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我国第一部关于大地测量数据库的标准《大地测量数据库基本要求》的制定工作,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地测量数据管理主要相关标准的现状。按照当前大地测量数据库的建立机制和模式,规定了大地测量数据库的分级架构,明确了各级数据库相应的数据内容,进一步在技术层面和数据层面定义了大地测量数据建库中的专业术语,对大地测量数据库的分类及其内容进行分析与规范,为数据组织方式和数据入库要求等制定统一标准,为大地测量相关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GIS技术尤其是在数据存储、数据库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基于GIS的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调查数据库为研究对象,利用Arc GIS软件平台,提取调查图斑,构建存量建设用地数据库的图形信息并将调查表的属性信息与图形数据进行空间耦合,建立存量建设用调查信息数据库,对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信息化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北京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已经进入成果转化利用阶段。根据民政部要求,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北京市地普办基于地名普查成果进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满足普查成果的信息化共享。本文基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建库与管理软件设计规范,研究了北京市区划地名信息社会服务平台系统的数据库建设流程,以及相关的数据体系和规范标准,为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数据库建设思路,实现了成果转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从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需要、大地测量成果管理需要、大地测量数据库实时更新需要、大地测量成果应用需要、大地测量技术创新需要等方面分析建设省级大地测量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从系统的开发环境、储存内容方式及其技术创新方面详细阐述省级大地测量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面向对象的大地测量数据库模型及相关的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建立了极具开放性的面向对象大地测量数据库模型 ,并详细分析讨论了大地测量信息资源现状和数据库的未来通用性 ,提出了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 3个抽象层次 ,即大地测量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结构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6.
对面向对象的大地测量数据库模型及相关的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建立了极具开放性的面向对象大地测量数据库模型,并详细分析讨论了大地测量信息资源现状和数据库的未来通用性,提出了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3个抽象层次,即大地测量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结构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对大地测量数据库信息交换的要求,本文研究了大地测量数据库和XML技术,提出将XML技术引入大地测量数据库接口的方案。同时,讨论了XML在数据接口和过程接口两个层次中的应用,并给出了每一层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面向对象的大地测量数据库模型及相关的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建立了极具开放性的面向对象大地测量数据库模型,并详细分析了讨论了大地测量信息资源现状和数据库的未来通用性,提出了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的3个抽象层次,即大地测量数据库的概念模型,逻辑结构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省怀仁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为例,阐述了利用RS,GIS技术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开展外业调查,采集、处理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县级农村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全过程。该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标准和要求,实现土地利用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地测量元数据、数据、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基于UML提出了元数据对数据进行语义表达和动态索引的方法模型,讨论了大地测量元数据的存取模型,在应用层面上对大地测量元数据的服务机制和基于Web的交互流程提出了符合大地测量业务逻辑的交互模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地测量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地测量数据库面临着新的技术环境和应用环境。基于WebGIS的大地测量数据库具有较强的实时性、交互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提高控制数据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更好地满足大地测量数据生产、应用和服务的需求。文章阐述了基于J2EE技术体系、Autodesk Mapguide和Oracle实现基于W...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地测量元数据、数据、数据库进行综合分析,基于UML提出了元数据对数据进行语义表达和动态索引的方法模型,讨论了大地测量元数据的存取模型,在应用层面上对大地测量元数据的服务机制和基于Web的交互流程提出了符合大地测量业务逻辑的交互模型.  相似文献   

13.
针对航天靶场大地测量各环节数据链脱节、成果数据和资料档案管理基于人工模式这一现状,提出构建基于网络的航天靶场大地测量成果数据与资料档案关联存取、数据生产与服务结合的一体化管理系统,阐述了系统研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结合实际作业流程,详细设计了成果数据和资料档案管理功能,论述了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解决了各类数据的在线共享,实现了航天靶场大地测量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Determining the geodetic height of Mount Qomolangma was one of the very important missions in the 2005 Qomolangma height survey. There were three GPS networks in the survey: regional GPS crustal deformation network, geodetic GPS control network, and GPS measurement on the mountain summit.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were introduced. The final data processing strategy and reasonable geodetic height were fairly determined based on careful data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从海底控制网设计、布设、测量、数据处理和海洋声速场构建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底控制网建设的现状。结合国家海洋战略需求和海洋大地测量技术发展,分析了现阶段海底控制网建设面临的问题:认为目前的海底网规模小,缺乏信息共享,功能单一;设计与布设原则未与控制网等级关联,多为定性描述,缺乏操作性;声速场精度和分辨率偏低;测量和数据处理仅考虑了海底控制点的定位问题,难以满足大区域、高精度海洋PNT(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基准网建设需求。据此,利用海洋声道的远程通讯和测距定位能力,提出了建设联合北斗/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定位和通信导航功能的通导遥一体化深远海PNT基准及服务网络的构想,针对该网络的功能和布放设计、高精度、高分辨率海洋声速场模型的构建、各类PNT基准点的测量和整体网平差处理、海底PNT基准点的自校准和自维护、覆盖水域的位置增强服务、目标和环境的遥测和感知服务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实施方法和设想,以期解决当前海洋控制网大区域建设面临的缺乏通讯、布网原则和测量方法不完善、功能单一等问题,为新一代高性能海洋大地测量及PNT导航定位服务网络的建设提供支撑。认为随着长距离布网优化设计、增强位置服务、精确授时和时间同步、远程通讯及网络功能的拓展和应用服务等难题的突破,所构想的网络体系必将引起海洋PNT建设的一次变革。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数据源。本文通过对地理国情数据内容的分析,阐述了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与组织方式,研究了数据库主要建设内容,并建立面向城市地理国情普查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从而为市域地理国情普查提供数据资源支持。  相似文献   

17.
In underground environments, survey elements such as survey points and observations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required to define legal boundaries. These elements are also used to connect underground legal spaces to a geodetic survey network. Due to the issues of current 2D approaches for managing underground cadastral data, prominent 3D data models have been extended to support underground land administration.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mostly focused on defining underground legal spaces and boundaries, with less emphasis on survey elements.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tend CityGML to support underground cadastral survey data. The proposed extension is based on the survey elements elicited from underground cadastral plans, which is then implemented for an underground case study area in Melbourne, Australia. This extension integrates underground survey data with legal and physical data in a 3D digital environment and provides an improved representation of survey elements, facilitating the mana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of underground cadastral survey data.  相似文献   

18.
论变形测量数据的反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赵少荣  陶本藻 《测绘学报》1992,21(3):161-1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