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髻山核心区地质结构复杂、气象条件不稳定、基础资料缺乏。工作组建立以野外地面调查工作为基础,结合探采结合井、物探、水文试验、长期观测站等多钟工作方式相互组合的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评价方法,重点研究该区地下水类型、化学特征、含水层分布,补径排条件、动态变化特征及开发利用状态。通过对该区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选择具有供水意义的地下水富集块段进行开发,从而实现以供水安全为目标的精准扶贫,为研究乌蒙山重点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乌蒙山重点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2016,(5)
针对乌蒙山重点地区地形、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复杂及工作条件差、基础资料缺乏等特点,建立了以野外地面调查为主,结合现场钻孔压水试验资料分析、水化学分析、环境同位素测试分析等多手段多方法的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了该区的地下水类型、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条件、主要含水层的分布,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其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通过对该区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选择具有供水意义的富水块段进行地下水开发,选建探采结合井和表层泉,从而实现以供水安全为目标的精准扶贫,为研究乌蒙山重点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保山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也十分复杂。通过对该区地下水富水性特征的分析,选择了具有供水意义的富水块段,进行地下水的开发,以解决当地饮水困难。  相似文献   

4.
流量测井在平凉市西北部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甘肃省平凉市西北部地区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详查)中完成的流量测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本文重点对本次流量测井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结论认为流量测井是认识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有效的手段,借助流量测井可以在认识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方面产生较大的飞跃。其成果对今后在该区进行水文地质勘探有现实指导意义。并且本次完成的流量测井具有施测钻孔深度大,研究地层较多的特点,因此本次实践在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地下水类型、含水岩(层)组的空间分布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等方面介绍了景德镇地区地下水的基本特征。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以景德镇城市规划为基础,选择沙咀头—岗头—吕蒙一带作为城镇群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同时阐述了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量、水质及开发利用条件。对该区城镇群供水安全和城镇群规划建设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潘启章  曹利民 《地下水》2005,27(2):136-137,142
通过对宿州市城市发展、供水现状的调查及供水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分析了宿州的城市供水能力,提出了城市供水所要面临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1985年往苏丹共和国中部地区,为寻找地下水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的控制面积近10万平方公里,行程约5000公里。从而对该区的自然特征,地质、水文地质概况以及供水和地下水开采利用情况有了基本了解。本文通过介绍苏丹中部地区水文地质供水和地下水开采情况,使人们认识苏丹水文地质概况,及其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8.
贵阳地区岩溶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正>位于黔中山原中南部的贵阳地区,地层褶皱强烈,断裂复杂,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展布,古岩溶地貌面起伏平缓,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甚为复杂。为解决城市供水问题,自六十年代以来,该区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水文地质普查及勘探工作,获得了大量资料。本文试图在已有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图象判译,对该区岩溶地下水的贼存及富集规律提出初步看法,以期在城市供水规划、环境保护以及地热勘察等方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5,(5)
庙尔沟镇位于玛依力山与扎伊尔山之间的出山口处,现阶段供水主要采用分散式供水,以表层潜水作为水源,由于该区含水层较薄,供水保证率低,同时上游补给区受放牧影响,易受污染,直接影响庙尔沟镇人饮安全。通过对庙尔沟镇上游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调查分析,确定适合井位,满足庙尔沟镇供水工程建设,进而解决庙尔沟镇居民生活用水问题。所在洼地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勘探及研究,提出拟建人饮工程的可行性及取水方案,估算了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解决了庙尔沟镇的生活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清水河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内蒙古清水河县城新区供水问题, 在分析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利用勘察获得的资料, 对评价中相关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进行了讨论。经计算, 研究区的降水入渗系数为0.19, 河流补给量为873.13 m3/d。采用均衡法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 确定了研究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40 769.14 m3/d, 能够满足该区未来需水量。  相似文献   

11.
余德林  张爱恒 《地下水》2009,31(2):40-44
在前期野外地质调查及工程水文物探勘察的基础上,研究压气站场区地层发育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确定经济合理的消防水井宜井区。并根据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数据,求取该场区地下水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同时利用泰斯井流公式对该区消防井的地下水供水需求作出预测评估,结果满足消防井的设计水量要求,且按Q=240m^3/d此等强度抽水,不会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造成的各种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结合2009年、2010年度达万铁路沿线车站供水工程红层找水打井工作为例,在研究区域内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川东北红层区地下水的主要赋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对该区域内红层找水打井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结合2009年、2010年度达万铁路沿线车站供水工程红层找水打井工作为例,在研究区域内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川东北红层区地下水的主要赋存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对该区域内红层找水打井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太原市东山矿区岩溶地下水排供结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原市为华北地区严重缺水城市之一,而与此紧紧相连的太原市东山煤矿,丰富的岩溶地下水造成750下山煤层无法开采。为了解决东山煤矿12873万t煤炭资源带压开采问题及缓解太原市供水紧张的局面。笔者从分析东山岩溶水系统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对井田内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定量研究,认为将东山煤矿的疏干降压与太原市的供水结合起来其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5.
万伟锋  李云峰 《地下水》2005,27(1):34-38
针对严重缺水的陕西省扶风县城供水问题,本文在分析该区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选择了承压水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进行描述,采用解析法无越流的无界承压含水层干扰井群法求解该数学模型,设计了两套地下水开采方案,计算评价水源地可开采资源量,并对两套方案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建议选取第二套方案,布井19眼,设计开采量19500m3/d,为拟建城区水源地供水工程新增1.5万m3/d~1.9万m3/d可开采水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泗县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及缺水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泗县地处安徽淮北平原的东北部,缺水问题一直影响着该县的经济发展。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查明该区地下水的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及其特征,掌握了地下水分布规律,依据施工的供水井和水质分析结果,了解了地下水水位动态,分析了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缺水的主要原因,一是以黏土为主的地层岩性造成的水源性缺水,二是以原生元素超标为主造成的水质性缺水,为缓解缺水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0,(1)
山丹县位于河西走廊中段,随着县城建设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受地下水位埋深、含水层富水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制约,县城现有城市水源地供水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区现状和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亟待勘查和建设新的供水水源。针对目前山丹县城区市政供水水源地供水难以满足城市现状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情况,运用水文地质测绘、地面物探、水文地质钻探及试验等工作手段,在掌握研究区水文地质的基础上,查明地下水的分布、埋藏规律、补径排条件、水位动态及水化学特征。为最终选择适宜地点建设集中供水水源地提供有力理论依据,也是为山丹县城现状及后续发展提供地下水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8.
磐石石咀铜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磐石-明城背斜的东翼,区内经历了多期多阶段构造运动。矿体赋存于石咀子组大理岩、硅质条带大理岩中,岩石溶隙、溶洞较发育,地质条件复杂。从矿区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补迳排关系、矿坑充水因素等要素入手,综合分析坑道涌水特点、涌水规律,并预测其涌水量,指导矿山水文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19.
<正> 水井井位合理正确的选定,是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来说,施工一眼百米深的供水管井,需耗资数万元。因此,正确地选定水井井位,提高成井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近年来,我们在河北省平山县从事干旱村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对判别分析方法在处理该区物探异常选定水井井位问题作了初步探讨,根据所获资料,现就该问题论述如后。一、水文地质条件简介  相似文献   

20.
乐山市地质学会组织四川省地矿局207队和西南交通大学航地系,对石林景区进行了为时四个月的地形测量、地质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最终提交的有关图件和资料表明:已初步查明了该区地质构造、水文工程地质特征及成景条件。对景区供水水文地质分区划分合理,报告章节内容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