花、古袍等金矿是其典型代表。本文着重对该区与金矿相关的花岗岩类特征研究,分析了花岗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认为:该区不同类型花岗岩大多属于同熔型花岗岩系列,其中以中酸性的花岗闪长岩类岩体与金矿有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金矿成矿元素的克拉克浓度、同位素等特征,运用统计、数学地质差别分析等方法,探讨小秦岭金矿田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聚积规律.  相似文献   

14.
广西天峨牛坪金矿位于右江盆地北东侧、天峨构造北端 ,以岩溶砂金为主 ,金矿体主要赋存于受多组断裂控制的溶蚀洼地及溶洞中。矿区内发现含 (金 )锑水晶的石英—方解石脉、方解石脉 ,脉体成份与砂金矿石成份相同 ,说明砂金矿源于岩金矿脉。此发现对黔桂地区在碳酸盐岩区寻找同类型金矿 ,对锑、水晶矿点 (床 )资料二次开发 ,研究该区金矿成矿作用 ,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板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 ,山海关—北镇隆起北段,空间上分布于排山楼金矿北东端。应用高精度磁测结果对大板金矿区的基底构造、断裂构造格架进行分析,追索和圈定含金糜棱岩带,结果表明,从构造格架上看大板金矿与排山楼金矿既有可比性,又具其独特性;高磁推断的近东西向糜棱岩带为本区金成矿有利地段。大板金矿高精度磁测找矿实践证明,在提高信息密度的前提下,利用高磁对金矿直接进行圈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陕西凤县柴蚂金矿2-2矿体矿化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蚂金矿与特大型金矿——八卦庙金矿毗邻,其金矿类型、矿化特征、富集规律及找矿标志均与八卦庙金矿有惊人的相似性,属于"八卦庙式"金矿。该矿床共分为5个成矿带、20条主要矿体。文章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2-2矿体在垂向和横向上矿体厚度与品位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垂向上2-2矿体矿化中心处于1490中段附近,同时在横向上矿体平均厚度与平均品位具负相关关系,而且具有膨大缩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滇黔桂(金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矿成矿区.为探究该地区金矿成矿规律,文章通过研究该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构造演化,分析区域重力场、航磁场、化探异常等与金的成矿关系,探讨微细粒浸染(卡林)型金矿的时空演化规律,并提出成矿模式与成矿模型,建议今后该地区金矿找矿工作以微细粒浸染(卡林)型金矿为主攻矿种,加强深部勘探.  相似文献   

18.
栖霞笏山-西陡崖金矿位于蓬莱-栖霞金成矿带南侧,是产于新太古代变质基底与中生代燕山期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本次研究在矿区外围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并对该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在Ⅰ号主矿体深部施工DKZK03钻孔,控制金矿体4层,累计真厚度6.85m。其中,Ⅰ-1、Ⅰ-2号金矿体埋深分别为1273.80~1275.45m、1072.95~1076.55m,Ⅰ-1号金矿体为该区目前最深金矿体。采用趋势外推法对区内深部金矿体进行定位预测,为今后在栖霞地区金矿深部找矿勘查提供了依据,该地区金矿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照南沟金矿的勘查,认为其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角砾岩型金矿,金矿(化)体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关系密切.对国内、外角砾岩型金矿床的特征进行分析及综合研究,提出照南沟金矿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广西难处理金矿固化焙烧氰化提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广西六梅金矿、明山金矿、金牙金矿含高砷高硫难浸金矿石进行固化焙烧—氰化提金的试验研究 ,获得了砷、硫固定率分别为 99.0 3%、97.0 4 % ,金浸出率 92 .35 %的较好指标 ,为这类难浸金矿的开发 ,展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