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祥娥  詹毅 《物探与化探》2006,30(6):538-540,544
地震信号的数据量非常大,如果简单利用复序列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对地震信号进行处理,将会成倍增加数据量,增加计算量,因此针对地震信号这一实数序列,讨论实信号的快速傅立叶变换 。文章提出了3种实序列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对运算量的减少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并对实际地震数据进行了计算,从分析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这3种方法可以明显减少运算量,同时节省了计算机的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Eklundb快速矩阵转置算法作了进一步推广,将它用于通过磁盘实现大数据量二維快速付里叶变换获得成功。在地矿部北京计算中心的国产150机上调通了能对52万人数据量的航磁数据进行快速付里叶变换的程序,已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3.
李军 《地球科学》1998,23(4):351-354
多源图象数据由于基取值范围较大,如何快速进行点变换一直是专业图象系统的难点。通过引入重映射表、彩色查找表和二级查找表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多源图象点变换的快速 可视化算法。  相似文献   

4.
PIV技术的几种实现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PIV技术是一种基于流场图像互相关分析的二维流场非接触式测试技术。在介绍利用Fourier变换的互相关特性及其快速算法实现PIV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可提高分析效率的实序列Fourier变换的实现方法,并进而提出了一种更高效的基于Hartley变换的分析法,给出了分离式内核的Hartley变换互相关特性的明确表达式。从算法复杂性理论与实际分析时间两方面对3种方法进行的比较,充分说明了Hartley变换在PIV技术应用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地震信号往往是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基于平稳信号理论的常规傅里叶变换方法不能刻画任一时刻的频率成分,而时频分析技术能同时展示信号在时间域和频率域的局部化特征。修正S变换作为一种较新的时频分析方法,是针对S变换窗函数相对固定、时频分辨率不能调节的问题提出的。通过对修正S变换与常规时频分析方法如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小波变换(WT)和S变换的对比,分析了修正S变换在时频分析方法中的作用。根据合成信号以及实测地震记录的时频分析可知:修正S变换较常规的时频分析方法具有更好的时频分辨率和能量聚集性,更有利于对非平稳信号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章坚民 《水文》1993,(6):14-18,24
概念性流域水文模型的产流量,尤其是产流总量对前期土湿十分敏感。本文研究新安江模型前期土湿的修正(校正)算法。这种算法可直接应用于模型率定中次洪资料的前期土湿修正,从而保证了总水量平衡。在实时预报中,采用该法对上次已发生洪水的前期土湿进行修正,则洪水末期土湿得到校正,为下场洪水预报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前期土湿,从而提高了预报精度。该算法在实践中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快速精确计算走时在层析成像反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有限差分法来计算。首先通过变换,将程函方程化成一守恒形式;然后再差分离散,得到一阶和二阶精度的差分格式,并证明了差分格式条件稳定。模型试算表明:本文算法简明稳定,能快速高精度地计算地震走时,是一种值得注意和采用的走时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应力空间变换的修正剑桥模型改进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从岩土类材料极限应力状态线所致的各向异性出发,提出了应力空间变换的思想。以修正剑桥模型屈服面的中心为映射中心,给出了重塑土的应力空间变换、应力增量变换的公式, 并考虑了应力洛德角的影响。在变换应力空间中对修正剑桥模型进行了重新表述与改进,给出了基于应力空间变换的改进模型的具体应力应变计算式。通过4种应力路径的基于应力空间变换的改进模型与修正剑桥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揭示了改进后模型的优越性:可以较好的反映各向异性的影响;可以很好地反映三轴伸长等应力路径的应力应变特性;可以反映 等路径所致的软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图象处理中小波变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讨论了图象的小波变换处理方法原理,给出了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图象变换、图象增强和重构的算法。  相似文献   

10.
小波变换压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小波变换及其Mallat算法,阐述了小波变换压噪原理,并用其方法对合成地震信号与实际地震记录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1.
於祖相 《地质学报》2001,75(3):396-404
道马矿与其他铂新矿物于1974年作了初步报道(於祖相等,1974),1978年对道马矿的进一步工作成果又作了报道(於祖相等,1978),本矿物在1982年获得国际新矿物与矿物命名委员会会的批准(Bulletin,1976,1982;Flesiher et al.1976a,1976b)。由于当时条件所限,道马矿反射率仅有4个波段数值。现重进行测定以及对矿物的晶胞参数等用四圆衍射仪进行修正,并补充矿物新的产状以及矿物命名根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航空物探测量中出现的GPS时间与经纬度坐标数据不更新、外界磁干扰造成磁尖峰异常等问题,提出根据测量数据特征设定数据阈值及梯度阈值进行快速检测的算法,检测出跳变点后,应用非跳变点数据对跳变点进行1D插值拟合,得到修正后的数据。本文利用C++语言实现了上述快速检测算法及6种1D插值拟合算法,并采用插件技术在Geo Probe平台研发了相应的软件插件模块。该插件为航空物探跳变点数据快速检测与修复,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文献中提出的利用付氏变换和希氏变换在频率波数域中对垂直地震剖面中的上行波与下行波进行分解的基本原理,并将该方法推广到作倾斜滤波,本文还在文献所提多维快速付氏变换算法的基础上,研制了二维及多维快变程序,使得倾斜滤波更加简便快捷。最后通过对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和野外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说明了该滤波方法的可靠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小波变换在确定桩裂缝、断桩及浅部缺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小波变换多分辨率分析的Mallat二进小波快速算法,引入Db5小波对桩身具有裂缝、断桩及浅部缺陷的基桩桩顶瞬态响应曲线进行多尺度小波变换。从小波变换结果的高尺度部分可以明显地发现缺陷反射波和桩底反射波,进而精确地确定缺陷位置,为补救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额济纳旗雅干地区二叠系埋汗哈达组进行剖面实测、室内薄片鉴定、化石鉴定、X-衍射、微量元素、粘土矿物、重矿物等的分析,研究了埋汗哈达组主要岩性的岩石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岩性特征、古生物化石、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比值、饱和烃气相色谱地球化学参数等研究了埋汗哈达组的沉积环境,综合分析认为雅干地区二叠系埋汗哈达组形成于半咸水的滨海—浅海的还原环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出发,介绍一种变换速度更高的快速傅立叶变换新方法,并对一种小型快速傅立叶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变换方程式、特别是电路结构和变换时间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电磁场从频率域转换到时间域的几种算法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电磁场从频率域向时间域转换的三种具体算法,即余弦变换多项式近似法。G-S法和数值线性滤波法;用这三种变换法对电偶源电场的瞬变响应E_(x2)(t)进行了计算;将计算结果同解析解进行了比较,对比了三种算法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8.
刘洪 《物探与化探》1986,10(6):469-472
目前,求解各种形体磁异常的富里叶变换法,特别是快速富里叶变换法,已被广泛应用;希尔伯特变换方法也已引入了磁异常的解释领域。笔者在学习特殊函数论时发现,建立一种正交于1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不同时域电磁场的频率特性,从频率域到时间域的转换一般有二种方法,即线性滤波算法(余弦变换)和快速傅氏变换(FFT)。利用高密度采样的线性滤波算法计算余弦变换,对层状介质的甚早期瞬变电磁进行模拟,并与均匀半空间的闭合解析式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另外,从层状介质的高频电磁场响应出发,利用FFT算法,有效地模拟了不同频率和地电参数的GPR射线,以及层状介质的剖面图。甚早期瞬变电磁和低频GPR的频率,都跨越了传统电磁法中所忽略的中间频率。这里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比选择有效的模拟方法,利用模拟结果来分析该频段时域电磁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周冬生  宗军  张恒 《水文》2017,37(1):68-71
分析了雷达水位计在大量程大变率条件下的分辨力、精度和稳定性等问题,基于调频连续波,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Chip-Z算法、快速自动增益控制方法、专用DSP数字信号处理平台和FPGA大规模可编程逻辑芯片等优化设计,满足了大量程、大变率、高精度水位测量对精度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