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素地球化学分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述已有经典分类基础上给予了元素地球化学亲合性的明确概念。强调了阳离子与阴离子或与络阴离子(酸根)之间的选择结合的重要地球化学意义,并以其做为元素地球化学分类的依据,提出了分类的新方案。该分类方案将元素划分为:亲石元素、亲氧元素、亲硫元素、阴离子及两性元素和氢及惰性气体元素五个类。阐述了各类元素亲合规律的基本特征和元素亲合性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亲铜(亲铁)元素在行星增生演化、核幔分异、地幔岩浆过程、壳幔相互作用以及金属矿床成因等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亲铜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出发,介绍了"高维度思维"的亲铜元素含量比值及其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初步应用:①获得同一份样品中不同亲铜元素含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样品的不均一性(块金效应)对含量比值的影响;②Cu/Ag值可以约束不同高温岩浆过程中硫化物固液状态和亲铜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进而认识地幔、洋壳和大陆地壳间的联系;③具有不同分配系数的亲铜元素含量的比值可以鉴别岩浆硫化物饱和史,比如通过亲铜元素的分异约束火星陨石母岩浆的硫化物不饱和演化历史;④依据In-Cd-Zn在硅酸盐地球的含量以及它们的相对亲铜亲铁性质,地球主体增生物质已经消失,不能由陨石代表。  相似文献   

3.
岑况  陈媛 《地学前缘》2011,18(1):56-62
深入分析了元素相容性、元素两相间的分配系数与壳幔元素地球化学分异间的关系,建立壳幔元素地球化学分异模型,提出不相容元素在地壳富集与壳幔岩石部分熔融过程相关的观点。收集并整理了原始地幔、地壳各层圈60余种元素的平均化学成分。以壳幔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异理论模型为依据,计算得到壳幔元素地球化学分异强度指数,并分析了元素分异指数与元素相容性的关系。根据分异指数数值大小由高到低排序得到大陆地壳元素地球化学分异强度的序列。最左边元素为正强分异元素,即强不相容元素,富集于大陆上地壳;最右边为负强分异元素,即强相容元素,在大陆上地壳相对贫化。分异指数值靠近1的元素在地壳的富集和贫化不明显,属于过渡型。根据该序列提出元素地球化学一种新的分类法,分布于序列左边的正强分异元素为亲地壳元素类,分布于序列右边的负强分异元素为亲地幔元素,处于两者之间的元素成为亲地壳 亲地幔的过渡元素,并在周期表中列出了各类元素的位置。新划分的三大类元素在周期表中呈现有规律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实施的深部探测专项"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实验示范"项目(SinoProbe-04),首次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并建成了一套81个指标(含78种元素)的地壳全元素精确分析系统。"地壳全元素探测技术与实验示范"项目旨在通过重点突破地壳全元素(78种元素)精确分析、地壳深  相似文献   

5.
元素协变图作为研究地球化学元素之间相关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直观的显示出元素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但现有元素协变图在处理和分析地球化学大数据时,无法体现不同演化阶段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性,难以揭示大数据背景下地球化学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限制了地球化学大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和应用.为适应面向岩石地球化学大数据的元素协变...  相似文献   

6.
地壳元素分布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国华 《物探与化探》1999,23(1):54-59,63
地球演化引起物质分异加上人类活动使元素在地表的分布很不均匀.从局部到全球,地球化学异常分布具有谱系模式.元素不仅是生物的基本组成物质,而且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复杂而重要的作用.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平衡是生物演化和发展的基本准则,因此,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的谱系分布模式对应着相应的生物作用和生态效应.本文初步探讨了不同级次地球化学异常的生态环境效应特征.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土壤中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系统的土壤深层(第Ⅰ环境)取样调查,研究并给出了成都市土壤中元素系列地球化学基准值及其基本特征,包括全区及不同景观区、不同流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用地、不同行政区土壤中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资源与环境评价提供了实用的基础地球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8.
陈国能 《地学前缘》2011,18(1):89-94
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岩石的形成导致不同类型元素的富集成矿,而后者与元素的自身结构密切相关:具惰性气体型离子结构的元素亲沉积岩,具过渡型或铜型离子结构的元素亲岩浆岩。进一步研究发现,陆壳大规模熔融 固结,亦即花岗岩的形成过程,不但导致不同类型元素在上陆壳及其上层圈重新分配:亲氧(造岩)元素占据壳内熔融(岩浆)层的位置,亲硫(成矿)元素迁移到岩浆层上覆盖层且其中副族成矿元素按离子半径增大的顺序沉淀析出,亲水元素迁移到水圈而亲气元素则回归大气圈;同时揭示了与陆壳地质结构相适应的陆壳元素地球化学结构,体现了自然界微观和宏观的协调与和谐。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准是指自然环境中土壤元素正常含量,属于土壤固有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江苏省现有国土面积约102 600 km2,至2007年已经完成全省1∶250 000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按照4 km2采集1个样品、采样深度150~200 cm,16 km2分析测试1个组合样,共获得全省6 127个代表自然环境土壤之样品的52个元素与TOC含量的数据,剔除异常含量数据后,以平均含量代表全省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基准值±1.5或2倍标准离差"表示元素基准值变化范围,获得了江苏省土壤52个元素及TOC的地球化学基准值,为土壤环境评价等提供了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全省土壤大多数元素含量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但剔除异常数据后对平均含量影响不明显;(2)人为活动因素导致江苏土壤的Cd、Hg、Se、N等元素在地表20 cm以上深度发生显著富集,给建立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基准值增添了新的难度;(3)成土母质、土壤成因类型与地貌等差异是影响江苏土壤元素含量分布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柳炳利  郭科  王维  敖东  武菊 《地学前缘》2012,19(2):256-265
复杂的地质作用和控制因素常常使得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特征呈非线性,传统的线性模型在处理元素非线性分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文中以研究地球化学矿化元素组合为主线,应用aiNet网络模型(带权的不完全连接网络)对地球化学数据做预处理,应用FastICA算法(快速定点独立分量分析)求取矿化元素组合,应用分形含量面积法圈定元素异常下限,应用分形含量梯度法确定元素异常浓集分带,形成了一套地球化学矿化元素组合求异的非线性方法体系,并在西藏洞噶普矿区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资料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贵州地壳表层构造地球化学分区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何邵麟  陈智 《贵州地质》2002,19(3):148-155
根据贵州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在前人划分的扬子陆块、江南造山带和右江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基础上,结合水系沉积物测量区域化探扫面成果,划分出四川盆地边缘SiO2-Na2O高背景地球化学区,黔北隆起F-CaO-MgO及亲基性元素高背景地球化学区,黔西断陷Au-As-Sb-Cu-Pb-Zn-Fe3O3亲硫元素及亲基性元素强聚集地球化学区,黔南台陷Cd-Hg-Sb-Ag-SiO2高背景地球化学区,江南造山带Ba-Ag-Al2O3-K2O-Na2O高背景地球化学区和右江造山带B-Au-Sb-SiO2高背景地球化学区等6个地球化学区。结合有关资料还在阐述各区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它们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海大坂山地区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组合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对大坂山地区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提取了具有代表性的6种因子组合类型,并利用各因子组合得分值进行了地球化学分区,制作了元素组合分区图,由此将工作区内全部水系沉积物样品所反映的地球化学统计信息以区块的形式反映在一幅图中,通过对该图的判读分析,不仅反映了不同地段中以相应元素组合类型为主的地球化学异常和其地质成因信息,也揭示出相应元素的背景含量特征,为从整体上认识该区地质、地球化学成矿特征提供了简明、清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介绍了元素的离子类型、原子价、电负性等地球化学参数;结合周期律论述其变化规律,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同时,以实例说明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自身结构变化规律的体现,而元素自身的结构又往往决定了其在特定地质(物理化学)过程中的行为和空间位置.据此,作者曾提出"元素地球化学场"的概念(陈国能,1998;Chen and Grapes,2007).  相似文献   

15.
赵利青 《地质与资源》1997,6(3):214-220
金矿化作用伴随围岩蚀变,且多受断裂控制,反映在地球化学上出现某些元素的异常晕.在已发现一定矿(化)体并掌握一般控矿特征的地区,利用已有工程,经科学的组合采样(主要在蚀变带范围内连续拣块采样),分析有关指示元素,总结有关的地球化学指标,建立地球化学预测模式(从元素异常特征或线金属量、地球化学指标或元素比值、逐步回归方程估值等三方面),对已知矿(化)体及外围异常进行地球化学评价研究.这就是蚀变带元素地球化学成矿预测法.该方法在秦岭南坡金龙山微细浸染型金矿上的应用有较好的效果.本方法的预测是半定量或定性的,回归分析估值是近似定量的,同时也是有效的,低成本的.  相似文献   

16.
试论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体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试论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体系李胜荣,高振敏,陈南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550002)关键词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典型配分型式稀土元素作为地球化学示踪剂已为人们所熟知。Ru、Rh、Pd、Os、Ir、Pt是一组化学和物理性质颇为相似的元素,...  相似文献   

17.
地壳全元素探测——构建“化学地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地壳物质探测是地壳探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元素是地球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位,被称为地球的基因。矿产资源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环境是受化学元素行为制约的,因此,对地壳中所有元素精确含量和分布的探测,对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地壳全元素探测项目拟发展4种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包括地壳中所有天然元素的精确分析技术,中下地壳物质成分识别技术,穿透性地球化学探测技术,海量地球化学数据和图形显示技术。建立1个覆盖全国的地球化学基准网,系统采集代表性岩石样品10000件,疏松物样品6000件,按标准化的方法分析其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包含78种元素),建立中国大陆地球化学基准值,为研究化学元素的分布、演化和成矿物质背景提供基准参考数据。进行总长度3300km的3条地球化学走廊带的实验与示范,采集各类代表性岩石样品5000件,进行元素和同位素测定,构建走廊带地壳地球化学模型、跨越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元素空间变化和大型矿集区成矿物质背景。为开展全国地壳探测工程奠定基础,并为最终建立"化学地球"进行技术准备和先导性实验。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四大平原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浙江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浙江 杭州 310005
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地球物球地球化学勘查院先后在杭嘉湖平原区、宁绍平原区、温黄平原区、金衢盆地等四大块平原区开展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了数以万计的定量分析数据,编绘了各类相关图件及说明书。将数以万计的分析数据,经技术处理,最终取得了全省土壤中元素背景含量。  相似文献   

19.
安徽池州铜山铜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分带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智宇  杜杨松  庞振山  张静  滕传耀 《岩石学报》2012,28(10):3255-3270
铜山铜矿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安庆-贵池矿集区中的一个中型矽卡岩型矿床,矿体赋存于铜山岩体与下二叠统栖霞组碳酸盐岩间的接触带内.典型剖面系统取样分析结果显示:从岩浆岩、矽卡岩到碳酸盐岩,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总体上表现为渐变分带特征,即靠近岩体的矽卡岩富集Si、Fe、Mg及亲铁元素Co和亲铜元素Cu、Ag;远离岩体的矽卡岩富集Ca、Mn、Al、Ti、REE和亲铜元素Pb、Zn;远离大理岩带的强硅化蚀变岩富集Si、Fe、Li和Co,而强烈亏损Ca、Sr和REE.这种分带可以依据元素活化迁移理论加以解释.在矽卡岩形成过程中,岩浆热液携带Si、Fe、Mg、Al、Li、REE、大离子亲石元素Rb、Cs、亲铁亲铜元素Co、V、Zn以及高场强元素Ta、Zr、Nb、Hf、Ga、Be向大理岩迁移并富集于形成的矽卡岩中;大理岩中的Ca被活化后进入矽卡岩体系,而Sr、K及Pb则随流体搬运迁出.蚀变及矿化较弱的矽卡岩稀土总量较高(ΣREE=122.0×10-6),LREE富集[(La/Sm)N =3.99],HREE亏损[(Gd/Yb)N=2.85],Eu显示负异常(δEu =0.69),重稀土配分形式与新鲜石英二长斑岩相似,但La、Ce等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矽卡岩剖面元素分带特征及稀土配分模式指示铜山矽卡岩铜矿床为接触交代成因.结合已有氢氧同位素结果,认为铜山铜矿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热液,在矽卡岩退化蚀变和成矿期间有大气降水混入成矿流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元素分配及其组合同元素周期律相联系;提出了元素亲基性与亲酸性的概念;对于元素周期表中的斜对角线规律有所发挥.迄能借此挖掘出尚未被注意的深层信息,而且这种信息是取之甚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