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两种新的沉降推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路、铁路等工程中通常利用实测沉降资料推算最终沉降,双曲线是最常用的一种沉降推算方法。工程实践表明,常规双曲线法即增量双曲线法推算沉降往往小于实际沉降,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沉降资料。依托大量监测工程,在增量双曲线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量双曲线法和TS双曲线法。工程实践表明,这两种新的双曲线法推算沉降与增量双曲线法推算沉降基本相同,可用于较短预压时间的沉降推算。  相似文献   

2.
潜在蒸散发量估算方法在河南省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磊  夏军  马细霞  曾思栋 《水文》2014,34(3):17-23
利用FAO56-PM法计算潜在蒸散发时气象资料往往不易满足。针对该问题,本文研究了辐射法、温度法和基于温度及辐射资料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FAO56-PM法计算值为标准,比较分析了Priestley-Taylor法、Hargreaves法、Mc Cloud法以及Makkink法在河南省五个典型地区(安阳、新乡、郑州、驻马店、信阳)的适用效果。并以新乡地区为例评价了校正参数后各估算方法和基于温度及辐射资料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Makkink法在五个典型地区估算的潜在蒸散发量误差较小,其余方法误差较大。校正参数后,各估算方法在新乡地区的估算结果均得到明显改进,具有较好的地区适用性。基于温度及辐射资料的RBF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应用于潜在蒸散发量的估算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实践中存在规划小流域降雨资料不足或无降雨资料的情况下,使用三种不同暴雨频率计算方法,即传统矩法、地区综合法和L-矩法来计算不同重现期下小流域的设计暴雨与暴雨过程线.结果表明,L-矩法和地区综合法各有优势,可适用于不同资料情况设计暴雨的计算.分析结果希望为无资料小流域利用暴雨资料推求洪水过程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应用地球化学资料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的方法包括:碳氧同位素法、黏土矿物法、胶结物含量法、微量元素法、稀土元素法、TOC识别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等。上述方法识别层序地层单元具有识别准确和分辨率高等优点,缺点是容易受到样品采样不连续的限制和受成岩作用、岩浆作用、构造作用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多地球化学指标结合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的基础上,还应结合测井、地震、古生物等资料开展层序地层单元综合识别。  相似文献   

5.
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资料分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国 《地下水》1997,19(3):121-123,129
本文将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资料分析法分为水位回升值法和剩余降深值法,并结合实例对两种方法进行了论述,大大提高了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观测资料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述了脉冲瞬变电磁法(TEM)和激发极化法在贵州×××金矿勘探中的综合应用。介绍了TEM瞬变电磁法、激发极化法原理、工作仪器及工作中所采用参数及资料整理中所有分析解释软件,选择了黄泥堡金矿10线TEM剖面、激电剖面作为实例进行异常解释推断并结合电测深及钻孔资料对异常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近场源激电及甚低频电磁法在金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江西临川温泉地区资料为基础,以其地球物理参数为依据,论证了用“甚低频电磁法”、“近场源激发极化法”在该地区进行岩石电性特征研究的可行性。并重点对甚低频倾角资料以及近场源激电资料进行了异常分析和解释,认为低阻高极化和高阻高极化异常与金矿化有关,是值得重视的异常;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交汇部位是成矿最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8.
堤防隐患探测实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堤防隐患探测中,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电测深法、地震折射波法等综合物探技术,并结合少量的土工试验资料,提高了物探成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堤防隐患探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横波激发新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横波地震是深入认识沉积岩性、岩相的具有发展前途的崭新方法和手段。根据国外资料,对横波激发新技术中的三孔法、水平重锤法、SHOVER法与横波振动器作了介绍与比较。  相似文献   

10.
探明断层位置、摸清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是新区规划前期需要解决的地质问题;旨在为新区可持续发展及减少地质灾害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利用地震反射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联合测量;采用两种方法的优势综合解释异常特征,优化解释效果,准确反映研究区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表明地震反射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调查断层位置和第四系覆盖层厚度方面,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横波波速是最合适的场地地基分类指标。瑞利波波速与横波波速极为接近。文章从若干方法的简单比较中介绍了瑞利波方法测定地层波速的原理、特点及存在问题,通过应用实际说明这种方法在浅层地层波速测试中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12.
瑞雷波法在黄土地区地基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瑞雷波勘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具广泛应用前景。介绍了瑞雷波的特点、原理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 ,探讨了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法在黄土地区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灰土垫层地基等检测中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瞬态振动法瑞雷面波采集质量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结合实例,对瞬态振动法瑞雷面波资料采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瞬态瑞雷面波勘探的各种因素以及应采取的数据采集技术,从而达到提高资料采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Rayleigh面波衰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搜集中国大陆58个数字地震台站6312个长周期波形记录,从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442对经过中国大陆的双台路径记录,采用相匹配滤波和频率域维纳滤波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双台之间的混合路径衰减系数。对中国大陆进行网格划分,通过网格化反演得到中国大陆每个网格单元的纯路径衰减系数。结果显示:短周期Rayleigh面波总体表现为东部(中国东北、华北、华南)Rayleigh面波衰减小,西北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Rayleigh面波衰减大,反映了该深度东部地区已进入上地幔,西部仍处于下地壳;Rayleigh面波在中周期衰减特征是呈SN向展布,将中国大陆分成以鄂尔多斯—四川盆地为中部的三分图像,衰减小的中西部岩石圈稳定区、衰减大的青藏高原岩石圈汇聚增厚区和东部岩石圈拉张减薄区;在长周期Rayleigh面波衰减特征是中国大陆中西部衰减较小,为印度大陆俯冲到该深度所致,而在东部衰减较大,为西太平洋边缘弧后盆地的地幔浅部上升热流,构成上地幔中的热室而使东部面波衰减较大。Rayleigh面波衰减与地壳上地幔温度关系显示:中国大陆Rayleigh波衰减与大地热流分布有一定相关性——研究区域内热流值较高的青藏地块及邻区表现为Rayleigh波衰减大,热流值较低的中国东部表现为Rayleigh波整体衰减小;中国大陆地震波衰减特性与强震分布关系密切,在大约以107°E为界的中国大陆西部地震明显强于中国东部,与此关系密切的是,在约107°E为界大陆西部(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地震波衰减大,以东的大陆地区衰减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5.
面波频谱分析法(SASW) 作为一种横向分辨率较高的瑞雷面波勘探方法, 由于计算得到的基阶面波频散曲线存在较大误差以及无法获得高阶模式频散曲线而在应用中受到限制.通过应用Fourier变换方法(FT法) 分离提取面波各模态数据, 进而对分离后的各模态数据利用SASW法计算频散曲线.通过模型实例分析得出: (1) 利用SASW计算基阶面波频散曲线时必须分离得到基阶面波数据, 然后计算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2) 基于多模态分离的SASW法可以计算得到面波高阶模式的频散曲线.   相似文献   

16.
李海 《物探与化探》2002,26(2):160-162
结合实例介绍了瑞雷面波勘探的基本方法原理,在铁路上应用的工作方法与技术,数据的采集、处理与解释,以及瑞雷面波速度转换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且说明了这种技术在铁路上应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简要叙述了瑞利波探测的应用发展历史和它的原理后,通过在日本福井县清水町一工地的瞬态瑞利波探查和稳态瑞利波探查方法试验对比。力求从实用角度出发对这两方法的有效性和经济性作一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颜可珍  夏唐代  姜爱华 《岩土力学》2004,25(Z2):414-417
瑞利波频谱分析法是一种能有效的测试地基参数的方法,但测试深度较浅.交通荷载产生的波频率低,传播较深,因此利用交通荷载产生的表面波能获的更深土层的参数.根据交通荷载的运动特性和三维波动方程,运用解析方法求得了交通荷载作用下瑞利波的特征方程,并对弥散性和荷载运动对波的传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对于同一运动速度V,不同频率的波其传播方向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武斌  张淳 《四川地质学报》2007,27(2):149-152
瑞雷波勘探技术是一种高新技术,在岩土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瑞雷波原理和特点,并对多道瞬态面波法结合具体的岩溶体探测和第四纪化学沉积钙华层的划分工程实例,探讨了瑞雷波法在解决灰岩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以及面波速度映像成图对岩溶体探测起到的全面追索和对比作用。  相似文献   

20.
瑞利波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介质的弹性波速的差异与介质的岩土力学特征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而介质的瑞利波速度与其剪切波速非常接近,因此利用瑞利波勘探技术进行地下介质分层时,其优势十分明显.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初勘阶段可利用瑞利波勘探技术宏观划分力学性质差异明显的地层、地质构造,而在详勘阶段可以探测基岩埋深、填土厚度等的变化趋势,均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