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地图学界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普遍地图集》现在正式出版了,这是我国地图学界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图集》的首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普通地图集》,是由我国地图界老前辈、国家地图集总编委会和国家普通地图集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曾世英先生生前亲自指导,地图学专家、原国家测绘局副局长喻沧教授主持和主编,由中国地图出版社、陕西省测绘局、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负责组织,一百几十位地图工作者共同完成的全国测绘界的重大成果。该图集全面显示我国地理面貌及其区域特点,较详细地反映我国地形、水…  相似文献   

2.
地图是测绘学科总结性成果之一,而地图集是地图有机的、系统性的汇集.是一个综合有关学科的总结性成果。国家地图集则是一个国家地图学成就的集中表现和代表性作品。世界上发达国家大多有自己的国家地图集,有的甚至有近百年的历史。我国在历史上也有类似的代表性作品,不过那时不是用国家名称而是用帝王之名命名。当然古代的地图集内容不能同现代地图案相比.但也可算作国家地图集吧。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国家地图集可说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了。《国家普通地图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图集系列之首卷,把我国地图集编纂的理论与…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博茨瓦纳自身条件的评析,从项目组织协调,地图集总体设计到内容选取等方面的分析,对博茨瓦纳国家地图集编制作了较全面的分析探讨,文章还介绍了应用Intergraph系统编制博茨瓦纳地区性地图集的试验工作。这是中国地图工作者参与外国国家地订编制策划与试验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4.
在一九八一年十月中国测绘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地图编制与地图复制学术年会上,国家测绘总局研究所副所长曾世英同志作了题为《关于国家大地图集继续纳入国家科研计划的情况介绍》的报告。这个报告引起了与会同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地图》2019,(4):14-15
沈阳是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织开展的中国城市地图集系列编纂工作的第二批试点城市之一。《沈阳城市地图集》借鉴第一批试点城市地图集编纂的成功经验编制而成,分为序图、区域图、街区详图以及索引四部分,以沈阳市的10区1市2县为制图区域,充分利用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地图成果、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地名地址成果编绘成集,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沈阳市的区域地理、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是一部综合性的城市地图集。  相似文献   

6.
经过50年发展,中国测绘科学技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全国大地坐标和水准网的统一,全数字化地图生产作业流程,为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提供全方位测绘保障,推动了国家和省区地图集及专题地图集新一轮的编制和出版。文章对新中国测绘历史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陆用森 《地图》1997,(4):22-24
国家普通地图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图集》系列的首卷,而普通地图集序图处于图集的开卷部分。普通地图集的序图如何编辑设计,并富有特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经研究,我们认为序图的编辑设计必须紧扣国家普通地图集的性质与任务,明确序图设计的指导思想,解决序图的科学定性与定位问题。国家普通地图集是国家级的科学参考地图集,是国家总体规划、开发利用国土资源和进行地学研究的基础资料,也是总结测绘和地理学科生产科研成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材料。它较详细地表示了水系、地貌、居民点、交通、境界和土质植被等基本…  相似文献   

8.
《地图》1990,(3)
1990年第三季度,中国地图出版社将公开出版发行两本四开本大型图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地图集》是正在编纂的国家地图集中率先出版的一卷。国家地图集的编纂,早在1956年就列入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间一度停顿,1981年才重新开始工作。全图集共分5卷:普通地图集、自然地图集、农业地图集、经济地图集、历史地图集,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国家普通地图集》作为国家地图集系列之首卷,于1995年正式出版了。这是中华百年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出版一套代表我国当代科学综合发展水平的国家地图集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长期的心愿。特别是《普通地图集》,它凝聚了几代测绘工作者的心血和业绩。尽管测绘产品不仅仅是地图,但从古至今,地图始终是测绘工作的最重要、最集中和最有代表性的成果。因为地图是人类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认知的最主要的,且永远不可替代的工具。空间认知是人们对出现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存在、变化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关位置的认识过程和能…  相似文献   

10.
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四日在北京召开,有三十一位编委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国家地图集的性质、任务、编纂方针以及编纂出版任务的分工。  相似文献   

11.
<正> 三月十八日,国家科委武衡同志邀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测绘总局等领导同志和专家就国务院交办的全国政协第217号提案进行研究之后,国家测绘总局党组于四月二日开会部署了普通地图集的编篡出版工作事项。会上,大家认为,编篡出版一部具有权威的中国大地图集是我局的一项光荣和艰巨的任务。党组推荐王大钧,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科技活动要闻国家测绘局党组现已发文,任命刘先林同志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1994年10月,该院聘请著名地图学家,解放军测绘学院高俊教授任兼职研究员。由该院负责编制的《中国药材资源地图集》于1994年11月15日通过了由中国中医药...  相似文献   

13.
《地图》1990,(4)
国际地图学协会国家地图集委员会于1990年8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委员会和学术讨论会。该委员会主席B.Rystetd博士(瑞典)、副主席E.Siekierska博士(加拿大)和来自美国、中国、西班牙、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印度的委员,以及苏联、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等国的代表和40多名中国的地图学家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1)国家报告(国家地图集的设计生产);(2)电子地图集;(3)国家地图集信息系统;(4)国家地图集委员会今后的工作计划。此次会议由国际国家地图集委员会委员廖克研究员负责筹备与组织,得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制图专业委员会的积极支持。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孙鸿烈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述彭研  相似文献   

14.
编纂国家大地图集是我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的任务之一。现在由于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形势的发展和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高潮的掀起,各方面对国家大地图集的需要更加迫切。为了加速上述编纂工作的进行,今年七月十七日在北京成立了国家大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纂委员会由各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主任委员为竺可桢,副主任委员为白敏、黄秉维。在成立大会的会议上对国家大地图集的目的和任务,作了确定,即: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简洁明确的地图语言,集中反映我国自然、社会、经济、历史、革命的情况,提供有关的全面、系统、概括的资料,供国家领导  相似文献   

15.
《咸宁城市地图集》是一部具有地方特色,反映咸宁的自然、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城市地图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量爆炸性的增多,为《咸宁城市地图集》的编制提供了新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基础。因此,从内容设计、数据源、数据处理、表达设计四个方面对《咸宁城市地图集》的编制特点进行阐述,同时,为使图集的编制更加高效、美观,从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地图可视化两方面出发,对大数据时代《咸宁城市地图集》的编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托当前测绘不断发展的技术、数据和资源的优势,深入挖掘测绘大数据,充分发挥专题地图集的优势和特点,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规划管理、应急保障与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撑。《长江经济带地图集》的成功编制,展现了目前专题地图集编制的创新性的过程和特点。另外,本文就《图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地貌的专题地图集空缺的现状,《中国西部地区典型地貌图集》的编制填补了这一空白,该图集是以表达我国西部地区十省(市、自治区)典型地貌形态特征为主题的区域性专题地图集,是国家西部测图工程成果之一。该文阐述了该地图集的概况,重点从图集编制原则、内容结构、表达方法、装帧设计等各方面详细介绍了该地图集的内容设计与编制特色。地图集为地学相关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测绘部门地貌表达以及相关院校科研教学等提供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国家里,编制地图集是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需要。专门地图集和普通地图集是全面估计全国和分区经济自然条件时必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罗漾明 《地图》1994,(4):56-57
《中国林业地图集》介绍罗漾明(长沙市林业部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410014)概述由林业部组织编纂的一本大型综合性专题地图集─—《中国林业地图集》,已由测绘出版社出版。该图集是我国首次公开出版的林业综合性图集,内容新颖而丰富,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当前我国林业...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对外开放市县地图集》──中国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市县地图集江苏分册序(总)图的编制安如王慧麟(江苏省测绘局)(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江苏省对外开放市县地图集》——中国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市县地图集江苏分册(以下简称图集)是一部四色印刷16开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