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各国如何储备战略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稀有金属价格大起大落,一个关键词"矿产资源战略储备"频频出现.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是指为保障国家安全(包括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及在国际上保持独立自主地位,由国家实施对具有较强供应脆弱性的战略矿产和急需矿产进行的储备.目前,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瑞典、瑞士、挪威、芬兰、英国、韩国等10个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制度.相信美国、日本的实例能够给我们以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课题近日已通过专家验收,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矿产地)储备工作启动。 课题组依据我国矿产资源特点、国力水平和基地储备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开展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的基本原则及储备方式、储备规模及结构、重点储备矿种及布局,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政策建议等。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课题项目近日通过专家评审验收,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制度的前期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矿产地储备工作启动。该项目由国土资源部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承担完成,主要成果包括《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和《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建议稿)》(以下简称《办法(建议稿)》)两项内容。《研究报告》明确界定了战略性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储备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的内涵、分类,分析了矿产资源储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课题近日已经通过专家验收,这标志着我国矿产资源战略储备重要内容的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矿产地)储备工作启动。课题研究项目主要成果为《矿产资源战略基地储备研究报告》以及《矿产资源战略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建议稿)》两项内容。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下,大国博弈的核心是争夺地球资源及其控制权。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导致全球资源配置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发生巨大变化以及不可预计的风险。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底签署了《关于确保关键矿产安全和可靠供应的联邦战略》(13817号)总统行政命令,2019年发布以资源争夺为核心内容的战略行动方案,欲确保美国对全球矿产资源的控制权。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居高不下,显示了小(人均矿产占有量小)、大(需求和消费量大)、高(对外依存度和安全风险相对较高)和降(国内资源供应能力和资源保障均有所下降)的特点。当前中国多种大宗矿产资源现有探明储量面临开发殆尽的局面,新兴关键矿产家底不够清,开采和选冶技术需要提高,综合利用和绿色矿山的理念与制度需要加强完善,国家有关矿产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基于此,本文将对矿产资源的国家安全、国际资源争夺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对中国的矿产资源战略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二期工程基地建设预计今年完工。届时,我同总石油储备能力可达2.74亿桶,约合3753万吨。我国计划到2020年完成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全部工作,将建成约5亿桶储备。届时,我国的石油储备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7.
朱训 《国土资源》2014,(8):16-18
矿产资源安全在国家综合安全及资源安全领域占据的地位日益显现。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90%以上为矿产资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与矿产资源有关。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处于高位,主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创新资源安全理念,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水平,成为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期有关专家系统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形势,并从完善资源供应体系、建立安全制度框架、构建资源战略布局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基础矿产原料日益缺乏,许多大宗矿产品呈现出危机趋势,给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此情况下,及时“走出去”,勘查、开发国外矿产资源,积极开拓和融入海外资源市场,参与世界资源市场的竞争与再分配,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也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需要。河南省地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走出去”战略部署,通过两年来的不断拓展,相继在非洲、南美和我…  相似文献   

9.
就全球而言,由于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导致了世界各国矿产资源禀赋有丰有欠,各个国家因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历史背景、以及矿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其所采取的矿产资源政策的不同。因此,各国在制定矿产盗源政策时,所侧重的方面也不一致。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矿产政策的研究,归纳出国外矿产政策的主要特征及对我国矿产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扩大,对外依存度攀升。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如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资源安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资源室主任贾文龙提出——  相似文献   

11.
矿产篇     
我国已为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石油消费国,而且,我国石油接替资源和后备可采储量日趋紧张。今后10~15年,如果没有重大发现或技术上的突破,我国原油将面临严重供不应求的窘境。到2015年,将有一半原油需要进口。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随着石油进口量的迅猛增加,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虽然在人类社会发展及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但是由于各国资源禀赋、工业化进程及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各类矿产的生产与消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很大的差别.我国大宗矿产非常紧缺,抓住全球矿产品供需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战略机遇,对优化我国矿产资源配置及提高资源安全保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立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和体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安全是最高利益。为了国家利益,有许多事情要做,建立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和体系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做的工作。要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需要有博大的底气和周到的思量,其他民族能做到的,我们自然也能做到。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中国首期4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已全部完工并已全面投入使用。2009年,中国还将开建锦州等8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的能源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资源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战略性资源,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其供需形势和接替资源的发现与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和重视油气资源的勘查开发工作,曾做过多次批示,并将油气资源与粮食、水资源一同列为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06]65号文件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及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增加重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全面增强山东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决定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国土资源》2004,(10):63-63
中国将于明年正式实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目前正在浙江镇海兴建石油储备基地,明年一期工程完成后,石油储量超过5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国情是资源总量多、人均少,且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规模扩大,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以能源资源为例,2012年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达到36.17亿吨,为1978年的6.72倍,铁矿、有色金属的消费也大体如此。近年来,矿产资源净进口量迅速增加,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大,2012年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高达3304.7亿美元,资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要解决日益加深的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必须从  相似文献   

19.
正矿产资源安全在国家综合安全及资源安全领域占据的地位日益显现。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90%以上为矿产资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与矿产资源有关。而且,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处于高位,主要战略性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创新资源安全理念,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提升我国矿产资源安全水平,成为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期有关专家系统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形势,并从完善资源供应体系、建立安全制度框架、构建资源战略布局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山东国土资源》2008,24(1):F0002-F0002
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06]4号文件切实加强地质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06]65号),增加我省重要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全面增强我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全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深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