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此文介绍了华北台型永夏煤田石炭系、二叠系的含煤建造特点;论述了物探测井在煤田地质工作中的作用: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的测井曲线形态标志。该区石炭系含煤1—3层,均不可采;二叠系二煤组二。煤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平均厚度达2米以上,属中厚层煤;三煤组主要可采煤层3—5层,可采厚度达5米以上。区内天然焦变质强,茴村以北二煤组常变为半焦、天然焦;以南二煤组稳定、发育。对白炭(?)二叠纪沉积环境的分析,主要是根据测井曲线形态及岩性组合特征来进行的。不同时期不同的沉积环境的沉积岩系其测井参数是不同的,二叠(?)区内以松塔型、箱型曲线形态为主要特征而不同于石炭纪的沉积环境。由于早二叠世处于平原三角洲地带,在二_2煤形成时物源较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因而二_2煤在本区较为发育。总之,据本区的沉积特点,所选测井曲线形态标志是易于判别出不同时期的沉积环境的;对沉积环境的分析依据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铁法盆地西部矿区16#煤是在冲积扇前网结河-湖缘三角洲-湖泊环境组合背景上大面积泥炭沼泽化而形成的。聚煤环境有湖缘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湖滨泥炭沼泽、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和网结河湿地泥炭沼泽。其中,湖滨和湖缘三角洲平原的泥炭沼泽垂向叠加地段构成北部富煤带的主体,冲积扇前湿地泥炭沼泽形成了南部富煤带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辽西金羊盆地是中国北方侏罗系发育最完备地区之一,其主要烃源岩层系北票组为油气勘探关注的重点层位。利用实测剖面、钻井岩心观察及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分析北票组沉积环境与烃源岩成因。结果表明:研究区滨浅湖亚相可识别泥质浅湖、砂质浅湖及湖沼沉积,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环境主要发育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微相;半深湖成因的暗色泥岩为研究区优质烃源岩层系,湖沼型的暗色炭质泥岩次之;盆地边缘的浅湖及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的暗色泥岩厚度较薄,有机质丰度较低,生烃潜力不大,为中等—劣质烃源岩;优质烃源岩成因模式主要为形成于滨浅湖亚相湖沼环境的含煤层系及形成于半深湖深水成因的烃源岩。该结果为金羊盆地北票组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早二叠世早期,华北地台陆表海不断向南退缩,早期沉积了一套潮坪相泥岩,中、晚期沉积了一套以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体系。二1煤形成于潮坪上的泥炭沼泽环境,煤层厚度大,分布广,富煤带位于濮阳、长垣、太康以西和鹤壁、焦作、宜阳一线以东地区。二2煤发育在上、下三角洲平原过渡带上,富煤带分布于兰考、淮阳一带。山西组沉积时古构造对聚煤作用具有控制作用。坳陷区通常为富煤带分布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和录井资科分析,以及单井沉积相、剖面沉积相研究,结合研究区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分析沉积相特征.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三叠系主要发育砾岩和砂岩;三叠系的主要物源来自研究区西北角,次要物源来自研究区西部C45井以西.该区百口泉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冲积扇由研究区西北部向...  相似文献   

6.
《地质科技通报》2019,38(4):23-29
我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研究南海烃源岩的倾油倾气性对于南海油气勘探方向的选择至关重要。曾母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是南海南部勘探程度最高、油气资源最为丰富的盆地,二 者 相 邻,但含油气性却差异巨大。在深入收集研究区及周边基础资料的基础上,从古气候、古植被、沉积环境、水动力、沉积相带、烃源岩生烃潜力等方面对比了曾母盆地与文莱-沙巴盆地存在的异同,解 释 了2个相邻盆地含油气性差异巨大的根本原因。研 究结果表明:①红树林来源的富氢有机质是曾母盆地与文莱-沙巴盆地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生油能力强的根本原因。 ②沉积环境与水动力控制2个盆地烃源岩富氢有机质的富集程度。在 曾 母 盆 地,建设型河控三角洲有利于煤系烃源岩的发育,富氢有机质高度富集,而文莱-沙巴盆地则发育破坏型浪控三角洲,有利于泥质烃源岩发育,富氢有机质较为富集。③富氢陆源有机质富集程度控制了油气分布。曾母盆地中的东巴林坚凹陷与文莱-沙巴盆地富氢陆源有机质富集,以生油为主,油气比相当,曾母盆地中的南康台地离岸较远,富氢有机质含量大幅度降低,以产气为主。研究结果对南海中南部油气勘探区带优选和部署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杂多—囊谦地区构造演化与聚煤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取得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利用卫星图像遥感解译,对青海省杂多—囊谦地区进行了煤田地质遥感综合分析,建立了区域构造格架,分析了构造演化和成煤古地理环境,探讨了构造对聚煤作用和赋煤状态的控制与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层聚集和赋存与羌塘地体构造演化密切相关,构造演化经历了5个阶段,区域构造活动较强;煤聚集场所分布于拗陷边缘地带,局部形成富煤带;煤系除遭受复杂的错断、变形外,同时还遭受较强的剥蚀作用;华力西运动对本区煤系改造影响最为强烈;石炭纪聚煤中心地带位于解曲大型区域断裂带北岸,共圈定了早石炭世含煤远景区3处,晚石炭世含煤远景区6处。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三叠系沉积相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和录井资料分析,以及单井沉积相、剖面沉积相研究,结合研究区的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分析沉积相特征.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拐地区三叠系主要发育砾岩和砂岩;三叠系的主要物源来自研究区西北角,次要物源来自研究区西部C45井以西.该区百口泉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冲积扇由研究区西北部向东南部延伸,克拉玛依组在继承百口泉组沉积特征的基础上,主要发育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白碱滩组在继承克拉玛依组沉积特征的基础上,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及浅湖亚相沉积.三叠系由早期到晚期的水进沉积特征控制了研究区优质储层的分布.  相似文献   

9.
阿吾拉勒山是天山地层区伊犁小区的主要铁铜矿成矿区,但由于许多基础地质问题至今尚未解决,制约了找矿工作的突破。鉴于这种情况.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及采样分析,从沉积学特征、火山岩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多方面对该区中石炭世地层──东图津河组的沉积环境进行了判别分析,证明其形成于岛弧及其周围海盆,主要是弧后盆地等滨、浅海环境。受这种特定的沉积环境和古地理环境的制约,本区的沉积型铁矿床的规模不可能很大.但却可以很富。  相似文献   

10.
海相三角洲砂岩是下印度河盆地重要的油气储集类型和油气勘探目标。以M区块为例,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开展了受水流和波浪作用的海相三角洲沉积特征研究,并总结了适合该区的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三角洲识别出4个亚相,包含三角洲平原亚相、内前缘亚相、外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面积大,平面上呈现向海凸出的半圆形或朵叶轮廓,内前缘亚相靠岸地带三角洲呈建设性,以水下分流河道砂岩为骨架砂体,而外前缘亚相末端指状砂体受到波浪和潮汐作用的冲刷改造,形成大面积分布、独具特色的席状砂体;最后指出了三角洲不同相带砂体与油气分布的关系,为油气勘探部署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现代沉积学、测井学和地震勘探等手段,对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在古近纪以形成古近系的较高水动力能砂砾岩扇体沉积体为主,其中扇三角洲砂砾岩体是本区最主要的砂砾岩扇体类型,并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是本区最主要的油气储集体;王庄地区砂砾岩扇体沉积,强烈地受控于边界构造条件;砂砾岩扇体沉积及其形态均受沉积相的控制,并具有复杂多变的特征,从而导致了本区油气藏的聚集和分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歧口凹陷板桥 — 滨海地区沙二段碎屑岩沉积体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基于岩心观察 、测录井数据 、轻重矿物特征、砂地比统计数据等,分析板桥—滨海地区沙二段沉积体系、物源体系,明确沉积体系展布特征并探讨成藏效应.结果表明: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二段沉积期存在沧县隆起、燕山隆起、港西凸起3个物源区,其中沧县隆起和燕山隆起为主要供源区,港西凸起供源能力较弱;研究区沙二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及湖泊3种沉积相类型;沧县隆起周缘发育扇三角洲,燕山隆起南部及港西凸起东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研究区东部发育湖泊相,是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地区;断层附近沙二段砂体是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燕山隆起南部大面积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与湖相泥岩交互发育,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地区.该结果为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三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研究珠江口盆地北部珠江组—韩江组层序划分及沉积演化特征,明确珠江口盆地北部早—中中新世沉积体系演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通过识别不同类型的前积倾斜层特征,分析早—中中新世滨线迁移趋势,建立滨线迁移轨迹与层序旋回及海平面变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珠江口盆地北部陆架区早—中中新世珠江组—韩江组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CS1和CS2)和8个三级层序(S1-S8),研究区识别5种前积倾斜层,并划分为上升海侵型、下降海退型和下降海侵型3种滨线迁移轨迹类型。珠江组沉积早期,陆架边缘三角洲体系自陆架边缘向陆地退积,逐渐演化为内陆架三角洲而形成上升海侵型滨线迁移轨迹;珠江组沉积晚期—韩江组沉积早期,三角洲体系开始向盆地方向推进,逐渐演化为外陆架三角洲体系,滨线迁移轨迹呈下降海退型;韩江组沉积晚期,三角洲体系再次后退至内陆架区而形成下降海侵型滨线迁移轨迹。研究区滨线迁移轨迹与区域性海平面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该结果对研究区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有粒度分析方法难以表征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粗碎屑粒度特征。在岩心观察和沉积相分析基础上,结合薄片分析,建立玛湖凹陷百口泉组粗碎屑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及粗粒碎屑沉积环境的弗里德曼模式图,确定概率累积曲线和流体性质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可分为6类,分别对应碎屑水道、辫状水道、辫状分支水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前扇三角洲沉积微相环境;随着流体性质由富砾碎屑流—颗粒流—富砂碎屑流—洪流—牵引流,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依次出现宽缓上拱式—低斜多跳一悬式—直线式—低斜两段式—两跳一悬三段式—低斜三段式—典型两段式;随着流体由碎屑流逐渐向牵引流过渡,曲线斜率逐渐增大。该研究结果可为以粗碎屑为主的储层区块沉积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二连盆地群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一个晚中生代盆地群,都呼木盆地是其中之一富煤盆地,含煤层位于白垩纪彦花组第五段,煤层的煤质为中灰、中高硫、高发热量、低磷—中磷低氯的褐煤,受好来-锡林呼都格断裂控制形成的赛罕塔拉煤田,自然分割成了若干个规模不等的聚煤盆地。盆地边缘地区岩浆岩发育,以华力西中晚期、燕山早期侵入岩为主,岩性从超基性—酸性,一般呈岩基产出。煤层形成于漫流为主的沉积组合类型和浅水重力流和泥炭沼泽沉积物为主的沉积相。沉积环境对富煤带展布起控制作用,该区主要聚煤作用发生在盆地发育的晚期,富煤带在控盆断裂的西北一侧2~4km附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研究区118个钻孔资料和测井曲线,详细编录了12个钻孔岩芯,并进行了岩矿、地球化学和校度分析等工作,重塑了山西组二_2煤层顶板的沉积环境。通过编制层序图和分层图,推测二_2煤层顶板主要为淡水湖泊、沼泽、分流河道.天然堤和决口扇等三角洲平原上的沉积物,探讨了不同沉积环境的顶板稳定性及开采管理方法等问题。本文为沉积环境在煤矿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单井和连井相分析,以岩心分析、测井、钻井及地震资料为基础,研究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过程;采用井—相控结合方法,分析沉积微相演化和平面展布特征。结果表明:八道湾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其中辫状河和辫状河三角洲是优势沉积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比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物性好。结合沉积厚度、砂地比、连井剖面特征及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将研究区八道湾组自下而上划分为5个沉积发育时期(MSC1-1、MSC1-2、MSC2、MSC3-1及MSC3-2),不同沉积时期可容空间(A)和沉积物供应(S)相对变化不同,使古水深由浅到深再到浅,由辫状河相向湖泊和沼泽演化,整体呈现湖退—湖进—湖退沉积演化模式。Ⅰ类有利勘探区比Ⅱ类有利勘探区更易形成优质储层,红车断裂带附近斜坡区是有利勘探开发区,八道湾组煤系地层是有利勘探开发层位。该结果对研究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沉积演化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岩心观察、测井、录井、三维地震资料及地震沉积学分析,研究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火石岭组—营城组层序地层、地震相特征及其沉积解释。结果表明:研究区火石岭组—营城组可划分为SQ1—SQ5五个三级层序;沉积相类型主要有扇三角洲、正常三角洲、湖泊和火山岩沉积;火石岭组—营城组地震相外部可划分为前积地震相、杂乱地震相、席状平行—亚平行地震相、发散地震相及条带状地震相五大类,可细分为十一小类;根据剖面地震相—沉积相分析,并结合平面地震相、均方根振幅属性,研究区SQ1时期主要发育火山岩沉积,SQ2、SQ3时期扇三角洲广泛分布,主要发育在东部断阶带和西部断阶带的缓坡区,以及桑树台断裂和曲家断裂的陡坡区,湖泊相主要分布在中央深断带内。随着盆地扩张,SQ4、SQ5时期主要发育正常三角洲,湖泊相范围扩大。该结果可为研究区火石岭组—营城组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9.
浅水三角洲是当今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与重点对象.扶新隆起带东缘泉四段沉积时期,古地形平坦,气候整体干旱,湖盆宽浅,具备发育大面积浅水三角洲的有利地质条件.为了更好地厘定扶新隆起带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油气勘探开发间的关系,利用13口井的岩心资料及近600口井的录井、测井资料,分析下白垩统泉四段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下白垩统泉四段沉积演化阶段,受西南保康水系的影响,发育树枝状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该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包括成分、结构成熟度中等,粒度偏细,概率曲线反映为浅水牵引流沉积特征;砂岩中发育丰富的强水动力沉积岩相;(水下)分流河道及席状砂大面积分布,河口坝不甚发育.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区,发育连片分布(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主体的富砂带,侧向叠置,切割严重,沿北北东向展布,向盆地方向延伸较远;受湖浪因素影响,在三角洲前缘发育大面积展布的薄层席状砂,具有沿向湖盆方向呈条带状延伸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太子河流域是华北地台区本溪组最发育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典型剖面分析入手,对本溪期的沉积相进行分析讨论。本溪的牛心台剖面海相层位出现最早,晚期出现浅水生物碎屑滩沉积,底部之滨海湖沼相中的铝土矿厚度大品位高;大葫芦套村剖面以泥岩广泛发育,且灰岩层数多而薄为特征,代表滨海平原湖泊的沉积;田师付太平沟剖面以下部发育一完整的三角洲沉积而有别于其它地区;在最北部的暖河子剖面,下部为滨岸冲积平原的沉积,代表了近陆环境中的沉积。本溪期沉积可分为两个演化阶段,早期沉积受古地形的制约,为一填平补齐作用,沉积环境主要为滨岸冲积平原、滨海湖泊、沼泽以及三角洲;晚期是随着海侵范围的扩大和地形差异的缩小,基本上为一海湾—泻湖环境,但局部有浅水生物碎屑滩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