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机载三维信息获取地面扫描轨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机载三维信息获取中常用的扫描光学系统结构,导出了地面扫描采样点轨迹与光学系统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获得了地面采样点坐标的定量表示,给出了实现特定扫描轨迹的地面测量时光学系统结构参数的选择方法和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
从高斯光束经过光学系统的传输与变换规律出发,借助于高斯括号的性质,研究了激光束光学系统的变焦特性,导出了机械补偿式激光束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及补偿点位置方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3.
从高斯光束经过光学系统的传输与变换规律出发,借助于高斯括号的性质,研究了激光束光学系统的变焦特性,导出了机械补偿式激光束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及补偿点位置方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4.
电荷耦合成像器件的调制传递函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提出用调制传递函数MTF评价CCD像感器成像质量的方法,给出了计算CCD像感器调制传递函数MTF的公式,并着重分析了CCD像感器的离散性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Makarovic~v计算内插法传递函数的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但理论上正确,而且方法简单计算速度快。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从速度输出通道测定超宽频带与甚宽频带地震计二阶传递函数的时域响应的测试方法,详细分析了低频响应分离法的原理.分析与应用表明,二阶传递函数的测试方法大大降低了标定过程中的计算难度,提高了标定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用方波对比传递函数CTF评价CCD像传感器像质的方法,给出了计算CCD像传感器方波对比传递函数CTF的公式,并着重分析了CCD像传感器的离散性对像质的影响。实验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为更精确地进行CCD及其它离散器件的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用方波对比传递函数CTF评价CCD像传感器像质的方法,给出了计算CCD像传感器方波对比传递函数CTF的公式,并着重分析讨论了CCD像传感器的离散性对像质的影响。实验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符合,为更精确地进行CCD及其它离散器件的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往,光学设计是根据几何象差的校正方案来判断设计结果的好坏。但是,象差理论本身只是实际情况近似的描写,而且是孤立地考虑各个因素对成象质量的影响。因此,国内外的光学设计者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从几何象差校正方案上来看,认为成象质量好的,而做出来的镜头象质差。相反的,有时设计者认为几何象差校正得不太好的设计结果,却做出了象质高的镜头。用光学传递函数则可以做到全面的、客观的评价光学系统象质的优劣。这是  相似文献   

10.
同轴问题在以灯源为10W白炽灯的FOS仪器中没能很好的解决,采用红外光源之后,才实现了四合一的结构,即红外载波的发射轴、接收轴、望远镜视准轴及探照灯光轴四个系统共轴。采用这种结构最大优点是减少了光学结构的重复性,一个物镜多用,减轻了光学系统的重量,因而也更为紧凑。EOT是在010A型经纬仪(J_2级)的基础上加了测距光路,因此使仪器在光学机械结构上更趋严密和复杂,由于加了半透射层(图1之6)使得发射和接收能量损失较大,同时作为全站式仪器的望远镜由于光能的损失,因而其性能大大低于同类型的010A经纬仪,不过作为测距和测角的仪器相配合在作用距离为3km时望远镜乃能完成其使命。  相似文献   

11.
气溶胶光学厚度作为描述气溶胶光学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在辐射传输和大气订正中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被广泛应用的大气辐射传输软件MODTRAN却采用水平气象视距作为其输入参数,两者之间在遥感应用中存在“脱节”。将两者联系起来对于气溶胶数据的合理利用是很有用的。本文的分析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随气溶胶垂直廓线的分布不同而异,为此,本文根据MOHTRAN的模拟结果归纳出一个经验公式,分析表明,不同季节经验公式的系数是不同的,不考虑这种差异时,从相同的气象视距下转换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误差最大可达0.029。最后我们将经验公式用于大气订正中。  相似文献   

12.
机载LiDAR和光学影像制作正射影像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利用机载激光扫描系统(LiDAR)获得的激光点云和光学影像制正射影像的方法.以GPS和惯性导航单元提供的外方位元素结合激光点云作为地面参考,对光学影像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将LiDAR点云获得的数字表面模型经由滤波处理获得DEM,最后经过纠正算法获得正射影像.  相似文献   

13.
TDI-CCD在轨成像质量MTF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卫星总体参数对TDICCD推扫成像调制传输函数MTF(Modula Transfer Function, MTF)影响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模拟卫星在轨成像MTF下降的技术方法。通过这套模拟方法,建立了卫星总体参数与在轨成像质量MTF下降之间的关系,为用户根据对遥感图像质量MTF指标的需求来确立对卫星主要总体参数的要求提供了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次探讨了数字成象系统调制传递函数的测定方法及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不仅合理可行,而且强有力地证明了MTF的应用价值。即不仅用于象质的评价,而且为成象系统的检定和调试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阴影像元的光学遥感大气校正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基于6S模型 阴影像元的大气校正方法,适用于有阴影像元存在的高空间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该方法从阴影像元与非阴影像元的信号差异估算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暗目标方法相比,此方法避免地表反射率的假定难题。以北京市密云县的IKONOS影像对方法进行验证。在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估算上,该方法的估算结果与MODIS气溶胶产品基本一致,而且其结果的稳定性明显好于暗目标法。在大气校正的结果方面,针对各类地物,比较大气校正前后的光谱与同类典型实测地物光谱,结果说明大气校正能够大大恢复各类地物光谱的典型特征,这将有利于地物的识别。最后通过比较大气校正前后的NDVI发现,大气校正能够明显增大高植被覆盖区与低植被覆盖区NDVI的差别,使植被信息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6.
结合船基海上现场实测资料与卫星遥感MODIS光学厚度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季节变化和地理分布特征。中国东部海域平均气溶胶光学厚度存在以中纬度为中心的纬向分布;同时受到陆源物质的影响,近海气溶胶光学厚度大于远海,且随着离海岸距离变大有线性递减的趋势。受沙尘、季风气候的影响,各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存在明显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渤海、黄海及东海有类似的变化特征,春季都受到沙尘气溶胶的影响,气溶胶平均光学厚度值为全年最高0.12,并且对东海的影响最明显;夏季最小,秋、冬季逐渐变大。  相似文献   

17.
光电式互感器的研究和发展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电力系统中,光学传感器较之传统的电气传感器具有本质上的优越性。叙述了近年来电流互感器(OCT)、光学电压互感器(OVT)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及发展,详细总结了从110kV三相OCT到500k V组合式光学电流电压测量系统(OMU)等实际项目的研究工作。对光学电流互感器的一些新型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应用于电站的基于光纤传感、光纤监控、光纤通信及光纤继电保护的光纤局域网。  相似文献   

18.
若干平滑和插值方法对图像空间分辨力估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图像空间分辨力是图像质量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对图像空间分辨力的估算通常采用调制传递函数(MIF)解算。由于图像噪声的存在和采样数据的离散性,平滑和插值是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因此,平滑和插值算法的好坏直接影响最后的评估结果。采用了两种最常用的平滑算法和两种插值算法,并按8种实验方案对两幅典型的图像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获得了这两种算法对图像空间分辨力评估的影响机理,从而遴选出了较好的平滑和插值算法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中国航天局2019-04-19拟定的第1个小行星探测任务规划,针对任务目标之一的主带彗星133P/ElstPizarro(7968)自主研制了小行星光学定轨软件。使用1979-07-24—2019-10-28发布的133P/Elst-Pizarro地面光学观测数据进行精密定轨,与国际知名小行星光学定轨软件OrbFit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发现,解算结果残差分布一致,两软件生成的残差均方根的差值小于0.01″,定轨的内符合精度相互吻合。该结果初步表明,自主研制的小行星光学定轨程序可靠。在此基础上,对133P/Elst-Pizarro开展光学数据仿真定轨分析,研究地面光学数据的定轨精度。结果表明,模拟中国云南站和智利站每月一次联测,在只考虑观测噪声影响的情况下,添加接近目前实际观测水平的高斯白噪声,使用20 a光学观测资料定轨,小行星光学定轨精度在50 km量级。同时验证,增加观测数据或降低观测噪声均可有效提高小行星光学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20.
The Digital Line Graph level 3 (DLG-3) is the term for U.S. Geological Survey digital spatial data stored in vector form. Prior to the approval of the Spatial Data Transfer Standard (SDTS) as a Fede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andard (FIPS), a system was developed to convert a DLG-3 data set to a sample SDTS transfer.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SDTS Topological Vector Profile were used for the transfer (U.S. Geological Survey 1992). The process required expertise in cartography, geography, and computer science. Analysis revealed requirements for processes to transform spatial addresses, to translate and map DLG-3 spatial objects and attribute pairs to the SDTS, to compile data not available in computer-readable form, and to convert files to FIPS 123 (ISO 8211) standard. Mapping data to the SDTS proved to be complex and highlighted the need for appropriate training with regard to the SDTS and FIPS 123. Several issues were raised, such as the source of data quality information, platforms supported by the FIPS 123 Function Library software, and attribute translation criter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