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研究了地质样品中稀土元素Sm、Eu、Gd的同位素稀释-感耦等离子体质谱的测定方法。验证了同位素稀释法不受基体的影响,实验了利用P507树脂分离干扰元素Ba、La和Pr的条件。Sm、Eu、Gd的检出限(ng/g)分别为15、2.71、12;对标样GSD-10平行测定10次,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均<2.5%;标样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2.
对P507萃淋树脂分离稀土元素的条件进行了实验,拟定了以P507萃淋树脂为固定相,HCl为流动相分离4N级荧光材料Eu_2O_3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流程,使被测杂质与基体Eu_2O_3达到了较好的分离;再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被测液中非稀土杂质元素。选择了端视ICP-AES测量稀土杂质元素的最佳条件。称样量50mg时各杂质组分的测定下限(ug/g)为:CeO_2、Pr_6O_(11)、Nd_2O_3、Sm_2O_3、Tb_4O_7、Ho_2O_3、Er_2O_3,Tm_2O_3、Lu_2O_30.4,La_2O_3、Gd_2O_3、0.2,Dy_2O_3、Y_2O_30.04,Yb_2O_30.02。6次取样分析,各杂质组分加入量为10ug/g(CeO_2为2ug/g),加入回收率在84%~112%;RSD<13%。方法可用于纯度在99.99%~99.9995%Eu_2O_3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郑永凤  葛晓红 《铀矿地质》1999,15(5):310-316
本文采用P507萃取树脂-盐酸体系色谱法对高纯氧化镱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进行分离、富集,用ICP-AES法测定其稀土元素含量。当上柱量为200mgYb2O3时,所能达到的测定下限:Eu2O3为1μgg-1;Y2O3,Gd2O3,Dy2O3,Ho2O3,Tm2O3,Lu2O3为2μgg-1;La2O3,Er2O3为4μgg-1;Pr6O11,Nd2O3,Sm2O3,Tb4O7为8μgg-1;CeO2为16μgg-1。5次取样分离,加入试验回收率在88%—11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0%。本方法可适用于纯度为99.95%—99.99%的氧化镱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硅同位素标准物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研制的硅同位素标准物质为:GTB1,选用震旦亚界长城系常州沟组石英砂岩中的石英;GTB2,选用上海试剂一厂生产的高纯二氧化硅试剂。2个标准物质均按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统一标准物质〈JJG100686〉的规定,用SiF4法进行了均匀性检验及定值分析工作。结果表明其硅同位素组成均匀,定值准确,并获得了GTB1标准物质的δ30SiNBS28(‰)为-0.02±0.10,GTB2标准物质的δ30SiNBS28(‰)为-2.68±0.10。经两年多的稳定性检查,硅同位素值无变化。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连续测定As、Sb、Bi、Hg四元素的方法,对测汞用还原剂及几种测量体系进行了比较,采用对原子化器适当加温的无火焰原子荧光法测汞,以KMnO4消除Te、Se对汞测定的干扰。本方法As、Sb、Bi、Hg四元素的检出限分别为2.01×10^-10g/ml1.56×10^-10g/ml、2.98×106-10g/ml;4.2×10^-11g/ml;对GSSI平行测定11欠,Hg的标准偏差为2.  相似文献   

6.
横岭关铜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横岭关铜矿床中稀土元素、同位素和矿物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矿床形成温度为350℃±30℃;压力为38×10~5Pa~240×10~5Pa;盐度为30wt%~42wt%;logfo_2为-30.41~-31.47;logfs_2为-5.4~-8;pH值为7.3;logfco_2为-2.49;铜的溶解度(logm_(Cu))为-5.87~-2.21。围岩的铅-铅同位素年龄为1775×10~6a,矿石的铅-铅同位素年龄为1845×10~6a;矿石硫同位素组成,δ~(34)S为-8.1‰~36.9‰,显示出硫同位素为非平衡特征;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为-7.1‰~-2.6‰,δ~(13)C_(∑C)为-5.3‰;成矿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具有变质热卤水的特点,认为该矿床属于变质热卤水成矿。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台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Sm-Nd同位素地质信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Sm-Nd同位素资料,主要来自冀东、辽东、内蒙古中部,五台-太行、河南和鲁西等地早前寒武纪以基性岩为主的表壳岩和深成酸性侵入体,也有少量副变质岩的分析结果。已搜集的华北地台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304个Sm-Nd分析资料表明,除同位素年龄信息外,作为壳-幔演化示踪剂,给出了岩石圈早期演化的重要信息:除已由U-pb法证实的冀东曹庄、辽东鞍山有≥3.8Ga的地壳残留外,Sm-Nd资料还暗示吕粱和登封一带存在>3.5Ga的古老地壳。在华北地台上,除>3.5Ga的早期壳-幔分离事件外,3.2~3.6Ga,2.6~3.0Ga和2.0~2.2Ga分别为三次造壳的高峰时间。来自华北不同地区的Sm-Nd资料还表明,在3.0Ga以前即存在一个规模较大的古老地壳,加之晚太古的造壳规模,太古宙地壳规模之宏大已与现代地壳相近似。除壳-幔分离的造壳事件外,华北地台早前寒武纪地壳活化再造十分强烈。活化再造形成的酸性侵入体的Sm-Nd同位素资料显示T_(DM)=2.6~2.8Ga是活化再造的最高峰时期。  相似文献   

8.
云南墨江金矿和陕西煎茶岭金矿中Ag、Au和PGE(铂族元素)的丰度和共生状况如下:(1)两矿床中的Ag-Au关系呈三种情况:硅质岩型矿石和其他类型低品位金矿石中Ag-Au基本上不具相关关系;石英脉型矿石中Ag-Au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氧化矿石中Ag-Au呈负相关关系。(2)所有样品中的PGE均低于71×10(-6),其PGE的特征是Pt≥Pd和Ru>Os、Ir、Rh。(3)这些样品的地幔标准化PGE分布模式是以Rh为峰的上凸曲线,而墨江样品又具Ir的负异常。与一般超基性岩的情况不同,这些样品的模式曲线中Pd-Au部分呈陡弯折,它表明矿化元素金可能主要由区域成矿流体提供。  相似文献   

9.
未经离子交换分离和预富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8种国际岩矿标样中的镧,铈,钕,钐,铕,钆,镝,铒,镱,镥和钇。La,Ce,Nd,Eu,Yb和Y与报道值得一致,而Sm,Gd,Er和Lu的结果准确性较差,但是,Sm,Gd,Er和Lu的结果也可用于研究岩石成因。  相似文献   

10.
李金英  高炳华 《岩矿测试》1994,13(3):175-179
对P507萃淋树脂分离稀土元素的条件进行了实验,拟定了P507萃淋树脂为固定相,HCL为流动相分离4N级荧光材料Eu2O3中14种稀土杂质元素的流程,使被测杂质与基体Eu2O3达到了较好的分离;再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被测液中非稀土杂质元素,选择了端视ICP-AES测量稀土杂质元素的最佳条件,称样量50mg时各杂质组分的测定下限为:CeO2,Pr6O11,Nd3O3,Sm2O3,Tb4O7,Ho2O  相似文献   

11.
中子活化分析大洋多金属结核标准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倪邦发  王毅民 《岩矿测试》1997,16(3):170-173
采用中子活化分析相对_K0法对研制的两个深海多金属结核标准物质GSPN_2和GSPN_3中的26种主量和微量元素进行了定值测定,所得结果与初定值符合;对中子辐照自屏蔽效应进行了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结果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同时还对这两个多金属结核标准物中的As、Ba、Ce、Co、Eu、Fe、La、Lu、Mn、Mo、Na、Sb、Sm、Sc、Th、Yb和Zn的取样量与取样误差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GSPN_2和GSPN_3试样中分别有8种和11种元素,在取样量10mg时其取样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12.
郑存江  吴超 《地质实验室》1996,12(4):198-202
使用CO2激光器与ICP-AES联接,实现了地质样品的固体采样分析,加入一定量的聚三氟氯乙烯,可基本消除样品组成及元素赋存状态的影响,改善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测定了地质样品中的Ba,Ce,Cu,Cr,La,Mn,Nb,Sc,Sr,Ti,Y,Yb和Zr等14种元素,检出限0.1×10^-6至10×10^-6,RSD一般在3%-7%,最大为10%,。  相似文献   

13.
赣东北地区晚元古代钾玄岩岩石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m-Nd同位素测龄研究表明,赣东北广丰地区桃源组火山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1100±168)Ma,形成时代应归属晚元古代,与扬子、华夏两板块在晋宁期对接造山作用的时间一致。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系统研究表明,该组火山岩富碱、K2O,Al2O3,LREE及地幔不相容元素,属碱性系列中的钾玄岩系列;低εt(Nd)(-4.5±1.9),It(Sr)为0.7048~0.7131,变化范围很大,具壳幔混合成因的Sm-Nd、Rb-Sr同位素组成。笔者研究认为,桃源组钾玄岩系列火山岩是晋宁期岛弧火山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李冰 《岩矿测试》1994,13(1):20-24
研究了用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纯氧化镧中Ce,Pr,Nd,Sm,Y,Fe,Al,Ca,Mg和Si10个杂质元素的方法。考察了基体镧的光谱干扰,共存元素间光谱干扰及校正方法,方法检出限为0.0005-0.039μg/ml;标准加入量1μg/ml时,回收率为95%-106%;10μg/ml的标准溶液,测定10次,RSD为0.24%-1.01%。方法简单,快速,不震分离富集,适用于氧  相似文献   

15.
在大别山菖蒲地区新鲜硬玉石英岩逐步退变为片麻岩的变质作用过程中,其岩相学以及地球化学元素发生了一系列有规律的变化。SiO2,FeO,微量元素Ba,Zr,Ga以及稀土元素La,Ce,Pr,Nd,Sm,Eu逐步升高,而TiO2,Na2O,Fe2O3微量元素Rb,Y,Nb以及稀土元素Gd,Tb,Dy,Ho,Er,Tm,Yb则逐步降低。这反映了矿物晶内的元素的迁移以及外来流体的参与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一岩相  相似文献   

16.
冉红彦  甘先平 《地球化学》1996,25(5):520-528
云南墨江金矿和陕西煎茶岭金矿中Ag,Au和PGE的丰度和共生状况如下:(1)两矿床中的Ag-Au关系呈三种情况:硅质岩型矿石和其他类型低金矿石中Ag-Au基本上不具相关关系;石英脉型矿石中Ag-Au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氧化矿石中Ag-Au呈负相关关系。(2)所有样品中的PGE均低于71×10^-9,其PEG的特征是Pt≥Pd和Ru〉Os,Ir,Rh。(3)这些样品的地幔标准化PGE分布模式是以RH  相似文献   

17.
甘树才  陈博 《岩矿测试》1999,18(1):34-37
研究了酚(phen)-Cu-水杨酸(H2sal)和四乙基碘化铵(Et4NI)的四元体系中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DPSA)测定痕量酚。在pH为7.0的介质中,phen-Cu-H2sal的配合物抑制了Cu在玻炭电极上的还原富集,降低Cu的微分电位溶出峰(Δdt/dE),且0.4~200μg/L的酚与Δdt/dE呈线性关系。加入Et4NI使检测灵敏度提高2.75倍。天然水样经GDX-502树脂吸附分离富集后,除去了吡啶、苯胺等物质的干扰。NaOH洗脱,预电解富集3min,酚的检出限为0.2μg/L;实验测定20μg/L的酚,相对标准偏差为2.7%(n=11);标准加入回收率为88.10%~113.20%。方法用于天然水中痕量酚的测定,结果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含煤洼地中新的稀土和金-铂族元素矿化类型@V.V.Seredin@王金平俄罗斯含煤洼地中新的稀土和金-铂族元素矿化类型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新生代含煤洼地褐煤矿床中的稀土元素(REE)、Au-Pt族元素(PGE)矿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些资料可能有助于研究...  相似文献   

19.
扬子克拉通地壳的生成始于太古宙,但依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其主体形成于元古宙,对位于扬子克拉通北缘,分布在碑坝地区重要的基底岩系之一的火地垭群铁船山组火山岩进行了Sm-Nd和Rb-S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表明,铁船山组岩系形成于约(16685)Ma的中元古代,并源于高亏损的地幔岩浆库(d(t)7.53.10),且其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DM((1.68±0.10)Ga)与Sm-Nd等时年龄是一致的.Rb-Sr同位素年代学揭示出在新元古代早期(约(860±12)Ma的晋宁期)铁船山组岩系受到了构造热事件的改造.该事件与区内大规模的基性-超基性和碱性、中-酸性岩浆活动的同时出现在时间上是一致的.这些晋宁期岩浆作用有着以下共同特征:(1)岩浆源于亏损程度大为降低的岩浆库;(2)模式年龄TDM与铁船山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相近.在本区的西乡地区,同为中元古代形成的西乡群底部的白勉峡组火山岩与其周围的晋宁期基性-超基性和碱性、中-酸性岩浆岩在年代学特征、岩浆库性质和亏损地幔模式年龄等多方面与碑坝地区铁船山组火山岩及其周围晋宁期岩浆岩的特征是类似的.这些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所揭示的区内地壳增生和晋宁期构造历史进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历史地球化学的观点,研究了内蒙中部区地台和地槽区各时代常量元素(Si、K、Na、Al、Fe、Ca、Mg)、微量元素(Cu、Pb、Zn、Au、Ag、As、Sb、Hg等)的分布特征,以及稀土元素(La、Ce、Nd、Sm、Gd、Eu、Tb、Yb、Lu)总量变化、元素的配分和稀土元素的组成模式,总结了元素随地质年代由老到新的演化规律,指出了主要成矿元素相对富集的层位,得出内蒙中部区相对富集轻稀土、贫中稀土和重稀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